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穿成男配的爸爸 >

第272章

穿成男配的爸爸-第272章

小说: 穿成男配的爸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要仔细,不能让大家外传。”吴队长道。
  “对,不能。”杨书记附和,他和吴队长最关心溪头村的损失了。
  到了卫生所,顾希观察了一下卫生所的情况,对吴队长和杨书记道:“卫生所太小了,等以后我们资金充足了,一定要建造厂房。”
  杨书记和吴队长笑着,他们也期待。
  “我们村里公用的石磨有一个,然后私人的有两户人家有石磨的。乔医生,你准备要几个石磨?”杨书记道。
  顾希回答:“三个石磨都准备着,搬到卫生所来。吴队长先去收购红薯粉和土豆粉,到时候把账记下来,等面粉做好了,我们再还面粉。”
  “我家拿出200斤红薯。”吴队长道。
  “我家也拿出200斤红薯。”杨书记道。
  当天下工之后,杨书记和吴队长召集村民开会,说了食品厂的事情,因食品厂才开始,前期不能保证有福利,而且开荒山地,种植等工分都是算在食品厂的,不是算在村里的,所以大家对食品厂的信心很低,也因此,没有几个人愿意来。
  因为进了食品厂,就会耽误村里上工,到时候食品厂没有福利,村里工分没有,来年吃什么?所以保守派的村民不愿意冒险。
  不过,他们虽然不愿意来冒险,但10斤红薯或者土豆换一斤面粉,他们还是愿意的。第二天,吴队长在村委办公室登记红薯和土豆,顾希的三个徒弟都去帮忙登记了。
  溪头村有100来户人家,到最后用来换面粉的红薯和土豆加起来,竟然有8500斤,其中5500斤是红薯,3000斤是土豆。
  红薯和土豆放在村委操场。
  材料有了,要需要员工。村民不愿意来,吴队长和杨书记就召集自己的家人,吴队长家两个儿子去开荒山地,两个儿媳在村里上工。杨书记家两个儿子,一个杨富国已经跟着顾希了,还有一个长子在村里干活,所以他叫村里有亲戚关系的。
  妇女主任和会计也叫上家里的男人跟着他们的脚步。
  一天下来,杨书记一共召到了15个汉子上山开荒。当然,开荒的山是属于村里的,是属于大家的,不能免费给食品厂使用,所以食品厂以地基的价格买下了这些地,钱先欠着。


