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妙医鸿途 >

第423章

妙医鸿途-第423章

小说: 妙医鸿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少医学名家,为了顾及自己的医名,面对小泉冶平的绝症,不会轻易尝试治疗。
  但如果成为国医选拔的试医患者,那就不一样,不仅参选者得硬着头皮治疗,那些国医评委也得事先评估小泉冶平的病情。
  绝望中露出一线曙光!
  越智浅香深思熟虑之后,明白了到稻田健次郎的良苦用心,自然不会拒绝。
  越智浅香缓缓起身,朝稻田健次郎鞠躬,由衷地感谢道:“稻田先生,一切就拜托您了!”
  稻田健次郎目光落在越智浅香白净柔嫩的俏脸上,心中一软,同情地说道:“我和小泉是多年的好友,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得到越智浅香的认可,稻田健次郎就得安排后续事宜,毕竟国医选拔的那些评委,并不一定会同意,让小泉冶平成为试医患者。
  想要成功让小泉冶平进入是试医患者的名单,或许还得走一些外交渠道,他进了轿车,就给华夏外交部一位熟悉的副部长说明了来意。
  副部长并没有直接答应,毕竟这个牵扯到跨部委沟通,而且国医选拔是卫生部非常重视的活动,外交部想安排一个病人进去,必须要走相应的申请流程,通过率极低。
  ……
  倪静秋回到家中,与倪步清迎面撞,身后还有表弟詹迪飞,看上去垂头丧气。
  倪步清主动与倪静秋打招呼,寒暄道:“静秋,你回来了啊?”
  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合适自己的亲姑妈,倪静秋轻声道:“是的,姑妈您回来了啊?”
  倪步清愧疚地一笑,道:“你表弟闹出那么多事情,我特地带他来请罪的!”
  倪静秋心中一宽,柔声道:“表弟很聪明,关键是还得静下心,受点挫折也是好事。等调整一段时间,我爸肯定还会委以重任。”
  倪步清连忙笑道:“是啊,我也这么想的!你先忙,我们就先走了啊!”
  等倪静秋走远,詹迪飞微怒道:“妈,你今天是怎么了,先对舅舅舅妈低声下气,现在还对表姐这么和善,莫非是吃错药了?”
  倪步清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微怒道:“你懂个屁!回去之后,好好修身养性,以后千万不要胡来。你以后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呢!”
  倪静秋进了书房,见倪步伟正在批阅文件,见地上摆放着一堆礼品,道:“姑妈,真是变性了,第一次回家还带了这么多东西,以前可是只有出没有进的主儿。”
  倪步伟淡淡一笑,摘下眼镜,道:“她有千错万错也是你的姑妈,我的亲妹妹,所以要谅解她。”
  倪静秋一语道破天机,无奈苦笑:“回购她手上的股份,看来最终还是撤销了!”
  倪步伟站起身,在书房走了两步,“作为一家之主,要有包容心。虽然我知道你小姑在外面没少做抹黑倪家的事情,但我们要宽己待人,如果有血缘的家人,都不多照顾,那些外姓人如何能安心攀附你这棵大树呢?你以后接管了倪家,一定要铭记!”
  倪静秋见倪步伟面色有点憔悴,点了点头,笑道:“又坐了一天吧?你看上去很累,我给你捶捶背吧!”
  倪步伟满意地看了一眼女儿,坐在了椅子上,倪静秋握紧粉拳,在父亲的肩上,灵巧、熟练地轻轻捶打!


