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退出体育圈后我成了厨神 >

第172章

退出体育圈后我成了厨神-第172章

小说: 退出体育圈后我成了厨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节目组明显在剪辑的时候,刻意剪掉了崔洛恒的部分,为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证‘番外’播出时候的新鲜感。
  就像现在; 300万票数解锁之后,哪怕是郑晓雅这样的忠实粉丝,对于崔洛恒的番外部分,也同样感到十分地新鲜。
  在番外的开篇,节目组就像是最初给所有选手拍摄个人vcr一样,也直接以崔洛恒的个人历史成绩和vcr为先导。
  灯光炽烈的空旷训练场中,是崔洛恒目光凝视前方,一步一步迈开步伐向前冲刺的有力节奏,踏踏踏的步伐声在空旷的训练场中回荡,仿佛直踩在所有人的心头,让人一时之间忘了呼吸。
  而伴随这种踏踏脚步声的,是鼓点一样的音乐节拍,每当他跨越一个栏架时,屏幕的空白处就轰地打出了崔洛恒18年赛季的各项成绩。
  从升组晋级迈入成人组的赛场,到成绩连番低潮、甚至在训练之中负伤……
  成长、受挫,改变,重生。
  当镜头正面直击迎面而来的那个少年,所有人都能看到他狼一样的锐利双眼,其中充满了凶性,让人一见之下,就不由得屏息凝神。
  至此,屏幕上在那双充满凶性的双眼一旁,重重地打出了崔洛恒三个大字,同时,在他的名字下方,是崔洛恒在18年度亚运会上的110米栏成绩。
  人们也是这时才恍然明白,这个崔洛恒,就是之前在亚运上,时隔12年重新又为中国队捧回110米栏项目金牌的那个选手。
  当崔洛恒那双充满狼性的双眼从屏幕之中淡去后,画面切入黑幕,一行字浮现在黑幕之上——这是110米栏天才,全新的‘改变’征程。
  全新的改变征程?
  许多110米栏这个项目的田径老粉愣了一下,不明白崔洛恒怎么又到了改变的时候,他18年的时候可算是刚刚升入成人组,之前17年的冬训一直到18年初,崔洛恒可是一直在为升组做各种训练调整。
  18年初,崔洛恒在s省田径队周问的手下,当时因为崔洛恒自身的心理问题成绩一直挺糟糕,这个事情这些跨栏项目的老粉丝可都还记得一清二楚呢。
  他们私下里都讨论过,如果不是当初苏白接手,或许根本不会有现在的崔洛恒,他的整个职业生涯或许也就废掉了。
  18年中旬,崔洛恒受伤后由苏白接手重新开始调整状态进行新的训练,这之后,他的成绩一路突飞猛进,也才有了之后入选亚运参赛名额,斩获亚运金牌这样的辉煌成绩。
  可是吧……
  崔洛恒到苏白手下,这满打满算才半年时间呢吧?之前接受采访好像还说过,崔洛恒目前要做的是稳定当前的成绩和状态,成绩提升暂时还不急……怎么这到了这个训练营的番外篇里面,崔洛恒就又要‘改变’了???
  这些田径项目的老粉丝心里都有些懵,想说这不会是为了录节目有梗,所以操之过急了吧?
  这些粉丝们正担心呢,节目开篇大头就是第一期几个选手抽到各自的任务卡,然后崔洛恒看着苏白,一副等苏白派发任务的可怜模样。
  然后所有人就看到苏白说出了那句‘八改七’。
  普通的节目粉对于跨栏项目的了解还不够多,倒没觉得这个‘八改七’有什么特别的,而田径粉们在听到‘八改七’这三个字之后,脑子里都是‘轰’的一声响。
  只要对跨栏项目有所了解的粉丝们,都知道八改七这件事在跨栏这个项目上有多么地重要,毕竟它在调整后带来的一系列改变和提升,都是选手们所梦寐以求的。
  在说出‘八改七’这3个字之后,节目里切了一段跟随导演和苏白之间的临时采访对话。
  ——目前国内运用七步攻栏这个技术的选手多吗?
