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杨柳细腰 >

第73章

杨柳细腰-第73章

小说: 杨柳细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去吧。”他摆了摆手。
  “是。”
  ……
  袁子琰进来之时,便瞧见小姑娘抱着枕头坐在床尾,眼圈红红的,泪珠挂在睫毛上,看着很是伤心的模样儿。
  他有些心疼,又有些哭笑不得,皱着眉上前:“怎么哭了?”他被冤枉了都没说什么,她倒是委屈上了。
  话音刚落,赵芯儿便抬起头,一双红彤彤的眸子看着他。
  下一刻,她就丢下了怀里的枕头,甚至来不及穿鞋子,光着脚就朝着他跑过来,然后紧紧的抱住了他的腰,将脑袋埋在他的胸口,瓮声瓮气的说:“夫君,我不该错怪你,不该冲你发脾气,你别生气,别去找那个青蒲好不好?”
  说到后头,声音里也带了哽咽。
  袁子琰叹息一声,心顿时软成了一团。
  怕她着凉,赶紧将人抱了起来,大步走到塌边,将人放在了榻上。
  让后找了条毛巾,蹲下,给她擦脚。
  一边擦一边冷声训道:“不知道自己身体不好,嗯?若是感染了风寒,我就叫大夫给你在药里加黄连。”
  赵芯儿闻言,肩膀便忍不住缩了缩。
  大概是想到了那药的苦味儿。
  她扁了扁嘴,伸出手,轻轻扯了扯袁子琰的衣服。
  袁子琰抬眸看她。
  她眼巴巴的看着他,不吭声。
  他放下毛巾,跟她平视,看着她的眸子道:“我找她做什么?别说是太子送的人,便是圣上送的人,我也不会要。你哭什么?将人留下的时候,倒是硬气的很,现在后悔了?”
  赵芯儿被他训的垂下小脑袋,露出一小截脖颈跟耳垂。
  看起来蔫巴巴的。
  袁子琰又心软了,“我这便去将人送走。”
  刚要站起身,却发现一副被一只小手拽住了,怕碰着她,他只好又蹲下,疑惑的看着她。
  赵芯儿小声的说:“不许你过去见她。”万一他见着了人,后悔了怎么办。
  袁子琰嘶了一声,气笑了,“成,我让李程去。”
  赵芯儿终于满意了。
  …
  太子听说送去的美人又被送了回来后,脸色便难看的要死,在府中发了一通脾气,还摔了他这些日子最喜欢的那只玉如意。
  他看着满地的狼藉,眸光阴冷的冷笑一声:“好一个袁子琰,没想到还当真是个坐怀不乱的,既如此,那只能用其他法子了。”
  先前袁子琰尚未娶妻,京中的确在传他不近女色。
  但太子不信这茬,若真是不近女色,便不会娶个这般漂亮的小娘子,既然他现在开了荤,定知道这其中的好处了。
  所以,太子送了个瘦马过去,一旦他沉迷女色,冷落了那小美人儿,他便有机会趁虚而入,抱得美人归了,虽说不能弄到太子府里来,但在别人的府中,也别有一番风味。
  可谁知,袁子琰这个莽夫,竟真的是个硬骨头。
  听说,江浙一带总是有海盗出没,当地的官府根本管不了,近年来,海盗愈发嚣张,便是连官府中人,也很是忌惮。
  前些日子,江苏的知州递了折子来,求朝廷派人过去剿匪。
  袁子琰,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江浙一带海盗盛行多年,神踪飘忽不定,便是袁子琰去了,也不一定能成功剿匪。
  届时,那小美人独自一人留在京中,不愁没有机会。
  …
  没几日,袁子琰便接到了圣旨。
  圣上封他两江总督,叫他即日启程到江苏剿匪。
  袁子琰接了任命文书后,便准备启程了。
  这一去,也不知要多久。
  少则几月,多则一年二载皆有可能。
  先前,袁子琰光棍一个,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出远门,都无牵无挂的,随便收拾收拾便上路了。
  可如今,家中多了个美娇娘。
  最放心不下的,也是她。
  他不在跟前儿,总担心她被人欺负了去,旁边又有个太子虎视眈眈,袁子琰恨不得将她一起带去,但此次出门,并不是游玩,而是去剿匪,条件肯定很是艰苦,小姑娘定不能习惯的。
  于是只好放弃了这个念头。
  “你自己在府中,要注意身体,平时出门,记得带着包子。”
  袁子琰虽说看着包子就碍眼,但在这时,她还是有点用的。
  他顿了顿,又道:“离太子远一些,无论是太子妃,还是祝芷甜约你,都不要出去,知道吗?还有,若遇着麻烦,便去崔府,找崔二夫人,或者找老侯爷也可以。”
  赵芯儿依依不舍的拽着他的袖子,摇头:“我才不找他呢。夫君,你这次去,要多久才能回来呀?”
