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论战庚子 >

第33章

论战庚子-第33章

小说: 论战庚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竟达三千多种,十五万多部,总共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禁毁书籍与四库所收书籍一样多。“初下诏时,切齿于明季野史。其后,四库馆议,维宋人言辽金元,明人言元,其议论偏谬尤甚者,一切拟毁,……隆庆以后,至于晚明,将相献臣所著,靡有孑遗矣”。明清之际,黄道周、张煌言、袁继咸、钱肃乐、顾炎武、黄宗羲、孙奇逢诸人的著作,均于例禁。后来稍稍放宽,有些人的著作,只要“改易违碍字句,无庸销毁”。但对钱谦益、吕留良、屈大均、金堡以及戴名世、王锡侯、尹嘉铨诸人的作品,查禁特别严厉。

    乾隆时被销毁的书籍“将近三千余种,六、七万卷以上,种数几与四库现收书相埒”。吴晗说过“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连宋应星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也因为有碍于愚民而禁毁文字狱如此之彻底,一篇吴三桂的“反满檄文”,一本《扬州十日记》,一本《嘉定屠城记略》,竟在中华本土湮灭二百多年,二百多年后才从rb找出来!所“汉化”深者:尤其中华士人之民族意识!较之前代的外族统治者,更加阴险、卑劣、刻毒!难怪鲁迅先生说:“对我最初的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是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的头,这才种定了的,到我们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了血史。”

    《四库全书》所收古籍许多经过篡改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与清代统治者利益相关的明朝人的文学和历史作品遭到大力剿灭,而且殃及北宋南宋。

    这个空前绝后的文字狱下整个满清二百七十六年没有一次学生运动,要知道哪怕是第二共和国时期都有“6t_t4事件”。民国时期纷纷扰扰的学生运动更是与不到10年前死寂的满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好吧,余显按下心不去想别的,被这句106年后法国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学生示威活动,反对现任德维尔潘政府推出的《首次雇佣合同法》时的那句话给触及到了。可能是袁世凯初改编的这些旧巡防营训练不够,也可能是学生离军人们太近,余显更是注意到跑在最前面不怕死的人都是玩家,在他们的带动下,sd人特别的仗义精神被唤起。几百个懒散的武卫右军先遣队被三下五除二的被干掉了。余显也趁机踹了几脚。
………………………………

第四十五章马前卒

    好吧,泰安的学生游行活动已经被不知名的玩家势力给点燃了,余显可不想参与到其中,之前被游行队伍裹胁来参加示威后踹了那个武卫右军先锋队军官几脚的余显冷静了下来,靠着墙站着,身上抹着不知道那个那个倒霉蛋的血,捂着头,装作一副受伤的样子避开已经兴奋的人群,心里却是在思考着后路――古往今来的学生游行活动很多,人们只记住了成功的运动,却忽略了那些惨案。哪怕是我人类自由灯塔国的退役一站老兵游行讨薪,学生抗议总统违背诺言也大多是被我自由世界的王师镇压,更何况是在清末。我大清刚刚把入关后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屠刀洗干净,太平天国运动朝廷经制兵可是一路屠到1872年,现在驻扎在泰安的姜桂题可是太平天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军捻军叛徒出身的。余显推测我大清这一次袁世凯妥妥的要动用武卫右军镇压。

