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捡到一本三国志 >

第426章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426章

小说: 捡到一本三国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诸多官吏一同进食,吃的与他们一般,没有任何的区别,到了这个时候,诸葛亮这些人,反而是有些敬佩起曹操来。
 “诸君啊,我看遍了今日的统计之论,仁政之后,户籍大量增加,我看呐,还是新生儿得以存活,没有以往那般庞大的夭折数量,故而如此。。。我想,庙堂或许应该增加对新生儿的保护政令。。。”,曹操吃着饭,将夜里所想的告知了众人,出于对司徒的尊重,众人也不敢吃饭,等着曹操说完。
 “你们愣着干什么!?只有不到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快吃!!边吃边说!!”
 “可。。这。。。实在有违礼法。。”诸葛亮有些迟疑的说道。
 “狗屁的礼法,礼法能帮我做完这些事麽?快吃!勿要呱噪!”曹操骂着。
 众人也就不管了,直接开吃。
 “曹公,我有一言。。”,仲长统吃着饭,说着,曹操看向了他,不过,却没有认出此人来,仲长统说道:“曹公说了,新生儿夭折的很多,可曹公可知,这些大量夭折的新生儿,都是何人?”
 “贫苦百姓家罢?”
 “曹公所言不差,还有一处相同,他们大多都是女婴。。。乡野之中,女婴是最难养活的,百姓大多都是关心男丁,因男丁可以帮着照顾家里,而女丁则是要外出为妇,这就是使得大量女婴因照顾不妥而死去。。。”仲长统说着,表情也渐渐肃穆起来,他说道:“我知晓,庙堂诸君对此定是不以为然。。。。”
 “因女丁不能服徭役,不能为官,与国无大用,以我之见,此言谬也,近年来,男丁越加的庞大,而女丁不足,曹公所为,是为了增加户籍,若是不保护女婴,不使女子数量上涨,这户籍,要如何增长?两个男人麽?这是不可能的,故而,我希望,曹公在制定政令的时候,也能想到这些!”
 话题有些肃穆,群臣都安静了许久,诸葛亮点着头,说道:“此言有理,这诸事还是在于庙堂,万般变化,都是从庙堂起,此事,曹公应当与天子商谈一二,我想,只要能将建宁与熹平年户籍数量给天子观看,天子定然支持,有天子支持,一切都能改变。。。。”
 “没错。。。自从马将作制作出织绫机之后,百姓家里多备,天子令其改进,如今司隶地区,不少百姓家里也是有此物,家中女丁,也能进一步的纺织绫布,女子能发挥的作用会更加的巨大。。。不过,我觉得,还是应该从税赋上进行改变,如今未婚的男女都是要征收重税的,我觉得,可以去掉对未婚女子的税,加重对未婚男丁的税赋。。。。”
 “有不少百姓,就是惧怕这些税赋,方才如此厌恶女丁。。。”
 说这话的正是庞统,其余几人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说实在的,曹操很是震惊,他本以为自己想的已经足够深,却没有想到,面前这几个年轻人,竟然提出了他从未注意到的事情,他们的建议让曹操觉得很惊讶,又很是赞叹,诸葛亮与庞统,他早就知道这两个人的能力,也听说过,不过,最初开口的那位年轻人,他却是从来未曾见过,也不知姓名。
 他不由得问道:“君,你何人耶??”
 仲长统微笑着说道:“在下仲长统,字文理,目前在东宫,为太子伴读。”
 曹操一愣,这太子的太傅都还没有确定下来,这伴读是哪里来的,是没有空缺的位置,所以只能这样留在自己的身边麽?看来太子对此人还很是看重啊,曹操看着他,点头称赞道:“君大才,庙堂三公,日后定有阁下的一席之地!”,仲长统摇着头,连称不敢,曹操又询问了几个人的建议。
 众人也是苦思冥想,针对曹操的其余想法,也提出了很多的建议。
 曹操不由得感慨,有这样的东宫群臣,将来太子登基之后,大汉将会迎来何等的盛世啊!
