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荒海有龙女 >

第868章

荒海有龙女-第868章

小说: 荒海有龙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是的,就是这样的,哪怕父皇对他的爱已经逐渐变成了忌惮,父子间的亲近掺杂了排斥与怀疑也没有关系,他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父皇疼爱的人除了他,还有许多兄弟姐妹,惟独母后只会爱着他。
  “怕也是很正常的,毕竟你只是个人类幼崽。”
  十五岁,对玲珑来说意味着什么?她躺在归墟龙宫巨大的珊瑚床上时,小憩一会儿都比这时间久。
  对于如何提高粮食产量,玲珑只负责提出理论,不负责实践,让她亲自去干是不可能的,至少在这世界的一百年内不可能。而她在被立为世女后一心捣鼓农业,对朝臣们来讲威胁性也小了很多,然而暗地里,玲珑的人还暗查了各个世家名下的土地情况,这可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这天底下有三分之一的地,都记在世家名下。
  而余下的三分之二,皇室又占据了一部分,再余下的土地,还要除去有功名在身可以免税的人,一个族里出了一个秀才,其他人都靠过来把自家土地挂在这秀才名下,如此便可免税,而每年所收的赋税,则都是从剩下的那些百姓手中拿来的。
  为何从开国到现在与蛮子打了那么多年的仗都不能赢?是缺精兵还是缺良将?
  都不是。
  缺的是物资。
  缺的是粮草兵饷。
  开国后本就由于战乱国库空虚,蛮子屡犯边境,没有充足的军需拿什么跟人打?只能把人赶走而不能彻底诛之。玲珑到了边关,除却一开始震慑住蛮人,也花了两年时间逐渐建立商市,说白了,干什么都需要钱,没钱都是白搭!
  太子想要实现千古一帝的抱负,想要改革变法,首当其冲的便是要有钱,否则便是独木难支。皇帝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吗?他软耳根归软耳根,但哪个帝王不想做出一番事业青史留名?
  皇帝只是无能为力罢了。
  世家的存在宛如附骨之疽,不彻底铲除,早晚会闹出又一个乱世来,只有一位铁血果断的帝王登基,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将朝堂大换血,才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否则这样拖下去,兴许还有百年兴盛,但也仅有百年,不会再多了。
  每一任不作为的帝王,留给下一代帝王的,都将是一个又一个无法挽回的烂摊子。
  太子想要改变现状,就不能耽于情爱,因为他肯定会非常、非常、非常地忙,而玲珑需要无时无刻的陪伴。
  尤其是年前生了一场大病后,皇帝愈发与太子离心,还做了好几个糊涂决策,甚至连皇后那里都很少去了。
  管赤折了之后,德妃与大皇子顿显弱势,恰恰是这种弱势让皇帝觉得他们没有威胁,他看着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出色,又年轻力壮的太子,心中生出了对死亡以及苍老的恐惧,他想起当年先帝驾崩,自己心中除了悲伤,更多的却是喜悦,满心以为能够成就一段霸业,谁知登基后才知道有些事,哪怕身为帝王也无能为力。
  太子呢?
  太子心里是不是也很期盼自己这个父皇驾崩呢?
  德妃与大皇子又在边上煽风点火,皇帝因此当众训斥了太子数次,都是当着百官的面,一点余地都不给。太子每回都默默地受了,他其实也很受伤,可这毕竟是疼爱自己多年的父皇,因此他都忍了下来,可在德妃口中,在皇帝心里,便成了:太子是不是在装腔作势?是不是心里在怨恨皇帝?
