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杨柳细腰 >

第75章

杨柳细腰-第75章

小说: 杨柳细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芯儿翘了翘唇角,邀功道:“她敢编排夫君,我定不能这般算了。”
  袁子琰点了点头,道:“的确,该骂。不过别气着自个儿,若是再有下次,便骂狠一些,让包子将她踹河里去,也可。”
  赵芯儿犹犹豫豫:“这,不太好吧?”
  李姑娘可是李大人家的姑娘,且,她今日被她骂的脸都红了,还道歉了,态度挺好的,大抵是知道错了。
  袁子琰认真的道:“无事,李大人那边有我。听说李大人家的小女儿被娇惯的嚣张跋扈,若是不长点记性,日后怕还不会改。”
  赵芯儿迟疑的点了点头:“那好吧。”
  …
  袁子琰大抵也觉得赵芯儿总在府中会闷得慌,于是,第二日,便叫李威领了几个小兵过来。
  李威原是江苏人,对这地儿很是熟悉,可以当个指路的,带着她逛一逛。
  而且,袁子琰来江浙剿匪的之事,应当也传到了海盗头子的耳中。
  近日来,都没出来作案,行踪比之前更飘忽不定了。
  袁子琰担心她出去有危险,叫李威领着人,除了带路外,还是为着保护她。
  包子这两日倒是打听了不少好吃好玩的地儿,只不过,她不认识路,也没法子,正巧李威过来,倒是派上用场了。
  江苏是个水乡,这边的一大特色就是游湖,这边的船都很宽敞,里头无论是饭菜,听曲儿的,应有尽有。
  到了湖边,李威就租了一条船,招呼赵芯儿等人上了船。
  旁边还有卖吃食的,李威知道包子爱吃,便特地跑过去问她,“包子,你可有什么爱吃的?”
  包子看到旁边的吃食,眸子微微泛亮,“我自己去便成。”
  李威道:“你陪着夫人,我帮你去买。”
  包子扭头看了看夫人,又看了看周围姑娘们看过来的目光,便抿了抿唇,坐下了,然后同李威说了要吃的东西。
  这些小娘子瞧着都对夫人图谋不轨,她得留下来保护夫人。
  李威买回来东西后,船便缓缓前行,渐渐就到了湖中央。
  湖中央还有一只船,那船瞧着很是气派,不仅比赵芯儿这船瞧着华丽,还比她的大。
  那船上坐着一个穿着轻薄纱衣的女子,脂粉气很重,怀中抱着一个琵琶,正一边谈琵琶一边唱着。
  她声音婉转多情,唱的曲儿很是好听。
  赵芯儿忍不住听呆了,下一刻,那船上的女子朝着赵芯儿看了过来。
  她笑了一下,朝着赵芯儿眨了眨眸子,媚眼如丝的道:“这位小公子,若是觉着奴家唱得好,不如同乘一船如何?”她眼神露骨,直勾勾的盯着赵芯儿。
  赵芯儿被她看的脸一红,慌忙移开了目光,“不、不必了。”
  李威拧着眉,突然想起昨日将军的嘱咐来。将军说,他同夫人在外时,不仅要提防着男子,还要提防着女子。
  他很是头疼,往前一步,站在了赵芯儿的面前,挡住了苏娘子的目光。
  随后,同赵芯儿道:“那是春阁楼的花魁苏娘子,平日里很是没规矩,夫人不必理会。”
  湖上的姑娘太过热情,赵芯儿没逛多久,便领着包子等人离开去了苏州最热闹的一条街上。
  走着走着,她瞧见前头围了一圈的人,正指指点点的,不知道说着什么,心中很是纳闷,便喊了包子凑上前。
  被人围着的中间的,是个有些年迈的妇人,她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头发乱糟糟的,上头还带了几缕银丝,看起来有些狼狈。
  她跌坐在地上,哭着大骂,“你个遭天谴的混账东西,我当初瞎了眼,才会将银钱都给了你,没想到竟养了个白眼狼!”
  赵芯儿只觉着这声音很是熟悉,微微怔愣了下。


第七十一章 嬷嬷   桃花剪不断。
  赵芯儿下意识上前几步; 这才看清了年迈妇人的脸。
  她微微蹙眉,不确定的喊了一声:“齐嬷嬷?”
