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红楼之小皇子奋斗记 >

第379章

红楼之小皇子奋斗记-第379章

小说: 红楼之小皇子奋斗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有县的收税站,州有州的收税站,府有府的收税站,省有省的收税站,税收征收的极为混乱,而且很大程度上有着重复征税的情况。
  若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可除此之外,还有数不胜数的临时收税站,而各处收税站的征税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什么物品应该征税,税又应该如何去收,完全是征税官员随意做主。
  而如此多的收税站,如此混乱的税收标准,无论是百姓和商家,都承受不起,也正是因此,才会有那么多人冒着风险去走私,实在是这里面的利润太过巨大。
  其实早在秦子轩皇爷爷那一朝的时候,这商税改革便有人提了出来,只不过那时候朝廷要对外用兵,内部不宜起大得乱子,此时便被压了下来。
  而秦子轩的父皇即位之时,也想过要整顿商税,不过那时候六王爷和其党羽正不停的蹦跶,若是行此改革之举,无疑是给那些人机会,所以也没有实行。
  至于六皇子被镇压之后,为什么没有把这个方案提出来,秦子轩就不太清楚了,他只知道,既然方寒能把这折子拿给他看,显然应该是已经经过自家父皇同意的了。
  “五皇子应该知道,如今国库虽然还算充盈,但偌大一个皇朝,钱总是不够用的,而如今正值太平盛世,这国库为何每年的收入却并不算多,就只有二三千万两的白银……”
  “其中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民间走私猖獗,使得我朝损失了太多的商税,然而民间为何会屡屡有人冒着杀头的风险去走私,就是因为这商税的制度太过混乱……”
  “据我所知,每年单指是扬州到京城的那一条水路,只是棉布的价值就高达二百万两白银,若是全部抽以商税,怕是得有二三十万白银……”
  “而这不过只是一条商路,一种货物,若是所有的商路,所有的货物都算上,那会有多少的税收,我不敢确定,但粗略估计,起码现在每年国库的收入,最低也会翻倍……”
  见五皇子虽然震惊,但那双眼睛,明显比刚进来的时候,要亮了一个度,方寒微微一笑,缓缓的说道,心中却不禁是松了口气,他还真怕五皇子被这份奏折上写的东西给吓回去。
  毕竟,要做成此事,需要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即便是以皇子之尊,在面对那么多的敌人的时候,也会有所顾虑,甚至会比常人顾虑的更多一些。
  不过好在五皇子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也没有辜负皇上的期望,虽然看着年幼,也没有什么经验,但只凭借着这股魄力,那就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是的,虽然五皇子现在还没有答应他接下这件差事,但方寒已经从五皇子的神情中,看出对方的心动了,他知道,五皇子最后一定会接下这件差事。
  “方大人的意思是?”
  听到方寒的话,秦子轩又是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睛,国库每年的收入可是有二三千万两啊,若是翻倍,那就是五六千万两,这么多银子,能做多少事啊。
  一想到那么多银子,即便自幼生活富贵,对金钱并不在意的秦子轩,也忍不住心砰砰直跳了起来。
  不过望着方寒紧紧注视着自己的目光,秦子轩还是勉强压下了心中的激动,开口询问了起来,他可不相信,对面这位侍郎大人跟他说这么多,就只是为了让他听听就完了。
  见五皇子开口询问,方寒也不在绕关子,直接便开口说道:“这件事关系重大,需要有一个身份地位足够之人去做,不知宁王殿下可愿意接下这个差事?”