 众人正聊着,曹操忽然变了脸。
 “还愣着做什么!!都讲完了!!还不去干活!!”
 众人再次忙碌了起来,直到傍晚,这才作罢,看着疲倦的众人,曹操这才说道:“这三日,实在幸苦诸君了,我初来乍到,人手不足,故而劳烦了诸君,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明日,你们就不要再来了,直接去尚书台,找郭嘉罢,这厮已经催促了三天了,他本想派出人手,进行我那三策,我想让你们也过去,所以一直不肯让他派人。。。”
 “你们直接去找他罢,记住,你们还年轻,很多事,跟你看的书上所记载的不同,施行政令的时候,多尊重些那些干实事的小吏,不要乱开口,不要冒然的行事,你们还要学习他们的办法,他们可能读的书没有你们这么多,可若是在地方上,这些人能把你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孺子吃的干干净净。。。。明白了吗?”
 “吾等明白!”
 “好,那就去罢!”
第0601章 熹平之治
 诸葛亮返回府邸休歇,当他疲惫的走回府邸的时候,饶阳公主就在院落内,从诸葛瞻的双臂下托着,让小家伙在院落里漫步,若是其他孩子,到了这个年纪,定然是乐此不疲的来回走动,来尝试这种全新的行动方式,可是诸葛瞻不同,无论阿母如何催促,或者逗弄,他都是一动不动的站着,低着头,打着哈欠。
 诸葛亮站在院门,看着母子二人,身上的疲倦一扫而空,微笑着,认真的看着。
 饶阳公主抬起头,看到了正站在门外的诸葛亮,她忍不住就哭了起来,诸葛亮大惊失色,连忙走了上去,问道:“夫人,怎么了?怎么了?”,饶阳公主看着一动不动的诸葛瞻,哭着说道:“大郎是不是有疾病,为何如此嗜睡,也不走动。。。。”,诸葛亮一听,连忙劝慰道:“夫人莫急。。。我之前不是让华医师帮着看过了么?”
 “瞻儿健康的很,肥肥胖胖的,类母。。。”
 他还没有说完,饶阳公主就狠狠的掐住他的腰部,恶狠狠的问道:“你是说我胖??”
 “不敢,不敢,夫人放手,我并无此意啊!”
 “哼!”饶阳公主放开了他,抱起诸葛瞻,看着诸葛瞻倒在自己怀里就睡,她还是有些担忧,问道:“不如,我们再去找华医师来看看?”
 “不必了。。。这厮啊,没有什么疾病,就是懒了些。。。这个性子,也不知是随了谁。。。”诸葛亮无奈的摇着头,饶阳公主这才平静了下来,抱着诸葛瞻,狠狠的啄了几口,说道:“安康就好!”,诸葛亮也不好说什么,“夫人还是赶紧擦了眼泪罢,不然啊,只怕绣衣使者又来抓我了。。。”
 “哈哈哈,你敢说我兄长的坏话!”
