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靠美貌风靡八零 >

第124章

我靠美貌风靡八零-第124章

小说: 我靠美貌风靡八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些日子温茵茵坐着火车去了清市一趟,这是第二次去,她显得轻车熟路。不仅进了不少货,还和人家约定好往后进货用电话联系,若是那边有最新款的衣服,直接可以发过来。当然了,温茵茵也不是冤大头,人家发来的衣服倘若她不满意,到时候可以一次退货,这样一来,减少了她这小生意的风险,也能让店里的时髦的衣服源源不断,给顾客们新鲜感。
  不过,温茵茵自己一个人没这么大的本事,谈拢这一切,还是得靠顾明湘。
  顾明湘到底做了一段时间的服装生意,对方还是比较信任她的,因此温茵茵带着顾明湘给自己的名片去和人家商量往后的合作时,才会这么顺利。
  反正不管如何,店铺里的第一批衣服已经进过来了,当时温茵茵自己拎回来一批,档口的老板还帮忙运送过来一批。可现在这么多的衣服该如何运到店里去,就成了个问题。
  后天就要开张了。
  温茵茵寻思着是不是找一辆小货车运输,却不想自己一回到家,竟碰上沈月娥带着大部队上门了。
  “茵茵,这么多衣服,你一个人来来回回得走几趟啊?我们帮忙,一人扛一袋,一起给你送到店里去。”
  沈月娥带来的妇女们都很感激温茵茵。温茵茵与制袜厂合作了两回,对方很满意,决定与她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天气逐渐变暖,毛线袜穿不了,张经理就送来厂里做的普通袜子,让温茵茵带领村民们帮忙在上面织些新鲜玩意缝上去。
  对于张经理来说,上湖村的村民们手艺好,经由温茵茵指点之后做出的小图案特别生动有趣,能吸引小孩子的目光,最重要的是,要价不高。
  而对于上湖村的妇女们来说,每一回赚到的钱凑到一起,算是积少成多,大家从一眼望到头的生活转变过来,逐渐开始期待未来的可能性,怎么可能不激动兴奋呢?
  因此,这是双赢的买卖。
  上湖村的村民们感激温茵茵,却不知道应该如何感谢。送钱送礼,温茵茵不稀罕,毕竟人家小姑娘现在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区区几块钱的红包和一毛钱一个的鸡蛋已经不算什么了。
  既然如此,大家就想到一个办法,为温茵茵出力。
  温茵茵整理出的服装有整整八个蛇皮袋,沈月娥力气大,一人扛了两袋。剩下几个大婶也伸手掂了掂重量,有的扛两袋,有的扛一袋,有的两个人合着扛一袋,一来二回的,大家自己就完成了分工。
  温茵茵被她们感动得不行,也不客气了,说了好几回谢谢,就和大家约定好,明天一大早就出发。
  第二天清晨,大家都很靠谱,没一个耽误温茵茵的时间,一行人扛着蛇皮袋,风风火火地坐大巴车,将温茵茵的货送到镇上。
  沈月娥最初还是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但走到店门口的那一刻,她还是愣住了。
  左右看了好几圈,她才压低了声音说道:“茵茵,这真是你开的店?”
  温茵茵失笑,点点头。
  沈月娥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宽敞的店面,大门竟然是用玻璃做的,看起来崭新气派,从外头就能看见店里的装修。等到温茵茵拿钥匙开了门,她又是惊呼一声。
  “这么大的店,得多少租金啊!”
  温茵茵莞尔,只是都不需要她多说什么,村民们自己就已经讨论起来。有的说自己的表弟在镇上就有店面,这么漂亮的店,一个月没几十块钱绝对拿不下来,有的说自己家男人曾经在镇上给装修队帮工,这么豪华的装修风格,价格低不到哪里去。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到最后,也没人嫉妒温茵茵,只是又得出了一个结论——这茵茵丫头果真能干!
