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策行三国 >

第499章

策行三国-第499章

小说: 策行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嘉哈哈大笑。“公达,说得那么隐晦干什么,什么辅佐渤海王,就是想斩草除根,制造个意外身亡之类的。袁绍不仅是党人领袖,他还是天下游侠儿仰慕的首领,好为刺客的人比比皆是。”
  郭嘉一边说,一边戏谑地看着荀攸,眼神调侃。孙策看得清楚,心惊肉跳。他知道荀攸就是一个刺客,他和何颙曾经想谋刺董卓,只是出了意外,没能成功。除了他们之外,曹操也做过刺客的人,野史记载他曾行刺张让不成,演义里改成献七星宝刀,刺杀董卓。但历史上的确有人打算行刺董卓,那人叫伍孚,就是汝南人,和袁绍一样曾是何进大将军府的掾吏,应该也是袁绍的追随者。
  原来袁绍去渤海是因为他在渤海早就设了局,就等少帝登基,渤海王就国。后来渤海王改封陈留王,张邈随即由骑都尉迁陈留太守。没想到董卓搅了局,要废少帝,立陈留王,袁绍被迫出逃,渤海反倒成了他的根据地。
  周瑜用玉如意轻敲案几,轻笑道:“郭奉孝,说正事。”
  郭嘉歪歪嘴。“哈哈哈,我一直在说正事啊。为什么说这件事?这件事说明了袁绍两个特点:谋定而后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安排,以备不测,此其一也;他以领袖自居,身边从来不乏追随者,势倾天下,此其二也。这是优点,同时也是缺点。谋定而后动,一旦事情出了意外,没有按照预定方案进行,他就会乱了阵脚。以领袖自居,就容不得其他人的冒犯,凡是触及他尊严的人,不管他是谁,必除之而后快。”
  郭嘉转身看向孙策。“很不幸,袁公路就是其中之一,出身是袁绍最不能触碰的逆鳞。”
  听到这里,孙策已经明白了郭嘉的意思。他淡淡的说道:“就算他肯放过我,我也不会放过他的。袁将军去世前,留下三句遗言,其中一条就是要我无论如何都要干掉袁绍。”
  郭嘉早就知道这句话,周瑜也知道,所以他们都很平静。荀攸却是第一次听说,不禁愕然。这袁家兄弟还真是与众不同,都将对方视为死敌。他眼珠一转,不动声色地看了一圈,知道孙策这句话是故意说给他听的,郭嘉和周瑜早就知道。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孙策已经将他纳入这个心腹的名单之中。可想而知,郭嘉今天是要逼他表明态度,刚才让他说破袁绍在渤海的布局只是开始,不说也不行。
  这句话传到袁绍耳中,他再想投袁绍就不可能了。
  郭嘉点点头。“将军与袁绍是命中注定的对手,迟早会有一战。可这是一个意外,至少对他来说,将军从来不是他计划中的对手。所以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从来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将军身上,以为袁谭、周氏兄弟足以从南北两个方向困住将军,即使将军击溃周氏兄弟,他还以为刘繇能力挽狂澜,稳定扬州。如今将军取扬州如探囊取物,不到一年,扬州六郡只剩下豫章,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误。”
  郭嘉摇了摇只剩下不到两根羽毛的羽扇,慢条斯理地说道:“这是一个意外,他不适应这样的意外,所以才会急于补救。急则出错,这是一个破绽。公达,你打算如何利用这个破绽?”


