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血染的图腾(下) >

第1章

血染的图腾(下)-第1章

小说: 血染的图腾(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曼博士的逻辑是这样的:



  1。 从观察Protoss和Zerg的战斗过程来看, 这个明显被夸大的所谓神族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高傲珍贵的生命和过于依赖高科技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致命弱点。 一旦人类和Protoss 开战, 人类多变的战术和多兵种组合部队未必不是他们的对手。



  2。 从人类过往的战争纪录来看, Zerg的特点是虫海战术, 一旦他们的繁殖速度超过战争损耗的临界点, 那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将之消灭的。 也就是说, 如果Zerg的兵势已经成了气候, 那么他们的数量在扑灭Protoss 以后, 不会比在开始进攻Protoss之前少。 所以当Zerg 彻底消灭Protoss以后, 他们将以更多更强的力量对付人类。



  3。 人类在Zerg和Protoss两族开战的时候, 已经充分地利用这段宝贵的时机完成了》中所要求的第五级, 即最高级别的所有完整的战争准备。 在高得行星上生存的人类已经有能力高举宙斯之剑, 扫除挡在前方的任何力量。



  因此, 车曼博士在基地主任会议上抛出的所谓》计划得到了所有与会者的赞同, 以6:0通过了决议, 并以超光速信息传送向总公司董事会做了汇报。 这个计划的核心主要包括五点:



  1。 与Protoss人结盟, 彻底消灭这个星球上的Zerg



  2。 以人海对虫海战术, 采用多兵种陆空协同作战方案从正面不间断地向Zerg强攻



  3。 出动特种机动部队, 采用偷袭的方法从侧面向Zerg基地施放核子终结武器, 打击Zerg的繁殖速度。



  4。 在受到重创的Protoss人恢复战争能力后集两族力量一举攻灭Zerg



  5。 战后和Protoss维持和平, 平分高得行星的资源, 以此为契机展开人类与Protoss族的正式外交。



  决议通过后, 车曼博士兴奋得满面红光, 他天真地预感到, 他将成为一手缔造人类和Protoss这两个强大的文明的星际外交牵线人, 他也将成为在高得行星上彻底剿灭可怕而凶残的Zerg的人类英雄。 人类星际文明的历史上将庄重地写下车曼博士这个光辉灿烂的名字。



  后来的历史学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指出, 正是由于车曼博士所受到的正统而僵化的教育而使他的思维局限于井底之蛙的范围内, 并为此铤而走险, 最终导致高得行星上人类基地的彻底覆灭以及他本人的不幸身亡。



》计划注定要失败的原因; 主要归结于两个没有想到:



  1。 车曼博士没有想到这个行星上的Zerg不止古褐色这一家, 而另外一家灰白色的Zerg的主宰正是当时打遍十三个行星从未有败绩的老将支尔格领主, 被后世历史学家誉为最优秀的Zerg领导人, 也是Zerg军事哲学和军事理论的创建者。



  2。 车曼博士没有想到他所联盟的所谓神族朋友并不是正统的Protoss星际开发者, 而只是一个穷途末路的逃亡者和反叛者, 这使得当强大的Protoss帝国剿匪舰队在数日后降临高得行星的时候, 人类也同时被迫向Protoss帝国军队开战



  第十五章 雨夜特种兵



  长期的实践表明, 即使是再完整的知识灌输, 也无法取代个人亲历的经验, 人类科技发展到今天, 仍然没有彻底破解人脑的全部秘密。 在这种观点的支持下, 一些在数次大战中幸存的战士便成了极其宝贵的资源, 他们是组成高科技兵种的最好人选。



  马林10号, 这名经历了两次与Zerg血战的Marine级陆战士兵, 被选中加入基地的特种兵部队。 他被改名为葛斯特, 兵种序列为Ghost。 他接到的最新指令是在清晨出发执行核爆任务。