  “……目前国内暂时没有选手运用这项攻栏技术。”
  ——为什么??不是说这是一个对选手的成绩提升有很大帮助的技术吗?
  “有帮助,但是也有风险,攻栏技术从八步改七步之后,诚然选手每一步的爆发力会增强,但是选手在蹬地时的力度,对选手的跟腱、关节都会带来更大的负担,所以七步攻栏也并不是说一定就会全部都是优点。”
  “另一点上来说,国内的大部分教练,对于八步攻栏的训练上要更为擅长,这也是有多年的成功经验在的,所以如果从训练的安全角度和效果上来说,国内大部分选手维持八步攻栏其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不过,据我所知,吕胜斌教练的团队,也在考虑对路孟凡进行八改七的训练,对于顶尖选手来说,八改七可以说是势必要迈出的一步了。”
  ……
  在这一段简短的采访过后,是苏白笑着问崔洛恒愿不愿意进行八改七的训练询问。
  崔洛恒则睁着他黑黝黝的双眼看着苏白,然后一脸期待地道:“我愿意!”
  正在播放番外的屏幕前,田径爱好者们正为苏白和崔洛恒做下这个决定感到心潮澎湃呢,突然画面上的弹幕就出现了奇怪的变化。
  【……小白那么可爱,我也愿意!(捧花ing)】
  【小白做饭那么好吃,我也愿意!(掏戒指ing)】
  【小白这种芝麻馅儿的糯米团子,我也愿意!(流口水ing)】
  ……
  ?
  田径迷们愣是没能明白,人家崔洛恒就是说个愿意进行八改七的训练而已,这些弹幕上的人怎么就能歪七扭八地拐到这么莫名其妙的道儿上去了?
  屏幕上,崔洛恒的这个训练番外篇仍在继续。
  原本对于八改七这个事情并没有什么特别概念的观众们,听到了苏白言简意赅的解释——即,崔洛恒需要做的,是在两个月之内,将原本的右撇子习惯,改成左撇子,并且在使用左撇子之后,要做得比右撇子还好。
  在终于明白过来这个道理之后,观看番外的观众们这才懵在了当场。
  这怎么可能呢?!
  但他们很快明白过来,他们这些外行人都能看得出这有多难,那崔洛恒和苏白又何尝不明白呢?
  可是,为了成绩,他们仍旧必须如此,没有退路。
  他们都听到了那个跟随导演向苏白询问,说八改七之后,成绩可以提升多少。
  当听到苏白说,成绩至少可以提升0。05秒到0。1秒时,节目的弹幕有一瞬间都变成了一串的省略号和数量庞大的‘0。1’这个数字。
  有一条弹幕是这么说的:【……我打下0。1这个数字,都要耗时不止0。1秒】
  是啊,但凡是随便地打个字,几秒钟时间也就倏忽而过了,在看节目的他们,又有谁不是轻松惬意,根本不在意几秒钟时间的人呢?
  原本看整片的时候,这些观众就已经知道,田径队的这些队员个个都非常地不容易。可是在看到刚刚那条弹幕时,这种时间上的对比,和视频中崔洛恒为了这区区0。1秒所做出的努力,才让他们又一次更深刻地感受到选手们拼搏之路上的艰辛。
  太难了……
  几乎所有人心里都冒出了这么几个字——真的是太难了。
  从崔洛恒开始进行八改七的训练开始,所有人都看到了苏白对崔洛恒一次又一次地调整和喝止。
  ——左脚发力!我是让你左脚发力,你现在的发力腿是左脚!
  ——我看不出你左脚有在用力。
  ——从今天开始,所有你以前习惯先用右脚的时候,全部改掉,包括你换衣服是先伸右脚……全部统统换成左脚先行!
  ——你需要彻底忘记你曾经对右脚的依赖性和习惯,做到以后哪怕打架抬脚蹬人,你也要条件反射先蹬左脚,你要让你的潜意识记住,你的左脚爆发力是最强的!
