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公主是个病美人 >

第76章

公主是个病美人-第76章

小说: 公主是个病美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如裳只觉得时间过得真快,没多久的事,竟然就生了。
  提到许鞅,又不由得会想起端静来,两人成亲不足一年,各种荒唐事闹得沸沸扬扬,最后分道扬镳,落了这么一个结果。
  赵如裳有些同情许鞅,但一点不认为端静委屈,她作来作去,无视体统规矩也就罢了,从知道她在打裴渊注意的时候,赵如裳就恨不得拉着裴渊离她远远的。
  前日大婚端静倒是进了宫,送上一份贺礼就走了,当时无意间听人说起,端静公主时常出去游玩,身边跟了一个俊美的年轻男子,举行亲密,大约又是个男宠。
  如今父皇母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几乎不理会端静的胡作非为了,好好的一位皇室公主,风评实在差的让人头疼。
  赵如裳当时听了,还莫名松了一口气,端静公主祸害谁都无所谓,只要别再惦记裴渊就成。
  想到这里,赵如裳喜滋滋的笑起来:“生儿子好啊!喜事!裴青云,我们也生一个吧?”
  裴渊正在一旁漱口,闻言险些一口漱口水喷了出来,好歹维持住了面上的冷静,目光复杂的看向她:“公主这是嫌弃微臣不够努力?”
  裴渊语调凉凉的,赵如裳立马咂摸出一丝危险的意味,不过她没觉得怕,以前不觉得生孩子这种事与自己有什么相关,一旦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就像种子似的在脑子里扎根发芽,野蛮生长完全控制不住了。
  赵如裳挪了挪身子,羞答答的拉了拉他的袖子:“夜里我们试试吧?”
  于是当晚赵如裳就为自己豪言壮语后悔了,裴渊身体力行的表示了他的不容置喙的能力,虽然已经温柔,她还是累的够呛,什么生孩子的想法瞬间烟消云散。
  赵如裳的归宁宴在九日后,礼部正抓紧时间准备着,赵如裳也没急着进宫,乐不思蜀的和裴渊在一起,时不时上街市上走一圈,说不出的轻松快活。
  八月二十五,是她和裴渊的生辰,去年今日,她听明翘说起时还以为是他随口胡诌的,结果后来司天监在拿两人生辰合八字时,她看了一眼,裴渊的确和她是同月同日的生辰。
  赵如裳一时感慨万千,也不知这是多奇妙的缘分,竟能有这样的巧合,老天冥冥之中大约有了定数,所以她才能在死后重新回到起始,与裴渊再次相逢。
  赵如裳每年生辰,都能收到一屋子的贺礼,尤其皇帝各种的赏赐流水似的送进公主府,哪一样都足够让外人眼红。
  她对钱财没什么概念,自小锦衣玉食没缺过什么,皇帝送来的赏赐一应放进库房里保留着,只是库房东西太多积了灰,加之她的嫁妆实在太过丰厚,特意腾了个院子来也装不下。
  思考一阵后,赵如裳动了心思,命人清一清她先前那些的赏赐,打算挑个时间送回宫里去。
  皇帝自登基以来,数十几载光阴都是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国祚稳固绵延,但禁不住战争的折腾,这两年边关告急,加上今年瘟疫肆虐,赈灾的银子一拨拨的从国库划出去,着实是笔不小的开销。
  她的嫁妆从国库拿出来的都是在规格之内的,但皇帝从自己的私库里挑了几车好东西,皇后更是把此生所有的积蓄都给了她,仅是黄金白银,赵如裳都觉得自己十辈子也花不完。
  裴渊对她的想法没什么意见,只说她自己的东西任意支配就好。
  在赵如裳大婚九日后回宫时,才发现皇帝的身体已然是强弩之末,病入膏肓到神智也不清晰了。
  赵如裳在外头乐不思蜀,冷不防看到皇帝如此严重的病情,还有些难以置信。
  赵如裳看着病榻上昏睡的皇帝,浑身都颤抖起来,裴渊在旁边扶住她的肩膀,悄悄支撑着她摇摇欲坠的身子。
  皇后垂首抹了眼泪,低声道:“四天前你父皇就病倒了,太医守了一夜,等他醒来叮嘱我千万不要告诉你,你才成亲,没过两天高兴的日子,再为他的身体担忧……”