第三十七章 开始赚钱了
  除开荒山地的汉子之外,还招了7个妇女,3个拉石磨的汉子,为厂里服务。同时,签了保密协议,保密协议里备注了一条,如果泄露厂里的面粉制作程序,需要赔违约金1000块钱。
  看到1000块违约金,大家都吓死了。也更加坚定了不敢泄露的决心,因为没钱赔啊。
  人手有了,材料有了,器材有了,最后是场地。
  卫生所的场地还是太小了。
  最后把茅房和另一间空着的房间打通,把前面的门面都拆了,改成只有左、右、后三面墙的车间坊,加起来足有20个平方了。
  这个车间坊是用来放过滤后的面粉的。
  一个院子加上一个车间坊,这样空间看上去才大一些。
  不过没有了茅房,大家要去隔壁上厕所了。
  对顾希来说,好在他的地基也批好了,等他画好建筑图就可以造房子了。
  等卫生所改造成食品厂,里面的环境重新装修了一下之后,围墙也建造到3米高了,这已经是五天后了。所有需要的东西全部准备完毕,食品厂正式开业了。不过没有厂房、没有剪彩。
  因为三斤土豆出一斤土豆粉,五斤红薯才出一斤红薯粉,所以顾希决定先做土豆粉。
  做面粉的第一步,首先要把材料清洗干净。顾希叫7个妇女和3个汉子先挑出2000斤的土豆,去溪边把土豆清晰干净。他们从上午7点,干活到中午12点,5个小时,把土豆清晰干净并去皮,用处理了2000斤的土豆。
  下午1点上工,开始做面粉的第二步。把上午的2000斤土豆切成土豆泥,但是手工肯定切不了土豆泥,所以把切好的土豆小块放进石磨里磨。切土豆、磨土豆比去土豆皮要方便,到五点,已经全部弄好。
  六点,他们开始上晚工,也开始了做面粉的第三步。找一个大盆子装一部分的水,盖上一块纱布,将土豆泥倒入。之后把布裹好,一只手抓紧收口,另一只手不断挤压纱布使其出粉,一直挤到感觉挤不出什么东西。挤好后静置,一般一个上午一个下午或者过夜就差不多了,这个步骤为了让淀粉沉淀下去,静置完毕将水倒掉。到十点,大家下工了。
  第二天七点,开始做面粉的第四步。换一个大一点适合晒的盘子装,把昨天晚上沉淀的面粉拿出来晒,晾晒到整个干掉,手一捏就碎成粉就晒好了。
  八点,开始第二批的土豆,还是2000斤。因为有了昨天的经验,大家对流程已经熟悉了。等到第二天5点下工,他们没有马上走,而是去看了早上晒着的面粉,看着白白的,手一捏就碎成粉的面粉,他们的心里飘了起来,看到了希望。
  “真的是面粉,出面粉了。”吴队长是个严肃的人,但是此时此刻,他心里非常的激动。
  杨书记眼睛都红了,面粉……他们溪头村可以做面粉了。
  顾希道:“大家不要移动,以后会越来越好的,不过大家也要注意,厂里的秘密是不能泄露出去的,否则……不仅仅是1000块的违约金,还要坐牢的。”
  “对对对,乔医生说的对,咱们溪头村可不能出这种品德不好的人。”杨书记道。
  这次选得几个人都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人,村里有名的老实人。可就算再老实,人性这东西随时会改变,所以杨书记不得不防。
  五天后,3000斤土豆全部用完了,一共出粉950斤。5500斤红薯,一共出粉1050斤
  第二天,顾希、吴队长和杨书记等人带着500斤的土豆粉和500斤的红薯粉去了供销社。郝社长收到土豆粉和红薯粉,看着粉质的质量,笑的鱼尾纹都出来了。只不过:“我只要500斤的粉,你们送来了1000斤啊?”
  顾希道:“咱们只收500斤的钱,另外500斤先欠着,等卖掉了咱们再结算钱,您瞧着可以吗?”
  郝社长挑眉,没有想到这个顾希这么有头脑。不过:“那就先给120块吧,这粉就是摆上一个月也不会坏掉,如果一周没有卖掉,就当是下周的量了。”
  “谢谢您。”顾希又拿出另外的20斤粉,10斤是土豆粉、10斤是红薯粉,“咱们刚刚成立食品厂,第一次做面粉,也不知道这些粉末口感如何,质量如何,还请您把这些粉带回家,让亲戚朋友尝一尝,然后给我们提供一下意见,我们好改进。”
  其实这是场面话,就是给郝社长的,但是顾希说的话让郝社长十分的喜欢。1000斤面粉留下,顾希他们拿着120块钱出来了。
  120块钱的进账,是10个人5天的收入,也就是说,一个人5天是12块钱,那么一个月等于有72块了。
  “一个月72块钱,等于2个工人一个月的收入了。”杨书记道。
