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嫡长子 >

第219章

嫡长子-第219章

小说: 嫡长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实,他们不急在一时。
  沐彦卿端起茶杯,清香扑面而来,砸了一口,感叹:“姝儿手艺不错。”
  沐彦卿这几日来回奔波,有时候时辰晚了,他晚上还会歇在大理寺,根本没有时间这样悠闲的用一杯热茶,他现在整个人都放松不少。再看向陈姝,沐彦卿的目光柔和的方府能滴出水来。
  陈姝微微有些脸热,不过还是佯装端庄的坐在那里,仿若根本没有注意到这边,不过心里却是甜的,嘴角的笑意也非常明显。
  对方在金陵的时候,她担惊受怕,继母那边时时过来说些有的没的,她虽表面上看起来镇定无比的,但心里却并不多安心。
  对方平安回到京城,她自然非常开心,但回京之后对方就被指派了任务,她这边一直没见着人,这心也只能放下一半,如今这另一半终于也能放下来了。
  两人之间的氛围非常和谐,都不多话,但很温情。
  沐彦卿离开的时候,还笑着和陈姝讲他从金陵为她带回了不少姑娘家喜欢的物件,让她回去拆开看看。
  陈姝笑着应了。
  其实不说其他人,就是他们两人的心态也和其他未婚夫妇有些不同,要说是什么大概就是心理上对对方的感觉,成亲是需要一个接受过程的,就算是已经定亲成为对方的未婚夫(妻),也很难产生对婚姻的责任感,但一旦定了婚期,心理就会有很大的转变。
  沐彦卿和陈姝都已经经历过这个变化,所以比起其他,现在的他们之间更多的是甜蜜温情,很显然他们也很享受现在的状态,过日子不是阳春白雪,更多是下里巴人,就算是身份再尊贵都一样。
  出了陈府,沐彦卿没有回榆钱胡同,把父母送上马车之后,就带着青睢回到了大理寺,他公事繁忙,去陈府用晚膳已经忙里偷闲,之后自然不能多耽搁。
  “这孩子,回京之后我也没见着几面,”薛氏看着儿子步履匆匆,颇不是滋味。
  “还能比前三年难熬?”沐世规笑着调侃,得了一个大白眼。
  沐彦卿到大理寺的时候,席瑜还没有离开,连着好几日的忙碌,他脸上的疲态明显,不过看到沐彦卿回来,他还是出言调侃,“说起来我都还没有见过弟妹呢,什么时候我也该跟着你去陈府拜访一番。”
  沐彦卿凉凉的睨了他一眼,“说人话。”
  席瑜哈哈大笑,何曾从彦卿身上看过如此情绪化的一面。不过也好,比起之前更有人情味,人就该如此,如论如何,喜怒哀乐是免不了的。
  接着师兄弟两个就说起了正事儿,书房的等一直到后半夜才熄灭。
  ————
  陈姝在沐彦卿走后,就婉言谢绝了哥哥嫂嫂的挽留回了自己的院子,果然门房说沐彦卿送来的礼品已经都送到她院子里来了。
  面上淡定,心里却又几分急切,不知不觉间,陈姝的脚步快了几分。陈姝自小不缺稀罕物件,可以说除了母亲缺失,在生活上她向来锦衣玉食,但这次是情郎送来的东西,意义自然又不一样。
  进了房间,陈姝见了好几个礼盒,随眼看去,几个带着‘明月斋’印记的,明显是胭脂水粉,另外都是江南几个有名银楼的印记,还有布匹。
  “准姑爷有心了,这是不是把人家点都搬空了,”白芍默默吐槽,虽然贴心是好了但一次送这么多颇有暴发户的潜质,这样作态总不如一件让人惊喜,很奇怪的心态,但不可否认这是事实。
  陈姝却没说话,她想起彦卿初到金陵,两人刚开始通信的时候,彦卿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念你想你之时我都会取一支配得上你的礼物,待到回京你就知晓我有多么想念你了。