  葛斯特放弃了还有两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起身穿上光滑的特种兵战服, 偷偷地遛出自己的宿舍, 慢慢走向基地不远处的悬崖。 他想在大战前散散步, 平静一下纷乱的心情, 尽量享受一下少有的私人时间。  穿过一队正在巡逻的Marine士兵时, 他打开了身上的隐形装置。



  巡逻队中的一名士兵似乎感觉到身边的空气流向不太正常, 视野好像也曾有瞬间的模糊, 他不安地睁大眼睛, 紧紧盯着面前的一片空地。 但最终他还是什么也没有看到, 雷达显示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士兵紧紧地抱了抱手中的高斯来福枪, 带着一点莫名其妙的恐怖心情快步追上队伍, 继续执行巡逻去了。



  就隐形能力而言, 人类与Protoss明显地来源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 Protoss先进的能量运用技术可以轻易地在小范围引起能量场的弯曲, 使得光线和各种电磁波呈弧形绕道而过, 产生永久性的隐形作用。 而人类的隐形技术则是模仿地球上的爬行动物变色龙的做法, 在身边布设与身后的背景完全一样的高保真的全息光影效果, 以骗过肉眼的视力观察, 同时利用昂贵的磁性蜂窝材料吸收雷达波和其他电子发射波的侦察。 人类的隐形是需要耗费能源的, 所以只能间歇实施。



  但无论是人类还是Protoss的隐形技术或者是Zerg的埋地隐藏技术, 都无法避开人类的红外线感温探测以及Protoss和Zerg的生物脑电波侦测。 这就是民间津津乐道的广泛运用于军事上的隐形与反隐形技术。



  葛斯特相当满意刚才测试的隐形效果, 他关闭隐形功能, 显现出自身真实的影像, 吹着口哨继续走向那一片悬崖。 他在悬崖边坐了下来, 头盔中的雷达显示前方是一片平坦的大地。 他关掉雷达和耳机, 静静地遥视着远方隐隐笼罩在黑暗中的大地, 天空中正淅淅沥沥地下着绿色的毛毛细雨, 平常抬头就可以仰望到的绿色星空现在已经是灰蒙蒙的一片了。



  四周一片静默, 微风轻轻地吹动他光滑的军服, 伴随着雨点打在软质盔甲上, 发出时有时无的沙沙声, 令人感到无比的舒畅和轻松。 这是穿着笨重而厚大的Marine盔甲时无法享受到的好处。 高级战斗员的待遇确实有点不一样啊。 他这样想着。



  他又想起了那个俏生生的白色身影和头盔里的那一缕金发。 尽管他知道基地里所有的医务兵实际上都是一模一样的, 但自出生以来, 他已经两次被梅迪一号救回了性命, 这种出生入死建立的友谊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



  在那一次进攻Zerg的战争中, 葛斯特, 即当时的马林10号, 被地面突然出现的恐怖的虫族潜地龙Lunker刺中, 奄奄一息地倒在厚厚的Zergling血泊里, 也正是因为全身已被血污淹没, 才没有被蜂拥而至的Hydralisk进一步攻击。 就在他由于失血过多快要失去意识的时候, 头盔里的耳机里响起了那个可爱的姑娘通过单通道频率焦急地寻找他的声音, 而他却只来得及发出一声模糊的应答就昏了过去。



  后来的事情是别人告诉他的,  梅迪一号医务兵在一片混乱中单身匹马冲到前方, 从尸体堆里找到了他, 然后拼命把他拖回运输船中。 讲述的人说得很简单, 他自己却知道当时的这种行为意味着什么, 一个雪白的而矫健的身躯, 在遍地穿起的Lunker尖刺中左蹦右跳, 不顾满天飞舞的Hydralisk酸液和随时可能扑到面前的Zergling, 在人血和虫血混成的一片泥泞中到处翻动尸体和残肢, 硬是找到了昏迷中的他, 把他这个将死的伤兵的庞大身躯从前方拖向后方。 而实际上, 当他被放上运输船上后不到一分钟, 人类就接到命令急速撤退了。 随后涌来的Zergling将一些仍躺在地上来不及被救护的伤兵踩成了肉泥。



