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论战庚子 >

第38章

论战庚子-第38章

小说: 论战庚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霉僦耙脖惶┫刂诙嗤婕曳直鸢殉帧

    因为游戏中不存在技能书之说,玩家们就直接用从洋行买来的机器开工了,因为泰安矿产并不丰富,所以开始大规模的兼并土地,几个大玩家以石敢当为首联合起来把独行玩家和np的土地收购了,至于不服的,独行玩家顶多的几十杆枪面对几个玩家势力几千条枪,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轰”的一声,正坐在武卫右军的三骡骡车上的余显,突然听到炮声,抬头往西边望去,却是石敢当的部队丢盔弃甲的往官道上走,至于为什么知道是他,因为余显瞧见当头的就是石敢当啊。

    余显走到坐在路边休息的石敢当面前,好奇的问:“石敢当,你怎么败了?”

    石敢当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别说了,有一个钉子户在山区,我本来因为几十号人轻松搞定,结果就变成这个样子。”

    “他们有炮了?啥时候玩家自己能铸炮了?”

    石敢当呛到:“铸个屁的炮!还不是用野猪皮时候的那种铸前膛炮的方法铸的土炮,顶个屁用!占了一个小村子就敢反抗要不是趁我不注意。早把他干了。也不想想铸炮的机器怎么可能通过他的地盘!”

    余显难得开心一回,进入游戏两个多月,不是被np吃鳖就是被玩家坑了,眼见石敢当也吃鳖了,便火上浇油道:“你还别瞧不起土炮,当年奥斯曼帝国用打君士坦丁堡的大炮还干掉了英国人的铁甲舰!”

    “这能比吗。”石敢当瞪了余显一眼:“兄弟,你是不是瞧不起我,我现在就把他给干下来。”

    余显本来还想煽风点火,让石敢当损失惨重,可话到嘴边一想到还有一条资福寺街的产业还在人家嘴边呢!赶忙把到嘴边的话又给憋回去了。“咳咳咳”余显咳嗽了几声组织言语:“石老哥,你总得给其它玩家一条出路吧,俗话说做事留一线,事后好相见。咱能不能别把他们赶尽杀绝,咱泰安府十几万玩家可看着呢!”

    石敢当还是不爽道:“你是不是瞧不起你大哥的实力,哥还怕过谁?”

    余显忙赔笑道:“我那敢瞧不起您呢?”同时心里吐槽:北方人怎么就这么好面子?

    石敢当突然就就坡下驴道:“兄弟你别看你老哥五大三粗的,可咱也是讲理的人是吧?”

    余显脑子里一时还没转过来,不明白石敢当怎么说变脸就变脸,忙应声道:“那是当然,全就数您讲理!”

    石敢当顺着就往下一说:“那你说这事怎么办?”

    余显愣了一会,“咳咳咳”边咳嗽边琢磨石敢当什么意思,咳了几声没想出来,便敷衍道:“老哥你这实在是太抬举我了,泰安几十万玩家,谁都行,可我这个外人不好妄议啊!”

    石敢当身后的几个身着军官的玩家在石敢当邀请余显出主意的时候就是一幅想说什么又不敢说的样子,听到余显的推让,外围的几个玩家就已经耐不住了:“石哥,别管他,咱们自己的事谁都没权管!”“咱人的事外人管不着”“王哥,咱们现实中弄死他,一了百了!”

    余显却愣了一下,合着这石敢当姓王,不管那个喊话的小弟是否吹牛,游戏中的仇恨至于拉扯到现实中吗?

    石敢当吼了一声:“吵什么吵,咱们好客欢迎四方来客”余显好险差点接到一句顺口溜:青岛大虾论只数,当然看着在场一帮壮小伙,还是忍住了。

    石敢当吼了一声,看到效果不错,接着似乎是对余显,又好像是对大家说:“大伙都知道咱泰安没啥大矿,只能搞农业,这大好平原不搞机械化搞啥,你余闲云不是袁世凯的“钦差”吗,这事你行你上。”

    余显满头大汗,合着我刚刚没有煽风点火已经算好的,你现在还要让我干调解工作?有没有这么好的事情啊?再说,我巡的是登莱青胶道,离泰安400多公里好吗?

