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小术士 >

第633章

三国小术士-第633章

小说: 三国小术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马吃痛,发出震耳的嘶鸣,四蹄一阵尥蹶子,硬生生将受伤的司马懿抛在了马下。
  司马懿摔得差点背过气去,几名护卫连忙扶起他,向着后方退去,司马懿口中骂声不绝,回头望着城墙上的王宝玉,心惊胆寒。
  “司马都督,可否还继续攻城?”一名副将见司马懿受伤,不由的问道。
  “继续进攻,今晚我定要杀了王宝玉!”一向沉稳的司马懿,此刻也陷入了疯狂的状态。
  主帅受伤,对大军的影响不容小视,魏兵虽然还在继续攻城,但速度却变得缓慢起来,他们也同样畏惧上方的枪弩,不知道哪一支会射出致命的子弹。
  如此又持续了一个时辰,王宝玉这边几乎就要守不住了,已经有魏兵拼死登上了城墙,跟守军展开了近身拼斗。
  王宝玉甚至开始考虑收兵退走襄阳,就在这时,田野的一万五千大军,从东南方冲了过来。
  司马懿咬牙捂着流血的左臂,下令曹真带领两万人前去阻挡,这让攻城的进度又放缓了不少,田野着急王宝玉还在城中,根本不与曹真交战,一杆银枪在魏兵中拼命的冲杀,很快就血染战袍。
  此时,东方的天空现出鱼肚白,樊城的下方以及城墙之上,布满了死难士兵的尸体,血流满地。
  正当司马懿坚定的誓言要取下樊城的时候,后方快马传来了一个消息,让他眼前一阵发黑,差点昏死在当场。


