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嫡长子 >

第6章

嫡长子-第6章

小说: 嫡长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窝在奶婆子怀里里正一脸无奈的等着用餐的沐彦卿听到老太太的话,眼睛闪了闪,他这个祖母好像也还不错。刚刚看老太太亲相他的样子就知道老人家很喜欢也很看中孩子,但是在丫鬟禀报之后她第一时间询问的是大人没事吧,说到底也是一个明事理的老妇人。
  不过沐彦卿也只能感叹一声了,谁让现在还是个小孩子,就连抬头都控制不住呢。沐彦卿正自怨自艾的时候,嘴里被塞了一个东东,然后他下意识的吮吸,其实并不好喝,但是现在的他连反抗提意见的能力都没有,他要活下去就必须喝。好不容易吃饱了肚子,沐彦卿被放到了薛氏枕边,便宜娘叽叽咕咕的和他说话,他一句没听到昏昏沉沉的又睡过去了,总之他还是一个小婴儿,吃饱了睡,睡饱了吃是他的日常。
  但其实,郑氏怎么不想问孩子怎么样,但是二儿媳早产的毫无意料,刚刚在产房的时候反应比老三家的要大很多孩子却没有出来的意思,两个产婆脸上都尽是郑重,郑氏心里自然不会不嘀咕,因为早早就做好了心里防设,所以对她来讲大人没事儿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二夫人生了个小少爷,母子平安,二爷已经赶回来了,奴婢是来给你报喜的,”郑氏刚一出门,就听到了芍药的禀报声。
  “母子平安?平安就好,快带我去看看,”郑氏笑的合不拢嘴,这也算意外之喜,只要没事儿就行了,没事儿就好,还有什么比这重要。
  因为急着去见孙子,郑氏的脚步快了些,沐世规也不说话,就跟在郑氏身后护着她,以防她摔倒。对于二房产子,沐世规自然也是高兴的,他们兄弟子嗣都不丰,现在老二家有了继承香火的,也算是一种幸事,而且这样一来他家卿宝也能有个一起长大的玩伴,与以后也得宜。
  护着母亲走到东厢门口,沐世规转身这就要回西厢,被郑氏拦住了。“老大,”郑氏叹了一口气。
  沐世规转身冲郑氏行了个礼,“娘亲。”
  郑氏看看现在已经长得高大的长子,虽然平常时候都笑眯眯的,但是作为母亲,他知道这孩子是最不好讲话的,起码他定下的决定谁人都难更改,不过对待父亲母亲,这孩子是心细到底了。
  “算了,你先回去吧,仔细看着你媳妇儿别让她瞎弄,孩子还小呢,可不是玩意儿怎么着都行,”郑氏其实本来有很多想说,但是终究她没有开口,就在刚刚她的心绪变了好多,儿孙自有儿孙福,她还是不要做些破坏母子亲情的事情了。
  事情已经发生了就让他们兄弟自己解决好了,她已经老了,现在孙子孙女都有了,老实待在合福堂含饴弄孙就好了,其他就交给这几个儿女去做,总之年轻时候拼着性命也要生下来的孩子,不就是在这时候得用的?
