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策行三国 >

第208章

策行三国-第208章

小说: 策行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讯疾桓业悖荒芸孔诺琅阅:氖饔氨嫒戏较颍簧偃怂ち缩樱褂腥讼萑胝釉螅壅稣龅爻亮讼氯ィ土诵悦皇毕炱鹁暮艟壬荚迹鹑绻砜蓿肥瞧嗔埂
  刘备听得寒毛直竖,偏偏又不敢捂上耳朵,还得把两只大耳朵竖得老高,倾听身后的一举一动,就怕孙策追击。丹阳兵已经留下了,除了近千战斗力尚可的旧部步卒,他身边只有袁叙率领的五千济阴郡兵。那些人装装样子还行,真要遇上孙策率领的精锐,和一群羊没什么区别。
  袁叙就是这群乌合之众的典型。这时候了,他还不肯骑马,非要坐车。车轮陷入泥泞中几次,严重影响了行军速度。如果不是他姓袁,是袁绍的从弟,如果不是到兖州之后还要他支持,刘备恨不得一刀砍了他,直接扔路边的水塘里。
  走了半夜,刘备一直不敢放松,直到过了杼秋也没有遇到一点阻击,他才勉强松了一口气。即使如此,他还是不敢大意,催着所有人继续前进。天色微亮,他们赶到榆亭,遇到来接应的兖州斥候,知道一万兖州军就在前面不远,这才停住前进。
  一夜急行,济阴郡兵都累惨了,命令一下,很多人直接就坐在了水里。
  刘备翻身下马,站在泥水中,看着身后稀稀拉拉,拖得很长很长的队伍,心情低落。
  “整队,清点人数。”刘备哑声道。
  简雍应了一声,转身去安排。他们人不多,清点起来很容易,粗粗一看,应该损失有限。毕竟是征战多年的老兵,比济阴郡兵要强多了。可是简雍回来的时候脸色却不太好。
  “怎么了?”刘备心中隐隐不安。
  简雍咽了口唾沫,艰难地说道:“损失有限,少了三十七人,可是……将军的妻儿都不见了。”
  刘备愣住了,看着躺在车上的关张二人,心痛如绞,泪水夺眶而出,捶胸顿足地指天发誓。
  “孙策小儿,欺我太甚。若上苍保佑我不死,将来必报此仇。”
  ……
  孙策顺利接收萧县,还有四千丹阳兵。
  得知就这么被刘备抛弃了,丹阳兵义愤填膺,破口大骂刘备的祖宗十八代。听陶应说了事情的经过,他们羞愧难当,发誓下次遇到刘备,一次要讨个说法。
  陶应请示了陶谦,将这四千人转送孙策。孙策也没客气,收了下来,拨了两千人给朱治,让他继续镇守萧县,剩下的两千人编为一营,并从亲卫营中抽调数十名军侯、都尉一级的将领加强领导,因功升任都尉的徐琨也在其中。孙策对他期望甚高,希望将来能由他统领这支精锐。
  数日后,陶谦率军退回徐州,留下一万人给陶应镇守彭城,自己回郯县去了。青州黄巾声势复炽,徐州黄巾也可能蠢蠢欲动,他必须赶回去主持大局。离开之前,他和陶应详谈了一回,得知孙策对陶应很关照,陶应的进步也非常明显,他很高兴,答应了孙策从徐州招募人士的请求。
  很快,秦牧赶了回来,带着麋芳和三百骑士。麋家实力雄厚,这三百骑士都是精锐细选出来的,身体素质不比亲卫骑的骑士差,只是缺少系统化的训练,战斗力尚有不足。麋芳本人武艺不错,骑射娴熟,是从小就下了不少苦功的。孙策很高兴,让麋芳进亲卫营担任军司马,做秦牧的副手。
  麋芳大喜过望,连连称谢,发誓要努力训练,早点跟上亲卫营的步伐,不给孙策丢脸。麋竺收到消息后也很高兴,和孙策合作的信心更足。他向陶谦提出运盐入豫州、荆州,和孙策做生意。
  陶谦欣然同意。
  顺利击退刘备,稳住北部防线,孙策回师南下,准备讨伐陈登。
  四月初,孙策回到相县。蒋干带着张昭从彭城赶来。张昭拖家带口,连藏书都一卷不落,全部带了过来。与他同行的除了儿子张承,还有侄子张奋,都是十四五岁的少年。
  孙策很高兴,与张昭深谈了一回,当即决定聘请张昭任汝南郡学祭酒,待遇比照蔡琰。张昭不知道蔡琰是谁,听完孙策的解释,得知是蔡邕之女,脸色稍缓,却还是不以为然。
  “区区女子,就算有些才学,岂能为师,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孙策笑笑。“要不这样,张公去宛城一趟,见见蔡琰,考考她的学问。如果她真的不合格,我就将她免了,由张公接任,以免耽误了那些孩子。如何?”
  张昭慨然应诺。


