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荒海有龙女 >

第920章

荒海有龙女-第920章

小说: 荒海有龙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百姓罢了。
  玲珑翻了翻镖局的账本,发出一声轻笑。
  凤舞觉得这笑带了丝嘲讽的意味,不由得皱眉:“姑娘可是有话要说?”
  “你的账算错了。”
  玲珑答道。
  “怎么可能!”凤舞立刻道,“这账本我都是翻来覆去算了好几遍的,绝不可能出错!爷,您是知道的,属下一直尽心尽力,从不敢敷衍!”
  徐承弼却信玲珑:“当真出错了?”
  “嗯。”玲珑点头,看了凤舞一眼,随即指出了几处数字上的错误。
  凤舞暗暗心惊,遂不敢再轻视玲珑。
  诸葛商则笑道:“凤舞可是对数字敏锐得很,也是我们这些追随爷的人里头算账最快最好的,爷才让她管后勤,没想到玲珑姑娘只看一眼便看出了错误,不知道姑娘……”
  “没兴趣。”玲珑说,“我是出来玩的,可不是来帮忙的,别想太多了。”
  诸葛商被拒绝了,露出十分伤心的表情:“姑娘这样说便太伤人了。”
  玲珑懒得搭理他,只道:“你们得快一点,要来不及了。”
  来不及……什么来不及?
  次日,徐承弼等人便知道了答案。
  如此炎热的天气,他们裹着厚厚的衣裳,连头都包了起来,望着那铺天盖地的蝗虫席卷而来,嗡嗡声听得人头皮发麻,只见蝗群飞过一片地,再离开时,已是吞噬一切,寸草不生。
  无数百姓哭喊哀嚎,却为时已晚。此时他们再后悔没有听金龙镖局的话,也来不及了。
  知州听说犯了蝗灾,当时吓得站都站不稳,他胆子还小,不敢去看,那铺天盖地密密麻麻的蝗群从知州府飞过,这知州竟是躲在被子里瑟瑟发抖!
  蝗灾之后,果然是旱灾,大地开始龟裂,河流干涸,家中井水都逐渐打不上来,地里颗粒无收,家中没有余粮,要如何过日子?
  偏偏这知州怕丢了自己的乌纱帽,还不敢上报,直到旱情越来越严重,几乎席卷了大半个大梁,再也瞒不住的时候,远在皇宫纵情声色,拥着美人欣赏歌舞的皇帝才知道。
  可他又有什么办法?他斗不过朝中那些老狐狸,倘若徐承弼还在,有徐承弼的帮助,兴许还能有力挽狂澜的机会,可惜已经没有了。
  随着时间过去,灾害愈发严重,随便出门便能看见到处都是死人,慢慢地开始爆发动乱,许多地方的富人都被灾民强入,不仅瓜分了粮食财富,还闹出了人命。有些人只是想讨口吃的,有些人却是浑水摸鱼,出了不少惨绝人寰的凶案,甚至在灾害严重的地方,发生了易子而食的事件。
  徐承弼为此瘦了一大圈,灾前预警无效,他只能倾尽所有尽可能买下大批粮食及药物,可无偿赈灾,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且灾民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开始背井离乡,户籍形同虚设,官府闭门装死,朝廷毫无动静,好像要眼睁睁看着大梁被蚕食。
  正是此时,突厥又卷土重来,内忧外患,大梁危在旦夕。
  而朝中仍然是各自为营,谁也不管百姓死活,谁也不管突厥来袭,徐绍倒是想打,可他性情强硬,得罪了不少人,兵部随随便便扣押粮草,军需供应不足,他便吃了败仗,此后更是疯狂求助,朝廷也充耳不闻,只让他坚持。
  坚持?
  怎么坚持!
  不给银子不给粮食,让将士们都喝风吗?!
  在这种情况下,徐绍做了个令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他率着手下二十万大军,投靠了突厥!
  消息传来时,皇帝正与美人缠绵,听到徐绍叛国,瞬间软了,随即勃然大怒,要派人去讨伐,可朝中又有谁可用?能用的,早被排挤走了,剩下这些,钻研逢迎一个个比谁都厉害,真上阵杀敌,还不如让他们去死!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难道真的要亡国了吗?
  先帝在时,徐家威震天下,突厥不敢来犯,屡屡示弱,为何到了他,却瞬间变脸?还有那徐绍,竟仗着自己对大梁的了解以及手中的舆图,带领突厥开始吞并大梁!城池一座一座丢,告急的书信一封一封来,皇帝万万没想到自己非但没能立功,反倒连守成都难!
  他终于开始后悔了。
  这一切都是从他诛杀徐家开始的!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倘若徐承弼还在,怎会有今日之灾!倘若徐承弼还是他的左膀右臂,他、他又如何会沦为昏君!曾经雄心壮志的皇帝,似乎已经看到了千百年后史书上对自己的评价,祸国殃民,残害忠良,是为昏君!