第1182章 难断生死
  “怎么可能?我军五万人,如今只剩下三万?”司马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天上突然下起了火雨,营寨皆被烧着,近万将士丧身于火海。”这个被烟熏得满脸漆黑的士兵连忙解释道。
  “临近淯水,怎不担水灭火?”司马懿瞪大眼珠子追问。
  “此火根本无法用水浇灭,至今仍在燃烧,浓烟滚滚,气味呛人。”士兵回道。
  “什么火水都浇不灭?”司马懿第一反应就是这名士兵撒谎,隐瞒实情,上前死死抓住他的领子,双眼通红,士兵不敢反抗,翻着白眼差点被勒死的时候,司马懿好像明白了,回头指着城墙怒道:“王宝玉,你不守法则,到底使用了妖术!”
  “都督,当年新野一战,天降大雨,却不曾浇灭新野大火,据说这是一种能在水上燃烧的油。”一名副将曾经参加过当年的大战,不禁提醒道。
  司马懿恍然明白,随后又问:“曹洪将军身在何处?”
  “曹将军不敌钱摩大军,折损了万余人,已经退到了淯水以东。”那名报信的士兵继续说道。
  又是钱摩!
  司马懿牙齿咬得咯嘣嘣直响,千算万算,看似完美的计划还是有了重大失误。曹洪曾败给这名叫钱摩的大将,真不该将他单独留在后方,这钱摩本意是阻截,竟然临时改变主意,突袭后方,倒也是智勇双全。
  未知燃烧物,未知上将,王宝玉的脑袋里究竟装了多少秘密?司马懿肩头疼痛难忍,正心烦,那名送信士兵后退了一小步,吞吞吐吐的说道:“还有……”
  “一并讲来!”司马懿脑袋嗡嗡直响。
  “因大火不能扑灭,粮草皆备烧光。”士兵低声道。
  行军打仗怎能没有粮草,司马懿又是一阵眩晕,此刻可不是颓废的时候,司马懿强打精神,果断下令:“传令曹洪将军返回平春!”
  是!报信的士兵连滚带爬的脱离司马懿视线,马不停蹄的又回去报信。司马懿气喘如牛,脸色铁青,一言不发,眼神看着城墙的方向。
  将士何其勇猛也,已然有士兵跃上城墙,与樊城士兵厮杀,照这个架势下去,只需两个时辰,必然会夺下樊城。
  哎,只差一步,功亏于溃,司马懿惋惜不已,身边的副将谨慎的问道:“可否还继续攻打樊城?”
  “不能再打了,钱摩的大军一定从后方赶来,立刻收兵向北,绕路返回平春。”司马懿道。
  收兵的锣声响起,司马懿的大军如同潮水一般退了下去,迅速聚拢一处,向着北面开始撤退。
  田野率领大军想要追赶,王宝玉连忙吩咐鸣锣收兵,追击司马懿搞不好会中了他的圈套,而且,对方尽管有所损失,可是至少还有四万大军。
  田野收兵回城,不到一个时辰,打了胜仗的钱摩也率领大军返回,听说司马懿跑了,深感遗憾,想要追杀,王宝玉同样让他收兵回城。
  又过了半天,那放火的五千士兵也回来了,统计了一下兵力,王宝玉这边总共损失了约一万人,多半都是守城的时候战死的。
  樊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掩埋尸体,祭奠阵亡的将士们,安抚士兵的家眷。不知道司马懿的大军是否回来,王宝玉暂时先住在樊城,并没有马上离开。
  司马懿大军马不停蹄,终于返回了平春驻地,同时,曹洪的军队也赶了回来。有了上次的失败教训,曹洪第一时间就痛哭流涕的向司马懿请罪。
  司马懿没说一个字挥挥手让他出去,心情十分沉重。这次大战,司马懿本人负伤,损失了三万多兵马,随军粮草全部被烧光,可谓是元气大伤。
  安稳下来,司马懿一阵阵脊背发凉,幸好他及时撤走了大军,否则,兵力损失肯定要过半,也幸好王宝玉以守城为主,如果一路追杀,那麻烦可就更大了。
  使用胡昭等异能人士,司马懿不能战胜王宝玉,真刀真枪的对战,竟然也不是王宝玉的对手,这让司马懿的自信心受到了很大伤害。
  司马懿肩头缠着布,找来了谋士朱建,皱眉问道:“先生,你精通相术,这王宝玉到底是何等人物?唉,屡屡落败,颜面不存。”
  朱建跟随司马懿几次出征,都是立在一边,有其他大人物在,出谋划策根本用不着他。一听司马懿这么问,朱建犹豫了一下,说道:“我虽未曾近看见过此人,但远远观望,其周身之气,绝非凡人可比。”
  “有何特别,不妨讲来。”司马懿道。
  “人之气分五色,常人多白,帝王多黄,士兵多青。王宝玉之气,黑中带黄,又不乏瑞彩,实在是让人费解,想必……”朱建直言道:“想必是半魔之人!”
  “哦!有人戏称其为混世魔王,难道是真的?”司马懿惊愕道。
  朱建沉吟片刻,不情愿的说道:“属下看不出实情,亦有一事不解,从其身上,竟然难断其生死。”
  “此为何意?当今异士也无非比常人多些阳寿而已!”
  “这……”朱建不知如何作答。
  算了!司马懿摆了摆手,让朱建退下,目前他所希望的事情,那就是别再跟王宝玉对阵交锋,真是伤不起啊!
  最让司马懿头疼的还是工作报告,再一再二不再三,此次失利之后,曹丕对自己的信任难免会动摇。司马懿战战兢兢将战况整理成书信,命人快马送往帝都,至于结果也只能听天由命。
  曹丕接到了信后,脸色阴沉的要下大暴雨。司马懿进攻襄阳、彝陵、樊城,竟然三次都落败,真不知道是其水平不行,还是王宝玉当真不可战胜。
  曹丕看完后,恼的立刻将书信烧了,只能安慰自己,司马懿这也算不错了,起码再次保存了实力,只要手头有兵力,还有取胜的机会。何况司马懿还是贾诩举荐的,他的眼光错不了。
  自己人可以原谅,但王宝玉必须除去,否则必成心腹大患,就在曹丕准备不遗余力,亲率大军征讨王宝玉的时候,侍卫进来禀报,江东使者和东洋使者,带着礼物前来觐见。