    余显可不敢死,尽管玩家死了可以复活,但是游戏为了避免玩家利用复活的优势,把玩家复活的地址调成随机,经过无数玩家的鲜血教训基本上是把你往自己国家控制区域最远的地方送,已经知道中国玩家最惨的一位是某位在sh的玩家直接从sh复活到喀什,整整穿越了4000公里,尽管在在光绪末年,人们远途出行坐火车,已经是比较普遍的了。清末民国初期bj到sh就是先坐bj到tj的火车,再从tj换乘津浦铁路到浦口;到浦口坐船过去,从下关重新坐一段宁沪铁路,宁就是南京,然后再到sh整个旅程基本上要走50来个小时。因为从浦口到南京下关这段水陆换乘,可能在南京等大半天。京沪线上当时修得最好的一段是宁沪铁路,宁沪铁路是宽轨,在抗日战争之前,宁沪铁路已经是五个小时可以从南京到sh在当时来说速度很快了。清末xj当时的交通还很落后,只有一种叫“六根棍车”,是以六根棍组成车排的四轮马车,车上装有桥式蓬帷,可以蔽风雨、日晒。一车能乘五、六人,可长途行走,当时的人们,都认为是很先进的交通工具。那个sh玩家一看回不来sh索性就在xj发展了。

    当然,咱们中国还算是好的了,某些英国玩家才是真的惨,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有着3350万平方千米的殖民领地和39350万人口,相当英本土的137倍和人口的8倍多。复活到某些太平洋小岛上的大有人在,最惨的几位是直接被复活到英属南极领地,尽管1819年英国对该地区声明主权,英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南极洲领土声明主权的国家。但是整个英属南极领地别说英国人了,连个人影都没有,所以基本上复活到南极的玩家要么被冻死要么自杀。

    余显琢磨自己要是被武卫右军的人发现还不如删号重来。余显就一步一步慢慢的摸着墙走,万幸已经热血沸腾的游行群众没有人发现余显临阵脱逃,可是余显刚刚摸进一条小巷子就被避难的npc给赶了出来,不信邪的余显又摸进一条小巷子,还是被赶了出来,直到余显看到一个普普通通的玩家优哉游哉的进了刚刚那条刚刚赶他出去的小巷子,余显才意识到自己身上有问题,余显这次摸进一条深巷子里,里面男女老少都有,余显也不敢直接走进去,先老老实实地在巷子口站着,陪着笑脸问着一个双手张开护着身后一群像是一家子的男女老少:“大叔,我想进去可以不?”

    那个中年npc听到话直接赶人:“去去去,你们学生闹,别拉上我们这些老百姓。”余显一气之下直接拿出藏在怀中的手枪威胁:“你敬酒不吃吃罚酒,现在还让不让我进去。”余显一边装作凶横的样子恐吓道,其实心里也没有底,万一这里的男女老少有一个人喊了一嗓子,余显就要被外面打鸡血的游行群众给撕了的。万幸小巷子里都是老实人,余显进了小巷子,注意到几个小孩子害怕的眼神心里也有点担心,刚刚因为害怕才逼迫他们让自己进了,余显也害怕他们告密啊!余显就接着把刚刚那个中年npc叫过来,恶狠狠的说:“你们刚刚干嘛不让我进来?”那个中年npc看到余显手中的手枪立马老老实实的说:“你穿着一身学生装,我怕惹祸上身。”余显这才注意到自己一身祸装,刚刚就因为这一身洋装,刚刚就因为这一身服装被当成学生给裹胁进游行队伍。转头一看巷子里的老老少少尽都穿着“洋布”长袍,鸦片战争后,“洋布”大量输入,国人曾用它为料制做棉袍。当时有一首题为《绵袍》的竹枝词中说:“绵袍洋布制荆妻,颜色鲜明价又低。可惜一冬穿未罢,浑身如蒜伴茄泥”。蒜伴茄泥,言下之意全烂了。这是当时的一句歇后语,意在讽刺贪图便宜上了当的人。