第425章 
  “方大人都这么说了; 本王没什么不敢的!只不过……本王对税务并不是很了解; 怕到时候反而耽误了大事……”
  虽然知道对方是在使用激将法; 但秦子轩还是毫不犹豫的点头同意了; 能够参与这样大的改革,这若是成功了,绝对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他怎么能够错过。
  不过虽然心里很想,但他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本事,这份奏折他能够看得懂; 也知道大概该如何去做,可具体该怎么执行; 那他就是两眼一抹黑了。
  “这一点还请殿下放心,这商税改革; 会是接下来户部的重头戏,户部大多数官员都会围着这件事情转,本官也会亲自把官,制定计划……”
  听到五皇子这么说,方寒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 难得五皇子能想到这一点; 看来他应该不用担心,五皇子年轻气盛,心高气傲,会外行指挥内行了。
  这么想着; 方寒的语气都变得更柔和了一些,再看向五皇子的目光,也变得更加满意了。
  “好,方大人放心,若是有什么需要本王做得,尽可开口,本王定当竭尽全力!”
  方寒的话中之意,秦子轩一下子便听出来了,这无非是要他做个吉祥物,在旁边看着积累经验,大多数事情还是由对方和户部大多数官员去做的意思。
  虽然心里有些失望,不能独当一面去主导这件事情,但秦子轩也知道自己的能力,若是真的把这个任务完全交给他,让他一个人去弄。
  恐怕最后不但不会成功,反而还会惹出很多麻烦,弄出很多不好的事情,这不是秦子轩妄自菲薄,而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优点,强求着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那也没有什么好结果的。
  对于这一点,秦子轩在上次去赈灾的时候,已经有了很深的体悟了,身为皇子,身份不同,他最大的重要,还是统筹把关,而不是去做些具体的事情。
  如今正值太平盛世,大乾皇朝人才济济,他不会不了解的,自然有其他人会,其他人了解,而他只需要学会如何去驾驭和运用这些人才就行了。
  当然,这也是一门大学问,不是那么好学会的,即便是有着秦君的言传身教,但很多东西也需要他慢慢摸索,在这点上,前世那十几年的学生经历,可给不了他什么太多的帮助。
  虽然已经看了这份奏折,也决定了他以后负责这件事的基本基调,但商税改革可不是一夕一朝的事情,奏折虽然皇上是批准了,可朝会上去还没有拿出来讨论呢。
  等到真正确定实行,估计怎么都得再等几天,而在这顿时间里,秦子轩却也没有闲着,而是把方寒的奏折,拿了过去细细的研读,并且还绑来了一个户部的官员,帮着他讲解。
  虽然说在这个项目上,秦子轩估计大概应该就是充当个吉祥物的角色,起不了什么太大的作用,但那可不是他应该偷懒的理由和借口。
  就算是别人给他送政绩,那也顶多是让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说自己就可以完全不用努力的,别的不说,当别人问起这商税改革的时候,你一问三不知,那这政绩送了也是白送。
  就像当初二皇子所修的那本书,还有他三哥所判的那些案子一样,虽然若是让他们自己来,恐怕是弄不出来这么多东西的,但两人也不是就完全躺赢。
  至少修出来的那本书,二皇子就是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看了得有半年,把里面的每一句话都近乎于吃透了,当有人问起的时候,完全可以侃侃而谈,说上一个时辰都不带重复的。
  而他三哥那就更不用说了,据秦子轩所知,那一年里,基本上就没有多少歇着的时候,虽然说那些案子大多数都是别人查好了的,但案卷他得看吧,是不是得做到烂熟于心。
  案子他得判吧,既然是主审官,是不是要坐堂,而坐堂又岂是一次两次,一件案子就能判下来的,但凡是够得上移交刑部的案子,就算不是什么惊天大案,又有哪个是能够轻忽的。
  所以说,政绩不是那么好拿的,这个世界上也没有那么多躺赢的事情,像是那些玄幻小说里写的,拿着一首诗词就能博得一众震惊赞叹的情况,根本就不会存在。
  没有那个文化底蕴,这种事做多了,早晚都会露馅的,尤其是在古代,这种经常便有个文会啊,经常便会有那种喜欢考校学生的大儒,你若是真的出名了,麻烦那别提会有多大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第一天来户部上班给秦子轩的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与总是喜欢躲着不去刑部的三哥不同,他是很喜欢这种认真做事的感觉。
  就连那被他拉来讲解那份奏折上专业术语的官员,额头上都有些冒汗了,嗓子更是讲得有些沙哑了,秦子轩还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若不是方寒方大人这个顶头上司亲自过来,把他给撵回了王府,秦子轩甚至都想今天晚上熬个夜了,他已经很长时间,都没有遇到让他如此感兴趣,如此有激情的事了。
  就好像是前世通宵熬夜去网吧里玩游戏一样,可惜,他顶头上司生怕把他的身体给熬坏了,根本就不准他在户部熬夜学习,硬生生就把他赶了回去。
  虽然有些遗憾,但这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让秦子轩身心都很是愉悦,甚至晚上回去照镜子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又帅了三分,虽然他本身就已经长得很帅了。
  不过这样的感觉,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秦子轩便遇到了难题,他在上书房所学的,更多的是史书,还有一些不外传的皇家教材。
  剩下的时间,也是用来去修习大乾皇朝官员的制度,还有大乾的法律条文,以及一些基本的赋税田税,就连儒家那些最经典的典籍,他都没有什么时间去修习,更别说是深入钻研税务这一门学问了。
  想想前世,大学四年就学税法这一门专门,到最后,还会有很多人,对这门学问有着不了解不清楚的地方,更何况是只粗粗了解过一些的秦子轩。
  一开始的兴奋过去,很快,秦子轩便在户部碰了壁,因为他发现,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学着深入的学习,不但没有变少,反而是越来越多。
  被方寒派来,专门负责给他讲解,可以说都已经放下了自己本职工作,兼职做起了家教的那位官员,虽然没有表示出来,但秦子轩还是能够感觉到对方心中的无奈。
  他们现在的状态,那就好比,是让前世那些有名的大学教授,去教一个小学生一样,都不能说是大材小用了,根本就是用大炮去打苍蝇。
  不过对此,秦子轩倒是没有半点的不好意思,对其他人来说,让大学教授去教一个小学生,是一个浪费人才的行为,但对他而言,这种事情老早就发生过了。
  想他四岁的时候,他父皇就敢把一个相比于总理级别的人物,派去给他当老师,现在区区一个大学教授,又能算得了什么,与之相比,完全就是小菜一叠嘛。
  商税改革,涉及到的东西太多,远远不止是奏折上写的,只是改革制度那么简单,其中利益的均衡妥协,那些大商人可能会有的反应都是必须要考虑在内的。
  其中千头万绪别提多复杂了,即便是秦子轩这么些年来,已经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可这会,他还是觉得自己的脑袋有些不够用。
  不过好在,他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基本上那家教讲过一遍的内容,说过一遍的人名,他就都能像是刻在脑海里一般,这倒是节省了极大的功夫。
  而虽然有些困难,但对于自己想做的事,秦子轩还是报以极大的激情的,每天天不亮就早起上朝,下朝之后,就匆匆的赶去了户部,开始学习商税改革一系列的东西。
  沉浸在这些东西之中的秦子轩,却也没有忘记,在朝廷上大力的支持自己的顶头上司方大人,力图尽快的落实这个商税改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