第1183章 白捡便宜
  孙权派人前来送礼,曹丕并不意外,肯定是因为孙权在南郡战争中损伤了元气,想要继续交好,恢复国力。
  东洋偶犯海域,从不跟这边交好,如今竟然也派来使臣送礼,不知是揣着什么主意,倒是让曹丕一头雾水。
  遇到不明的事情最好是先缓一缓,让大脑足够冷静之后再去会见。于是,曹丕先接见了东吴的使臣,说话很客气,收下了礼物,几句世代友好的假话就给打发了。
  随后,曹丕这才召集官员,隆重接待东洋的使臣。
  一名头上扎着个朝天辫的男子,穿着宽大的衣服走了进来,倒头便拜,口中说道:“倭国使者横滨觐见汉皇。”
  曹丕面露不悦之色,这名使者显然没有搞清楚状况,汉朝早就被取代,如今是大魏的天下。
  正所谓不知者不怪,曹丕并没有深究,冷声问道:“倭国之地,居于何处啊?”
  “禀报圣上,本国原称邪马台,我女王卑弥呼在海上偶遇汉兴王,承蒙汉兴王赐名,改为倭国。”使者回道。
  使者为维护国家尊严,尽量轻描淡写,但依然引起满堂哗然,曹丕也顿时一呆,邪马台竟然被王宝玉这厮给改了国号,从这名字上就能猜到,当时邪马台一定是被王宝玉给打得惨败,在心服口服的情况下,才会做出这种耻辱的决定。
  下方众臣都窃窃私语,面露惊愕,大家后来都听说了,王宝玉当年北上之后,为避开沿途曹兵,率领一伙人从海上乘坐一艘大船,几经辗转顺利回到了彝陵。但是,众人却怎么都没想到,王宝玉凭借一艘船,竟然战败邪马台,还改了对方的国号,做出如此壮举。
  好歹也是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同为炎黄子孙,众臣欢欣鼓舞,面露喜色,互相悄悄竖起大拇指,夸赞王宝玉好样的。
  曹丕连忙咳嗽几声,才恢复安静场面。
  “卑弥呼女王当日承诺拱手称臣,前来朝拜,只恨天高路远,迟迟未能成行,还请圣上原谅。”倭国使者毕恭毕敬,带着歉意解释道。
  曹丕是何等脑瓜,有这种好事儿当然不能推出去,连忙换上一副笑脸道:“使君请起,汝并不知晓,我朝今日已改为大魏,至于汉兴王嘛,嘿嘿,乃朕钦赐的藩王。”
  一听曹丕这么说,下方群臣难免在心中鄙夷,这脸皮真够厚的,王宝玉的封号跟曹丕一毛钱关系也没有,而且,两方刚打完仗,分明势如水火,见面就掐架。
  倭国使者云里雾里搞不清状况,本来他就弄不清汉王和汉兴王什么关系,这会儿又变成了魏王,都说汉人规矩繁琐,果然如此。
  但使者就是来送礼称臣的,才不会管那么多,反正找到一把手就对,站起身来,拱手道:“谢圣上,倭国愿向贵邦永世称臣,年年进贡。”
  好好!曹丕喜上眉梢,高兴万分。随后,倭国使者奉上了礼单,曹丕接过来一看,更是乐得嘴都合不拢,上面标注的千年珍珠、万年珊瑚以及玉石、玛瑙等宝物,个个都是世间少有。
  平白捡了个大便宜,令曹丕对王宝玉的恼火消退了不少,随后,他吩咐设下酒宴,隆重款待倭国使者,同时回赠了一批礼物,丝绸瓷器文房四宝等等,也都是倭国十分稀罕的物件。
  两方还签署了一份正式协议,倭国称臣于魏,世代交好,愿尊听圣上曹丕的吩咐。
  曹丕十分高兴,有了这支海上力量的支持,对于遏制辽东公孙渊和江东孙权,都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
  为了不让倭国使者发现自己冒名顶替的秘密,曹丕以友好和睦为由,亲自派出了一队人马,一直将倭国的这支送礼的队伍送到了海边,看着他们乘船离开了陆地这才返回。
  说起来,这事儿也不能怪倭国的使者,他本是个老实巴交的文化人,层层选拔之后,因其精通汉语,所以被赋予这项使命。
  使者的随从之中,也有几名外交能力较强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