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嫡长子 >

第221章

嫡长子-第221章

小说: 嫡长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职三载,还能没有一点底牌?这些当然不足为其他人道。
  “那也得小心些,这几日你最好在驿站带着,只要发号施令就行了,”席瑜跟着说道,虽然之前那句是调侃,但是心里自然是关心沐彦卿的。
  “好。”
  几个人说话间,接应他们的当地官员到了,人是他们熟悉的。
  席瑜和沐彦卿对视一眼,面上的笑容以为不明。
  “当日匆匆一别,总督尚来不及见上镇西王一面,您与沐大人就登船而去,这次可是个好机会,总督得知镇西王爷和沐大人前来,早早就在府上备上宴席恭候二位大驾呢。”老者笑眯眯说道。
  “客气了,不过本王现在可没有心情去总督府赴宴,皇上交付重任,本王等可一刻都不敢耽搁,梳洗梳洗,就开堂吧,”席瑜可一点都没给面子,再加上他语气向来都是那个调调,更显傲气。
  就是已经见过大风大浪的总督府师爷,也有片刻的呆愣,不过随即就反应过来,“那也好,老奴这就……”
  话在下一刻就被打断了,还是那个调调,不过人却变成了沐彦卿,“总督府是不是误会了?我们三人就站在这里,你们偏偏只能看得到我与王爷,你们这是想将陈大统领至于何地?两江总督府这是不把我们京城府军的大统领放在眼里啊。”
  调侃意味不要太明显。
  “沐大人言重了,也请王爷明察,总督府没有这样的看法,”师爷下意识赔罪,相比刚刚的冷静自持,他心态现在有些崩溃。
  沐彦卿和席瑜对视一眼,心照不宣,这次不像上次他们需要落荒而逃,这次心慌的应该是对方才对,纵然他们也不是全然安全,但像上次一样的节节败退不会再发生了。
  “行了,师爷先是现代我们去驿站吧,王大人应该在等着呢,”眼看着话题越说越远,陈宇柒赶紧拉了回来,平常时候他也是爱说笑的,但是和这两个相处几日,他才发现自己还算好的,起码遇到正事的时候,他从来都不苟言笑。
  明明两个人分开的时候都正经的很,陈宇柒与沐彦卿相处时间不短,也一起供过事儿,自然清楚沐彦卿遇事儿的时候是怎样的状态,与席瑜行出不多,不过其‘战神’‘杀神’的名声响彻陈朝,据传性子冷若冰霜,不苟言笑。
  陈宇柒一直觉得自己的认知应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事实证明,单独和他们两人其一相处确实是这样的,但两人遇到一起,画风就完全变了个样子,看他们嘴角挂着的笑意,顶像小孩子恶作剧成功之后的偷偷窃喜。
  陈宇柒微不可见的叹了一口气,还没开始查案呢,他已经累了。
  师兄弟两个可没想这么多,他们对陈宇柒的提议都没有意见,直接点头让人再前带路。
  再次见到王麟之,沐彦卿没有多大感觉,却还是以恩人相称,王麟之待他的态度和小时候一样,比起其他人有种难以言说的亲近。这事沐彦卿一直都不怎么理解,他们非亲非故,唯一的联系大概就是同日生辰,他不明白自己有什么地方能让王麟之刮目相看。
  不过,撇去其他,沐彦卿对王麟之是佩服的,王首辅逐渐隐退之后,这三年中王麟之没有在急功近利,致力于巩固自己的位子,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不管他目的为何,起码这个结果是好的。
  寒暄过后,一行人议事,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接下来的两日,他们一行人在金陵做了许多事,每一桩每一件都致力于要把金陵搅得天翻地覆。
  作者有话要说:  小伙伴们,我开新文了,希望有兴趣的小伙伴去看看。
  《庶嫡》
  庶嫡,顾名思义家族中庶子的嫡子,这样的身份在家族之中注定是尴尬的,尤其在传承千年的世家之中就更是如此。
  在偌大的方府,方霁一房是在夹缝之中生存下来的,嫡出的几位爷斗法,不小心就把他们牵扯进去了。
  父亲外放不在家,为了保护包子性格的母亲和双胞妹妹,身为长子的方霁不得已要肩负起养家的重担,起码不要过得这样艰难。
  刚开始的时候,方霁只是为自己设立了一个小目标。
  然后一不小心,他爆发了。


第213章 硕亲王的阻断
  沐彦卿一行人在金陵可谓是顺风顺水; 几日的时间就控制了名目上多半的官员,接下来就是细查明审。他们一行人的配合也还算不错; 李京尧那边也没整幺蛾子出来; 一切都在意料之内。
  消息传到京城; 盛德帝心情大悦,若是此案办得好,定能给国库增加一大笔收入; 然而一想到这笔银子本来就应该归国库所有; 盛德帝的心情瞬间就直转及下。
  满朝文武也都跟着盛德帝的心情起起伏伏; 不过谁都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朝堂上各个人精,这一不小心就会引火上身的事谁会做?
