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退出体育圈后我成了厨神 >

第143章

退出体育圈后我成了厨神-第143章

小说: 退出体育圈后我成了厨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廖杰看了一眼自己手机微信里,已经有记者开始准备通过他,邀约苏白带队接受访谈了,同时也有记者在联系他,请求提供一些与苏白相关的信息,还有一些想要申请进入田径队,亲自直播采访400米项目的‘top5之争’的。
  只是从这些迹象里,就可以看出,这一次国家队的成功,也会同时铸就苏白怎样的一番盛名。
  听到姜文涛和汪正声两人的对话,廖杰也笑着凑了一句:“这话倒是不错,我觉得吧,今后咱们国家田径队不仅要出一串的名将……也要出一个让人垂涎的名帅了。”
  汪正声和姜文涛两人听到这话,也一同笑了起来。
  h市,亚洲六国田径联合对抗赛现场
  在一连串的短跑和中长跑赛事结束之后,现场又一次进行了暂时的清场调整。
  从前面男子百米开始的一连串惊爆眼球的成绩之后,从男子800米跑开始,田径国家队的队员们不复此前短跑阶段的辉煌战绩,男子800米跑前三不入,女子1500米和男子1500米也是同样的结果。
  在几乎沸腾了一整天的观众们眼里,这场原本让人兴奋不已的六国联合对抗赛的盛会,到了这个阶段,终于开始变得有那么些乏味了起来。
  毕竟,对于大多数不太懂得田径的观众们来看,他们看比赛,追求的就是像100米那样十秒之间的冲刺和刺激,短短几秒钟之间的沸腾变化,足以让人肾上腺素激增。
  如果恰好在这样的比赛之中,上演逆袭画面,又或者独占鳌头冲破极限的那个人是本国的选手的话,那么那种刺激、激动的感觉,又会同时伴随着身为同胞国人的自豪感,而让人心绪沸腾。
  相反,当比赛进行到800、1500米这样的赛事阶段时,一场比赛就开始以分钟计数,比赛中不同选手之间的集团作战、领跑、跟跑还有抢道,如果看不懂这其中的变化和赛场上微妙的竞争,或许就会显得有那么一些无趣。
  与此同时,如果自己的同胞选手在这样的比赛之中始终不能抢得先机,一直没能赢得较好的成绩的话,那这种比赛的观看体验,显然对于非田径爱好者的普通观众来说,就会显得不那么亲切友好。
  从体育频道的直播间弹幕的情绪变化中,就可以看出这其中的不同来。
  相比起此前400米陈雅丹获得世锦赛参赛资格时观众们的兴奋,以及张子义刷洗了400米全国纪录时的沸腾,这会儿的直播间弹幕,看起来气氛就要低沉得多。
  【800米和1500米的比赛看起来就没有起先那么激动了……】
  【感觉还是看100米的时候最兴奋了,后面400米的时候也很棒,可是现在就好像有点无聊了?】
  【我怎么听说咱们国内就是短跑比较弱?我好像还经常看到什么马拉松得奖的消息啊,为什么800米和1500米我们的选手看起来也不太行?】
  可以说,因为本次比赛田管中心相关方面安排的大力度宣传,让这次比赛受到的关注也前所未有,在这种情况下,包括田径迷本身也知道,同样在直播间中观看比赛的非田径爱好者会有多少,在比赛激烈、国家队运动员表现好的情况下,这些普通观众也就和所有田径迷们一样,只需要负责兴奋鼓励就好。
  但是,在比赛到了普通田径迷们相对揪心或者也会感觉怒其不争的阶段时,这些普通观众的心态当然也会出现变化了。
  【好无聊,看不下去了……】
  公屏上偶尔会有这样的弹幕飞过,而田径迷们也拿这样的弹幕没有什么办法——田径知识、对于田径的爱又或者对于田径项目的欣赏能力,这些都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积累而来的。
  想要让普通观众一开始就感受到田径项目中的力与美,还要看出许多普通人一眼看去难以察觉的争锋,这些都是不现实的要求。
  有些心急的田径迷会在弹幕上给这些普通观众科普800米和1500米和马拉松之间的不同,也会苦口婆心地说明,我国在田径项目上,已经有世界八强的实力了,但是就算强如美国,他们也不可能在每一个项目上都夺得金牌——有短板不怕,比如短跑,咱们这一次不久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了吗?