  皇帝瘦得颧骨突出,躺在床上连呼吸都比从前微弱,赵如裳泣不成声的捧着脸,难过的无以复加:“我先前看父皇已经好转了啊。”
  皇后虽然不想告诉赵如裳残忍的真像,但为时已晚,已经容不得她隐瞒了:“你父皇强撑着的……在你大婚前本来就不好了,可他说一定要亲眼看着你出嫁,好不容易等到这一日……”
  好不容易等到这一日,原本能支撑他的那根弦终于松懈下来,长久以来积压的病症在这一刻汹涌而至,彻底熬坏了身体。
  赵如裳很清楚,父皇的身体已经是前所未有的虚弱,只怕真的已到大限了。
  大宴就要开始了,赵如裳这个主角不能缺席,皇后红着眼让裴渊带她先过去,皇帝病重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况且如今有太子监国 ,也不必再故意隐瞒了。
  赵如裳脸色不怎么好看,临去宴席前明翘给她脸上扑了粉,好歹精神了些,迎来送往听着那些恭贺的声音,心里愈发难过。
  裴渊从始至终陪在她左右,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却会在关键时刻握住她略显冰凉的手,给予几分安慰。
  对于这样重要的场合,皇帝忽然的缺席,已经能够让众人隐约猜到些缘由,心头虽然各自有了算计,却心照不宣的没有表现出来。
  宴席早早的散了,赵如裳应付完又匆匆往太极殿去。
  皇帝这个时候倒是醒了过来,可实在病得严重,说不了几句话便费力的喘息着,赵如裳心神俱震,怔怔的看着太医围了上去。
  夜里赵如裳自然是没走,皇后让她和驸马住回雍和宫去,赵如裳心不在焉的应了,又坐了阵子才和裴渊一道出了太极殿。
  深秋时节夜凉如水,寒风从夹道刮来,凛冽的扑在面上,直叫人哆嗦。
  赵如裳瑟缩了一下,裴渊给她紧了紧身上的披风,半拥着她往前走:“太冷了,等会儿回去喝一碗姜汤,别受凉了。”
  她眼睛还红红的,脆弱的依靠在裴渊身边,下意识的抓紧了他的手:“你说父皇还能好吗?”
  赵如裳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期待,潜意识的还是希望裴渊能给一个好的答案。
  华灯璀璨,宫道两旁路灯萦绕着温暖的光,裴渊轮廓清晰的侧脸显得有些冷峻。
  他低头凝视着她满含期待的眼眸,终是轻轻地摇了摇头。
  “或许不能了。”他低声说,面上掠过一丝不忍。
  他行医多年,治过无数病人,如今皇帝的病几乎不会再有起色了,他只看了一眼便能清楚,皇宫有天材地宝、名医大士,最多只能再拖几个月,可实际上留给皇帝的时日甚至更短。


第95章 分道扬镳
  赵如裳抬眸望着夜空; 几颗不甚明亮的星星散发着微弱的光,冷风扑面而来,衣袂翻飞; 一颗心也随之飘摇冰凉。
  “你怎么都不安慰我?太医们都知道捡好听的话说,你这么一说; 我一点希望都看不见了。”
  “生死有命; 不如坦然接受。”裴渊停下脚步; 抬手把她揽入怀中:“皇上年纪大了,这是迟早的事; 等将来咱们上了岁数,也会面临这样的难关。”
  赵如裳把脸埋进他怀里,伸手抓着他的衣袖,温热的气息传来,驱散了身上的寒意:“死一次就够了……我们都要长命百岁。”
  皇帝病重的消息,没有刻意隐瞒,很快朝堂之上就传遍了; 赵如裳在宫里住了两日; 裴渊要进国子监了,担心她一个人在府里胡思乱想,便又劝说她继续住在宫里。
  赵如裳知道裴渊是有心让自己多陪父皇; 也就同意了。
  九月里皇帝的身体稍微有了好转; 但太医还是在摇头,这一点起色不过是暂时的,谁都知道皇帝油尽灯枯; 熬不过多少日子了。
  赵如裳心里愈发沉重,有些寝食难安,皇后把她的担忧看在眼里; 悄悄让人把周敏溪请进宫陪她说说话。
  赵如裳夜里没睡好,下午才补了一觉,看到周敏溪来,还以为自己没睡醒看花了眼。
  周敏溪朝她一笑,什么都没说,先伸出手臂把她抱了满怀。
  “宜嘉姐姐,你瘦了。”
  赵如裳醒了神,总算露出笑来:“你怎么进宫了?”