  当然也不是谁都希望此案顺利进行的; 首先就是硕亲王一派; 除了硕亲王本人; 朝中还有不少官员是从三年前甚至更前的时间就站硕亲王这边; 无论从自身利益出发,还是从硕亲王一派的整体利益考量,这个案子砸在席瑜手中为最佳。
  现在看来这个有点痴心妄想; 两江总督这么强势的性子,现在不也没有就此事做出反击吗?胳膊到底拧不过大腿,盛德帝已经亲下命令,其他人就只有听着的份,这条路不通,他们只能寻求其他的路子; 总不能坐以待毙。
  夺嫡之中另投他主在权术上说大忌,就是有这种想法,也不可能大喇喇表现出来,当然虽然硕亲王一派现在的处境颇尴尬,不过要说因此就完全丧失信心,觉得硕亲王再没有得登大宝的可能,那是没有的。
  想当年太子在时,他们还是选择了硕亲王,现在对上尚且名不正言不顺席瑜他们自然也不会露怯,焦急是一定的,他们都迫切希望硕亲王能尽快拿出个决断。
  紧接着,关于席瑜的身份问题再次在京城内引起讨论,普遍的认为是盛德帝根本就没有让席瑜继承皇位的想法,不然也不会承认席瑜乃他亲子多年却不愿给予皇姓,这是无从反驳的事实,纵然有人不同意也无更合理的解释了。
  席瑜在民间向来受敬重,在边关百姓心中,他更是守卫疆土、保护百姓的战神。一个人在一群人心中变成神的形象,就能说明在某些程度上他已变成了信仰,也唯有富有人格魅力的人才会吸引这样或那样的追随者,席瑜如今的民心都是他豁出生命换回来的,这样的传言自然不会影响其在民间的名誉,不过还是让不少本就左右摇晃官员的选择更加谨慎,本来想往席瑜方面倾斜的心再次摆正。
  金陵案件进展顺利,京城流言止于智者,硕亲王这边一直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自然心有不甘,依照他的想法,席瑜就得在最短的时间内落入尘埃,对他才没有威胁。
  更重要的是,金陵一案一定不能在席瑜手中被解决,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事,否则普天之下都会知道他的无能,一想到父皇失望的眼神,满朝文武看似恭敬内心诽谤的样子,硕亲王就接受无能。
  “主上,镇西王在金陵的动作不算小,也没有收着脾气,现在两江总督李京尧肯定恨之入骨,”欧阳先生走后,硕亲王身边其他的幕僚终于派上了用场,遇到事儿的时候也都奋勇献策,此时说话的幕僚姓安。
  “与李京尧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他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土皇帝,不论哪朝哪代哪个帝王都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以属下看不若就让他们去做吧,不然等王爷继位,此也是棘手之事,”另一旁的曹姓幕僚提出自己的见解。
  “道理众所周知,但与虎谋皮总比无计可施要强上许多,主上现在需要的是立足东宫。”安姓幕僚反驳。
  这话可说到了硕亲王的心窝窝,一直没被立为太子是他的心病,总觉得父皇还有其他的心思,一日不主东宫,他心一日不能安宁,尤其现在席瑜锋芒毕露,他总觉得自己有朝一日要被压一头。