  在田径迷们的苦口婆心之中,有部分普通观众离开了直播间,但也有不少的普通观众留了下来,就像是田径迷们说的一样,他们开始认真地尝试想要看懂田径的比赛了。
  就在这样的氛围之中,赛场上,有两场比赛同时开始了,它们分别是110米栏的决赛以及跳高项目的比赛。
  本次前来参与联合对抗赛的六国男子跳高选手总计有13人,并未单独设置资格赛,而是直接在今天进行跳高的项目决赛。
  国家队派出的跳高队员,自然就是王深和叶文浩两人,而另外5国中,个人实力最强的,分别是来自日本山下智明和来自卡塔尔的阿布达拉。
  这两人和王深、叶文浩之间的实力就在仿佛之间,山下智明和阿布达拉两人均有成功跳过2米28的过往赛事纪录,4人之间很难区分出究竟谁的成绩真正地更胜一筹。
  当跳高的比赛即将开始时,王深与同样在运动员准备区准备完毕,要往赛场上去的崔洛恒撞在了一起。
  “哟,阿恒。”王深看到崔洛恒,笑着拍了拍他的肩。
  自从冬训开始之前,他从老家回来那一趟后,他们三个就很少有时间能够凑到一起了。400米项目那里,邱文每天被操练得嗷嗷叫,日常在群里跟他们哭诉女队的队员们有多么残暴、小白有多么残忍。
  崔洛恒的训练倒是正常,可是崔洛恒本身就是个闷葫芦的性格,而且王深也发现,除了训练之外,崔洛恒还有些别的事情要做——比如,在训练结束之后,他最近经常蹭到400米的训练场地去,带着对于训练中遇到的各种不解的问题,睁着一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然后默默地将问题递到了苏白的跟前。
  王深这也是某一次在训练中遇到疑问,跑去找苏白时才发现的。
  总之吧,冬训开始之后,不仅是苏白忙得没有功夫顿顿给他们准备宵夜,他们三人各自也都沉浸在训练之中,鲜少有额外的精力聚会了。
  不过,话虽如此,三人之间的兄弟情义倒是并没有少去半分,这会儿在比赛开始前相见,两人还恰好将在同一个时间段上场,王深就拍了拍崔洛恒的肩膀,笑着鼓励他务必加油。
  崔洛恒也没想到,他和王深两人竟然会在同一时间登上赛场,他对王深点了点头,然后也郑重地说了声:“加油。”
  冬训前,王深刚回来的那一夜,他还记得,他和苏白两人在跳高训练馆外看着王深一次又一次地试跳,然后瘫在缓冲垫上的那种彷徨无助的感觉。
  这段时间,崔洛恒总会带着一些自己对于110米栏技术和训练上的疑问找到苏白,偶尔他也会对苏白问起王深的情况,虽然苏白没有细说,但是他也有表示,王深如今的状态,确实也正在好转,这样的结果,让崔洛恒在他们三人小群的聊天之中,看到王深仍旧一如既往的风格时,也微微松了一口气。
  当王深、叶文浩、崔洛恒、路孟凡、赵延凯等人一起登上赛场时,体育频道的直播间里,原本已经沉闷了许久的氛围终于重新火热了起来。
  【110米栏!小崔、小路终于要上场了!】
  【哎呀,王深和叶文浩,这两个生死对手今天又要同场了,不知道今天王深能不能打破魔咒呢?】
  随着他们四人的登场,直播间的弹幕又恢复了一些活力,包括一些普通观众也在看到110米栏之后重新有了比较高昂的兴致。
  【啊,110米栏,这个项目我还是很喜欢的!当年咱们国内的110米栏超强的,我记得在奥运比赛上都有不错的表现吧!】
