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嫡长子 >

第23章

嫡长子-第23章

小说: 嫡长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沐彦昀这样的明示,郑氏只做没有看到,一连慢悠悠的饮了好几口茶水,又说了些话,沐彦昀的目光就跟着郑氏的手来回移动,看到自家祖母没有动筷子的意愿,急的他是抓耳挠腮、坐立不安。
  看到这样的情况,席上的其他人都忍俊不禁,主要是这憨态可掬的样子实在戳人的很。沐彦卿也微微眯了眯眼,脸上有了些笑意,自小到大,小胖子都是如此,但是每次都能把大家逗笑也是本事了。
  其实说实话,在沐彦卿看来,沐彦昀的礼仪教养各方面都是不错的,虽然有时候有些小迷糊,对吃食的渴望也大了些,但他到底还是小孩子,这些都无伤大雅,也不会令人反感,要是在平常人家,养出这样沐彦昀这样性子的孩子已经算是庭成功了。
  但是沐府却有些不同,主要还是因为有对比,主要府上这三个孩子还同日出生,被拿来对比也是一定的,就像现在席上三个孩子表现就各有不同:
  沐彦卿本人喜静,而且芯子已经成年了,所以现在和日常之中并没有多少区别,一股小大人的样子,现在也是标准坐姿坐在那里,眼神含笑,一派乖巧;而沐彦顺因为身子弱,自小用的药膳多了,对于吃食这方面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此时老实的窝在自家爹爹身边,正在说着什么;然后,沐彦昀的全部注意力在什么时候能动筷子上。
  这样对比下来,沐彦昀的性子确实跳脱了很多,不过就算是这样,大部分长辈也只会相视一笑就完了,毕竟小孩子的性格就是各有不同的,总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一个样子不是,不过显然吴氏不是这也那个想的,只看她难看的脸色就知道这又是在钻牛角尖了。
  沐彦卿看了一眼他家二婶,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才能明白,就算只是才六岁的孩子,沐彦昀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母亲只要若有似乎的隐隐拉住主轴线就可以了,实在没有必要想要紧紧遏制住孩子的命喉,只要出现一点自己意料之外的事情,就赶紧惊慌的想把那些岔路都划上叉,那样很大程度上只会适得其反。不过,沐彦卿叹了一口气,依照二婶的表情,恐怕再过很长一段时间,她也想不明白。
  吴氏确实想不明白,她现在是恨得牙痒痒,家里统共四个孩子,沐如意暂且不论,其他两个与昀儿是同一日的生辰,怎么别人就乖坐在那里像个贵气的小少爷,偏偏自家这个像泼猴似的,怎么教都教不听。
  “行了,开席吧,”郑氏左右看了一眼,孩子这个样子有什么不好,看着都乐呵,偏这个亲娘是怎么都不满意。
  郑氏夹了一筷子糕点先放在了沐彦卿面前的碟子中,然后一点不厚此薄彼的给沐彦昀、沐彦顺和沐如意夹了同样的糕点,“你们几个还要长高高,一定多吃些才行,不然只能永远在这个样子。”
  “是,谢过祖母,”沐彦昀声音响亮的表示道,语气之中的愉悦感染了在座的大多数人。
  一旁,沐彦卿的眼睛却闪了闪,祖母这第一筷子竟然给了他这边,要知道之前的时候都是从沐如意开始的,虽然是女孩,但是她在沐家这一代之中年龄最长,在他们几个小的还不能走不能上席的时候,郑氏第一筷子就是她的,之后就一直没有变,没想到今日竟然改变了。
  事情出乎意料,沐彦卿掩去惊讶,淡声朝郑氏道谢:“谢过祖母,”然后就慢条斯理的把糕点放在了口中,入口即化,这是‘和记糕点’的桂花糕,甜糯的很。
  看着几个孙子用的开心,郑氏也含笑点点头。