  多少个日夜里她都会想起这句话,后面两人却一直都没有讨论过此事,再加上之后她收到过很多次彦卿送来的礼品,慢慢的她就把这事抛在了脑后。彦卿在金陵忙碌而凶险,能趁着时间想想她,回她一封信,她已经很满足了。
  没想到竟是盼到了。
  陈姝走近,打开离自己最近的礼盒,这是明月斋月前推出的新品,她二十七个月未染脂粉,最近还有些不适应,再加上嫂嫂有孕,闻不得异味,她也就没有在意这个。不过听说非常难买,看同父异母的妹子拿着一盒过来向她炫耀了好久就知道有多珍贵了。
  “姑娘这是明月斋新出的三十六色口脂,那个各色千秋,”白芍惊呼,听说这些口脂都是用草药调和而成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再加上盒子上面的工艺是请江南有名的雕工手工绘制而成,三十六个盒子图案都不一样。颜色好,外观又雅致,自然受到贵族夫人姑娘的欢迎。
  不过这口脂实在低产,再加上又是在江南量售,京城这边根本没有货源。
  说起来京城贵妇人和姑娘知道各色千秋也是偶然,宫中席贵妃过寿,因为姿容精致受到追捧,席贵妃就笑着向众人展示了一番。之后有门路的就费尽心思从江南弄来了一盒,没有门路就只能有事没事儿去拥有者家中走一遭,合合眼缘。
  陈姝从大半年前就开始交际了,自然也知道,伸手把礼盒盖上,“唤嬷嬷把这些都搬到库房中去吧。”
  “姑娘?”
  陈姝笑了笑,这些都是贵重,但最珍贵的是这些身后代表的一颗真心,她已经感受到了。
  白芍不解,不过陈姝身边的嬷嬷却是个明白事理的,只看这一堆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了。姑娘这是不想张扬呢,府上最近不大太平,夫人小动作不断,现在大爷又要去外地公干,姑娘接下来恐怕会更不好过,所幸少夫人最近已经有些精神了,再加上老夫人,总不至于让夫人得寸进尺,不过还是得注意些,小辈对上长辈总要吃亏些。
  但话又说回来了,“姑娘,这些金银首饰都收到库房中已经足够了,胭脂水粉可不是永久保鲜物,就放在梳妆台上就是了到底是准姑爷的一片心意。”就算不用,日日看着也舒心,她也是姑娘这个年纪过来的,自然清楚小姑娘的心思。
  “也好,”陈姝颔首同意。
  那日晚上,陈姝歇下的时候,手里握着一块玉佩,一如三年前,不过心情却大变了样子。
  ————
  第二日一早,硕亲王和陈宇柒整队出发,他们是从大理寺启程,席瑜和沐彦卿早早起身送行。
  作者有话要说:  小伙伴们,我开新文了,希望有兴趣的小伙伴去看看。
  《庶嫡》
  庶嫡,顾名思义家族中庶子的嫡子,这样的身份在家族之中注定是尴尬的,尤其在传承千年的世家之中就更是如此。
  在偌大的方府,方霁一房是在夹缝之中生存下来的,嫡出的几位爷斗法,不小心就把他们牵扯进去了。
  父亲外放不在家,为了保护包子性格的母亲和双胞妹妹,身为长子的方霁不得已要肩负起养家的重担,起码不要过得这样艰难。
  刚开始的时候,方霁只是为自己设立了一个小目标。
  然后一不小心,他爆发了。


第211章 后院失火
  硕亲王亲自带队出发; 自然得有牌面儿; 除了本就任职大理寺的官员以及因为特殊原因留在大理寺的席瑜和沐彦卿; 盛德帝也派了身边得用的总管和嬷嬷过来送行。
  陈宇柒正在整军,硕亲王站在大理寺门口,身边围着护卫,后面还跟了一辆马车,不用想也知道应该为其最信任的幕僚准备的。
  席勤代表大理寺说了几句吉祥话; 硕亲王面上不显,也认真道了谢; 但是笑意不打眼底,这也正常,谁让他们的立场完全对立。
  临行之前,硕亲王转向沐彦卿,温声问道:“我们此去江南,不知道沐大人可有经验传授亦或是提点一下我等万一遇到危险应该寻谁?”
