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妙医鸿途 >

第1174章

妙医鸿途-第1174章

小说: 妙医鸿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静在曾诚脑门上扣了一下,“少油嘴滑舌。对了,理查德那边跟踪得如何?”
  曾诚表情变得严肃,“他知道萨尔曼逃走,便觉得事情不对劲,然后收拾东西,试图离开伦敦。”
  “目的地?”孙静眼神变得冷酷。
  “西班牙马德里。”曾诚道。
  孙静又随手给了曾诚一个爆栗子,“说话能不能一次性把知道的消息说完,不要我问一句你答一句。”
  曾诚尴尬地笑了笑,“我们现在怎么办,行动吗?”
  孙静摇头道:“现在我们的行踪被英国警方紧密监视,所以还是要低调行事才行。将理查德的踪迹透露给英国警方,他们会处理好的。我们的目标是追踪欧文。”
  曾诚眼中露出凝重之色,道:“欧文,外表看似是一个烟鬼,但他行踪很飘忽,几乎摸不清楚他的生活习惯。”
  孙静沉声道:“能否找到暗面组织在伦敦的总部,就得从他身上入手。”
  曾诚苦笑道:“这次老大也算是深入虎穴,将伦敦的暗面组织成员算是成功地吸引出来,还是一如既往地勇气十足啊。”
  孙静轻轻地叹了口气,道:“如果能趁机剿灭暗面组织在伦敦的老巢,那是一件大好事。不过,暗面组织恐怕没那么简单。”
  曾诚也是眉头紧锁,“暗面组织和英国政府的高层肯定牵扯到很多复杂的联系,靠他们肯定不行,但至少能给暗面组织敲响警钟,不要低估我们的怒火。”
  七山岭村病毒、塔里病毒,这些都有世界暗面组织的痕迹,所以烽火将暗面组织视作必须要清除的重要对象。
  尽管七山岭村病毒是由应雄带入国内散布,但根据烽火现在调查出来的种种线索分析,病毒与世界暗面组织的地下人体实验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那时候开始,烽火就没有停止对病毒来源的调查,因为找不到病毒的来源,七山岭病毒很有可能会再次复制。
  病毒一种可怕的生物,它不分国界,不论是华夏人、岛国人、日耳曼人、犹太人,只要是人类都会被传染,一旦疾病爆发,就会有数以万计的人死去,经济会萧条,政权会跌宕,社会会恐慌。
  孙静朝曾诚点了点头,然后转身走入屋内,兄弟们都装好了身上的装备,他们现在要逮捕欧文,如今暗面组织出现的较高级别的头目,很有可能会陷入暗面组织的包围,但他们义无反顾,因为世界的暗面总要有人扫除。
  孙静组的成员很快上了一辆黑色的民用卡车,突然孙静捂着耳机,他沉默数秒,轻轻地叹了口气,有点如释重负,又似乎心有不甘,朝司机做了个停止的手势,“大家都下车吧,放弃行动!”
  从远在华夏总部得到的消息,暗面组织已经警觉,并对烽火此次行动做好万全准备。
  如果他们依然前往,那将陷入对方进行编制的陷阱之中,虽然烽火成员不怕牺牲,但他们也不会盲目地铤而走险。
  ……
  苏韬返回酒店房间,先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行医箱,发现姬湘君保护得很好,他一度担心自己被带走调查的时候,行医箱会被遗弃或者破坏,但姬湘君心有灵犀地发现这一点,将自己的行医箱藏了起来,他心中暗忖,找个机会要好好表扬一下姬湘君。
  苏韬在浴室里洗了个冷水澡,然后在身上的伤处涂抹药物,然后接到孙静的电话。
  孙静遗憾地说道:“总部那边传来线报,我们惊动了暗面组织,所以无法继续行动。”
  苏韬道:“萨尔曼呢?”
  孙静道:“已经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是否要将他转移给英国政府?”