  厅堂里算是其乐融融,这欢乐的气氛之中却不包括沐如意。
  沐如意有些不可置信,祖母竟然最后一个才想起她?以前可没有出过这样的情况,祖母都是第一筷子就给她的,现在却只想着几个孙子了,想到这里,沐如意有些受伤。
  一旁的薛氏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要说沐如意小时候,她也是真心对待这个侄女的,毕竟当时府上就只有这一个孩子,沐如意小时候长得又好,说话奶声奶气的,叫人一看就喜欢。不过出事之后,她虽然不至于迁怒这个侄女,毕竟三岁的年纪还什么还都不懂,但是到底是渐渐疏远了她。
  不过再怎么说,沐如意长成现在这样的性子,薛氏看在眼里有些不忍。怎么说呢,这人,遇事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考量所有的人,那样只会越想越委屈,到最后什么事儿都成了别人的问题,自己仅仅是一个完美的受害者,但是事实上呢……
  这还要从上次府上摆宴说起,那是中秋佳节的时候,因为是大节,还要走亲访友,所以整个沐府都忙碌的很。
  中秋节,团圆节,自然一家子都要回府,当时沐如意正在纪府小住,郑氏亲相孙女,虽然不满纪府那边竟然没有主动把孩子送回来,却并没有发作,反而派了自己身边的芍药去请,人是请回来了,但是哭哭啼啼闹着小性儿。
  除了去纪府小住,沐如意在府上的时候,身边的大部分事儿都是郑氏亲自在处理的,所以对这个孙女郑氏是关心的很,看到她哭也是惊慌,然后就开始劝,不过沐如意是怎么劝都不听,话里话外只说自己命苦是个没娘的孩子。
  事情发展到现在,郑氏自然已经清楚了这件事情的始末,不过虽然气恼,但是她并没有用立即说什么,再怎么说孙女才九岁,这一看就是有人教的,不过当即就决定之后要好好和儿子商量商量,以后还是少送去纪府为好,九岁的孩子也应该培养起来了。
  不过后面的事情并没有进行到这一步就是了。
  沐世泽回府之后不到一刻钟就把沐如意哄好了,还成功让她上了席。
  郑氏自然是高兴的,还像往常一样第一筷子夹给沐如意,温声叮嘱道,“如意多用一些。”
  然后,郑氏转头去顾三个孙子,筷子还没伸出去呢,就听见沐如意小声嘟哝,“要是能把我阿娘接回家里来,我还能高兴些,给一块糕点算什么呀,”
  沐如意的声音很小,但是旁边坐着的薛氏还是听清楚了,而且她还发现婆母的手微不可见的抖了两下才把糕点夹到卿宝的碟子里。当时的薛氏是骇了一跳的,不过接下来婆母都没有什么表示,她慢慢也就放下心来了,现在看起来的话,当时婆母确实是听到了。
  而且,就薛氏的观察,那日一直到最后,婆母夹到沐如意碟子里的糕点是一动都没动,放在那里冷情的很。
  这些是薛氏注意到的,仅仅知道这些,薛氏就觉的沐如意有些过分,应该好好被教导教导,所以郑氏现在这个样子她只当这是婆母在教导孙女,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郑氏确实听见了沐如意的嘟哝声,当时她整个心都要碎了,这孙女可是有一半是她亲手养起来的,不过要仅仅是这样,郑氏慢慢也能释怀,孙女到底年岁不大,长辈哪能抓着这些不放,主要是当日还有其他的事情发生了。
  中秋宴席,离席之后,郑氏想和老三聊聊,这边还没有出声,那边沐世泽就已经掀袍跪地,“母亲,两个孩子还小,这几年是儿子不孝,劳累您了。”
  “说什么呢,孩子还小,再大一些就好了,”郑氏温声说道,其实看到幼子行大礼,她隐隐已经猜测到了什么,但是终究不想往那方面想。
  “阿娘,要是可以的话,我想把纪氏接回来,孩子总不能一直没有母亲,”沐世泽垂眼说道。
  郑氏心里一咯噔,眼前跪地不起的儿子突然有些陌生,其实说实话,要是之前提,她也没有这么多想法,但是却在孙女闹了这么一通,自己最反感纪家的当下,儿子亲自来提,郑氏心里是满满的不乐意,甚至她都不能确定孙女那样闹是他门谁的主意。