第0515章 鬼压床睡瘫症
  蔡妍风风火火地忙碌燕京分店的事宜,苏韬则再次闭关,开始精心准备国医终审。
  能过关斩将,走到最后一步,都是了不起的医学专家,所以苏韬格外重视。
  他已经参加过多次斗医,看上去胜利是水到渠成,但每一次都全身心投入,而这一次的对手,也格外强大。
  最终进入五人名单,除了凌玉之外,还有三名西医入选。
  此次复试之后名单公布,让整个医学界极其震惊。
  原本中医都给人一种垂朽暮年的感觉,但这一次中医界却是有两人脱颖而出,而且年龄均在二十岁左右。
  从往届国医大师的审核情况来看,中医能入选的专家勘称凤毛麟角,而且平均年龄也比西医要高十岁有余。今年的评审组,本着优化年龄结构的目的,有意选拔一些年轻专家,所以在年龄上有所限制,西医专家也普遍比往年更加年轻,但没想到中医这边推出的人选让人大出意外,年轻得令人指。
  而且,两人的来头不小,一个是有千年传承的道医宗的天才弟子,另一个是天眼宋百宝窦新手的关门弟子,这两人均代表着中医的希望。
  中医杂志《杏林》和《岐黄》对凌玉与苏韬,分别进行了大篇幅详细报道,主要介绍两人出色的行医事迹。
  《杏林》有足够的专业度,将凌玉多年在乡野游医的故事挖掘出来,顺着凌玉的行医路线,走访调查了近半个月。
  凌玉虽说没有苏韬那么强烈瞩目的明星偶像光环,但扎根民间,治好不少疑难杂症,甚至有好几个癌症晚期患者,在他的治疗下,出现了明显好转,可谓医学奇迹。之前只不过是他太低调,所以外界并不知道,如今在《杏林》的曝光之下,凌玉的名气瞬间水涨船高,被《杏林》誉为“杏林界的明日之星”。
  至于另一本行业杂志《岐黄》则对苏韬更加关注,详细地综述了苏韬接管三味堂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尤其对苏韬在江淮医院救治白血病患者潇潇进行重点报道。另外,记者有些主观地赞赏了苏韬参加全球医学峰会上战胜韩医天才金崇鹤的意义。
  《杏林》和《岐黄》在支持角度上,打起了擂台,而行业内也在讨论,谁才是中医行业最厉害的天才。
  在行业瞩目下,国医终审终于开始。此次地点位于燕京中和医院,这里的设备齐全,更加方便西医专家能够迅地找到病人的病因。
  进入国医大师终审的五人,除了苏韬和凌玉之外,还有三名年轻的西医专家,分别是欧阳德、季冬和、彭瀚逸。
  欧阳德,三十八岁,毕业于美利坚哈佛医学院,精通内外科,如今是水木大学医学院最年轻的博士后导师,特别擅长颅内动脉瘤栓塞术这一技术含量极高的神经外科手术。
  季冬和,三十七岁,毕业于剑桥大学医学院,精通全科,是国内主推家庭医生服务的第一人。他不仅是一个医学专家,还是一个医学行业革命的推动者,创办的家庭医生公司有近万名医生,遍布全国,向十多万精英家庭输送全套医疗保健服务。
  彭瀚逸,三十九岁,毕业于牛津大学医学院,在国外工作任职多年,擅长癌症治疗,曾就职于英国皇家马斯登医院,曾多次荣登英国报纸,被誉为“癌症克星”。
  从这三人的履历可以看出,国内优秀的西医专家,均有光鲜亮丽的留学背景,当然他们资质也受过严格的审查,均来自于精英家庭,毕竟普通家庭很难支撑昂贵的留学费用。
  西医优秀的专家大多有留洋经历,这合乎情理,毕竟西医是从国外传入国内,根源在达国家,无论仪器设备还是学术研究,国外著名的医学院都有深厚的积累。
  三人年龄相仿,多次在各种医学交流会上见过面,所以彼此很熟悉,在进入终审的场地之后,就凑在一起聊天。
  他们的话题,一开始并非围绕今天的比赛,而是分享最近国际上又有了什么热点动态,或者自己的外国恩师,最近有拿了什么著名的医学奖,又或者昨晚自己的某个师兄为好莱坞明星治病时,现了个什么惊天绯闻。
  苏韬和凌玉比较孤单地站在角落里,显然没被三人放在眼里。无论从年龄,还是中西医的悬殊,还是社会地位,苏韬和凌玉都无法落入三人的眼中。
