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联合舰队的覆灭 [日] 伊藤正德 >

第11章

联合舰队的覆灭 [日] 伊藤正德-第11章

小说: 联合舰队的覆灭 [日] 伊藤正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达维亚海面海战”也同“泗水海战”一样,捷报飞传,大获全胜。 
  3 月1 日上午11时,日本第七舰队在爪哇海面巡航时,又发现了英国巡洋舰“厄克塞特”号、驱逐舰“英康特”号以及“教皇”号,一场海面激战显然又不可避免。见此情景,第七舰队的日舰迅速与在附近海面上的日本第三舰队的“足柄”、“妙高”号取得了联系,将盟军逃舰包围,并施以猛烈的炮火,最后终于将3 舰击沉爪哇海底。 
  在爪哇海面相继发生的这3 次海战,给了英美荷澳联合舰队以致命的打击。盟舰队中除美国的4 艘驱逐舰成功地突破巴厘海峡逃往澳洲以外,其他全部被击沉。日本海军完全掌握了制海权,为南下进攻打开了大门,解除了后顾之忧。另外,在珍珠港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南云中将的机动部队( 航空母舰“赤城”、“苍龙”、“飞龙”,战列舰“比睿”、“金刚”、“榛名”、“雾岛”,重巡洋舰“利根”、“筑摩”,轻巡洋舰“阿武隈”以及驱逐舰8 艘、供应舰6 艘等舰只于2 月19日空袭了达尔文港澳大利亚北部的港口之后,于2 月底又杀气腾腾地出现在爪哇方面,借助其奇袭珍珠港的余威,彻底扫荡了盟军残余舰只。 
  从珍珠港到马来亚直到荷属东印度,仅仅在百日之内,就爆发了3 大海战,激战结果,日本海军将盟舰队从远东战场上一扫而光了。至此,日军战果辉煌,士气高涨。可是,谁能预料到在3 年半之后,日本竟会无条件地举手投降呢!   
  (四)珊瑚海战术上的胜利——海空军的成功和攻击告终 
  此时,日本联合舰队斗志正盛,气势逼人。大本营为了间接地支援缅甸战争,决定给已进入印度洋的英国舰队来一个迎头痛击。 
  3 月9 日,南云的第一航空舰队奉命带领第二舰队的部分兵力,向印度洋出击。同时与美英两个海军大国开战,这种战争在理论上是难以成立的,但眼前这场战争确实在如火如茶地进行着。 
  就象扫帚打扫庭院一样,南云舰队在印度洋北部海域出师告捷,扫荡战硕果累累。4 月5 日,日机袭击科伦坡,追击仓惶逃跑的英国重巡洋舰“多塞德尼亚”号和“康沃耳”号,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击沉。这是“苍龙”飞行队长江草海军少佐指挥的53架舰上轰炸机取得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战果——精确而猛烈的攻击使前者在13分钟内倾覆,使后者在18分钟内沉没。其命中率达到88% ,确实是一次斗志和技术都十分过硬的进攻。接着,在4 月9 日,舰载机又突袭了亭可马里即当时的锡兰( 今斯里兰卡) 东岸的英国海军基地,将停泊在基地上的大批飞机、船舶和设施化为灰烬。同时,又向正准备逃往西兰岛东岸的英航空母舰“竞技神”号发动了进攻并将其击沉,命中率达到82% ,从而显示了日本海军的高超的战斗技巧。就这样,印度洋海战在日本人的辉煌胜利中宣告结束。 
  海军将士未及喘息,发动MO作战的命令又下达了,这是攻破莫尔兹比、那乌尔、图拉吉、奥祥各地的攻坚战,主要目的是想在东新几内亚的要冲莫尔兹比港建立航空基地,然后从这里去轰炸澳大利亚。其兵力部署是以原忠一海军少将指挥的航空母舰“瑞鹤”、“翔鹤”为中心,外加重巡洋舰6 艘、轻巡洋舰3 艘、驱逐舰15艘(此外还有小舰数艘、陆战队、工程部队的船舶14 只) 。 
  当时,笔者孤陋寡闻,不知内幕。实际上,这个进攻计划日本海军早在战前就已经酝酿了。这种远征虽然使得日本的外围防御圈能够向东南方面有一定的扩展,但是,正如策划从莫尔兹比轰炸澳大利亚一样,实际上是拉长了战线,等于使自己丧失了安全性。但由于第一阶段作战取得了辉煌胜利,加之现有兵力情况允许,所以日军认为这一远征是完全可能的,将不费吹灰之力。珊瑚海之战的胜利就证明了这一点。 