第372章 形势恶化
  张昭是吴国重臣,有内事不决问张昭之称。但孙策很清楚,张昭最大的优势是德行,而不是能力。他学问好,名气大,能够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特别是孙策与江东世家冲突激烈的情况下,有他这样一个名士坐镇,意义非同凡响。他处理政务的能力并不突出,缺少手腕和耐心,脾气也太硬,孙权不让他为相就有这方面的考虑。
  遍查典籍,张昭与吴国文武不和的事屡见不鲜,文臣如虞翻、严畯,武将如鲁肃,都和张昭有矛盾,而且大多是张昭本人引起的。
  对付世家,孙策自有手段,不需要张昭坐镇,拿他当面旗帜就行。留在身边,他和郭嘉肯定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不如让他去教书,发挥所长。说到底,他就是一个书生,而且学问还不错。
  要说姓张的,孙策更看好另一个:张纮。他是如此在意,以至于他都不愿意和陶谦提及,生怕陶谦突然机灵起来,半路截胡。请张昭只是他试探陶谦的一个借口罢。陶谦如果不同意,他也没什么损失。现在张昭连家都搬来了,倒让他很意外,希望不要引起陶谦不快。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张昭举家离开徐州,说明很多人都看到了危机。刘备南下只是一个征兆,彭城是兵家必争之地,大战迟早还会再次降临。而张昭选择孙策,应该还是看中了孙策的强悍武力,相信他有能力保一方平安。这也算是孙策击败刘备的一点附带收获,不管孙策出身如何,能保护他们总是好的。
  张昭西行,蒋干则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征程,带着孙策的亲笔信去广陵请张纮。为了表示尊重,孙策为蒋干配备了一辆新式的四轮马车,又写了一封亲笔信,表示自己对张纮的景仰,希望得到他的帮助,本来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只是职责在身,不宜越境,这才请蒋干代劳云云。
  孙策南行十余日,到达龙亢,驻军休整。
  天气渐渐的热了,雨水频繁,行军作战已经不太适宜。穿着厚厚的战袍,披着沉重的战甲,坐着不动都是一身汗,甲胄兵器被烈日晒得烫手,更别说作战了。自古以来,除非必要,很少有在夏天征战的。即使孙策是穿越者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他只能要求将士们保持正常训练,维持状态,做好战斗的准备。
  除了天气太热,孙策没有发起攻击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还没有收到朱儁的许可,不能轻易进入扬州境界。击退刘备是他代行豫州牧的职责所在,侵入九江或者庐江就是越权了。他无所谓,但老爹不好交待。本来指望周昂主动进犯,他好歼敌于汝南境内,名正言顺,现在周昂做了乌龟,他也只能耐心等候。焦仲卿已经赶去洛阳告状,估计很快就会有消息回来。
  龙亢最大的世家是桓家。孙策之前不清楚,现在知道了,自然要交流交流感情。不过这样的事通常也不需要他出面,郑札就能处理得非常好。等他们谈得差不多了,孙策出面赴个宴,与相关的人一起吃个饭,这事也就算结束了。推心置腹是不可能的,相安无事、维持现状是眼下最好的选择。
  至少要等到袁术的追谥尘埃落定。
  长安,你还好吗?
  ……
  蓝田山下,曹操策马冲上一片土坡,极目远眺。
  吕布、张辽等人正率领各部骑兵追击溃败的西凉兵。胜负已定,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但曹操的心情却更加沉重。为了是否赦免西凉兵,杨彪和王允已经较量了很久,道理也讲了无数遍,但就是无法做出决定。王允被众口一辞的反对激怒了,以请辞为要胁,事情陷入了僵局。