  人心一旦生出怀疑,就会动摇,这一点点的芽儿,在有心人的浇灌下,迅速长成了参天大树。
  玲珑回京后一年,太子因与皇帝政见不和,惹得皇帝大发雷霆,被皇帝训斥后罚了禁足。紧接着,皇帝又将大皇子派进户部历练,一时间大皇子党欢欣雀跃,东宫门可罗雀,就连后宫之中德妃都敢对着皇后娘娘挑衅了。
  皇后与太子失了圣心,许多人暗中投靠了大皇子,世家更是蠢蠢欲动,想要与大皇子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皇后娘娘却很是平静,她对眼前这一幕早有预料,皇帝是什么样的人她再清楚不过了,短暂的爱宛如朝露,太阳一出来便要蒸发化为乌有,从他纳了第一个侧妃开始,她就认清楚了现实。
  但应该属于太子的,决不能被别人拿走。
  朝堂中拥护大皇子的明显多过太子,太子对此并不着急,禁足解了后仍旧每日勤勤恳恳,仿佛还是父慈子孝,但谁都能看出祥和下的暗潮汹涌。
  直到又一年选秀,后宫又进了一批美人儿,贤德的皇后娘娘自然不会善妒,皇帝便日日笙歌——好像在这些妙龄少女身上驰骋,才能让他找回早已逝去的青春与鲜活。
  得知皇帝重病的消息,成国公与玲珑相视一眼,知道有些事该提早做了。


第815章 第七十片龙鳞(九)
  对于皇位,大皇子是势在必得; 然而让他最为烦恼的; 便是玲珑的存在。他知道; 只要这个女人活着一日,他就不能那么快得到自己想要的; 从前军中还有舅舅为自己打算,舅舅被流放后,他的人手不知不觉便被拔的干干净净,一个不留,没有兵权,在军中说不上话; 插不进去手,要怎么样才能当上皇帝?
  难道就要一直奉承讨好父皇?父皇虽然对自己和颜悦色许多,可太子不犯错; 又能如何?
  大皇子的幕僚们倒是想过陷害太子的方法,奈何皇后与玲珑两人守的滴水不漏,送去的细作还没来得及开展就已经被抓; 陷害不成; 众人又建议先下手为强,只要太子死了,皇后也好玲珑也好; 谁还能说什么不成?太子一死,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该立大皇子为储君才是。
  这倒是个好方法; 奈何根本没有门路可下手,不仅如此,那扶玲珑因女儿身深受皇帝信任,表面纹丝不动,私下里小动作不断,大皇子已经数次察觉到有人查到了自己头上来,包括他藏起来的那两座铁矿!
  若是被揭发了可了不得!这两座铁矿也是大皇子最后的王牌,到了紧要关头,他不介意自己使用更激烈的手法获取胜利。
  毕竟只要坐到那个位子上,史书如何记载,还不是他来决定?
  眼看皇帝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太子在成国公父女的支持下顺利监国,大皇子心焦不已,支持他的世家们也暗中鼓动,他们大都不希望太子登基,太过聪明与果决的皇帝,对于世家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大皇子这样自以为是又好糊弄的最好,到时候只要捧着供着,用美人权势腐蚀他的意志,世家便能再昌盛百年。
  那些幕僚、投诚的官员,大部分都与世家有关,就连德妃与大皇子身边伺候的人,也早早渗透进了世家的眼线,这对母子俩看似自我做出的决定,其实都是世家刻意引诱出的结果,可怜他们早已成为世家傀儡而不自知。
  玲珑自然也在其中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她不像成国公光明磊落,也不似皇后娘娘宅心仁厚,对她来说,必要的时候为了胜利,是可以用一些不那么上得台面的手段的。
  皇帝为何看重大皇子胜过太子?还不是因为大皇子“孝顺”、“听话”、“本分”?与会进谏的太子不同,皇帝做出任何决策,甭管对不对,大皇子第一反应都是吹彩虹屁,而太子更加务实稳重,久而久之,皇帝自然心就偏了,他倒也不是不再疼爱太子,只是比起日益高大的太子,他看到了风烛残年的自己。
  如果这个“孝顺”、“听话”、“本分”的长子逼宫谋反,皇帝又会怎么做呢?他屁股底下那张龙椅,连他的亲自册封的太子都不能觊觎,如果大皇子不仅觊觎了,还主动伸了手——他会怎么样?