  听见这店里传来的动静,大街上不少人都远远地看。
  来往的路人没有这闲情逸致,惦记着这家店的,自然是其他小店的老板们。
  其实,大家的心情都是有点复杂的。一方面,他们觉得小姑娘年纪轻,哪懂得做生意,到了最后指不定就血本无归了。可另一方面,看温茵茵整出了这么大的阵势,说着酸话的人心里总有点忐忑,该不会真让她赚大钱了吧?
  这么多人里头,心中最不安的,就是温茵茵这店正对面一家服装店里的店主。
  她叫朱秀。
  朱秀在店门口看了又看,感觉自己的眼皮子都在跳。
  这条街上,别的店主看的只是个热闹,毕竟卖的不是包子豆浆就是副食品,与这新店没有竞争关系。
  可她就不一样了。她卖的就是衣服,若是一个不小心,对面店面的衣服比自家的要好看,生意直接就会被抢走,到时候可怎么办?
  朱秀伸长了脖子张望,那脸色愈发难看,最终实在按捺不住了,直接走到对面,进店张望。
  这时,温茵茵已经将蛇皮袋里的衣服通通拿出来了。衣服还没有熨烫过,并不平整,松松散散地堆在地上,也看不出什么门道。
  朱秀挑着眉打量这小店,还没开口,就听见温茵茵说了一句。
  “你好,我的服装店明天开张,你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来看看。”
  朱秀不由看了温茵茵一眼。
  眼前的小姑娘眉清目秀,一双眼睛清澈无比,没有生意人的世故,反倒像个孩子一样真诚。
  就只是个孩子而已,真懂得做生意?
  她又看了看店里头抹着汗帮忙整理衣服的村民们。
  这些人一看就是农村来的,身上穿的衣服一点都不讲究,还打了不少补丁。
  所以这家小店是一帮村妇合伙儿开的?
  估计她们没法与自己竞争。
  朱秀觉得心里头舒坦多了,撇了撇嘴:“我叫朱秀,看见对面那间店了吗?是我开的。”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温茵茵这才看见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服装店。
  隔得远,温茵茵看不清店里的布局,只觉得店面看起来灰暗得很,特别赶客。只不过,这与她无关。
  温茵茵笑了笑,说道:“那以后就请朱秀姐多多关照了。”
  朱秀闻言,“哼”了一声:“你年轻,不懂买卖难做。跟你说实话吧,这条街上开过不少服装店,有的亏得连渣都不剩。”
  温茵茵笑着说,“生意确实难做。”
  朱秀见她虽然顺着自己说话,眼底却没有任何惧色,愈发觉得没滋没味的,意味深长地看了在场的村民们一眼,转身走了。
  直到这人走了,沈月娥才“啐”了一口:“呸!狗眼看人低!”
  温茵茵哪看不出朱秀的眼神中带着对自己的考量与嘲讽?只不过这样的偏见,她早就已经习惯了。
  嘴皮子逞个能最没劲,有这时间,还不如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等到她这店的生意蒸蒸日上时,对方就打脸了。
  只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她哪还需要在意这不相干的人脸蛋疼不疼?
  ……
  在新店临近开业之际,蒲城的天气很给面子,前些天还突然转凉,大家出出入入都得穿厚实的外套,这两日下了一场大雨,竟冲刷去最后一丝凉意。
  店铺开张,当然不能悄无声息,温茵茵一早就跟自己的几个朋友打过招呼,请她们帮忙多多宣传。
  当然了,她的朋友不多,除了胡小丹,还有之前在纺织厂里关系还过得去的工友。
  这样自然是远远不够的,左思右想之下,她去了一趟电影院。
  电影院的售票亭里,坐着一个女职工。
  温茵茵一上前,她以为是来买电影票的。可再一仔细看,这不是之前来电影院门口摆摊的女同志吗?