  十几年前,110米栏项目的辉煌给全国人民都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烙印,‘中国队的110米栏项目很强’这个印象,在许多人的记忆里,似乎从来没有改变过。
  b市,田管中心办公室
  汪正声几人看比赛时,也并没有屏蔽掉弹幕,于是到了这会儿,他们也能非常直接地在直播的公屏上看到观众们对于即将来到的110米栏项目的期待。
  看到这样的情形,汪正声也不由得有些许感慨。
  “看看吧,这就是明星运动员、顶尖的成绩,对于整个项目的带动效果。”
  十多年前,国内的一代栏王,直接将当初原本也籍籍无名的110米栏这个项目直接带到了世界一流水准,因为那一代栏王的出现,国人首次在短跨项目上得到了惊艳世界的成绩,与此同时,也带动了无数选手和优秀的苗子前赴后继地涌入了110米栏这个项目之中。
  不仅如此,因为栏王的样本存在,国内对于110米栏这个项目的科研成果也是硕果不断,为后续国内110米栏的执教水平整体提升也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当初110米栏曾经有这位栏王存在,目前110米栏这个项目,或许仍旧会像现在的国内短跑一样,还在苦苦挣扎。
  正是因为有当初的底蕴积淀,如今的110米栏项目,才能够始终保持在亚洲顶尖水准,每一届的亚运奖牌也不曾遗落。
  远的再不说,只看路孟凡、崔洛恒和赵延凯,这一代的110米栏选手,他们会选择110米栏这个项目,也或多或少都是因为曾经那位栏王的影响。
  虽然现在的田径迷们都在惋惜,在当初那位栏王之后,国内的人才断档,没能延续当初的辉煌,但是事实上,如今国内110米栏项目仍旧有在田径项目内极大数量的粉丝,在全国仍旧有足够的关注度,这都是当年遗留下来的‘珍宝’。
  现场的观众席上,因为110米栏项目即将开始,苏白的注意力也再度关注到了赛场之上,冬训的这段时间以来,可以说,他除了管着400米项目的男女队之外,关注最多的选手就是崔洛恒了。
  自从在亚运之中取得了冠军的成绩之后,崔洛恒的状态虽然维持得还不错,但是鲜少能够再度跑出曾经在亚运之中的状态。
  苏白也提前跟崔洛恒打了预防针,告诉他,目前的状态回落是完全正常的,只需要好好积累,按照训练计划做出足够的调整和整体素质增强,就一定可以再度积蓄力量,获得突破。
  但是苏白发现,崔洛恒虽然确实也将他的这一番话听进了心里,但是在对于整体技术的钻研和累积上,似乎从过去专心听教练安排,逐渐转为了对于技术调整和各项训练实效也开始精心专研的技术流了。
  崔洛恒的这个转变是个好事,苏白就也不吝于时间,每每崔洛恒有什么疑问,他也都会认真解答。
  这两个多月来,崔洛恒偶尔也能察觉自己在训练中的部分不足,跟苏白提出建议,同时进行改进。
  今天的比赛,是崔洛恒在这两个多月的钻研、调整之后的首次赛事,苏白对此也不由得格外期待了起来。
  赛场上,崔洛恒在调整完自己的起跑器后,也站起身来,抬头看向了观众席上苏白所在的位置——在刚刚上场的时候,他就特地环顾了一圈,准确地找到了苏白所在的位置。
  观众席上,苏白注意到了崔洛恒的视线,也远远地对着他笑了笑,无声地说了句‘加油’。
  也不知道崔洛恒有没有注意到苏白这句无声的鼓励,很快,随着现场发令员的指示,崔洛恒也收回了视线,将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