  太子的性格更像皇后娘娘一些,下定了的决心就不会更改,而大皇子不愧是皇帝长子,跟他亲爹一样软耳根,稍稍煽动就动了心。
  那玲珑当然要给他创造机会不是?
  她当着朝臣们的面,请求回边关,太子先是假模假样拒绝,又在“万般无奈”下答应,大皇子的人亲眼看见玲珑率领家将离开京城,怕她折返,派人跟到了边关,确信她是真的回去了,才回禀大皇子。
  玲珑虽然不在,成国公也是个麻烦的人,这样的人要怎么解决呢?大皇子也有办法。
  他的幕僚献上一计。
  这世间能接近成国公的人并不多,而国公府的老太太显然是最佳人选。对于老大将爵位传给孙女一事,老太太不满极了,终日唉声叹气绞尽脑汁想再把这爵位给要回来,国公府二房一家更是贪得无厌,分家后搬了出去还成日朝国公府跑,美曰其名给老太太尽孝——被强大的兄长散发出的光芒掩盖了一辈子,做了一辈子平庸的人,二老爷心中难道没有不忿,没有怨怼,没有不甘?
  自然是有的。
  人只要有私心,就能派上用场。
  于是,成国公也顺理成章的“病”了,大皇子迅速派人将国公府围起来,他承诺了二房与老太太,待到自己登基,便将爵位转给二房,对此老太太与二老爷都非常满意。
  成国公在他手上,即便那个女魔头回来也不怕,除非她连她爹都不管。
  一切都顺利的不可思议,好像背地里有一只大手在推动这一切发展,大皇子带兵闯入皇宫,他得到的消息是父皇已经昏迷不醒数日,呵,要他说皇后娘娘可真是个狠人,表面上贤良淑德,却拼命地给父皇安排嫔妃侍寝,哪怕旁人不说,太医院里也有他的人,父皇哪里是生病,根本就是马上风!
  他闯入皇帝寝宫时,皇后娘娘正在给皇帝喂药,昏迷不醒的皇帝吞药艰难,忽然闯进来这么一群身着甲胄手持武器的人,皇后娘娘并没有惊慌,反而很是淡定:“永铭进来,都不需要通传一声了么?”
  永铭正是大皇子的名字,闻言,他冷笑道:“今日我便要铲除妖后,为父皇讨个公道!父皇明明已病入膏肓,你却对外声称父皇仅是风寒,你打的是什么主意!有我在,必不可能让你的阴谋诡计得逞!”
  皇后娘娘嘲讽地看他一眼:“永铭今日可真威风,怎么,这几位大人,也是觉得本宫图谋不轨,跟着永铭来给皇上讨公道的?”
  站在大皇子身边的正是几个世家的家主,也都在朝中担任要职,此时此刻,他们脸上都是一派正义,深觉自己师出有名,半点脸皮都不要。
  皇后娘娘把药碗放到一边,擦了擦沾到药汁的手指:“谎报皇上病情,是为了稳住朝臣们的心。永铭这话本宫可听不明白,本宫能有什么阴谋诡计?皇上病了,本宫无需算计,太子也能顺利登基,本宫到时便是太后,所以,永铭说说,本宫在打什么主意,又有什么阴谋诡计啊?”
  大皇子身边的幕僚义正词严:“自然是皇上遗旨废太子,拥大殿下为皇!皇后正是知道此事,才要对皇上暗下毒手!”
  这倒打一耙可真是厉害,皇后娘娘道:“那么想必你们的遗旨也准备好了吧?”
  她看向昏迷不醒的皇帝,轻叹:“皇上真是可怜,原来永铭登基后,竟是存了将还活着的皇上也杀死的意思。”
  否则“遗旨”二字从何而来?
  没有人注意到,皇帝的眼球突然动了一动。
  “殿下,未免夜长梦多,先将皇后拿下,太子是个孝子,待会儿也便是咱们的掌中之物了!”
  大皇子颔首:“来人!把这妖后给我拿下!”
  他带来的将士朝皇后娘娘冲过去,皇后娘娘却并没有害怕,甚至眼睛都没眨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