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杨柳细腰 >

第50章

杨柳细腰-第50章

小说: 杨柳细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祝芷甜,回了祝府后,便将自己关在了屋里头,发了好大一通脾气,将屋里头的东西摔了个稀碎,便趴在床榻上开始哭。
  祝大老爷听到屋里头的动静,眉头皱的越来越紧了,脸色也是难看的很。
  没一会儿,丫鬟翠竹便垂着头开门出来了。
  她额头上红肿了一块儿,大概是方才在屋里头时,祝芷甜丢东西砸到了她的脸上。
  祝大老爷瞧见翠竹这模样儿,愈发暴跳如雷。
  “混账东西!简直反了天了!”
  他深知这个女儿的习性,被她娘惯得骄纵又蛮横,也不知在苗府中做了什么,竟给人撵了回来!
  如今,还有脸在家中发脾气!
  正巧这个时候,三少爷祝得毅回了府。
  瞧见府中一团乱,便疑惑的走了过来。
  正巧听见祝大老爷在冷声问翠竹:“你说,三小姐到底做了何事,竟被苗老夫人差人亲自送了回来!”
  翠竹脸色泛着白,半晌后才颤颤巍巍的道:“昨日,三小姐同苗府的大夫人,一起去了武安侯府,为老侯爷贺寿……”
  祝大老爷闻言,面色更沉:“她在武安侯府中,做了有失。身份之事?”
  翠竹摇了摇头,小声道:“三小姐并未失格,只不过……在武安侯府中,见着了袁将军与袁夫人。”
  祝大老爷家中没有主母主事儿,如今,只有一个小妾管理着大小事宜,且与武安侯并无交情。所以武安侯过寿那日,他并未过去,自然是不知道昨日到底发生了何事。
  可没交情不代表他不了解,这袁将军是武安侯之子的事儿,全京城的人都知道。
  三丫头在武安侯府遇着了袁将军与袁夫人,又有什么好稀奇的?
  他不耐烦的训斥道:“别吞吞吐吐的,到底发生了何事!”
  翠竹有些恍惚的道:“三小姐自听说了袁将军后,便颇为仰慕,那日去侯府,也存了见一见的心思……可谁知,那袁将军与袁夫人,竟是、竟是府中芯表姑娘与表姑爷!”
  这番话说完,不光是祝大老爷,便连旁边刚过来的祝得毅,也愣住了。
  祝大老爷听到这儿,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震惊之余,面色也瞬间阴沉了下来。
  这不知羞耻的混账东西!
  他的老脸都要被她给丢光了!
  她还有脸哭!
  难怪今日,总是有同僚跟他道喜,原来是知晓了将军夫人出自祝家。
  他突然想起,前些日子,老夫人寄了一封信过来,说是芯丫头跟其夫君来了京城,若是他碰着了,叫他多关照一二。
  如今瞧着,哪里用得着他关照。
  祝大老爷想起大夫人母女做的糊涂事儿,老脸便是一阵青一阵红。
  “这混账东西,生来就是讨债的!”
  祝大老爷青着一张脸,怒骂一声,甩袖离去。
  第二日,祝大老爷便厚着一张老脸,亲自去袁府登门赔罪了。
  袁子琰听说是他,便叫人将他迎了进去。
  他在主厅内喝着茶,见祝大老爷进来,便抬手道,“祝大人,坐。”然后吩咐小厮,“给祝大人上茶。”
  “是。”
  小厮应了一声,规矩的退下。
  祝大老爷坐下,面上带着尴尬的笑,两只手在腿上蹭了蹭。
  “袁将军,先前在澧县之时,小女与贱内多有得罪,老夫特来向您赔个不是。”
  袁子琰闻言,放下手中的茶盏,转过头去,落在祝大老爷身上的目光,淡的有些泛凉。
  祝大老爷握着茶盏的手紧了紧。
  袁子琰道:“祝大人虽为官清廉,可惜后宅却乱了些。”
  他对祝家大房的几个,都没什么好印象。
  若不是怕暴露身份,平添麻烦,祝得昌那日定不能全乎着离着小姑娘的院子。
  至于祝芷甜与祝大夫人……
  “呵。”
  袁子琰冷笑一声。
  而那个祝三。
  想到他,袁子琰便黑了脸。
  听说,他也在京城呢。
  袁子琰沉声道:“府中的大少爷与三小姐,的确欠管教了,还望祝大人日后严厉些。若不然,日后落到别人手中,可便轮不到祝大人管教了。”
  祝大老爷坐立难安,冷汗都冒出来了。
  “那是自然,袁将军且放心,这两个孩子,老夫日后定当严加管教。”
  袁子琰点点头,又道:“府中三少爷,听说还未定亲?”