  ——相信我,你可以,你的左脚爆发力绝不会比你的右脚弱,甚至它要强过你的右脚,你所要做的,就是习惯它。
  ——我相信你的控制力,没错,就是这样,跑!
  在崔洛恒的训练剪辑之中,人们看到的就是崔洛恒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进行着起跑训练,除此之外,还有起跑姿势的调整,改变左右脚习惯的一些辅助性的技巧训练,针对左腿所做的爆发性力量训练……
  这些训练,无一例外都是对崔洛恒固有习惯的一次碾碎和重塑。
  有几次,观众甚至都看到,刚刚从座椅上站起来的崔洛恒,原本应该走到下一个训练地点,但是他却突然僵在了原地没有动,直到他的跟随导演问了他一句发生了什么事,崔洛恒才拧着眉头回过神。
  ——“没什么,我在想我应该先迈左腿。”
  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让观众们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
  弹幕上有人飞过了一句话:【太残忍了,我觉得他刚刚都忘了哪条腿是左腿的样子……】
  【……这尼玛,这可是时隔12年重新给中国拿回了亚运110米栏冠军的选手呢!!】
  是啊,这可是在亚运会上拿下了亚洲第一的跨栏选手,可是屏幕上的他,仍旧在为了可能才区区0。1秒的成绩提升,而强行碾碎自己十几二十年的习惯,重塑自我。
  与之前的400米短跑项目正片相比,这个番外篇的主人公就只有崔洛恒一人,内容又只是崔洛恒的‘八改七’训练,崔洛恒和苏白两人更是完全无视镜头,两个人一个教、一个练,最多和身边的助理教练又或者其他选手有个短暂的交流。
  不论是从哪个角度看来,这个‘成长’番外篇都比整片要显得无聊得多。
  可是观众们愣是不错眼地一路把这个番外篇看了下来。
  他们认真地看着崔洛恒每天的训练,看着崔洛恒为了调整自己的习惯,甚至于起身迈步都要先思考几秒,看着崔洛恒逐步加强自己的左腿力量训练和技巧训练,逐步地适应着用左腿迈步、走路的日常生活。
  当人们看到他蹲踞在起跑器上,却因为左右腿习惯的调整,难以达到理想的起跑反应和起跑力量爆发效果时,崔洛恒紧闭双眼,双拳紧握,显然是心态有了一时的不稳,正在全力调整自己的状态。
  这时,屏幕前的观众们也忍不住为他感到揪心,甚至恨不得跑到他身边,对他说——你已经很强了,不改变也没有关系!
  当人们看到崔洛恒第一次左脚发力,跑出了苏白认可的状态时,人们看着崔洛恒那双黑黝黝的眼睛里闪着光,看到他满脸期盼地蹭到了苏白的跟前,然后苏白伸手揉了揉他的脑袋。
  当人们看到崔洛恒每一点成功的改变,看到他每一次细小的进步,屏幕前的观众们都忍不住开始为他的这一点一滴的前进和改变而感到兴奋和快乐。
  从这个‘改变’的番外篇开始,到番外篇的结束,崔洛恒终于从最初连站起身迈步都要思考先迈出左脚还是右脚,到了最后,已经基本适应了一切以左脚为先的习惯。
  但是,这一切都还远远不够,他在以左脚为爆发力的七步攻栏上,只是暂时做到了相对流畅的起跑,至于从起跑到攻栏,不需要在栏前最后一步缩小步幅的攻栏习惯、栏前七步中对每一步全新步幅大小的适应调整……这等等等等的技术细节,都还在等着崔洛恒一件件去攻克。
  也是在这时,人们听到了跟随导演对苏白提出的那个问题。
  ——如果适应不了,那该怎么办?
  “……如果适应不了,很大程度上,就代表着选手职业生涯的道路已经可以看到尽头。”
  虽然从这个番外篇中,许多人就感受到了苏白在正片中没有特别出现的冷漠与残酷属性,但是在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