  郑氏越想越觉得是这样,冲长子挥了挥手就进了二儿媳的产房。
  沐世规其实没咋明白母亲突如其来的好心情是怎么回事儿,不过对于母亲不插手此事他有些意外,他娘不是一个坏人,顶多有些偏心,不过五根手指尚且不一样长,身为人子还是长子,他懂所以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总之在大面上阿娘从来没有过分过。
  这次的事情,到现在虽还没有个正经结果,但其实明眼人一看就能大致猜出是怎么回事儿了,为了绝后患,沐世规已经决定彻查,虽然现在看妻子无碍,但是之前在产房外的煎熬他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沐世规今日下命令的时候并没有藏着掖着,现在沐府是母亲掌家,这么大动作肯定瞒不了她老人家。老太太年纪大了,最喜欢的就是他们兄弟三个齐齐整整的,和睦相处,所以来沐世规本来觉得老太太一定会规劝他的,没想到母亲什么也没说。
  沐世规在东厢走廊下站了好一会儿,才转身离开。


第8章 二房夫妇
  老太太进了东厢右边的产房,产房里面的气氛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简言之就是冷凝,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没有说话声。
  郑氏进门就看了二儿子沐世诚,他身上还披着藏青修罗纹的斗篷,一脸的疲惫,显然是从外面匆匆赶回来的,他正站在一旁看小孩,脸上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说是喜悦也不像,说不高兴也看不出来。
  至于二儿媳,面色苍白的躺在床榻之上,木木的表情,显的有些空洞,要是没听到孩子‘哼哼唧唧’的声音,单看吴氏的表情,郑氏肯定以为是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了。只是,能让吴氏露出这个表情,也肯定是发生什么事儿了,不然一直咋咋呼呼的二儿媳妇怎么可能这么安静,在这个家里能制住二儿媳的人,也就这样还有她的次子沐世诚了。
  眨眼间,郑氏心里把这些事情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这边沐世诚看到母亲过来,赶紧过来请安行礼,“阿娘。”
  躺在床上的吴氏也唤了一声娘。
  “我看看孩子,”郑氏摆了摆手算是受了他们的礼,接着就去看她次孙,出生日期毕竟是提前了月余,次孙又黑又瘦,在襁褓里窝成小小的一团,看着可怜的紧,刚刚单看长孙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看了眼前次孙之后,两相一对比,虽然都是刚出生,都是皱巴巴,但就是感觉长孙要长得好上一些,想是这样想,郑氏自然不会表现出来。
  “刚从书院回来的?可会耽搁事儿?”郑氏问次子,想当初老爷子偏给嫡次子取名诚,她还觉得不错呢,没想到这孩子越长越大,性子越发沉闷,一直到现在,说好听些是实诚没有什么花花肠子,说难听点就是木头性子,这话她这个做母亲的要是不开口,指望从次子口中得知是不可能的。
  “是,不会,”沐世诚言简意赅,多一个字儿都没有。
  沐世诚在城南书院任做掌书,平素就是记载一下书院中的文史,算是个闲职,不过最近南山书院奉圣意编撰新教辅,虽然打头的是国子监,南山书院只是参与,像他这样的小喽啰更是只能围观,连凑上去找本书递个笔的机会都没有,但沐世诚还是坚持尽可能多留在书院之中,这也算是一种学习,看那些大儒争论问题,胜过他埋头苦读,而且往往都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所以这几日他才会彻夜不归,就是腊八节也坚持去了书院。
  看吧,这根本就不是一个能说话的,连和亲娘说话也这么不客气,郑氏气呼呼的想着,不过很快就调整过来了,次子一直都是这样,又不是现在才这样的她有什么可气的。
  “可请了奶婆子?”听见次孙哼哼唧唧却一直是稳婆和吴妈妈在哄,郑氏开口问了一句,这事儿发生的实在是太过突然,除了老大家两口子,其他两房是完全没有准备,当时慌乱,郑氏只惦记着请稳婆寻大夫保两个儿媳的命,其他都没顾得上管,现在孩子都已经出生了,该准备的自然已经准备好了吧。
  不过,迎接她的是一室静默,很显然这事儿根本没有人跟进,或者说他们根本都没有想起来。
  郑氏蹙眉,看了一眼已经皱起眉的次子以及表情复杂的儿媳和她身边的丫鬟婆子,次子应该是在关心他儿子和为自个媳妇考虑不周全而皱眉,那二儿媳妇是怎么回事儿?“你眉头皱这么厉害干嘛,桂珠刚刚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这事儿没办起来也属正常,反倒是你这做丈夫做父亲的,产子的时候回不来,回到府上还只会摆脸色,你想干什么?”郑氏怼了一通次子,瞬间把刚刚自己的郁结于心顺便也都倒了出来。
  “娘?”沐世诚想解释他没那样想也没那样做,但是无奈口拙,才蹦出来一个字儿就被自家老娘截住了。
  “还愣着干什么?派人先去你大哥那里借卿宝的奶婆子过来喂一回,别是饿着了孩子,”郑氏并想听次子的辩解。
  “好好,儿子这就亲自去,”沐世诚赶紧应声,他性子忠厚慢温吞,娘亲又是个急性子,所以这样的待遇他经常遇到,可以说已经习以为常,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说完之后,他就慌慌张张的跑去了西厢。
  看着次子慌忙的出了门,老太太回过头正要和二媳妇说话,就听见了‘砰’的一声,老太太吓了一跳,接着就听见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二老爷摔得重不重,奴婢现在就去叫大夫?”