  “可是咱们的村民是工作到10点的。”顾希道,“那是晚上十点,所以还是很浪费时间。”
  “乔医生有什么想法?”杨书记问。
  “要节省时间。”顾希道,“我们的时间花在去皮和切块上,但是去皮的时间无法节省,所以只能切块,如果切块的时间可以省下就好了,还有我们的石磨不够。”
  “切块的时间能省吗?”吴队长问。
  顾希想了想,溪头村还没有通电,无法用机器,怎么还得用人力,用人力的话,切块的时间怎么省?“我有个办法,但是还得米凹,你们能准备多少米凹?土豆不切块,直接在米凹里捣碎,然后放进石磨里。”
  “我去收米凹。”吴队长道,“各个村里闲置的米凹肯定有。”
  “有了米凹,我们省略了切块的工序。”顾希道。
  “可是这五天我们做出2000斤的面粉,但供销社只要1000斤,如果我们做的多了,这面粉卖的出去吗?”
  顾希道:“整个县城不只一个供销社,全国也不只一个县城。”
  “你的意思是去外面跑生意?”杨书记想了想,“谁去?”
  “当然是杨副厂长你了。”顾希道。
  “我……”杨书记想了想,“好,我去。”
  回到溪头村,杨书记去整理谈生意的事情,吴队长去收米凹,厂里的10个员工今天放假,他们从早上七点,做到晚上10点,太累了,需要休息。
  很多村里的确有米凹,而且也闲置用不上,吴队长跑了好几个村,收来了5个米凹。米凹抬到食品厂,吴队长让人把它们洗干净。
  “这米凹也有了,接下来靠杨书记去谈生意了。”吴队长抽了一口烟。
  8500斤的土豆加上红薯,做了950斤的土豆粉和1050斤的红薯粉,各去掉500斤,还剩下450斤土豆粉和550斤红薯粉,吴队长用这些面粉去其他的村换土豆和红薯了。
  他只换了一个村,换了4000斤的土豆,5000斤的红薯,换掉400斤的土豆粉,500斤的红薯粉。现在食品厂的库存还有50斤土豆粉、50斤红薯粉。不过,经过这件事,附近的村子都知道溪头村开了食品厂,都想效仿溪头村去开厂,可是他们没有好的办法。同样做面粉?郝社长不同意。一个公社面粉厂太多,面粉流出的就多,这样一来,没多久其他的供销站也能销售面粉了,这样一来,郝社长的政绩就不出色了,所以他肯定不会同意,其他村去闹也没办法。
  食品厂开业的第二个星期,杨书记带着杨富国和面粉去跑业务了。顾希交代过,不能在这个县城的供销社跑,得去其他县城的供销社。所以他这几天还得住招待所。
  而食品厂,10个工人又开始了制作面粉。这次有了米凹,效果果然不同。不仅仅是效果不同,他们的工作时间也调整了。之前是从上午七点到到中午11点,现在改成从上去七点到12点,下午从1点到六点。
  前四个小时,他们能去2000斤的土豆,11点到12点,一个小时里,他们用米凹,能直接把2000斤的土豆全部捣成土豆泥。下午一点开始,他们可以用石磨磨土豆泥,然后沉淀土豆粉,到3点,事儿就做好了。可下班时间是6点,还有3个小时啊。
  这个三个小时,顾希让他们一边休息,一边去土豆皮,让他们慢点儿,毕竟上午去了一上午的土豆皮,手会酸。
  可他们再慢,也去了1000斤的土豆皮。
  于是第二天,顾希给他们调整了数量,从原来的2000斤变成了3000斤,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提早下班。
  一共9000斤的材料,3天就完成了。4000斤土豆出粉1300斤土豆粉,5000斤红薯出粉970斤。
  而这三天,杨书记也回来了。带来了5个单子,数量虽然小,但也是好消息。5个供销社,一共要了1300斤的面粉。


第三十八章 要开养猪厂
  杨书记让张勇强、杨富国一起用自行车去送货,顾希的那辆自行车也被派上用场了。这不1300斤的面粉刚刚送出去,郝社长来溪头村了,原因是供销社1000斤的面粉销售完了。四天销售1000斤面粉,其实这个销量并不快。因为要知道一个供销社有好几个村呢。每个村100户人家,有些条件好的一次性能买上十斤,再好些的买面粉走关系。
  郝社长看到这边食品厂的情况,有些惊讶。那么小的一个地方,竟然还能生产出那样好的面粉。
  同时,他还带来了2000斤的订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