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荒海有龙女 >

第745章

荒海有龙女-第745章

小说: 荒海有龙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自然不会拿现代人类社会的制度来生搬硬套,但她必须得给这些家伙找点事儿做,叫他们吃吃苦头,知道她不是好惹的,也多从他们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是不许她一顿饭一百二十八道菜,不许她晚起偷懒吗?好啊,上行下效,她要做到的,他们也都跟着做到!凭什么这群大臣一个月休沐三日,她身为皇帝却只有一日?凭什么她一天到晚待在宫中哪儿都不能去,他们却那么自由?
  来啊,互相伤害啊!
  玲珑最先提出的就是打卡政策,众臣每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完成当日工作进度后,若是无事便可提前回府,但现在不行了!都给她当九九六的社畜!此外还要进行工作评价考核,逐层上报,品行、态度、能力及公务处理水平各方面都要有要求,不合格者首次罚俸,二次官降一级,三次直接罢官!
  如此苛刻制度,众臣面面相觑,都想觐见,但谁也不想做那个出头鸟,秦枭目不斜视,反正这事儿跟他没啥关系,而且叫他来看也不算苛刻,朝中官员不乏尸位素餐之人,这些官员,当初都是走科举而来,得了官身便一心钻营,早就失了初心,朝中宛如一潭死水,众人只知结党营私为自己谋利,有几个想着为百姓做实事的?
  陛下这考核制度看似严苛,其实不过是最基本的要求罢了。如翰林院那群清闲的官员,官职低微的没有早朝资格,甚至日日闲来无事躺着等领俸禄!像是这样的人朝中到处都是,至少有了这考核制度,他们是再不敢迟到早退犯错误了。
  玲珑也只提出了这几个要求,她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也是借由老言官这次出头才故意发怒震慑群臣,就好比她本来想要把开个窗户,却威胁他人说要把屋顶掀了,众人大惊失色连忙劝阻,这时候她再说自己想开个窗户,众人便能轻易接受她的要求,殊不知她本来就没想着掀屋顶,只是想开个窗户罢了。
  日后温水煮青蛙,一点一点改进,早晚有一天叫他们再也不敢有二心,再也不敢给她找事儿!
  很不幸的,老言官成为了最新一只被杀鸡儆猴的倒霉蛋。他本来想借由玲珑给自己挣个清名,结果什么没捞到,还把自己跟老娘折里头了!不仅如此,小女帝还很大度地说念在他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不对他与老母亲做出惩罚,只罢了他的官,又口头斥责了几句,可九五至尊,金口玉言,无异于是将他全家打入谷底,再无翻身之日!
  老言官的前车之鉴也让许多人吸取了教训,别因为最近小女帝脾气很好的样子,就忘了这是个十一岁稚龄就能手刃藩王的狠角色!
  仔细想想,跟小女帝作对的人,到现在谁真的占便宜了?已经嗝屁的吴王就不说了,哪怕孝宗皇帝在时也嚣张跋扈的其他三位藩王,哪个得了好?在他们得意洋洋的时候,小女帝已经暗中修书前往边关,使得秦政派遣长子率秦家军前来,将京城围的固若金汤,藩王们若是真把小女帝惹急了,把他们当场斩杀,顶多是名声难听些罢了!
  仁安太后心疼女儿,她在后宫也帮不上什么忙,唯一能做的就是亲手给女儿做些好吃的犒劳,这也是孝宗皇帝驾崩后仁安太后最大的爱好了。
  眼见女儿耷拉着脑袋走进来,仁安太后心疼的不行,一把将人搂到怀里,摸了摸小手小脸,“瘦了,又瘦了。”
  有种瘦,叫你妈觉得你瘦。
  玲珑垮着肩膀,她把脑袋埋在亲妈的胸口一顿蹭,然后吐出一口长长的气:“……当皇帝一点都不好玩。”
  仁安太后听了,摸了摸她的头。
  可她也说不出叫女儿不做皇帝的话,若是女儿不做皇帝,她们会立刻被那些人拆吞入腹,连根骨头都难剩下。“若是你父皇还在,我儿就不会这样辛苦了。”
  “辛苦倒是不辛苦。”玲珑很实诚地说,“累倒是也不累,就是一点不好,生气的时候不能直接动手。”
  仁安太后:……
  天可怜见,那群臣子究竟是怎样讨人厌,才能把她的女儿变成这副暴力模样!