  如果换成一个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老中医,他们三人或许会寒暄,表示尊重。
  但两人在他们看来,就是毛还没长齐的小屁孩,就是他们带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比两人要大很多。
  虽说他们知道不能以貌取人,不能以年龄取人,但他们言语之间,还是隐隐透露出对评委会的质疑。
  自己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他们或者还在经历高考,或者在国外苦读多年,备考名校,还没有接触到医学知识。现在苏韬和凌玉却在二十岁的年龄,试图跟他们争夺国医大师的称号,这显然荒谬之极。
  “看来今天没有什么悬念!中医全面溃败,咱们三人可以顺利拿到国医大师的称号。”季冬和轻松地笑道。
  欧阳德摆了摆手,淡淡道:“我了解过两人,虽然比较年轻,但做出的一些事情,让人称奇。那个叫苏韬的年轻人,你知道他的推荐人吗?竟然是夏德春老师。”
  彭瀚逸不屑地笑道:“我知道这个典故,夏专家在闽南给曹老治病,想从中医养生入手,给曹老每天做营养膳食,没能治好曹老,还让他病情恶化。结果苏韬用一锅汤,让曹老的病情缓和不少。所以夏专家才会对苏韬如此推崇。”
  季冬和面色凝重地说道:“不可否认,中医在治疗某些疾病上,的确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论理论和实践,还是远不及西医系统规范。咱们入选国医之后,是要为长或者贵宾服务,怎么能用那些似是而非的办法呢?”
  欧阳德苦笑,叹气道:“这也是因为西医虽然科学严谨,但还是会遇到医学瓶颈,很多病人现西医治不好之后,就寻找中医来治疗。偶尔出现一例成功案例,就传得神乎其神,以至于在我们国家,没有理论根据,缺乏科学数据支撑的中医,还在广为沿用,被人当成救命稻草。前几年有一个中医名家,在各大电视上竟然说吃绿豆包治百病,导致绿豆价格一路飙升,简直可笑、荒谬!”
  彭瀚逸冷冷地说道:“中医已经落魄、凋零,越是如此,越是不能让它喘气。被历史所淘汰的糟粕,千万不能让它死灰复燃。”
  三个西医凑在一起,开始抨击中医的诸多不是。
  虽然他们尽管内心知道,中医在很多方面,依然对西医保持优势,比如他们在给一些病人开处方的时候,会选择副作用较小的中药合剂。但他们此刻,出于对自己医学理论的尊重,将中医贬低得一文不值。
  他们对话的声音不算大,也不算小。休息室的空间不大,所以苏韬和凌玉能清晰听到三人的交流。
  凌玉看了一眼苏韬,见他闭着眼睛,仿佛在收心养神,但眉头紧紧皱着。
  凌玉心知肚明,苏韬应该和自己一样愤怒吧。
  凌玉修炼的道医一路,保持淡泊无欲无求的心态,已经是一种本能,但面对三个竞争者,对于中医的漠视与诋毁,也少有得生出争胜之心。
  君子不争,并非是处处避让。只是高手,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想要让这三人住嘴,冲过去争辩是没有意义的。
  只有通过在斗医过程中的出色表现,才能让三人知道,中医并非糟粕,而是华夏数千年,无数医学前辈流传、总结下来的精华。
  作为今天终审的评委之一,谈罗佑早早地来到休息室。
  三个西医候选者立即停止争论,朝评委望去,这是西医泰斗级人物,也是三人的偶像。在国际医学界,谈罗佑有华夏医神之称,曾经多次受他国的邀请,给重要的人物治疗高难度疾病。
  谈罗佑目光平静地在众人脸上扫过,微微露出笑容,算作看到他们了。
  三人正准备迎上去,但谈罗佑却是快地朝角落里走了过去。
  三人顿时沉默了,他们意识到谈罗佑之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