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嫡长子 >

第242章

嫡长子-第242章

小说: 嫡长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树迎寒盛开,本寓意着坚强,但沐彦卿笔下的梅树却多了几分寒怆,虽然花开灿烂,但总感觉有取不尽的寒意,透露着不久后的落败。看过沐彦卿的梅树再看原作,竟然觉得异样的和谐似乎,本来就应该是这样。
  庭益先生这几幅画虽然已经残缺不全,但通过保存完整的部分却能看清其中重要的元素乃梅兰竹菊四君子再加上莲荷,虽然只占画纸的一角,却是这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师的作品中没有一丝一毫是需要被摒弃的,大家之所以称为大家,就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能力。
  不过依着传统,画师在画纸上渲染梅兰竹菊之时,总是被禁锢在他们特定的含义之内,很少会像沐彦卿这样处理,当然技艺也是原因。沐彦卿不敢说在陈朝他的画技数一数二,但他毕竟集各大家之大成,这是其他画师万万比不上的。
  众人惊呼之下,沐彦卿笔下到了最难的部分。


第234章 迎亲(四)
  身着大红婚服的陈姝坐在床沿上; 她已经上好了妆容; 准备齐全,只待吉时一到,盖上红盖头由兄长背着上轿即可。
  就在刚刚,府上请来的全福夫人——学士府张夫人已经完成了祝礼,现在被请去和来府上做客的女眷说话; 整个房间又只剩下陈姝和她身边的贴身侍女。
  迎亲队伍一到; 陈姝这边就得到了消息,随即而来的是源源不断的欢呼声给了她迎亲队伍确实已经到了的事实; 虽然已经从嫂嫂那里知道为拦门兄长准备齐全; 就算是彦卿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踏进府门; 但陈姝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心跳。
  外面传来阵阵欢呼声; 陈姝能从这些欢呼中判断这次拦门肯定精彩; 她抿唇笑了笑,现在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就站在陈府门口; 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正站在对立面; 但并不是让她为难之事,相反她心中更多的是暖; 如果可能她希望他们永远是这样的关系。
  这大概是每个女子成为新娘的时候会考虑的问题,嫁人之后如果夫家和娘家发生冲突,该当如何选择?这是一个难题。
  娘家强大会让你在夫家有底气; 但如果一昧的胳膊肘往娘家拐,又会造成各式各样的问题,这是个现实问题; 真到了那一天就端看女子怎么取舍,在陈姝看来不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总会伤害自己最亲最近之人,所以如果可能她真心希望自己永远不会遇到这种问题。
  这也是每一个新嫁娘给予自己对未来婚后生活美好的向往所作出的期望,但现实往往比想象更加残酷,父子尚且能自相残杀,兄弟尚且能反目成仇,何况是外嫁女和娘家兄长!所以只能期望即将成为自己夫君的那个人能够明白自己。
  这是现在的陈姝还不能完全理解的事,纵然小时母亲无故离府,让她明白了太多的苦和痛,她到底还是太尉府娇养出来的姑娘,没有经历过风霜的打击自然不能明白世上之事终难两全。现在的陈姝还只是一个憧憬未来的姑娘,现在的她还不能完全理解待她踏出府门,她的人生和肩负的责任会大变个样子,她将不再是兄长羽翼下乖乖巧巧的小女孩,而是为人妇。
  要是非要说一句的话,那就是幸而她家的那人是沐彦卿。
  激动中带着胆怯的心让等待的时间变得更加源长,对未来的憧憬,对以后的担心,还有不能忽视的甜蜜,让陈姝心怦怦直跳。
  “姑娘不用着急,现在距离吉时还有段时间,有的等呢。夫人专门派人准备了吃食,姑娘要不要用点?”白勺端着梨木托盘走进门,笑着询问道。
  今日是她们姑娘的大喜之日,过了今日,不仅是姑娘的身份会发生转变,她们这些贴身侍女也一样,不过说到底是还是选择就是了。
  半月前陈姝专门把身边侍女聚在一起询问她们的意向,要是不想跟去沐府,她也会把她们以后的生活安排好,有几位因为已经和府上家生子定了亲,是指定不能跟着去的。算下来,无牵无挂一开始就已经表明要跟陈姝的大丫鬟,也就仅剩白芍一人。
  她们自小一起长大,比起一般的主仆,感情自然是不一样的,陈姝对白芍也有更大的期望,以后很大可能是她的管家姑姑,所以也有意培养她,这半月来其他几位丫鬟的婚事都是白芍亲自操持的,虽然规模不能相比,但到底是积累了经验,所以今日虽然事忙,但白芍没有丝毫慌乱。
  “还是不用了,”陈姝摇了摇头,纵然知道自己现在用些吃食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到了沐家,肯定又是一阵忙碌,到时候能不能顾上她还两说,但她现在什么也吃不下。
  正在这时候,外面传来巨大的惊呼声,陈姝惊讶的看向白芍,迎亲队伍进门了?