  虽然不曾涉及前朝,但孝宗皇帝在时,他们夫妻二人亲密无间,孝宗皇帝常常说些前朝的事与仁安太后听,那群老学究有多烦人多固执,仁安太后还是知道的。女儿又不似夫君那样脾气好,她居然会只想要揍人而不是砍头,仁安太后心中生出一股诡异的庆幸来……当初孝宗皇帝舍不得女儿习武,是多么正确的决定啊!


第733章 第六十二片龙鳞(五)
  玲珑美美地吃了一顿仁安太后亲手做的饭; 晚上又跟仁安太后睡在一张床上让她给自己按摩——孝宗皇帝身体不大好; 平日里处理政务又需久坐; 一天下来便是腰酸背痛吃不下睡不香。仁安太后便亲自同太医学了这套按摩手法; 无论什么时候; 只要孝宗皇帝回来了; 躺上了床; 她便会给他按按,天底下最尊贵的帝后,却生活的如同凡间夫妻一般。
  与仁安太后相处这么久; 玲珑自然明白她是个温柔似水又心细如发的女子; 且她与孝宗皇帝感情慎笃; 这样的一个人,最后为何会入陆宥的后宫?又无缘无故的死了?
  当时小女帝已死,仁安太后绝不可能爱上陆宥; 她爱过孝宗皇帝那样专情温柔的男人,又怎么可能对薄情深沉的陆宥动心?可她却入了陆宥后宫; 除了为女儿报仇,玲珑想不出别的可能性。
  想必陆宥登基后,天下安定; 他心中偶尔也会想念曾经那个对自己死心塌地的小女帝; 他从她手中夺走了江山; 又亲手割掉她的脑袋,如今他是天下之主,自有无数美人讨好献媚; 可唯一能让他俯首称臣的,只有被他残忍割头的小女帝。仁安太后是小女帝生母,母女俩容貌肖似,他难保没有睹物思人的念头,两人各有心思,可惜仁安太后必定是斗不过陆宥的,她最终究竟是自尽还是他杀,恐怕是千古之谜了。
  被母亲抱着安慰了一夜,次日玲珑仍旧神采奕奕,这回再没人敢说她十一岁还跟母亲同睡一张床的事了,昨日的老言官就是前车之鉴,谁家里没点阴私事,可谁也不想被拿到明面上来说!
  官员考核制度也在五日后正式开始,只是不许迟到早退敷衍渎职,大部分官员还是能够做到的,那些个做不到的,玲珑也是该罚就罚该打就打,一段时间后,朝中风气俨然令人面目一新。
  等到三位世子入京,玲珑设宴款待,藩王们终于能回封地,却要将自己精心培养的儿子留下来,这谁乐意?可不回去又能如何,他们父子全留下玲珑可不介意,她正好有理由派心腹大臣去封地“协同管理”呢!
  最初藩王们不懂什么叫做“协同管理”,玲珑一解释他们就恍然大悟,合着就是明面上派个监视他们的人呗!不行不行,坚决不行!他们不需要什么协同大臣,他们这就把儿子留下来自己回去!
  这是逼着他们放弃已经成才的嫡子啊!
  不出意外的话,这三位世子这辈子除了死,是别想回封地了。若是藩王们心怀不轨意图谋反,他们就是最先被诛杀的那一个,而若是不反,他们便要永远作为质子留在京城,此外,因为他们的出身,小女帝决不会重用他们,也就是说,这一生便如此蹉跎了。
  藩王们也很绝望,继承人是那么随便就能选出来的么?他们将儿子培养成今天这样,又花费了多少精力!