  那日到最后,郑氏也没有表达自己的意见。
  怎么说呢,因为这些,本来还不甚计较的郑氏,到底是有些迁怒,不过寻常时候她都没有表现出来,孙子孙女还怎么亲相怎么亲相,对那日的事情她也只做不知,就算幼子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她也不应声不答话。不过今日的动作告诉众人,她是记得的。
  席间的暗涌,孩子们是感觉不到的,当然这是指沐彦昀这样的孩子,他一口这个一口那个,吃的好不开心,旁人就是看着都觉得香。
  像沐彦卿这样的,早已经发现沐如意的表情,中秋节时候的事情他也知道一些,毕竟他就坐在郑氏身边,旁边就是沐如意,想不知道都难,就是其中具体的事情他也知道一些,都是从府中丫鬟婆子那边听说的,他们说话从不避讳他们,只当他们听不懂。
  不过,沐彦卿想了几下,就开始低头用膳,这粥食熬得软糯香甜,可口的很,不然他还能做什么,现在府上出什么事情,都不是他一个六岁的娃能置喙的,谁会听他的意见呀。
  沐彦卿在这边认真用粥,那边沐彦昀开始和沐彦顺闲聊。
  “昨日我和阿兄去堆雪人了,”沐彦昀小小声的和沐彦顺炫耀,当然,小孩子就算刻意压低自己的声音,还是很难控制不被其他人听到,不过席间的几个大人都没有说什么。
  “哇,”沐彦顺惊讶,因为身体的原因,这样的天气下他理所当然的不被允许外出,不过小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哪有不喜欢动的,就算乖巧如沐彦顺,在今次下雪的时候也偷偷跑出来了好几次,但是每次他都被半路拦截,所以现在对雪也还是好奇的很。
  “我和阿兄堆了两个雪人哦,”沐彦昀伸出两根手指,骄傲的说道。
  沐彦顺一脸羡慕加崇拜的看向沐彦昀,“阿兄好厉害。”
  沐彦昀高兴,就开始讲堆雪人的过程,沐彦卿听了一耳朵,过程倒是没有出错。
  正在这时,沐世泽开口了,“娘,年后我会去丰县当值,您年纪大了,两个孩子独留在府上我不放心,我想把纪氏接回来。”


第29章 席上风波(上)
  沐世泽这话一出; 整个席上的气氛停滞了一下,只有不会看眼色的,也就是沐彦昀这样的还在美滋滋的和三弟沐彦顺分享昨日堆雪人的那些趣事; 一点没有察觉到周围气氛的变化。
  沐彦卿看着沐彦昀越说越开心,觉得这样的性子也没什么不好; 要是自小就通人情世故; 活着也太累了,沐彦卿觉得沐彦昀要一直这样也不错。
  回过眼来; 沐彦卿看了一眼席上几个大人; 父亲面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眼底的冷意都快要溢出来了,二叔面部本来就冷硬; 现在看着更是冷峻,反应最激烈的就是旁边的二婶了; 她现在是一脸的隐忍; 腹有千千语,仿佛随时都能爆发,旁边的祖母则是面无表情。
  虽然面上不显,但其实郑氏心里现在颇不是滋味儿; 看向沐世泽的时候有些难受。要说几个孩子之中,最没有受过罪的就是沐世泽这个幼子,因为排行最末,脑子虽然聪颖但是不像老大老二那样稳重,所以郑氏一直以来也偏疼一些; 一直以来她都认为幼子是拎得清的。
  纪氏一事上,作为母亲,郑氏是很认可幼子的作法的,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当时的情况老大一看就是顶在意的,纪氏就是留在府上,大房三房之间肯定也是龃龉不断。
  但是之后的事情并没有往郑氏想的方向发展,纪氏是被送回了娘家,但是儿子还是纪老爷子的学生,所以两人还是有见面的机会,再加上两个孩子频繁往来沐府和纪府之间,这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