  日本的MO作战对美澳具有相当大的威胁。美国方面此时拥有航空母舰2 艘、重巡洋舰6 艘、驱逐舰13艘,同时,还有澳大利亚的巡洋舰2 艘。他们决心竭尽全力,遏制日本海军的这一新的进攻。 
  5 月8 日黎明,双方的侦察机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方的机动部队,随即爆发了开战以来的第一次舰队之间的海空战。日方的“瑞鹤”、“翔鹤”,美方的“列克星敦”、“约克城”都是新式精锐的航空母舰,可以说,交战双方势均力敌。 
  在珊瑚海海战中,日本海军航空兵的技术大大超过了美国。日方在战斗中丧失飞机38架据有关方面的资料记载,珊瑚海海战中日方实际损失77架飞机。;美国方面损失飞机66架( 美方公布的数字) 。日本的舰载机还击沉了美国主力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 该舰与日本的“赤城”号相同,排水量为3。8 万吨) ,并击沉油船“尼奥肖”号和驱逐舰“西姆斯”号。此外,美航空母舰“约克城”号也被炸伤。而日本失掉的只不过是驱逐舰“菊月”和3 艘小艇。改装的轻型航空母舰“祥凤”号在前一天担任护卫运输船时在退却中遭受袭击而沉没。综合上述战果,日本取得珊瑚海海战的胜利是不言而喻的。 
  袭击“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的日本轰炸机共投下19枚炸弹,有10枚命中目标(命中率为53%) ,发射的14枚鱼雷中有9 枚中的( 命中率为64%)。顺便提一下,由于华盛顿会议的召开,美国的“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才和“萨拉托加”号一起由战列舰改装成母舰,它完全可以与日本的“赤城”、“加贺”2 艘母舰相媲美,其甲板和防御钢板的坚韧程度几乎与战列舰不相上下。从激战状况来看,美机动部队的炮火之猛大大超过了印度洋上的英国战舰,从这一点来看,也足以证明日本海军航空兵威力之强大。 
  在海空激战中,假若日本机动部队再进行一次攻击,美航空母舰“约克城”号就完全有可能被送进海底,如果真如此,它就没有资格再参加即将开始的中途岛海战了。在第一次所罗门海战1942年8 月8 日发生,又称萨沃岛海战中,当三川舰队尚未取得决定性胜利就匆忙撤兵( 如果再发起一次攻击,就可以击毁敌人的30余艘运输船) 的时候,将士们就曾为“没有坚持到胜利”而深感惋惜,这与珊瑚海海战情况类似。但是,激战结果,美航空母舰“列克星敦”被击沉,“约克城”号又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中,面对这一胜利,日本舰队鸣金收兵也是不足为怪的。 
  经此一战,日本进攻莫尔兹比的运输船团被迫中途返航,从而使日军不定期地中止了东南方向的海上进攻战。所以,美国方面认为,珊瑚海海战是美国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即战术上虽然失败了,而在战略上却取得了相反的结果。这种观点也是不无道理的。   
  (一)太平洋战争惨败的主要原因——舰队急于决战 
  从整个战局进行分析,军事专家们早就对中途岛海战的胜利持怀疑态度,对马里亚纳海战几乎也丧失了信心。事实果然如此,正是这两个规模宏大的航空母舰之间的大决战,使联合舰队的航空兵力丧失殆尽,也使得原寄以极大期望的“大和”、“武藏”的威力化为乌有,更何况还有那所罗门消耗战的溃败……。总之,导致战争最后失败的根本原因( 此原因日本国民一无所知) 无疑与这两个大海战有密切的关系。尽管大本营接连不断地向日本国民发表辉煌战果,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可以说,亡国的主要原因也就在于此。同时,这两个大海战的惨败也决定了联合舰队覆灭的命运。 
