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嫡长子 >

第162章

嫡长子-第162章

小说: 嫡长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按下不谈; 先说席瑜此次立下的大功,要不是席瑜,他们可能短时间内不会知道; 原来传说中以一己之力为西蒙国练就无数兵力的传奇将军耶律康达和平城少主茅坪洲竟然是一个人。
  茅坪洲这个人在大牢里关了一月有余他们却完全没有发现,当然这里面也有先入为主的关系,要知道之前耶律康达可是以另一种面目进过他们大营的,而且这样的事情太过匪夷所思,他们根本就没有往这个方面想过,但是席将军却做到了。
  军队之中崇尚强者和有智慧的人,席瑜屡获奇功,这些将士已经从刚开始的嫉妒不平,后来慢慢的认同,再到现在涌出追随之心,心境变化之大可想而知。
  怎么说呢?当一个人稍微比你强时,你会嫉妒会有竞争之心,但是当一个人比你强上无数倍你无法追赶时,你只有臣服,现在陈朝边防军对席瑜大致就是这样的心态。
  不管怎么说吧,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席瑜在西蒙边防军之中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从无到有,这些边防将士不能再无视他,当然这其中也有近段时间以来席瑜刻苦练兵的原因,他把一个个身带匪气的人练就成了另一番精神面貌,直接带动了整个边防军的奋进。
  人一旦改变成为最好的自己就能发现曾经的自己是多么混蛋,他们幡然醒悟作为一名戍守边疆的将士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他们做了正确的选择。
  在这样的气氛之下,盛金山被革职查办变得微不足道又理所当然。
  而今晚是盛金山的告别宴也是席瑜的庆功宴。
  “我到现在都没想清楚席将军是怎么想清楚他们是同一个人的?”于陶端起一杯酒,笑着问坐在他上手的席瑜。
  “耶律达尔是耶律康达的亲弟弟,”席瑜没头没尾的说了一句。
  “嗯?”于陶没听明白。
  “当初他为了活命连军事机密都敢说出来,可见平常是多无法无天的一个人,这样的人多是被家族宠坏的,之前他知道茅坪洲被关之后还幸灾乐祸的很,说了不少讽刺的话。
  不过前几日我把茅坪洲带到他面前的时候,他却无比惊讶,最后竟然忍住什么都没说,这显然不合常理。”
  席瑜没作隐瞒,其实起初他也只是有了一个怀疑,毕竟他们提出的条件实在苛刻,西蒙国细磨这么久都没有松口,到最后竟然提出释放茅坪洲就应下这些条件,这显然不合常理,不过之后牵扯出这么多事情是席瑜没想到的,所幸最后的结果是好的,他没有让那些战死沙场的兄弟白流血。
  于陶看了一眼镇定自若的席瑜,当晚他和席瑜去审问茅坪洲的时候,席瑜直接着人把耶律达尔带了来,他还不知道其中的用意,现在想来席瑜恐怕早就有所怀疑了。
  于陶再一次感叹席瑜的聪颖机智,要不是他,他们这次极有可能放虎归山,而且还是一只带有怨恨的猛虎,可能再几年后西蒙边防又会经历同样的事情,要是届时再知道今日的真相,他们就成了陈朝臣民的罪人。
  索性现在这种可能完全没有了,就在双方交接的时候,席瑜选择手刃茅坪洲,且一刀毙命,当时不管是己方还是对手都被席瑜的突然行动吓了一跳,西蒙国和谈官员暴跳如雷,叫嚣陈朝将士言而无信等等。
  然后席瑜轻飘飘几句话就堵住了对方将领的喋喋不休,哑口无言,看他们一脸心虚的样子,陈朝将士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耶律康达和茅坪洲果然就是同一人。
  知道这些的时候,陈朝边防军集体震惊,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席瑜做法的强烈赞同,要知道,因为耶律康达他们可损失了不少兄弟,这种血海深仇是西蒙国投降消不了的。