  “奴婢这就去看看,”白芍立刻就反应过来,把手上的托盘交给一人就匆匆出了房间。
  陈姝抿了抿嘴唇,不自在的捻了捻手指。
  ————
  陈府大门前的气氛达到了**,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立在桌案前几个人身上,更确切的说是沐彦卿身上。
  桌案上的画作已经完成近半,明明是临摹,一笔一划好似一模一样,但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同。庭益先生的丹青画作大概是他仕途不利却要坚持自己品行的写照,和他滑润的字体不同,向来锋芒毕露,在沐彦卿手下却多了几分柔和,令人惊奇的是其中的锋利却并不见少。
  临摹很多时候是表现不出自己功力的,所以沐彦卿开始下笔时虽然与原作极尽形似,却并没有引起在场其他人极尽的称赞,但画作过半的现在,就算是不懂话之人只靠自己的审美素养也能看出沐彦卿的功力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
  更不用说懂画之人,能在保持原作特性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想本就需要极高的造诣,沐彦卿开始动笔时,他们就已经预判到沐彦卿做得到。
  大家都屏息等待着沐彦卿接下来的动作,孙康甚至已经围到了桌案前,面上的震惊怎么也掩饰不住,他是真的没有想到沐彦卿还有这一手。
  席瑜本来站在沐彦卿身边,因为临时有事出去了一下,回来之时,就听见人群中发出“哦”的一声。
  似惊讶又似疑惑,席瑜看了身边的侍卫一眼,然后往里走,看到转上画作的那一瞬间,他终于知道众人为何如此吃惊。
  本该补齐的那幅画作缺失的部分,彦卿并没有继续作画,而是在上面提了一字“君”。
  且不说这个字用在这幅画作是如何的熨帖,但就能写出这个字的功力就足够令众人惊奇了,这就是庭益先生的字。
  因为先生的作品存世不多,仅有的几幅作品被多次印刷,以他的字体来印刷的文集不少,且颇受读书人欢迎,所以在场读书人很多都见识过先生的字迹。
  要知道沐彦卿的字向来以瘦削伶俐见长,与先生的字可谓大相行径,但就算是这样还是能够模出先生字迹的精髓,足够令人惊叹。在这样的场合,能够几笔之下就能写出先生的字,不可否认沐彦卿确实才气。
  更不用说这个字与整幅画融合在一起,似乎本就该如此。在场所有人都有一个感觉,自今日后不管日后这幅画的原型是否能问世,但留给众人世人最深的印象就是眼前这副了。
  甚至可以说他们今日见证了一件大事的发生,就算是若干年后提起这件事,他们也会用惊叹和语气描述出来。如果沐彦卿能走到更高的地位,他们惊叹和讶异的语气会更深沉,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事实证明,他们是有先见之明的,此后经年每次提起陈府门口的这次文比,他们的语气都是惊讶的,所用辞藻也是金额看呢过华丽,不经意间就把沐彦卿这次的表现神化了。随之还有未来的很多年,拦门文比成了陈朝成亲时拦门的考察项目,让多少男儿郎受尽责难,但要说超越陈府拦门的闻所未闻。
  当然那都是以后的事,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众人惊讶之后,随之是一阵静默,还是孙康率先反应过来,“彦卿果然名不虚传,我专门挑着你的短板出的为难题目,没想到结局倒是我踢到了铁板。”
  这话说出了在场很多人的心声,他们都不知道沐彦卿竟然擅画,看刚刚的情形,孟先生其他几个学生应该是知道一些但也有限,不然不会在成画出来之后同身边众人一样,有这么大的反应。这种程度已经不能用擅长来形容了,可以说功力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他说踢到铁板也十分得宜。。
  “兄长这话我可不敢应,不过就是日常打发时间的习惯,还担不上兄长这么说,”沐彦卿笑着应道,他心中其实是松了一口气的,他刚刚其实取了个巧,不过看周围人的反应,他这关应该是过了。
  说来也是好笑,丹青作画是从他前世绵延到今生的一个爱好。前世为了抒发胸中的痛苦,他让自己沉浸在画笔和画纸流转之间,这是他逃离人是痛苦的唯一选择。因为丹青,他的心境能得以片刻安宁。
  今生他有了爱他如命的父母,犹如手足的兄弟,因为感受过太多的温暖,让他得以不用逃离到丹青创造出来的小世界,虽然在偶尔苦闷的时候还是会拿出笔在宣纸上随意挥洒,但却不再是前世那样痛彻心扉的处境。
  而今日之后他还会有亲爱的妻子,以后还会有属于自己的孩子,可以说今日是他人生路上的转折点,而通过这个转折点的重要一环,是曾经让他逃离痛苦的爱好,果然,存在即是道理。
  直到这一刻,沐彦卿才感觉自己真正放下了对前世的执拗,在这之前他不下数次的想过自己应是真正放下了,但每当午夜晨回,他还是会想起坐在昏暗房间里的混着颜料的那个自己。
  而现在他觉得在这之后他都不再会有那个感觉了。
  “兄长,”沐彦卿走到陈宇柒跟前行了一礼,等着对方的回答,在他看来这种程度应该已经达到了目的,就是不知道未来大舅哥是怎么想的。
  陈宇柒轻轻颔首,低声吩咐身边侍卫:“开门吧。”
  沐彦卿松了一口气。