 “不敢,明日,我可能要外出一趟,不知要多久。。。。”
 。。。。。。。。
 在饶阳公主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诸葛亮离开了府邸,前往尚书台,众人在尚书台门前聚集,一同走进,尚书台与司徒府相差不大,众人也是在忙碌着,他们刚刚到达,郭嘉皱着眉头,走了出来,看着众人,他脸上满是不悦,原本早就应该实施的政令,就为了等这几个人,被推迟了足足四天。
 郭嘉心里自然是不悦,不过,他倒没有曹操那般的坏脾气,没有谩骂,看着众人,说道:“我这分派的人手早已定好,自己也要一同前往,你们就自己跟着来,现在便出发!”,刘獒不在,诸葛亮官衔最大,便由他来分派,他也没有胡乱分派,按着众人所善,分与三事。
 诸葛亮带着周瑜准备去施行杂居令,杂居令的实施,要从四边开始,也就是益,西,宁,交这四个地区率先开始,诸葛亮精通多种言语,带上周瑜则是为了应对可能会遇到的麻烦,司马懿与法正去找兽医令,他们要做的是找到擅长此道的官吏,然后分配与各地,也是繁琐无比。
 至于仲长统,则是要单独跟随官吏们去施行二策,也就是与民相善之令,这是需要制定相应的律,施行四方,有诸多官吏们相助,并不算是太难。
 众人分工,这才告辞离去。
 曹操的三策,属于他上任之后,首次来树立威望的三条政令,若是能大成,对曹操是极有好处的,不过,对于他们的施行,曹操似乎并不在意,再也没有询问过,完全的交予郭嘉来施行,郭嘉不同,郭嘉则是要事事都按着自己的谋划来进行,他来回奔波着,也不忘记给各地的官吏们下达命令。
 诸葛亮这些人,成为了郭嘉手里的工具,完全没有任何的自由,只能施行郭嘉的吩咐,众人对此很是不满,就连诸葛亮,也是有些无奈的对周瑜说出专横独断四字,他这段时日给郭嘉上的奏表,都被郭嘉驳回来了,回信里满是对诸葛亮提议的不屑与藐视,这样被无视,诸葛亮还算是首次了,也难怪他会如此言语。
 周瑜只是笑着,说道:“东宫群臣,先前也是如此言语诸葛君的。”
 诸葛亮愕然。
 众人虽都不满郭嘉的行为,可不得不说,这位在尚书台操劳已久,一直都在基层忙碌,施行政令的尚书令,做起事来确实要比东宫群臣都厉害的多,不仅想的周全,还能因地制宜,对每条政令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施行的很是出色,就连诸葛亮,司马懿,在他面前也收起了自己的傲气。
 他们心里无数的谋略,可是到了地方之后,方才发现,似乎与实际有些出入,事情并不是他们所想的那般,比如诸葛亮就曾提议,希望在施行杂居令的时候,对被迁徙百姓进行补贴救济,这提议被郭嘉驳回,他心里还是有些不满,可是真正到达当地之后,他才发现,一则是这些边塞地区的官衙里存粮不多,二则被迁徙的游牧民是没有什么家土情怀,或者需要放弃土地。
 他们原先就是靠着游牧为生,需要补贴的是那些未曾迁徙的耕作民,因为游牧民刚刚迁徙而来,没有安置的时候,会有牲畜啃食农作物的情况,对本地的百姓造成了损害,诸葛亮这才闭口不言。
 东宫群臣的情况,都跟他相差不多,刚开始还有些想要施展抱负,跟郭嘉比试的想法,可是到了后来就没有这个想法了,乖乖的施行尚书令的政令就好了。。。。
 到了熹平二十年的冬季时,三策已经是完成了两策。
 首先是兽医令之时,司马懿从官职名录里,找到了历代的兽医令,又找到了他们的门下弟子,这些人大多都是在地方上靠着医治百姓的牲畜,或者在军旅里医治马匹,这些人的数量并不少,兽医令麾下有八吏,都是精通这方面的能人,他们的弟子不少,这四十多年里,光是兽医令就换过近五十人。
 故而数量庞大,在郭嘉的指挥下,优异者去了各个郡县,来担任当地的兽医令,分县令之麾下,而年迈者,也被郭嘉聚集起来,如太学一般的大量收招人员,进行这类的教导,好让各地没有空缺,故而在短短七个月的时间里,这条策令就已经是成功的完成,各地也都迎来了这种新生的官吏。
 他们的成效暂且没能看出来,不过,随着他们人数的增加,牲畜因疾病死去的情况想来定然会减少,牲畜的数量增多,对百姓,对国家而言都是大善之事。
 另外一条就是与民为善令了,这条政令做起来,似乎比先前预想的要难一些,还是郭嘉亲自出面,与仲长统一起,将与民为善编入了汉律之中,明确的规定了,不许各地的官吏谩骂百姓,不许欺压百姓,此令必须推与乡野,使得百姓皆知,各地都邮,刺史在巡查百姓的时候,也要询问百姓,可知汉律不许官吏谩骂殴打百姓,当地可有这般的情况。
 这条政令就完全是为了百姓着想了,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政令不妥,会让百姓不惧官吏,扰乱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