  “不用,你将他藏好,找个途径带回华夏。”苏韬想了想,“萨尔曼或许还有点利用价值。毁掉他,还不如利用他的价值,让他死心塌地地为我们效劳。”
  孙静微微一怔,暗叹了口气,意识到苏韬准备利用萨尔曼,让中医进入印度市场。


第1444章 瞄准人口红利
  印度的人口已经超过华夏,按照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迟早会进入人口红利时代,取代华夏成为最有潜力的国家。华夏近几十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造就了世界奇迹,很多观点认为是,人口红利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原因。
  不过,人口红利是有瓶颈的,华夏是目前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所享有的“人口红利”的黄金时代正在渐行渐远。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华夏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
  但这个时候,高瞻远瞩,有战略思想的人已经瞄准新的人口红利市场,那就是印度。
  印度现在的人口数量与华夏相仿,但GDP却只有五分之一,也就是说,现在到印度进行投资,无论哪个行业,只要等人口红利爆发时,就会增长五倍。
  现在华夏的移动支付平台以及手机品牌商基本已经覆盖了印度的市场,不少商人都到印度的各大城市投资,准备等待人口红利的全面到来。
  作为一名中医大夫,想要发展弘扬中医,自然要将目标瞄准印度,如果能让印度和华夏两国的国民都认可中医的价值,习惯用中成药治病,那意味着全世界百分之四十的人,都已经认可中医的价值。
  尽管现在中医在国内还没有完全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苏韬一样怀揣着中医梦想的同行不断奋斗,中医迟早会成为华夏最主流的学科。但想要打入印度,那就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精细的战略计划,苏韬已经开始布局构思。
  虽然苏韬对萨尔曼不够熟悉,但萨尔曼的身上的确可以做点文章。
  萨尔曼的确陷害了苏韬,但幕后黑手另有其人,他只不过是帮凶而已,如果萨尔曼愿意配合自己,那么他自然可以宽容萨尔曼,给他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
  当然,如果萨尔曼不配合自己,那自己有的是办法,让他名声尽毁。
  苏韬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有严格的划分范围,像萨尔曼这种人,没必要对他善良,他更适合担当一枚棋子,如果效果不错,可以继续使用,如果存在风险,就得果断舍弃。
  将萨尔曼交给英国王室或者英国政府来处理,并没有太多的价值,还不如将他改造成敲开印度市场的敲门砖。
  萨尔曼和大森唯有着严格区别,苏韬对待大森唯虽然保持时刻警惕,但在很多事情上都尊重大森唯的意见,因为大森唯尽管是岛国人,也有许多缺点,但至少对苏韬表现出足够的忠诚。
  萨尔曼从一开始就陷害苏韬,苏韬即使让他为自己服务,也会时时刻刻拿捏着他的把柄。
  和萨尔曼需要一次面对面的交流,说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但这绝对不是现在。苏韬目前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要进行处理。
  苏韬走到阳台,目光扫视着外面的夜色,手掌在微凉的栏杆上缓缓抚摩,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荒谬感,两年前自己还在汉州破旧老巷的中医馆,每天担忧自己继承的产业会不会倒闭,如今却站在英国这个发布禁止中草药的国度,轻松自在地呼吸新鲜空气。
  门铃声响起,苏韬等待的人已经站在门外,他从阳台走过去打开房门,纪子面带微笑,道:“你准备好了吗?”
  艾伯特站在纪子的身后,打量着苏韬,尽管苏韬是华夏人,五官没有西方人那么立体,但艾伯特不得不暗叹苏韬的确有点特殊的魅力。他举手投足表现出来的自信,足以吸引任何异性,也难怪纪子对他这么迷恋。
  “我准备好了。”苏韬沉声道,“我们出发吧。”
  艾伯特叹了口气,望着纪子道:“你确定他能够治好艾米莉娅的病?”