    这个时候余显看着敢当小声的说:“哦,你们现在应该没有那么多的技术机械耕整个县吧?”

    石敢当笑了:“如果大家的土地交织在一起怎么搞机械化?我要搞的是普鲁士式道路。”

    “嗯?”余显好像抓住了什么,看到大家伙的眼光又看过来却又没想来,只能又咳嗽了一阵。同时也在纳闷啥叫普鲁士式道路?只是看大家都没问,也没敢问。

    “你这咳嗽得治。”石敢当瞥了一眼说。余显尴尬的摸了摸后脑勺,突然想到什么:“慢着,石大哥你老人家可是说要搞机械化兼并土地对吧?”

    石敢当丈二的和尚摸着头脑的回答了一声:“对啊,只有在农业中逐渐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代替封建主义经营方式才能把泰安搞富起,大家说对不对啊?”在手下一帮“对”的呐喊声中对着余显挑了挑眉毛。

    余显心说:“不怕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本来一个普通土地兼并,被你扯的这么高大上,什么“普鲁士式道路”,最后富起来的还不是你们?”却是如操胜券笑着回答:“石老大,你的机械化反正到不了山区,不如把山区让给我吧?”

    石敢当也是突然一愣,面的玩家也是一愣,然后爆发出一阵窃窃私语,声音也越来越大。

    石敢当瞪着余显:“你这是在拆我的台啊!”

    余显看着石敢当凶神面煞,心说玩家在现实中就有上司压着,在游戏中就更加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了,之前因为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现在余显指出泰区可以当“山大王”自然没人想跟着石敢当混,而且是你让我调解的,怎么怪起我来了?可是余显的资福寺街毕竟在家眼皮子底下,刚刚通过俞家兄弟的同学网络人脉租出去,现在还是别把石敢当得罪的太死了。

    余显又咳了一声:“山区水利因受条件限制,多以中小型为主,大者灌田数百顷,小的不过几十亩、百余亩。大家可得赶紧了,泰区虽大,可架不住人多啊!”

    余显言外之意是山区人多地少,争不过的人肯定还是会回泰安给你们干。就是不知道石敢当听没听明白。

    石敢当面色稍霁,倒是让人意外,以石敢当五大三粗的样子,倒也是很聪明。只不过余显很好奇石敢当凭什么让玩家听从他的。
………………………………

第五十三章启程

    余显在泰安与石敢当近乎玩笑般的对话却影响非常大。泰安的玩家之间的争斗明显少了很多,独行玩家自知平原对那帮热衷搞机械化的玩家的重要性,纷纷主动上门和谈卖地,泰zs区虽大,但是玩家更多。与其占着平原产出较少,还不如在山区自守门户,况且相比深耕数千年之久的平原,山区挖到矿产的机会明显大好多。要知道那怕现代社会也没把矿产全探明,对于游戏系统来说,现实中有依据的肯定是照搬无误,可这现实中都不好说矿产自然就是随机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中平衡人气了,谁挖到彩蛋不比种地强多了。

    仔细想想,余显似乎把最开始的任务完成了!余显最开始的任务是抚平地方矛盾,如今泰安玩家煽风点火的游行把大部分泰安乡绅土壕的子女牵出来,然后定性为造反镇压下去,npc的领头人乡绅也被玩家敲打,自然偃旗息鼓,玩家与npc之间矛盾从表面上看自然少了许多。至于hn人与sd人地域之见嘛,现在泰安被武卫石军的先锋队杀的十室九空,自然没谁有兴致闹这玩意了。反倒是玩家和玩家矛盾激化了,有势力的会玩家积独行玩家因争地而起的矛盾被余显轻易化解了。

    “可惜我已经不干这了!”余显郁闷的正在读着《学治臆说》、《佐治药言》《中国官场学》的俞大练补充了一句:“我跟你说过,现在是新时代,这些老书里没有!”