  但是,席瑜做到了,他在敌将的眼前斩杀了带领他们许久的将军耶律康达,用的还是让对方有苦说不出的方式,这让陈朝边防将士解气又解恨。
  “不服气不行,将军果然与我等俗人不同,”于陶端起手里的酒,发自肺腑的说道。
  这是第一次于陶完全的放下了心里的执念,从心底里认可席瑜是一个合格的将领,一名边防军的将军。之前于陶只是试着放下芥蒂,慢慢的欣赏席瑜,现在却能说是心悦诚服。
  “于统领谬赞,我来军队时间不长,以后要走的路还很远,这一切都得统领和众位将士相助,”席瑜端起自己的酒碗与他碰杯,说出的话却谦虚的很。
  “末将自当竭尽所能协助将军,”于陶衷心说道。
  “好好好,”席瑜连连表示。
  于陶在边防军之中还是有些地位的,他本来就是从底层将士中一步步升上去的,在他身上让无数的底层将士看到了可能并为之奋斗,所以当于陶公开认同席瑜,会带的很多人都会追随着席瑜。
  这不,于陶刚表态,就有一排得脸小头领开始给席瑜敬酒。
  席瑜自然来者不拒,他等这一日已经等了许久,现在终于达成目标他自然要好好的过一番瘾。
  宴席是在半下午的时候开始的,等结束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席瑜是被青澜拖回自己营帐的。
  “青澜侍卫,京中来信了,是沐公子亲笔。”有侍卫汇报,凡是沐彦卿的亲笔来信都要第一时间报告他,这是席瑜之前的命令。
  “有没有加急标志?”青澜问道。
  “无。”
  主子与京中来往信件有一个习惯,为了能让对方在百忙之中第一时间处理紧急事情,都会在信封之上标明紧急程度,他们侍卫也能根据上面的标识做出立刻呈上和主子完事之后再呈上的决定。
  不过因为自家主子重视沐公子,不管信封标志如何,只要是沐公子亲笔,主子都会在第一时间开封。
  “先放一放吧,明早再说,”青澜慢慢说道。
  看着熟睡过去的席瑜,青澜第一次自主做了决定,他觉得这一段时间主子整个绷得太紧,为了处理这次的事情,主子这三日合眼不超过两个时辰,还是让他歇一下,在如此短的时间做到这种程度,青澜觉得自家主子值得好好休息一番。
  “是。”
  ————
  席瑜如今在西蒙边防算是真正站稳了脚跟,这些沐彦卿还不知道,此时他还站在老夫人郑氏院子里等结果。
  大夫很快就请来了,老夫人刚刚的情况确实是吓人的紧,所以此时包括沐世规在内的所有沐家人都没有说话,等待着大夫诊脉结果,为了避免老夫人突然醒来看到他们再次着急,他们都没有进屋,就站在院子里等着。
  院子里的气氛有些压抑,刚刚的事情其实让沐世规有些心寒,按了按隐隐作痛的胃部,沐世规无声苦笑,彦卿说这事儿的时候,他就明白回来之后肯定要应付母亲和三弟的算计,只是没想到回到家里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就被拉了来。
  胃痛是他在平城的时候被茅坪洲折磨出来的病根儿,之前嘉儿已经被他诊了脉,道是这是慢病只能靠好好养着,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根治,是药三分毒,也并不建议他这个舅舅喝药。
  这些沐世规自然听进去了,只是没想到回京一个月的路程没有让他胃痛,回到家里还不到半个时辰,就已经逼他出了病,一个个的还真是长进。
  “夫君?”薛氏赶忙上前,心疼的慰问,语带关切,两人夫妻半辈子自然明白对方的习惯,沐世规刚刚虽然只是微微蹙眉,但薛氏还是观察到了。
  “无碍,”沐世规笑着拍了拍自家夫人的手,想到母亲之前那些评价夫人的话语,“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夫君说什么呢?哪有什么辛苦不辛苦?只要夫君无碍,彦卿康健,我没关系的,”薛氏伸手轻轻的扶住沐世规,温声说道。