  女职工挑了挑眉:“我们电影院门口不准摆摊,之前已经为你破例了,现在不要再让我们难做。”
  可不想,温茵茵只是笑盈盈道:“我不是来摆摊的。同志,我开了一家服装店,这是名片。卖的都是像你们这样年轻女同志的衣服,很好看,价格也不高。”
  对方接下名片看了一眼。
  简简单单的名片,上面印着端正的字体——茵茵服装。
  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底下还有一行小字,写着开业大酬宾的活动力度。
  这年头,谁开店不是无声无息的,哪还有这么多讲究和噱头?
  “我今天来,是特地来感谢你的。之前要不是因为你帮忙,让我在这门口摆摊子,现在也没法这么快开了店面。”
  说着,温茵茵就直接拿出一件小裙子来。
  这小裙子是姚瑞兰之前用剩下樱桃红布料做的,本来想着别把布料浪费了,让她挂在店里头,看能不能卖了。
  可现在温茵茵却有另外的考量,她要拿着这些裙子来做人情。
  温茵茵拿出裙子,也不等人家拒绝,直接就要送。
  对方想要推辞,可望着这裙子显眼的颜色,却不舍得了。
  “收下吧,之前你把陈明明的海报送给我,我照着海报上的毛衣搭配来衣服,效果特别好。”温茵茵笑盈盈道。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起初女职工还是一副不好相处的神态,这会儿不自觉扯了扯嘴角:“就是几张海报而已,放着也没用。”
  温茵茵笑着说道:“几张海报,你本来没必要给我,直接丢掉就是了。可你愿意帮忙,这就表示你心地特别好。这裙子你就收下吧,皮肤白的人,穿这裙子最好看了!”
  对方本来还挺高冷,禁不住温茵茵这一口一句好听的话,不由伸手接过裙子。
  大家都是识货的,这裙子一握在手中,猜不出多少钱,可质感有多高级,又怎么可能毫无感觉呢?
  温茵茵只说这是自己的一番心意,让她务必要收下,最后,她实在没法拒绝,也不愿意拒绝了。
  “行,我收下了。”女职工说道,“不过,你是不是还有什么要让我帮忙的?”
  这下温茵茵嘴角一咧,露出一排洁白的贝齿,眼睛都弯了起来。她从自己兜里又拿出了一张跟陈明明之前那画报差不多大的纸张,往前轻轻一递:“能不能帮我把这宣传纸放你们售票亭?”
  纸张上印着温茵茵新开小店的店名和地址,上面用色彩丰富的文字排版,写了好几重开业活动。底下还写着一行字——凡进店必有小礼品相送。
  女职工被温茵茵逗乐了:“你早就打了这主意吧?”
  温茵茵抿起唇,腼腆地笑了笑:“感谢是真的,就算你不愿意帮忙,这裙子也是我真心要送的。”
  女职工沉吟片刻:“行吧,我就给你搁这儿。不过只是往这里一放而已,不能太高调,否则领导也要找我麻烦的。”
  “明白明白!”温茵茵点头如捣蒜。
  离开电影院,温茵茵终于舒了一口气。
  开业宣传,这也是上辈子她从电视上学的。听说人家新店开张要剪彩,要发传单,还要在网络上大肆宣传一番,以打折酬宾或是赠送小礼物的方式吸引消费者们的眼球。
  温茵茵没经验,也没见过这年代有人这么干,便只是尽自己所能,多吸引一些顾客们前来。
  不过,既然电影院的职工愿意将她的宣传纸放售票亭里,那就肯定是有成效的。
  蒲城不大,年轻漂亮又有消费能力的小姑娘统共也就这么些,她们的娱乐活动少之又少,电影院的宣传纸,说不定能吸引到她们呢?
  毕竟当时在电影院门口摆摊的时候,她的衣服可是一售而空,所以温茵茵对此还是有一定信心的。
  温茵茵的服装店选在二月的最后一天开张,当天天气晴朗,她在店门口放了一串炮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