    俞大练也是不慌不忙:“龙庄公著书至今不到百载,自古“官途有夷有险,运来则加官晋爵,运去则身败名裂,有多少宦海茫茫吁可怕,那风波陡起天来大。单听得轿儿前唱道喧哗,可知那心儿里厉乱如麻,到头来空倾轧。霎时间坠缺锦上添花,蓦地里被严参山砂落马。”,当朝著名小说《官场现形记》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知府想编写一部《官学分类大成》的书,其手下人赶紧给他出主意说,何必劳神费力自己动手去编呢?随便到书铺里买一本《官场要则》,保证一看什么都明白了。果然,知府大人派手下买来一本《官场要则》,通读一遍,不禁大为感叹:这样的书就像做八股文时要读的《制艺声调谱》一样,“只要把它读熟,将来出去做官,自然无往而不利。””

    “行了,你别给我举例了,你这么年纪轻轻的,怎么不去考举人咧?你就甘心当一辈子幕僚?”余显不怀好意的说。

    俞大练愣了一下,缓缓的说:“要做骆驼留种少,但求老虎压班多。敢教大人知道,家父就是光绪六年科考的进士,“十年寒士苦,万里故乡遥,抖擞青袍,叹头衔七品县官小,此恨难消。乍出京城甜如枣,这才知道一身到此系如匏。”乐孜孜地中举得了官衔,等待他的却是“三分西债利难饶,零星小帐门前讨。”送往迎来无虚日,还要受尽上司侮辱、盘剥。家父苦熬了十年还是因为候补无序一直没能候补上。学生实在对科举退避三舍。况且当朝实行异地任职,虽然是候补,也必须到任职地衙门上班。学生实在是家无余财了。”

    余显也就兴致讪讪的回到三骡骡车中,车子到中午便已经回到了济南。远远的望着一切照旧的济南城,走近一看才发现不同――城门口用木笼子挂着一排脑袋,那是余显去泰安时袁世凯摆鸿门宴招待的几位义和团师兄,俞大练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就继续读书了。

    余显倒是很意外的说:“你一书呆子看着人头怎么不害怕?”

    俞大练头也不抬的说到:“我凌迟都见过几十起,人头算啥?”

    余显心中暗恨俞大练不给他台阶下,不过也怪我大清为什么开国就是一路凌迟过来的。皇太极凌迟亲姐莽古济,在gd凌迟了三忠中的二位陈子壮,陈邦彦。在sx凌迟了明大学士李建泰,在bj凌迟了弘光帝,刘宗敏。

    凌迟完三忠,又凌迟了三藩系。。。

    到了中期,曾静张照,大小金川一干人等,征缅的败将,台湾的皇帝甲皇帝乙。。。

    嘉庆朝的白莲天理,多少教会领袖都被片的和烤鸭似的。至于一个闯入皇宫的厨子成德,被剐时皇帝还有旨意,叫他多受会罪

    后期么,天朝一万三千王,多少凌迟烟雨中?

    我大清蹬腿前半年。滦州起义首领白雅雨等人,还是被凌迟了。

    那怕是到了清朝末年,由于凌迟极其残酷,清朝皇帝也不如明朝质量低,对这种刑法也是看不下去,并且据《东华续录・同治朝》载:清同治五年1866年初,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呈说帖,请中国不用凌迟酷刑。三月,恭亲王上奏,称中国凌迟酷刑友邦见之不悦,应改革刑章,人犯以斩决为止云云。所以清朝一般都是几十刀内结束。。。

    不过这也不能怪我大清,毕竟我大清拿人头骨做酒器都不是一两回了,洋人少见多怪,日后还会在庚事变中拿一件镶金钳银的人头酒杯放在大英博物馆展览,作为土著的俞大练已经习惯了。

    来到济南,余显发现护城河里多许多土疙瘩,好奇的问过路人,原来袁大巡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