  周敏溪跟着她进门,笑嘻嘻道:“想在宫里住两日,陪陪你。”
  周敏溪很久没在宫里住过了,小时候姐妹俩倒经常一起睡,豆蔻年华时女儿家的心思都在深夜里互相倾诉。
  赵如裳一顿,也明白这是皇后的意思,若无其事的点点头:“也好,我正愁一个人无聊。”
  周敏溪近来的状态要好了些,国舅去世,周夫人也没有再强行逼迫她,担心周敏溪再想不开真的削发为尼,就实在对不住九泉之下的丈夫了。
  赵如裳问起近况,周敏溪也没隐瞒,直言不讳道:“我和我娘说了,寻个时间和杨家退婚,我还在孝期,不能耽误人家。”
  按伦常来说,父母逝世,儿女都该守孝三年,不得嫁娶作乐,可再有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子嗣繁衍传承对高门大户来说至关重要。
  周敏溪已经定了亲,眼看婚期近在眼前,国舅却突然离世,这样的情况,最多延迟一年再行婚嫁也并非说不出过去。
  可周敏溪铁了心想要取消婚约,旁人总能看出点异常来,但安义伯家如今等不得三年,谁知道这三年间会有什么变故,虽然周家家大势大,却也不是开始期盼的结果。
  名利与香火来说,自然还是家族绵延不绝更加重要。
  周夫人虽有心挽留,但架不住周敏溪一意孤行,也只能松口。
  赵如裳叹气:“你和那杨世子,真没可能了吗?”
  “有缘无分吧。”周敏溪眼底掠过一丝苦涩,随即又勾唇笑了笑:“但说不定我哪天有了喜欢的人,一时冲动就要跟他私奔了呢?”
  “瞎说什么呢。”赵如裳嗔她一眼:“便是遇见了喜欢的人,也要正大光明,三书六礼亲聘,私奔像什么话!”
  周敏溪面上笑容淡了下去,勉强颔首:“世事无常,谁又说得准呢……”
  “不说我了,你和驸马怎么样?姐夫没怠慢你吧?”
  周敏溪眼中尽是揶揄,赵如裳习惯了被打趣,也没多少羞赧,含笑道:“挺好的。我可是公主,怠慢谁也不能怠慢我啊!”
  “我听说端静公主原先的贴身宫进了许家,最近生了个大胖儿子。宜嘉姐姐你看着有没有眼红,想不想也生个儿子?”
  赵如裳哭笑不得:“听天由命吧,生孩子这种事强求不来的,我想要就能生吗?”
  “当然啦!”周敏溪回答的理所应当,十分严肃的说:“你既然想生,驸马就得努力!有些男人可厉害了,一次就能怀上,你和姐夫多努力,年底就该有喜讯了。”
  赵如裳实在忍不住伸手戳戳她的脑额头,好气又好笑:“你脑袋都装了些什么玩意儿,什么话都敢说。”
  不过经周敏溪这么插科打诨,她心里的烦闷也好转了许多。
  夜里姐妹俩说了半宿的私房话,赵如裳调整了思绪,顺其自然地面对皇帝即将老去的现状。
  皇帝难得精神好了些,见了太子和几位大臣,处理几起要紧的政事。赵如裳和周敏溪去看望时,正巧在门外听见皇帝下令太子正式监国。
  皇帝登基近三十年,最终在奄奄一息之时,将手中权利尽数交给了太子。
  赵如裳在门口听着,不由得心头酸涩,虽然早知会有这么一日,却还是有种无可奈何的悲痛。
  周敏溪在旁边悄悄捏了捏她的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