  这群人的担忧玲珑暂且不管,她是不可能放任藩王回去壮大自己势力的,只不过收藩一事不能操之过急,还需从长计议。眼下最重要的是民生问题,自古以来,老百姓才不关心龙椅上坐着的是谁,他们只要能吃饱穿暖,衣食无忧,便足够了。然而以大历朝目前的发展水平,老百姓们俨然还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
  每年收了粮食还要缴税,粮食产量低得可怜,缴税之后落下的钱能够吃饱饭就不错了,别的什么都不要想!再加上底层官员中饱私囊,百姓虽然不至于流离失所,却也称不上安居乐业,归根究底,还是粮食产量的问题,人口基数远远超出了粮食产量,许多儿女多的人家连饭都难吃饱,又谈什么别的?
  长此以往,穷的越来越穷,再加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私塾学院束脩昂贵,普通百姓根本负担不起,也没有多余的银钱送孩子去读书,于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只有贫穷。
  与贫穷相伴的,只有愚昧。
  玲珑看了各地呈上来的新生儿数据,出生率与夭折率一样高,女性因生产造成的死亡率也相当惊人,所以说要做一个好皇帝,首先,就要让自己底下的百姓吃饱饭。
  她搞了两世科研,各方各面皆有涉猎,大历虽然技术水平落后,但那些知识早就是贮藏在玲珑脑子里的。不过她是皇帝,断然没有她亲自下田去搞研究的道理,如何让百姓吃饱穿暖,这是工部该考虑的问题,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这又是户部该考虑的,国库里亮晶晶的银子难不成要养这么两群废物?
  玲珑召见工部尚书及主要官员,给他们定下了两个小目标。一,优化粮种,根据种植环境选择合适的农作物;二,改进现有落后且笨重的农具。
  大历朝百姓多用犁铧,犁铧体型沉重不易深耕,往往需要人畜卖大力气,得两三个人共同耕种,收益却不高。怕工部这些人脑子不够使,玲珑还亲自给他们画了图纸,要求他们造出如图上那种轻巧便捷的耕犁。再多的要求也不敢提了,至少比起犁铧,短辕犁与曲辕犁更加轻松,可以节省人力,且效果更好。
  此外还有筒车这样的灌溉工具,制作出来后无需人力照看便可自行进行灌溉。
  工部尚书捏着玲珑给的图纸激动的说不出话,看玲珑的眼神跟看神仙差不多,这些知识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可对于科技水平落后的大历朝官员来说,却是一个大大的进步!
  玲珑给了他们半年为期,粮种的优化与农具的改进,半年后她要看到成果,要是做不到,罚俸!
  至于户部,她则是提出了系统登记户籍并且进行全国大普查的要求,三教九流包括贱籍之人尽皆要登录在册,并且稍稍减免赋税,且增加“女户”。
  工部的人效率很快,有了图纸,农具很快便制造出来,下田一试,嘿!你还真别说,比过去难用的犁铧强上不知多少倍!
  只是粮种的优化需要时间,寻得的优秀粮种也在皇庄上进行试种,工部尚书天天朝宫里跑,好好一个白胖老头儿愣是被晒得乌漆抹黑,但精神头却很好,工部在六部里一直是个隐形部门,孝宗皇帝在的时候便不怎么重视,如今他们逐渐做出成果,哪有不高兴的!玲珑又不着痕迹地从各方各面进行提点与帮助,效率更是突飞猛进。
  全国大普查用了半年还多的时间才完成,各行各业的人尽皆登录在册,以往大历朝的环境,对丧夫的寡妇,无父无母的孤女等独身女子非常不友好,甚至发生过公婆将守寡的儿媳卖掉的事,而失去父母的孤女更是“吃绝户”的典型,有了女户后则不一样了,只要在衙门申请女户,便能得到朝廷庇佑,那些个想吃绝户的,被抓住可直接流放!
  这种事儿就是需要杀鸡儆猴,先逮两个罚了,其他人自然就不敢效法。
  女户出现后,开始有女子试着经商,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商人是最为卑贱的一列,可到了小女帝这却是个例外,小女帝鼓励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