第891章 袁绍的三个意外
  郭嘉两眼发亮,脸色微红,像一团火。
  荀攸依然默默地坐着,脸上连一点笑意儿都没有。面对郭嘉的邀战,他微微欠身,慢条斯理地说道:“诚如奉孝所言,袁绍好谋而后动,应付意外的能力有所不足。”
  孙策一下子没听懂荀攸究竟想说什么,但他并不着急,轻轻嗯了一声,目不转睛地看着荀攸,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示意他继续说。
  “袁绍志在天下。他欲效光武帝故事,占据冀州,再取幽并,以幽并突骑俯冲洛阳,取中原腹心。袁安四世尚抚胡之策,无论是匈奴人还是乌桓人、鲜卑人,诸部大人皆对袁氏感恩,刘虞施政尚宽仁,得胡汉之心,与袁绍连和。公孙瓒有骁勇之名,威镇漠北,是以袁绍入渤海之初,即遣使结好。若得公孙瓒臣服,幽州即为袁绍所有。至于并州,北有匈奴人,南有王允等党人世族,亦可传檄而定。”
  “但计策尚未施行便出现了一个意外。”荀攸呷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讨董时,袁绍身为盟主,统领十余万大军,无尺寸之功,袁公路却因为令尊接连击败董卓,威名大振。面对这个意外,袁绍派周昂夺豫州。大敌当前,兄弟交兵,此举实属不智,不仅让人看到了他的狭隘,而且直接导致了另一个意外:公孙越死在豫州的战事中,公孙瓒因此与袁绍离心。”
  孙策突然有所领悟。郭嘉之前就说过,袁绍——准确地说是袁家——早就有以河北为根据地的构想,但他没有细说,现在听荀攸一说,袁家的计划就更清晰了。公孙瓒现在和袁绍是死敌,但这并不是袁绍的本意,他和公孙瓒原本并不是敌人,反而是同盟——他们都和刘岱有姻亲关系。
  但他和公孙瓒的关系出了意外。因为袁绍不顾大局,急于争豫州,导致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死在流矢之下。公孙瓒把这个仇记在了袁绍头上,两人因此生隙,并最终成为死敌。
  这个意外导致袁绍在幽州浪费了将七八年时间,给曹操提供了崛起的机会。如果不是袁绍当时急于力压袁术一头,出此下策,后面的历史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模样。没有公孙瓒牵制袁绍的主力,曹操就不会有机会在兖州坐大,袁绍很可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统一中原,就像光武帝刘秀当年一样,形势甚至更好。刘秀起兵的时候可没有袁家的显赫身世,就连他那个宗室的身份也不稀罕,比比皆是。
  “幽州未下,并州又被西凉人所占,当前形势与袁绍当初设想不同。当务之急,袁绍必先解决公孙瓒和西凉军才能大举南下。公孙瓒有勇无谋,难以持久。西凉人残暴好杀,无法在并州立足。他们都不是袁绍的对手,如果袁绍能及时调整计划,他依然优势在握。但意外从来不会缺少,将军异军突起,坐断东南。面对这个意外,袁绍再一次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本末倒置,两线作战。不仅如此,他这个决定还暴露了一个破绽,这个破绽就是他们君臣之间利益的分歧。”
  荀攸眼神微缩,嘴角挑起一丝冷笑,眼中闪出愤怒的火焰。“豫州乃是衣冠之地,党人有大半是豫州人。汝颍士人虽然崇尚德政,主张安抚胡人,却严守夷夏之辨,绝不会容忍胡骑践踏中原。建此计者,必冀州人也。袁绍纳此计虽可得逞于一时,却失汝颍士庶之心,因小失大,殊为不智。经此一难,豫州人当知将军仁德,将军在豫州的根基不仅不会动摇,反而会更加稳固。”
  孙策忍不住轻笑一声,不置可否。或许荀攸说得对吧,但前提是他能打退袁绍的进攻。不能说人心不重要,但毕竟是软实力,能不能转化成硬实力,中间还有一段相当大的距离。
  “将军发笑,是担心自己不能击败袁绍吧?”
  荀攸抬起头,直视着孙策的眼睛。孙策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一时愣住了。荀攸什么时候也学郭嘉了,如此咄咄逼人?他想了想,坦然地点点头。“这应该是事实,不算丢人吧?”
  荀攸点点头。“将军所言甚是,这是事实,承认这一点并不丢人,明知不敌还能迎难而上,这才是真正的勇者。”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当然,仅有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眼光。不谋天下者,不足以谋一域。将军欲与袁绍相争,切不可着眼于一州一郡,而应该放眼天下。”
  孙策这次没有笑,而是微微点头。他已经明白了荀攸的意思。一个人打不过袁绍,可以拉兄弟们一起围殴他啊。别的不说,公孙瓒就憋着一口恶气,准备捅袁绍的菊花呢。以贾诩为首的西凉人也在并州虎视眈眈,怎么能让他们闲着。至于陶谦,他已经被袁绍打得鼻青眼肿了,不用号召,他也要和袁绍拼命。
  孙策坐直了身子,微微前倾。“公达,详言之。”
  荀攸起身,走到挂地图的架子前。陆议连忙递上荆竹。荀攸接过荆竹,点了点青州的位置。“幽州贫瘠,青州对公孙瓒而言事关生死,公孙瓒绝不会轻易放手,只是袁绍大军在侧,公孙瓒无力增援青州,将军若能出手相助,公孙瓒必然响应。”
  孙策恍然大悟。这是祸水东引啊,青州毗邻冀州,公孙瓒想要,袁绍同样想要。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一旦青州告急,袁绍哪里还有余力攻豫州?
  “怎么出手相助?”孙策摩挲着唇边的短须笑问。
  “上计,用大船横渡渤海,助公孙瓒驰援青州;中计,派兵参战;下计,为田楷、陶谦提供军械、粮食。”荀攸又在乐安、临淄附近点了一下。“如果能将袁熙诱入北海、琅邪一带,再攻占乐安、临淄,切断他的退路,逼袁绍出手相救。待袁绍主力尽出,冀州空虚,则公孙瓒击其北,西凉军击其西,将军击其南,袁绍必败。”
  孙策想了想。“我已经派太史慈统兵去青州,增援陶谦、田楷,可否?”
  “可,但不够。”荀攸说道:“太史慈只是一偏将,素无名声,难与陶谦、田楷比肩,不合轻重之义。”
  “以公达之见呢?”
  “此战不仅关系到豫州安危,更关系到天下形势,争霸中原从此战起,将军宜自往。”