  袁子琰道:“说不准,我会尽早回来的。”
  赵芯儿扁了扁嘴,“夫君,我可以同你一起去吗?我不想一个人留在京城。”
  袁子琰理了理她的发髻,“行军艰苦,你乖乖留在家中,等我回来。”
  赵芯儿摇头:“我上次也去了军营,我受得住的,夫君,你就让我一起去吧,我肯定不会给你添麻烦的!”
  袁子琰拧眉。
  赵芯儿又道:“我一个人在京城里,也不安全呀,太子跟太子妃总是盯着我,我害怕,万一他们打我的主意,你不在京中,没人保护我,我吃了亏怎么办?”
  赵芯儿说的,也恰巧是袁子琰心中最为担心的。
  闻言,他的眉头就皱的愈发的紧了。
  赵芯儿在旁边摇着他的胳膊,软声保证道,“夫君,你就让我去吧,我肯定不会给你添麻烦的,我很乖的。”
  袁子琰思考了片刻,终于点头同意。
  “去可以,若是觉着苦,一定要同我说。”
  赵芯儿闻言,眸子就是一亮,“好。”
  翌日一早,赵芯儿便同袁子琰出发了。
  前头就有了女扮男装的经验,这次赵芯儿也扮成了少年模样儿,跟上次一样没带春暖等人,只带了包子。
  从京城到江苏的路程很远,先坐马车走土路,要十来天,再坐船走水路也要半个月,若是脚程快的话,不足一月便能到。
  李威林大强,与一众军中将士们,也会过去,但同袁子琰等人不同行,两拨人到江苏会合。
  袁子琰等人路上耽搁了些,虽说走的比军中将士们早两日,但也是同日抵达的江苏。
  再说太子,听说赵芯儿也跟着一起去了后,当天便气的又摔了一只玉如意。
  江苏的知州姓李,叫李元明,是个中年人。
  听说袁子琰要过来,早便开始准备着了。
  袁子琰来的当日,便亲自领了人去迎接。
  看着骑着马的袁子琰,李大人连忙上前,激动道:“袁将军,您总算来了!住处都给您备好了,一路舟车劳碌,今日我设宴给您接风洗尘。”
  袁子琰摆手:“不必大费周章。”
  他同李大人说话有些心不在焉的,目光径直落在了后头的马车上。
  因着小姑娘这会儿扮做了男子,觉着被人扶着下马车太娘了,所以先前便同袁子琰说了,叫他届时不用管自己。
  袁子琰点头应了,但还是忍不住往后看。
  李大人心头疑惑,也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
  下一刻,一个唇红齿白的偏偏少年郎便撩开了帘子,探出头来。


第七十章 抢手   将军说:不仅要提防着……
  她从马车里面钻了出来后; 便扶着马车,从上头跳了下来。
  袁子琰看着她的动作,心都跟着绷紧了。
  见她安全落地后; 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收回了目光。
  “你方才说什么?”袁子琰又看向李大人。
  李大人面上的笑有些发僵; “下官在府中设宴,为您接风洗尘。”
  袁子琰摆手,“不必麻烦,给我找个住处即可。”
  “那位是……?”李大人看向赵芯儿的方向; 面露疑惑。
  袁子琰淡淡道:“家中远方兄弟; 想出来长长见识,便带上了。”
  李大人点头赔笑:“原来如此; 不愧是袁将军的兄弟,这小兄弟瞧着,日后便是有一番大作为的。”未曾听说,袁将军有什么兄弟,倒是武安侯府崔二爷下头,有几个少爷。