  祝大老爷顿了顿,才道,“是。”
  他端着茶盏,食指轻轻敲了敲,漫不经心的道:“年纪也不小了。”
  祝大老爷擦了擦额角的冷汗:“已经在相看人家了。”
  袁子琰低低的嗯了一声。
  祝大老爷回去后,便进了书房。
  当夜便修书一封,派人连夜赶去澧县送信。
  信中写了,袁将军身份一事,又托了老夫人操心下家中三个孩子的婚事。
  不必太看重门第,品行好便可。
  随后,又嘱咐了老夫人一番,叫人看紧大夫人。
  这个蠢妇,他的一儿一女,都被她给养废了!
  也就老三祝得毅不在她跟前儿,没被她给养歪了。
  提起大夫人,大老爷心中简直怒极。
  只不过,大夫人出自苗家,又为他育有一子一女,祝大老爷便是再不满,也做不出休妻的事儿。
  但这后半辈子,祝大夫人便别再想离开庄子了。
  信的最末,祝大老爷叫大少爷祝得昌不日赶往京城,他要亲自教导他。
  …
  祝大老爷离开将军府后没多久,赵芯儿也得知了他来拜访的消息,还找袁子琰问了几句。
  对祝家这位大老爷,赵芯儿印象不深。
  因着他常年在外,她在祝府这许多年,见到他的次数屈指可数。
  只大约知道,这位祝大老爷,人还不错。
  问了几句,得知他是来替大夫人与三小姐道歉的,便点了点头,并未往心里去。
  但袁子琰的态度,叫她往心里去了。
  袁子琰因着祝得毅,心头还有些吃味呢。
  遂回答她时,语气有些硬邦邦的。
  赵芯儿听了一会儿,便绷起小脸,抬眸瞧他。
  气鼓鼓的,心里很不痛快。
  昨日才欺负了她,今日说话便不耐烦了。
  呸,这个混蛋!
  她总算是知道,什么叫下了床榻便翻脸不认人了。
  她冷哼了一声,叫上包子走了。
  他不乐意说,她还不愿意问了呢!
  阴阳怪气的做什么。
  想起昨夜,赵芯儿便越想越是觉着气,进了屋,便指着床榻上的一床被子,吩咐包子:“将这床被子,抱去偏房。”
  袁子琰是跟在她后头进来的。
  听着她这番话,脸便黑了。
  他刚住进来没几天,这没良心的小丫头便要将他赶出去。
  “不准。”
  他沉声道。
  赵芯儿不理他。
  反而催促包子:“包子,快点。”
  袁子琰冷笑一声,看向包子:“你动一下试试。”
  包子僵在原地,看看夫人,又看看公子,左右为难。
  最后,包子一咬牙,抱着被子走了。
  公子惯爱过河拆桥,还是夫人待她最好。
  她应当听夫人的。
  袁子琰脸更黑了,泛凉的目光落在包子身上。
  这一刻,只想将包子丢出府去。
  赵芯儿似有所感。
  瞪了他一眼,威胁道:“你不准欺负包子,不然,我就叫她将你赶出摘心楼!”
  见包子抱着被子离开,她又撵人道:“我要休息了,你出去吧。你的床被在偏房。”
  袁子琰冷笑一声,随后面无表情的走到了门边,动作缓慢的将门从里边捎上。
  又扭过头,眯起眸子,危险的瞧着她。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赵芯儿瞧着他这副样子,心里突然有点打鼓,她怂巴巴的缩了缩脖子,虚张声势的盯着他:“你、你干什么?”