  “这两日一直在赶路,今日到现在阿爹与我都还没有用膳,虽然家中混乱,但娘亲还是着人准备些吃的吧,爹爹胃受了些损害,表哥说饿不得,”沐彦卿也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形,温声开口。
  “好,阿娘这就去准备,正好你祖母晚膳也没用,我会准备些好克化的,”薛氏一听自然心疼,赶紧表示道,在她心里天大地大都大不过她夫君儿子,更不用说夫君此时还有病在身,自然应该好好照顾。
  沐彦卿颔首,看着母亲匆匆离去的背影,直至母亲转过了墙角才收回眼神,他是故意的,在他的心中祖母怎么对待父亲和他都无所谓,谁让他们是沐家人,但是母亲绝对不需要听祖母那些不堪的话语评价,这个无所谓说原谅还是不原谅,因为从一开始母亲就不必要承担这些。
  沐彦卿现在虽然生在陈朝,但是他曾经的教育环境决定了他现在的思想,他还不是一个固化的陈朝人。在他眼里,薛氏是薛家的女儿,祖母郑氏于她婚前没有养育之恩,婚后也没有厚待之情,相反,这么多年以来,母亲对祖母尊敬守礼,恪守自己作为儿媳的本分,算是尽力尽到了自己的职责,这样的情况之下,祖母有什么资格对母亲污言秽语。
  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人对待另一个人是单方面的付出就能维系感情的,沐彦卿并不认为自己母亲不需要回报,既然祖母不仁,母亲作为儿媳虽不能不义但总能漠视。
  这些是沐彦卿心中所想,他不会说出来,但在之后的行动里他会贯彻这个思想,他知道母亲会配合,而且父亲也不会拒绝,谁让他是父母的儿子。
  沐世规此时虽然没有领会到长子的全部思想,但他并不反对让夫人先行下去,就是他也过不了自己心里的坎,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母亲对夫人偏间颇深,现在甚至口无遮拦,他内心不希望夫人听见这些。
  更不用说,母亲对自家夫人的意见如此大,醒来之时看到夫人出现在面前,不定还怎么作妖,万一再出个什么事情,这笔账就会算到自家夫人的头上,到时候落个不孝的名声可就不好了,沐世规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母亲到底是老了,沐世规与她讲不通道理,但在这件事情上他终究感觉愧对夫人。
  “大哥三弟,母亲可有事?”沐世诚快步走来,急切的问道。
  沐世诚本是接到兄长回京的消息才告假回柳树胡同的,谁知道还没有进家门就被告知老夫人昏过去了,都没顾得上进门就匆匆赶来了榆钱胡同。
  “大夫还在诊治,应该一会儿就会出结果了,”沐世规应声。
  “怎么回事突然昏倒,之前母亲不是还好好的?”沐世诚语带急切,前段时间因为郭嘉的事情老太太称病了一段时间,但请大夫过来之后都说没有大碍,就是下的方子也都是温补的药材,怎么这次竟如此凶险?
  沐世诚本就是读书人,骨子里都带着清高,平常相交之人也都是这样的性子,也因此他在国子监呆这么久都没有升职,虽然内心苦闷但是面对外人的时候沐世诚还是尽力维持着自己的体面,而且他读书人的身份和清高的性子决定了他要孝顺,所以此时他表现的非常急切。
  不过院子里的三个人都各自站立,没有丝毫要回答他的意思,一时间气氛比较沉闷。
  沐世诚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面带讪讪。
  正在这时候,郑嬷嬷端着一个黑漆托盘,从远处走来。
  “老奴端来了老夫人的汤药,”郑嬷嬷开口,她在沐家的地位是比较高的,近两年来已经不伺候人了,只在闲暇的时候陪着老夫人说说话。
  此时,她亲自端要过来,沐世规三兄弟都朝郑嬷嬷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