  想来,是武安侯府的公子。
  袁子琰敷衍的点了点头。
  李大人将袁子琰一行人安排在了州府府中。
  专门找了一间院子; 本想给安排几个丫鬟,直接被袁子琰回绝了:“不必; 我与我兄弟都不喜丫鬟伺候。”
  李大人见袁子琰坚持; 只好作罢。
  于是,院子里头; 便只有袁子琰赵芯儿包子三人。
  因着赵芯儿与包子是女扮男装的,没有外人,倒也方便。
  赵芯儿与袁子琰住主房; 包子住在偏房。
  至于李大人说设宴款待,也被袁子琰拒绝了。
  一行人到之时,已经是下晌,袁子琰干脆叫李大人那边送点寻常的饭菜过来便可,不必太过麻烦。一路舟车劳累,袁子琰常年行军打仗,倒是不觉着,但担心小姑娘会累。
  所以用过晚饭后,就早早的歇下了。
  赵芯儿嘴上说着不累,但第二日早上起来之时,已经到了晌午。
  她这是头一次出这么远的门,一路上有些兴奋,如今,精神头过去,便也泄了劲儿,觉着累了起来。
  早上起床之时,浑身上下都有些酸疼。
  叫包子给按了会儿,又泡了泡澡,这才觉着好了些。
  “包子,夫君是什么时候离开的?”赵芯儿穿上衣服,一边理着腰带,一边问道。
  包子道:“天未亮时,便离开了,还特意叮嘱了奴婢,不要吵到您,让您多睡会儿。”
  说到这儿,她又看向赵芯儿,“夫人,可觉着饿了?奴婢这便喊人去传膳。”
  昨天晚上吃的早,今儿个又一觉睡到了晌午,赵芯儿的确有些饿了,遂点了点头道:“去吧,要点粥,清淡一些便好。”
  “是。”
  包子应了一声,便退下去了。
  赵芯儿一个人在屋里觉着有些闷得慌,干脆也去了院子里头。
  外头有一把躺椅,应当是袁子琰安排的,她先前再府里时,就很喜欢躺在躺椅上。
  此时阳光正甚,晒在人身上很是舒服,赵芯儿浑身都觉得有些乏,干脆懒洋洋的躺在躺椅上,又觉着阳光亮堂堂的,稍微有些刺眼,干脆将手里的扇子铺开,盖在了脸上。
  她眼睛眯着,被晒得昏昏欲睡的。
  就在这个时候,外边传来一道声音:“赵公子可在?”
  那是一道男声,听着似乎很是年轻,但是有些陌生,是赵芯儿不认识的人。
  她愣了一下,随即拿掉脑袋上头顶着的扇子,抬头看过去。
  便瞧见一位身材高大的公子走了进来,他瞧起来文质彬彬的,比赵芯儿要高一个头,见着她看过来以后,便将手里的折扇一合,朝着赵芯儿拱手道:“赵公子,在下李元辰。”
  赵芯儿愣了一下,站起身来,也学着他的模样儿,朝着他拱了拱手,“李公子好,在下赵鑫。”
  姓李,应当是李大人家的公子。
  李元辰笑了笑,“赵兄不必这般客气,若是不嫌弃,唤我一声李兄便好。”
  这位赵小公子,岁数应当不大,模样儿生的,也太好了些。
  先前,李大人以为他是崔府的,后来听说他姓赵,便知不是了。
  赵芯儿点了点头,指了指旁边的石凳,“李兄,请坐。”
  她先前其实甚少同男子打交道,如今是男子装扮,这些也免不了。
  李元辰坐下,又道:“赵兄在府中住得可习惯?袁将军此次来江苏剿匪,军务繁忙,许顾不上你,我便想着,尽一尽地主之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