第892章 尊王攘袁
  月色婆娑,天地悠悠。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彭蠡泽的夜色安静而迷人。
  孙策背着手,沿着湖边缓缓而行。周瑜跟在一旁,面带微笑,神态从容。彭蠡泽就是后世的鄱阳湖,但具体的位置有点偏移,并不完全重合。彭蠡泽的位置偏北,与长江联成一体,冬天水浅,面积缩小很多,也没什么风浪,到了夏天,这里一大片都是水域,彭蠡泽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孙策前世来过著名的庐山,也在这里看过大江,看着眼前异样的风景,不禁心生感慨。
  “公瑾,荀公达是个人才。”孙策说着,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郭嘉和荀攸。郭嘉换了一把羽扇,正手舞足蹈地说着什么。荀攸拱着手,默默地站着,又恢复了那副不死不活的模样。但孙策知道,这个看起来沉默寡言的人心里有一团火,一旦爆发出来,威力惊人。
  周瑜转头看着孙策,眼神清澈。“伯符,荀公达才不止于谋士,他足当一面之任。”
  孙策点点头。他知道荀攸不仅有谋略,还通晓武艺。荀攸没有露过武功,但他的武功肯定不差。否则他不会去做刺客,想刺杀董卓。董卓出身行伍,武功高强,在他之前,伍孚行刺董卓,被董卓当场击杀。他听周瑜说,荀攸已经决定将家属迁往吴会,有依附之意。如今又遇上袁绍纵胡骑践踏豫州的事,他才受郭嘉之邀,为他谋划了一个争霸之局。
  争霸的核心是四句话,两个步骤:尊天子,霸中原。执牛耳,开新风。
  孙策出身不足以袁绍相抗,但朝廷可以。借助朝廷的道义,得到朝廷的授权,孙策就可以成为山东除袁绍之外实力最强的诸侯,集结众人之力,完全有机会击败袁绍。这就是尊天子,霸中原。霸者伯也,并非霸道之意。项羽被称为霸王,指的就是他为诸王之首,并非指他武力过人,横行霸道。
  击败袁绍,孙策成为诸侯之首,就可以借助自己的权势和实力推行新政,将他在南阳的新政推行于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