  他醒来以后, 再也没有看到梅迪一号, 只是听说她被挑选去做了Valkyrie的飞行员。 头盔里的生物状态监视器发觉葛斯特脸上涌出的大量泪水, 快速的脸部清洗功能迅速启动, 头盔里的微型真空吸气泵和吹气泵轻轻的响着。 在他收到集合信号恢复清醒前, 这种令人讨厌的脸部清洗功能总共启动了五次之多。



  第十六章 人心人术



  葛斯特走回基地的时候, 雨停了, 天已经蒙蒙亮, 基地里的动静开始繁忙起来, 一批一批的陆战士兵和喷火兵急速地跑动着进行编队, 队列里混杂着几个白色的身影, 温和地聚在一起说着悄悄话, 看到这些可爱的医务兵, 葛斯特心中涌起一股温暖的感觉。 陆战士兵对于医疗兵的依赖和敬爱的心情是外间所有人都无法感受的。



  一座大型的重型机器工厂的大门徐徐打开, 巨大的陆行坦克一辆接一辆在轰隆隆的引擎声中开了出来, 显然是由于从来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 这些没头没脑的坦克兵们开出来的坦克到处乱窜, 无法编成一个良好的队形, 弄的基地里一片混乱。 甚至有几个坦克兵在坦克行进当中操纵着420mm口径的巨型坦克炮不停地瞄向地面上的医疗兵集群, 吓得浑身雪白的医疗兵们发出尖叫, 拔腿就逃, 这些混账坦克兵们还一边大笑, 一边通过公共频道大声嚷嚷着: I can‘t find the target! (我瞄不准目标啊) 正在集合的陆战士兵们则气愤地护卫着自己的医疗兵美眉, 纷纷举起手中的高斯来福枪瞄向坦克, 大声回骂着: Give me somebody shoot! (有种出来单挑)。



  乱哄哄的战斗群直到基地保安主任阿米博士亲自驾驶着圆球状的科技船飞过来协调才稍有平息, 然后第一批士兵和坦克向前出发了。 葛斯特怀着复杂的心情看着这些尚不知死亡为何物的兴冲冲的新兵们高唱着战歌迈向敌人, 他知道这些第一批投入战斗的部队有90%以上再也回不来了。



  12架在空中呼啸飞过的X翼隐形战斗机Wraith的轰鸣声提醒了发呆中的葛斯特, 他快步跑回自己的宿舍, 拿起放在床头的C…10卡尼斯特阻击步枪, 走向停在不远处的运输船。



  装载着特种突击队的运输船发动中子引擎带起巨大的沙尘起飞的时候, 高得行星黎明的第一缕阳光在远方的地平线上破晓而出, 淡绿色的光晕照耀在雨后的辽阔大地上, 照耀在远方这片大地上蜿蜒前进的大队人类进攻部队身上。 运输船在空中打了个盘旋, 然后迎着初升的蝎子恒星向Zerg基地所在地飞去。 在船身转向的时候, 坐在窗口前的葛斯特看到基地总指挥部旁的埋在地底的远程导弹发射井的井盖正在缓缓地打开。



  人类社会文化的所有特征, 来源于独立个体对于群体社区的依赖性和各群体间的相互不信任, 所反映出来的产物基本上是军方, 政客和民间三方角力的结果。 这可以从星际殖民部队的兵器中看出一点睨端来。



  早在数百年前的地球百国时代, 利用卫星精确导航, 从远程发射由长程洲际火箭运载的核武器, 5000公里外的核打击已经可以达到落点的准确度只有10米误差。 可是到了星际时代, 在联邦星际生态保护委员会以及大规模杀伤武器管制委员会的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干预下, 核打击的精度和威力已经被严格地限制, 卫星精确制导技术则被完全禁止, 以至在用核弹头对付恐怖的Zerg的时候, 不得不派遣特种兵部队深入前往敌人的后方, 冒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