    正在这个时候余显听到了军号声,在工程营里听了一个月的军号声的余显自然知道这是武卫右军的正规军集合的号声,这可不是先遣队这种杂牌军,余显心里为游行群众默哀了3秒之后更加着急了!一定不能被武卫右军发现!这是余显刚刚唯一的想法,余显瞄向那些老老少少,当然不是让他们当人质,清廷可没有人权观念,清军入关战争,凡烧杀三十九年始定。余显对清军的军纪没什么信心,听到号声后左右打量,惹得左右老老少少都连忙后退,余显这才注意到小巷子里面有一个破败的门,余显也没有管老老少少,一个人也没有开门,从墙上翻过去,里面是一个是一个废弃的庙,余显刚刚准备坐下,一想到巷子里的老老少少都看到自己翻过墙,为了防止他们向清军告密,余显又翻过墙,拿着手枪威胁老老少少都翻过墙,那些老百姓也知道清军的军纪败坏,老老实实地跟着翻过墙。
………………………………

第四十六章公与相

    中国历史上,读书人的地位向来较高,有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说,读书人也常被称为“学老爷”。张鸣在《北洋裂变》中有如是论述:晚清时节,士兵们就不敢轻易进学堂生事,哪怕这个学堂里有革命党需要搜查。进入民国之后,这种军警怕学生的状况,并没有消除。即使有上方的命令,军警在学生面前依然缩手缩脚,怕三怕四。他们尊学生为老爷,说我们是丘八,你们是丘九,比我们大一辈。

    可惜泰安的这帮学生万万没有料到,有人利用的却是学生们火烧县衙的事情做文章,事情汇报到姜桂题哪儿就成了了另一个模样——造反,有火烧县衙为证。仅仅两个字就让姜桂题乃至sd官界震动,要知道清朝的正统性一直是个问题,要知道清朝十一帝一直都在强调“满汉一家”,但是既是一家又何必强调呢?满清的防汉之心是有的,从最后皇族内阁的闹剧可以看出。。北洋新军六镇中,第一镇就全部是旗人,装备最为精锐。。要知道驻扎在泰安的姜桂题将清朝皇帝赏赐的黄马褂奉为罕世珍宝,直到民国以后的重大庆典,他还经常穿上以示荣耀。

    结果自然是一场血雨腥风后,余显直到第二日才敢出来看,已经是“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了。几个心满意足的武卫右军正在小巷子口盘检“战利品”,不远处还有几个军官在吃着抢来的饭菜,几个厨子打扮的人在一旁陪着笑脸。几个士兵看到余显后,端起已经结了一层血垢的步枪向着余显走来,余显望着他们那不可名状的笑脸,心里打着寒战,急中生智大喊了一声:“我是工程营帮带,还不快过来!”余显看到那几个小军官向自己站起身子,向自己这边走了过来,心里才放下心来,要是被眼前这几个大头兵稀里糊涂杀了,余显可就连喊冤枉的地方都找不到。

    余显老老实实地把身份证给那个领头的小军官看了看,小军官验明身份后立马热情的说:“您就是昨天被反贼充不见的余大人啊,姜大人正找您呢!”余显看着小军官满身不知道是谁的血,厌恶地说:“赶紧带我去见姜翼长。”末了,想了想补充道:“把里面的人给我叫出来一起走。”毕竟一起待了一晚上,余显也不忍心看他们等会被害。

    原来的泰安巡防营的营地,现在武卫右军右翼营地,余显先把共患难的老老少少送出泰安这个是非之地,来到营地时已经是中午了,闻到饭香味道的余显顶着呱呱叫的肚子快步走进大厅,仔细算下来自从昨天一大清早被那个麻子脸军官叫起来到现在已经有一天半没有吃东西了,大厅里已经坐满了人,人最多的是穿着补服白鹇、鹭鸶、鸂鶒、练雀的传统官服的“衣冠禽兽”各种文官们;其次才是各种穿着西式武卫右军军服的人,泾渭分明的分成两派,一派余显有点印象,可是另一派余显就一个人不认识,按理说余显一个人不认识也算是正常,毕竟武卫右军早在余显加入前就已经是布防到sd各地了,可是好歹一起吃过元宵宴会的,起码有些印象,余显晃了晃脑袋,才反应过来——这些是sd旧有的巡防营改编的武卫右军先遣队。

    清初有“三屠”,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