  昭和17年春天的局势是这样的:日本国民仍旧沉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奇袭珍珠港的辉煌胜利大大地挫伤了美国海军的战斗力,因此,从菲律宾到印度洋,每一个大型战役都是以日本一帆风顺地取得决定性胜利而告终的。日本舰队往往是威风凛凛地凯旋回归自己的港口,在激战中几乎无重大损伤。如果战争到此结束,那么,毫无疑问,日本一定会高呼“万岁!万万岁!”然而,现实恰恰相反,对美英来说,战争不是已进入尾声,而是刚刚拉开了战幕。如同日本一样,美英两国也不是那种束手就擒、甘心失败的国家。可以说,美英日都是具有不获全胜决不罢休这种斗争精神的国家。以美国先驱者的英灵以及英国人坚韧不拔的毅力,两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经过4 年苦战,终于击败了初战获胜、势力相当雄厚的德国,这一使人记忆犹新的历史事实,对于日本海军来说,仍然历历在目。 
  关于这一点,凡熟悉美日两国国情的评论家们都十分清楚。日本海军只不过是屈从于压力而被迫同意对美作战,但一直抱有抵触情绪,其原因就在于此。日本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大将在昭和16年9 月6 日的御前会议上( 决定和与战之会议) 针对对美作战能否取胜一事作了这样的回答:“对美作战看来能坚持2 年,2 年以后如何,则很难预料。”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于同年10月初也曾对近卫首相说过:对美作战如果只用1 年左右的时间,日本是满可以对付一阵子的,但是,1年以后如何,尚无信心。 
  这一番话充分表达了山本五十六具有知已知彼的战略家的眼光。山本所说的那个“1 年左右”的“上半年”,已经在胜利中过去了,决定命运的“后半年”已于昭和17年的5 月来到了,那么,山本五十六在这“后半年”里将决定如何行动呢?当时,在朝野都为一时的胜利而昏昏然的时候,远见卓识的山本五十六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冷静地意识到,奇袭珍珠港时那些没有受到攻击的美航空母舰以及新服役的若干艘战列舰,对他是一个极大的威胁,这一现实如同一块大石头一样压在他的心头。尤其是山本一贯重视以航空兵力克敌制胜,因而,美国的第一流航空母舰“萨拉托加”、“企业”、“约克城”、“大黄蜂”的存在确实是他的一块心病。鉴于美国海军引以为自豪的机动部队的核心仍然完美无缺地存在着,而且不久完全有可能切断日本从北到南蜿蜒3000海里的战线,因此,千方百计地设法歼灭美机动部队,已成为日本海军的当务之急。 
  昭和17年4 月18日,美航空母舰“大黄蜂”号载机空袭了东京。空袭机群突破了由海军保卫的日本的“前大门”,造成日本的“后院”惨遭战火破坏,致使东京市民惊恐万状,失魂落魄。此时,身为联合舰队司令的山本五十六,深为犯下了惊动天皇陛下之罪而诚惶诚恐,忧心忡忡。 
  虽然为防止敌人空袭而预先设置了大量保卫日本海域的警戒船,但是,在敌人高速航空母舰( 速度30海里) 面前,这些小船上的官兵们除了发挥忠勇精神之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关于这一点,山本的心中是十分清楚的。 
  日本雷达通讯技术落后,加之在领土正东600 余海里时太平洋海面上担任警戒的是些小舰艇,因而,只要遭到美高速航空母舰的攻击,随时都有被摧毁的危险。空袭事件说明,如果不给美快速航空母舰以沉重的打击,东京市民将不得安宁,对此,山本长官深深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甚至有一丝绝望的感觉。但是,山本执意进行中途岛海战的理由并不完全于此,其主要理由是,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