  然后,又朝着门口着急的喊,“包子,包子!”
  袁子琰瞥了一眼拴上的门,淡声道:“她进不来。”
  包子放下被子回来,倒是听见了,也很想挺身而出去救夫人。
  只不过,春暖跟夏圆同她姊妹情深,实在不想她年纪轻轻的就英年早逝。
  于是一人抱住了一只胳膊,将她给拦在了外头。
  凶巴巴却孤立无援的小姑娘,只能任人欺负了。
  后来,他哑声问赵芯儿:“知道错了吗?”
  赵芯儿涨红着一张小脸,气的咬他。
  混蛋,大混蛋!
  因着袁子琰的被子让赵芯儿叫包子给拿走了,袁子琰没有被子盖,只能跟她抢一条。
  她伸腿愤愤的踢了踢被子。
  “我才没错,谁叫你凶我的!”
  她咬着被子,委屈极了。
  “等日后包子打得过你了,我定天天叫她打你。”
  让他欺负人!
  袁子琰瞧着她这副模样儿,有些心疼,又有点儿好笑。
  他突然道:“今日,祝大人过来,说祝府的三少爷,很快便定亲了。”
  赵芯儿疑惑的看了他一眼,然后道:“倒是件好事儿。”说完又瞪他,气汹汹的道:“你别转移话题!”
  袁子琰看她半晌,突然失笑。
  是他钻牛角尖了。
  他将小姑娘揽入怀中,轻声哄道:“是,你没错,皆是我的错。我不该这般对说话,我该打,等明日,我便叫人监督包子打拳,同她练拳,争取她早日能打得过我,别气了好不好?”
  “真的?”赵芯儿狐疑的瞧着他。
  袁子琰点点头。
  包子平日里最爱躲懒,且不喜练拳。
  她并不知道,在这二人三言两语间,便定了她接下来的命运。
  ………………
  接下来的几日,袁子琰说什么,都不让包子将被子抱回来了。
  只要包子将被子抱回来,他便抱走。
  偏生被子抱走了,人还赖在这儿。
  还说什么,他惹了她生气,便应当罚他没有被子盖。
  可他没了被子,可晚上却抢她的被子!
  赵芯儿悔不当初,这哪里是罚他,分明是在罚她自个儿。
  时间过得飞快,元日过后,便到了上元节。
  天儿也一点点的回了暖。
  京城的上元节十分热闹,尤其是晚上,街上点满了花灯,漂亮极了。
  无论是未婚男女,还是已婚的小夫妻,都会出去逛一逛。
  除了看花灯,在湖边放花灯外,猜字谜那处也热闹的很。
  对这上元节,赵芯儿很是期待,天还未黑,便梳妆打扮了起来。
  挑了一件蓝色水雾裙,因着怕冷,上边儿还穿了件粉色白绒边齐腰坎肩。
  春暖配着她的衣服,给她梳了个俏皮可爱的垂挂鬓。
  赵芯儿没带发簪,而是选了一朵精致漂亮的荷色绢花,插在了发间。
  两缕绑起来的头发垂在耳边,瞧着漂亮极了。
  可这么漂亮的发型,一带上帷帽,被挤乱了,便不好看了。
  赵芯儿扭过头,水盈盈的眸子落在袁子琰的面上。
  她软声道:“夫君。”
  袁子琰捏了捏眉心,妥协道:“不带帷帽可以,但要带面纱。”
  夜里天色暗,不仔细看便看不清楚,想来别人也不会盯着她瞧。
  赵芯儿眉眼弯了弯,雀跃道:“好。”
  渐渐的,暮色降临。
  外头也逐渐热闹起来,还隐约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
  赵芯儿兴奋的小脸泛红。
  往年上元节,她总是待在府里头,有好些年没见过这样的光景了。
  于是迫不及待的领着春暖夏圆包子,同袁子琰一起出了门,
  一行人出了门后,晃了一小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