  齐嬷嬷是赵芯儿娘亲的陪嫁丫鬟,对赵芯儿母女衷心耿耿。
  只不过; 前些年她父母双亡后,便被接到了祝府里去。她娘亲是庶女; 出身低,她就算是过去,便只能跟老姨娘也便是她亲外祖母一起住,别说是齐嬷嬷; 便是跟前儿的贴身丫鬟; 都没能一起带去。
  所以给了一些银子,全都打发出府去了。
  齐嬷嬷听到赵芯儿的声音; 顿时停止了哭骂,她扭过一张老泪纵横的脸,见到赵芯儿后,面露疑惑,“请问……您是?”齐嬷嬷,是她在赵府做嬷嬷时候的称呼,已经有好多年; 没有人这么喊过她了。
  因着赵芯儿此时是女扮男装,且她去祝府之时; 还不足十岁; 如今已经过了许多年,人也长开了; 只能隐约看出眉眼间有那么几分相似而已。所以,齐嬷嬷猜到了这可能是以前赵府的老人,但是没猜到她是谁。
  赵芯儿有些激动:“你真的是齐嬷嬷?”她记得齐嬷嬷离开的时候; 还抱着她哭了一通,后来跟她说,叫她在祝府里好好的,若是受了气,就来苏州找她。
  齐嬷嬷无儿无女,离开赵府之时,便打算来苏州,投奔侄儿。
  她没说自己是什么身份,只上前一步,将齐嬷嬷扶了起来。
  不过如今在外头,并没告诉齐嬷嬷她的身份,干脆将人带到了李府之中。
  到了院子里,赵芯儿叫李威和包子在门口守着。
  齐嬷嬷在江苏这么多年,是认识李大人府里的,跟着进来以后,便畏手畏脚的,看起来拘谨极了。
  这会儿,院中只剩下他们二人,心里顿时间更慌了,两只干枯的手攥在一起,紧张的看着赵芯儿。
  赵芯儿将自己的发簪摘下,头发瞬间变散了下来。
  她看着齐嬷嬷,道:“嬷嬷,我是芯儿。”
  齐嬷嬷闻言后,眼圈瞬间变红了,她颤抖着手,老泪纵横的看着赵芯儿,声音听起来有些哽咽:“小姐,您是小姐!”
  赵芯儿也微微红了眼圈,点了点头,“是我,齐嬷嬷,你不是来苏州投奔亲戚,怎的变成了这般?”
  齐嬷嬷叹了口气,将事情的原委都同赵芯儿说了。
  原来,齐嬷嬷今日在街上骂的人,正是她的侄儿。
  她前些年来的苏州,一开始娘家内侄待她的确不错,两口子将她当做亲娘对待。
  而就在去年,那侄儿要开一家铺子,同齐嬷嬷借银子,话说的很好听,说若是赚了钱,也能好好孝敬她老人家。
  齐嬷嬷手里头那些银子,等人走了以后,也是打算要给他的,听他这般说,干脆便将手中的银钱都给了他。
  可谁知,自从她将钱给了侄儿后,那两口子,便渐渐的变了。先是对她态度没之间那么热络了,家中吃的用的,也开始给她最差的,就在前一段时间,齐嬷嬷侄儿开的铺子生意越来越好,两口子手里也开始有了钱,对她态度是越来越差。
  嫌她整日在家中白吃白喝,还给她穿打补丁的衣服,吃剩菜剩饭。
  齐嬷嬷心寒了,钱也要不回来,争论了几次后,直接被人给赶了出来。
  说到此,齐嬷嬷苦笑了一声,又问:“别说老奴了,都是些糟心事儿,倒是您这些年在祝府中过得可好?怎的这副打扮,还突然来了苏州……”说到此,齐嬷嬷面露惭愧,当初,她还怕小姐到了祝府会受委屈,叫小姐若是过不下去,便来苏州,她照顾小姐,可如今,小姐来了,她却被人赶出了家门。
  赵芯儿道:“祝府的老太太是个公正人,待我很不错。此次,我是随夫君从京城过来的,女子打扮引人注目,遂扮做了男子。齐嬷嬷,既那混账这般对你,你便不要回去了,日后跟我回京城,我身边儿恰巧缺个嬷嬷。对了,嬷嬷,你侄儿同你借银钱之时,可有打欠条?”