  这不是硕亲王第一次问这个问题,现在情景有些不同且问题更加露骨; 但沐彦卿还是觉得有些好笑; 硕亲王赶着去江南就是把他和阿瑜的争斗放在了明面上,这样的情况下让自己给他支招是不是太过自信了点。
  “我们王爷和镇西王虽是……不过这次也是为这个案子赶去江南的,诸位在京城可比江南安稳几分; 再有以沐大人和陈统领的关系,这点小小的提点应该是没问题的吧,”欧阳先生笑眯眯插话,眼睛中的算计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王爷和先生说的有礼; 然人走茶凉,彦卿已经离开了金陵,实在不知道自己能助力王爷几分?现在的金陵府官乃是圣上亲封,硕亲王去到金陵之前可以提前跟他打声招呼,”沐彦卿笑着说道,意见可以说不过帮忙不上帮得上忙可得看天意了,对方现在肯定忙的厉害,不过比起他曾经应该已经好了不少。
  硕亲王看了一眼笑眯眯的沐彦卿,不知为何胸口涌上来一口气,最近他的日子实在不好过,刚开始他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想到逐渐变成了要自扫门前雪。要说硕亲王愿意吗?肯定不愿意啊,他一年年从这些人身上能获得不少利益,但能不做吗?如若是他一人调查此事,还能做些手脚,但是现在还有席瑜一派掺和其中那就肯定半点马虎不得。
  硕亲王很看重这个输赢,不然也不会在席瑜进宫请旨之后,他直接提出自己要出发去江南,询问沐彦卿与其说要一个庇护倒不如说是在试探沐彦卿对他的态度,现在得到了不合心意的答案,心塞也很正常。
  硕亲王甩了甩袖子,直接转身离开,欧阳先生却没有抬脚,他静静看了片刻沐彦卿,然后在转身的瞬间留下了一个问题,“沐大人就这么确定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万事留一线,别到最后害了自己。”
  沐彦卿听着老者以一个过来人的姿态对他说教,淡声回了一句:“这句话也送给欧阳先生,不过先生年长我许多,想也知道早就为自己准备好了后路,希望这些后路能在关键时刻保先生平安。”
  欧阳先生已经抬起的脚步摹地顿住,回头看向沐彦卿,和刚才一样,对方笑眯眯的,很是温和,但不知道为何有一种惧意从心底涌上来,摇摇头,继续往前走,何必跟一个毛头小子一般见识,年纪越大胆小却越小了。
  硕亲王走向队伍最前端,已经整装待发的陈宇柒走上前向他禀报事情,很快,出发的螺号响起了。
  沐彦卿冲看过来的陈宇柒微微颔了颔首,一切尽在不言中。
  硕亲王启程了,走的一步三回头,想也知道会这样,昨日决定今日就离京,就是边关战事告急,也不会紧急成这样。没有丝毫准备,只拿着一张圣旨,就这样出发了,沐彦卿实在想不清楚硕亲王身边的幕僚——那位城府极深的欧阳先生到底打的什么算盘,就这么肯定自己能有所得?
  不过,这次算是可惜了,出发的时候兴师动众,意气风发,回京可就……不一定了。
  “回吧,”席瑜开口。
  “嗯。”他们战斗才要开始呢。
  ————
  硕亲王离开京城的第一日,京城风平浪静。
  第二日开始,京城爆发出一个流言,道是硕亲王身边幕僚欧阳先生之前侍奉过太子爷,他离开之后太子爷才开始遭遇各种袭击,这个说法不可谓不爆炸,随之而来的当然就是各种猜测,在朝的官员从来不缺乏阴谋论,更何况此事认真一想真是细思极恐。
  传言很快就传到了盛德帝耳朵中,当晚禁卫动作不断,盛德帝更是直接在寝宫待到天亮,一夜未眠。
  第二日一早盛德帝派出禁卫统领前去拦截硕亲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