  “不用了,我没事儿,”这是沐世诚的声音,然后声音渐行渐远。
  ……
  过了一会儿,郑氏坐到吴氏床榻旁开口,“看见了吧,阿诚激动的很,只他性子温吞面上看不出来,此事他没有责怪于你的意思,你这还在月子里呢,整日里别想这么多。”郑氏温声说道,她从进门就已经看出老二老二家的两个人的状态都不太对,主要是二儿媳时不时就会哀怨的看着老二,她想不知道也难啊。要是寻常,郑氏是懒得管他们这些事情的,但是现在孩子刚刚出生,夫妻两个之间就有芥蒂,这可怎么能行。
  “娘,”吴氏悬泣未泣,夫君一回来就直接问她怎么会出意外,她又为什么会在逸轩院生产,吴氏当时刚刚生产,上一刻还在庆幸孩子没事,下一刻就开始被夫君严肃质问,心里当然撑不不住。最主要的是吴氏其实是有些心虚的,这次的事情说到底是她不在理,怀着大肚子还要在雪天地滑的时候出门凑热闹,明明夫君之前仔细叮嘱过她地滑危险,最好不要出门。
  但是理智上是一回事,感受上又是另外一回事儿,就算她做错了,但是现在孩子已经平安出生,夫君不说安慰她后一句,还冷言相加,就算是平常大大咧咧的吴氏也承受不住啊,所以一直到郑氏过来,他们夫妻已经一刻钟都没有说话了。
  “你和他生什么闷气儿,他那个性子你还不知道,那就是一个闷葫芦,你说不出来他永远都不知道的,你现在是能生气的时候?想想孩子,这孩子能平安出来就是极幸运的了,这孩子也是个孝顺的,早产都没舍得让你这个做娘的受到什么伤害,你舍得让他受苦?”郑氏循循善诱,老二家的脑子简单,小心思恨不得放在脸上让所有人都能看见,但是对次子那是没话说,这临了临了反而钻牛角尖了。不过也情有可原就是了,二孙子确实让人心疼,她这个做祖母都担心能不能养活,何况二儿媳这个做娘的,但是再怎么样日子还得过,孩子本来就虚弱,要是父母还忽视,这还有活路吗?
  “娘,”吴氏扑到老太太怀里,终究是忍不住哭了出来,生产之后她情绪确实不大好,有夫君的原因,不过最主要还是觉得愧对孩子,要是她当时不乱跑是不是孩子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因为过早的来到世间,他身量这么小,要是有个万一怎么办,总之吴氏东想西想,心里难受的厉害。
  哭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自己干了什么,要是起身似乎有些尴尬,要是不起身更尴尬,吴氏在赶紧起来和在过会儿起来摇摆不定,要说平常她是不会这样做的,主要是她觉得婆母最不喜她,她这个人的性子就是你不待见我我也不往上凑,没想到婆母竟然会安慰她。
  吴氏想不明白婆母为啥变了,偷眼四处瞟了瞟正好看到奶娘怀里的儿子,吴氏眼前一亮,肯定是她儿子的功劳,看来生个儿子确实是有用。
  郑氏不知道儿媳的思想已经跑偏,“行了,你现在还不能大动作,快些躺回去。”
  吴氏顺势窝了回去。
  “哭过就算了,这月子里切记不能劳神,不要想太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