  齐嬷嬷只注意到了第一句话,她很是惊讶,忙道:“小姐竟成亲了,嫁的是哪户人家?待您可好?”
  从京城来,如今又住在李大人府中,且方才同小姐一起进来之时,那些丫鬟小厮,对小姐都十分的恭敬……
  想来,小姐的夫家定当是不错的。
  赵芯儿如实道:“我夫君名唤袁子琰,是一位将军,他待我很好,晚间回来,你便能瞧见了。”
  齐嬷嬷连声说了三个好,“老爷与夫人泉下有知,也能安心了。”
  赵芯儿想起过世的父母,心中也有些难过。
  将发髻挽好,赵芯儿便将包子唤了进来。
  如今都回来了,暂时不会出去逛了,干脆也将依依不舍的李威打发走了。
  包子进来后,赵芯儿便介绍了二人认识。
  “包子,这是齐嬷嬷,是赵府的旧人,日后会留在我身边。”
  包子朝着齐嬷嬷憨憨的笑:“齐嬷嬷好。”
  齐嬷嬷也笑了笑:“哎,好丫头。”
  赵芯儿看向齐嬷嬷:“嬷嬷,别看包子老实,但其实很能打,寻常男子,十个都不是她的对手,明日,我便领着包子去帮你教训那混账东西。”
  齐嬷嬷擦了擦眼泪,便要跪在地上。
  赵芯儿忙让包子将她扶起。
  …
  晚间,袁子琰便回来了。
  看到院子中多了个嬷嬷,只是稍稍惊讶了下,并未多问,便抬步进了屋,顺便将包子与新来的嬷嬷轰了出去。
  此时,齐嬷嬷身上穿着的,是下晌包子找来的衣服,洗漱了一番,看起来倒是年轻了些许。
  她与包子站在外头,有些担忧的往里边儿看,小声问包子:“包子,姑爷待小姐如何?”
  这位姑爷,怎么瞧着有些凶。
  尤其是看人的时候,吓得齐嬷嬷都不敢抬头看。
  他……不会打人吧?
  包子见她这副模样儿,便知道她在担忧什么,于是道:“将军虽说瞧着凶了些,也挺缺德的,但是待夫人很好。”
  齐嬷嬷闻言,终于是稍稍松了一口气。
  “包子,你同我说一说咱们姑爷吧。”
  包子点头。
  再说屋内。
  袁子琰将外袍挂好,便走上前,温声问:“今日出门玩的怎么样,可开心?”
  赵芯儿点了点头:“苏州很是热闹。”
  开心的确是开心,只不过游船的时候,出了点儿小意外,当然,这事儿赵芯儿可不敢同夫君说。
  他若是知道,非要去找那花魁不成。
  袁子琰道:“等过些日子不忙了,我再陪你逛逛。”
  赵芯儿弯着眸子点了点头。
  他看了一眼门的方向,“怎的院中今日多了位嬷嬷?”
  赵芯儿同路上遇着赵嬷嬷的事儿,气呼呼的跟袁子琰说了。
  袁子琰见小姑娘气着了,眸色也微微发沉,“明日,我叫李威过来,同你一起出去,给那齐大忠个教训。”
  齐大忠,是齐嬷嬷娘家子侄的名字。
  赵芯儿捏了捏拳头:‘好,顺便将齐嬷嬷的银钱要回来。”
  袁子琰“嗯”了一声,揉了揉小姑娘的发顶。
  赵芯儿同夫君说了一番后,心里边儿也没那么气了,她扯住袁子琰的衣袖,轻声问:“夫君,你近日怎么样了,那些倭寇的下落可找到了?”
  这几天,他一直早出晚归,人瞧着都消瘦了些。
  赵芯儿知道他行军打仗辛苦,但亲眼瞧着,难免跟着揪心。
  说完后,见他眉头紧皱,便抿了抿唇,踮起脚尖,抬起胳膊,轻轻抚平了他眉间的褶皱。
  袁子琰捉住她的小手,“没事,不用担忧。”
  到江苏几日后,袁子琰发现那些倭寇,比想象中的更难对付。
  他们行踪飘忽不定,这两日,袁子琰率领众将士,找遍了临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