第235章 迎亲(五)
  沐彦卿着实松了一口气,好事多磨; 他并不觉得陈府因着姝儿摆架势有什么不对; 反而觉得能以此举表现陈府或者说陈宇柒这个兄长对姝儿的重视不错; 也能告诉外人就算姝儿嫁了出去也永远有陈家这样一个坚实的后盾。
  这并不是沐彦卿不自信; 觉得自己给不了陈姝辉煌的未来,但他有自知之明; 短时间,起码十年内; 沐家要想赶上陈家可以说都不可能。一个家族要想走向顶尖往往需要几代的积累才有机会,而登顶成功者往往聚齐了天时地利人和; 而陈府单就陈太尉的威慑力就足以保陈家十年安康。
  这可不是夸大; 陈太尉去世之后,包括盛德帝在内,满朝文武对之都是正面的颂扬,陈太尉也的确在自己任职内,交出了一份令当下朝廷满意的答卷; 就连最后去世也是述职归京途中。可以说他老人家一世都兢兢业业,为国为民,这也是民间普遍的共识。当一个认知在陈朝民众间达成一个信念,就是统治者也不能随意摧毁; 这大概就是常言说说的长辈庇佑吧。
  等以后阿瑜登基为帝,陈家的辉煌也会延续,沐彦卿用的是‘延续’二字,毕竟依着阿瑜的性子; 即位之后必然会打击全力各大权贵,手握兵权的陈家自然首当其冲。不过因着当今朝堂能够数得上名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