  硕亲王的担心可不予道理,如今席瑜虽然位分次于他,但其他各方面未必就比他差,尤其这次席瑜回京之前,盛德帝已经民企孤儿表示会论功行赏,这镇守边关的功劳的尚且没清,又解决了一桩命案,想也知道肯定会重重有赏。
  到那时他还有什么优势在,拿席瑜没被皇家认可之事做文章又能做多久?改姓不就是父皇一句话的事儿,每当想到这里,硕亲王就是止不住的担惊受怕,曾经以为唾手可得的权势,现在在一步步远他而去。
  “安先生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只说此案可办下去,但谁办下去不是办,只要镇西王不参与其中,我们的目的不就达到了。”曹姓幕僚笑呵呵的说道,因为他话中的意思过于明显,书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这边。
  “主上现在被圣上禁足在府上,手万不可伸得过长,要是引起圣上厌恶就得不偿失了,这金陵之事我们无能为力,但席家可在我们眼前头呢。世人皆知镇西王重情重义,如若现在大理寺卿席勤出事儿,镇西王应该没有心情再继续办案了。”曹姓幕僚继续说道。
  硕亲王听到后来越听越有道理,——敲山震虎,不失为良策。席勤血缘上是席瑜的嫡亲舅舅,但之前可做了他十多年的父亲,感情向来深厚,如若席勤出了意外,席瑜指定不能安然断案。
  越想越觉得此计可行,硕亲王已经皱了几日的眉头舒展开来。
  其他幕僚却没有因此乐观,他们为幕僚,担当的就是出谋划策之任,虽然都明了夺嫡之战只看结果,成王败寇。但不到万不得已之时,绝不祸及子嗣亲人,这是大仇,一旦招惹上,后果不堪设想,大理寺卿谁不是镇西王生身之父,但感情上可与亲生父子没有什么区别,动席勤就是动席勤筋骨,虽然可能一时牵制住席瑜,但以后呢?他们主子能否承受得住镇西王的报复?
  身为幕僚,最擅察言观色,他们主上显然已经有了主意,他们也不再劝,心下的心思却不绝。
  ————
  进入腊月中旬,金陵一案也进入中期,与刚来时相比,席瑜、沐彦卿一行人都瘦了整整一圈,当然精气神儿还算不错,虽然不是每日都有收获,但因是真正为民办事,总有个盼头。
  沐彦卿对着手里的账册,今日他们又抄了来两个府邸,收获颇丰,这不是什么值得庆贺的事情,毕竟这些金银财宝不知道是贪污了多少民脂民膏才形成的,想到之前官员考核之时这些官员首要的评语就是‘为官清廉’,现在想想还真是讽刺。
  沐彦卿倒是不认为天下官员都必须担得起这四个字才能称为好官,官员也是人,人就要生活,靠着俸禄可能真的对不住他十年苦读熬过来的努力,但总得适可而止,总得懂得在其位谋其职。
  只要他能为百姓做实事,中间让他占点便宜又何妨?但像如今的江南官场这样,官员刚入官场就拉帮结派拜山头,之后更是直接成为上位者的簇拥,整日里就想着贪污银两,讨好上风,鱼肉百姓,这样的官员留着何用?
  席瑜看沐彦卿一直皱着眉,不禁笑出声,这段时间他发现了一个之前从来没有注意过的事情,那就是彦卿骨子里竟然是嫉恶如仇的一个人,这可和彦卿自小表现出来的性格不相符合。在席瑜眼里,彦卿一直是冷静自矜的,偶尔会和他调笑一番,但总体是温和的,纵然他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