  机会稍纵即逝,驻扎在蓝田的胡轸迟迟没有得到赦免诏书,心中不安,再加上军粮断绝,迫不得已,放纵士卒掳掠。一时间,长安周边被他们祸害得不轻,烧杀抢掠,无所不为,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事。
  迫不得已,曹操和吕布只能出城攻击,驱逐西凉兵。一旦开战,矛盾就有激化的趋势。曹操很克制,吕布却非常激动,甚至喊出了杀尽西凉人的话。他也许是看到西凉兵残害百姓而愤怒,但这句话一说出口就变了味。西凉兵本来就怀疑朝廷有赶尽杀绝的企图,吕布这句话正好坐实了他们的担心,一下子炸了。
  战事很顺利,曹操和吕布联手,胡轸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连续败了几阵,但西凉溃兵却很难一下子驱逐干净,他们像一群饿疯的野狼在关中游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怨声载道,对朝廷大为失望。
  曹操对此忧心忡忡。他担心的不仅是这些溃兵,他更担心胡轸与贾诩部会合。胡轸是个庸才,有勇无谋,不足为惧,但贾诩却是个非常高明的对手。有他为牛辅、胡轸谋划,这些西凉兵被聚在一起,威胁绝不是胡轸一部可以比较。
  让曹操担心的不止是贾诩,还有马腾和韩遂。他们之前受董卓之邀,从凉州赶来,到了雍县,董卓却死了。他们进退失据,就暂时驻扎在右扶风,观望形势。朝廷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处理决定。现在胡轸部的溃兵西进,很可能会把“杀尽西凉人”的流言传到他们耳中,兔死狐悲,他们很可能决定与朝廷对抗,后果不堪设想。
  在何进的大将军府,曹操见过韩遂,韩遂劝何进诛杀宦官,何进不听,韩遂就拒绝了何进的辟除,回到凉州。当时曹操就觉得韩遂是个危险人物,野心很大,而且激进,关键是他还有那个能力。现在,韩遂成了西凉叛军的领袖,他的危险性丝毫不亚于牛辅等人。
  曹操觉得很无奈,这些话,他既和杨彪说过,也和王允说过,但他们谁都没当回事。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形势一步步恶化。
  一匹快马从远处驰来。曹操一看,心脏猛地一抽,就像被人攥住了似的。马背上的骑士有特殊的徽志,这是戏志才的细作,出现在这里,肯定有重要的消息。
  骑士在曹操面前停下,翻身下马,快步走到曹操面前,递上两枝对封在一起的竹简。曹操打开一看,又黑又浓的短眉顿时挑了起来。短短的竹简上只有几个字:孙策入谯,沛国士族为袁术请谥。
  “通知温侯,收兵回营!”


第373章 未雨绸缪
  戏志才坐在一堆简牍之间,听到脚步声,他抬起眼皮瞟了一眼快步走进来的曹操,随即又收了回去,继续忙碌。他主管曹操大营里的情报工作,手下有多少细作,谁也不清楚,反正他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情报,花出去的钱也像流水似的,让主管后勤的任峻意见很大。
  “谁写的奏疏?”
  “郑札,武周也附议。”
  曹操站在原处,发了好一会儿呆。郑札也就罢了,文采不错,但家世一般,也算是寒门,依附孙策也可以理解。武周却不同,他是沛国雅士,眼界很高。他怎么可能和孙策同流合污?武周在刺史府为官,常驻谯县,他多次拜访武周,武周可没给过他好脸色。
  孙策用了什么手段,他不和世家对抗了?不久前他还收到消息,说孙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