  纪子笑着说道:“苏韬不是在车上说过了吗?他已经知道艾米莉娅的病因,但还需要重新确定一下。”
  艾伯特目光冰冷地凝视着苏韬,提醒道:“我只能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你能治好艾米莉娅的病,我将给你足够的奖赏。”
  苏韬等纪子翻译完毕,他轻松笑道:“转告王子殿下,我不需要奖赏,愿意给艾米莉娅治病,是因为看在你的面子上,如果真要有什么奖励的话,那就全部转交给你吧。”
  纪子眸光如水,在少女看来,这样的话无疑是最打动人心的。艾伯特愿意给苏韬许诺奖励,那么自然价值不菲,但苏韬愿意转赠给自己。
  纪子想了想,与艾伯特道:“他承诺会竭尽全力,治疗艾米莉娅。但你可是要做好心理准备,他可能会狮子大开口。”
  艾伯特不屑地撇嘴道:“艾米莉娅的健康在我心中无比重要,我只要拥有的东西,一定愿意拿出来。”
  纪子知道艾伯特不会欺骗自己,笑道:“那就一言为定。”
  苏韬并不知道纪子和艾伯特在交流什么,不过他发现艾伯特望向自己的眼神多了一抹轻蔑。苏韬琢磨着,难道艾伯特是觉得自己在故意讨好纪子?他并不知道纪子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思来转达自己的想法。
  纪子的想法很简单,苏韬虽然嘴上说自己不在乎什么奖赏,但纪子还是得帮苏韬争取,否则岂不是太亏了?
  少女的小心思,往往会有点小任性和小自私。
  在纪子的心中,苏韬显然比艾伯特要更重要一些,所以她会下意识地帮助苏韬争取更多的利益。
  现在是夏天,很深的夏,进入王宫也一样能感受到闷热的气浪。
  尽管知道苏韬并没有刺杀艾米莉娅的企图,但进入公主闺房之前,内侍还是仔细地检查了一下苏韬的身体,以及他随身携带的行医箱。
  发现行医箱中有银针,内侍有点犹豫不决,但碍于责任,提醒道:“这些东西都很锋利,存在刺伤公主的可能。”
  苏韬并没有因为内侍的话语而生气,古代给帝王或者妃子看病需要遵循的规矩还更多,这英国王室算是比较简单,第一次自己进入其中,没有检查得那么详细,现在提出这么多要求,只不过是有前车之鉴。
  纪子在旁边有点不高兴,帮苏韬争辩道:“这些都是中医的银针,针灸必须要使用的工具,连这个都不允许带入,那他还怎么给艾米莉娅治病?你们难道没有一点常识吗?”
  艾伯特在旁边皱了皱眉,道:“这也是他们的工作职责。”
  苏韬点头道:“我将行医箱放在外面,让我的助理保管,这样可以进去吗?”
  内侍这才气色好了许多,谦卑而得体地微笑道:“那就麻烦您了。”
  “这样真没关系吗?”纪子担忧地问道。
  “没事,古代给皇家治病,还要复杂呢。比如给公主治病,必须要弄个帘子遮着,搭脉的时候,要通过一根线牵着听脉,不能直接触碰公主的肌肤,否则那是大不敬,要掉脑袋的。”苏韬笑着解释道。
  其实悬线诊脉亦真亦假。真者,确曾有其事;假者,走线诊脉纯粹是一种形式。
  但凡后妃们生病,总要有贴身的太监介绍病情,大夫不厌其烦地询问详细情节,诸如胃纳、舌苔、二便、症状、病程等。当这一切问完,太医也就凭自己丰富的经验,成竹在胸了。到了悬线诊脉时,太医要屏息静气,沉着认真。
  悬线诊脉只不过是一种被蒙上了神秘色彩的骗人形式而已,如果不是太医事先已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详细的病情察问,那么再高明的神医圣手,也无法给后妃们治病。
  这时从不远处走来一名穿着白大褂的大夫,苏韬曾经与他见过面,是英国皇家医院的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