  正在此时,京城地龙翻身,无数人在睡梦中便丢了性命,便连皇宫也坍塌了一半。
  冥冥之中,皇帝想起徐承弼被劫走后,那些看守的差役回来禀报时说的话,那位神仙说,“告诉你们皇帝,他陷害忠良草菅人命,上天会降下神罚。”
  这就是神罚吗?是因为他做错了事,所以上天要降临惩罚在他身上?
  从蝗灾、大旱、徐绍背叛,再到地龙翻身……这一切一切的天灾人祸,都是因为他?!
  皇帝怎么能接受!他是真龙天子!他是众望所归!他是天命!他怎么会犯错!
  沉溺声色的皇帝立刻抛弃了美人们,命人四处搜寻有名望的僧道之人,命他们为大梁祈福,为自己祈福,请求上天不要再降下神罚,就连皇帝自己都换了道袍,虔诚的一日三炷香,沐浴吃斋。
  徐承弼得知这个消息时,简直都要气笑了!
  他真的搞不懂那个少年意气的皇帝,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他的百姓在受苦,突厥又在虎视眈眈,身为帝王不想着救治灾民处理灾情,竟将一切寄托于神佛身上?这也太荒谬、太可笑了!
  徐绍叛国后,接任他的是一位名叫邱昶的将军,邱将军今年已是五十高龄,曾与徐老将军共事,因身受重伤离开军营,没想到老来又临危受命,可他终究是老了,再加上粮草不充足,朝廷迟迟不肯增援,仅能率领将士们苦守边城。
  老将军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尘烟滚滚而来的突厥铁骑,老泪纵横,他和徐老将军一样,有三个儿子,却都已战死,年纪稍大的孙儿们也未能生还,只留下个最小的,今年才十三岁的小孙子,面上犹带稚气,却已披甲挂帅,随他出征。家中老妻送他们祖孙二人离开时,泪流满面,不知此生是否还能相见。
  “今上昏庸!重用谗臣!残害忠良!”老将军大声说着,“可我等男儿皆是大梁子民,生为大梁!死为大梁!今日人在城在!城亡人亡!不死不休!”
  将士百姓们都群情激愤,突厥性情残暴,但凡入城必定是烧杀抢掠,与其任人鱼肉,不如拼死反抗!
  “人在城在!城亡人亡!人在城在!城亡人亡!”
  此番带兵的是突厥大王子呼其卡,以及叛将徐绍。
  开战前,徐绍甚至写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信来劝降,被邱老将军破口大骂,斩杀了来使,将脑袋悬挂于城门之上。
  徐绍大怒,两军交战,邱老将军粮草不足,徐绍深知无需动武,只需围困,自能不战而胜!
  如今连马鞭都煮了吃了,城破只是早晚的事,邱老将军望着远方,只觉心中悲凉,他身边,十三岁的小孙子形容憔悴瘦削,却一脸的坚毅,邱老将军喃喃道:“徐绍啊徐绍,你连十三岁的小儿都不如!”
  徐绍不愿再浪费时间,下令攻城,邱老将军祖孙两人率领军民对抗,只可惜双方实力相差悬殊,眼见已有突厥人爬到城楼之上,却有一利器凭空飞来,直直没入那突厥人的后脑,只一瞬,对方便轰然倒下!
  向朝廷发出几十封告急信却得不到回应,早已绝望的邱老将军猛地抬头望去,远远掀起尘土的军队之中,印着“徐”字的旗帜迎风招展,猎猎作响,他立时冲着还在奋战的将士们与百姓们大吼:“徐家军!徐家军来了!守卫我大梁的徐家军来了!大家再加把劲!把突厥人赶回草原上去!”
  徐家军的威名,便是黄毛小儿也听过,谁幼时不是听着徐家军的故事长大的?许多孩子甚至从小便立志当兵。只是后来皇帝昏庸,徐家军被打散,谁曾想今日徐家军又来了!
  老人们说得对,徐家军就是大梁的守护神!有他们在,突厥别想踏进大梁一步!
  众人顿时感觉有了劲儿,浑身是血,也仍然拼命把爬上墙头的突厥人打下去!
  为首的正是徐元基,他奉命带粮草来支援邱老将军,隔得老远便看见了突厥旗,当下声若洪钟,天地失色:“徐绍狗贼!!!!!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徐绍正在与人商议如何智取边城,突然听到这噩梦般的声音,手中的舆图都没能拿稳,啪的一声落在地上。
  徐元基!是徐元基的声音!
  他们二人曾亲如手足,徐绍身形瘦弱,徐元基便护着他帮助他,两人之间曾是那样亲密无间,可最终徐绍选择了背叛,他永远都忘不掉自己将剑刺向将军时,徐元基那愤怒又失望的眼神。
  从此之后,他们再不是兄弟,而是至死方休的仇敌。
  而突厥人对徐家军的恐惧是刻在骨子里的,明明大梁人是那样没骨气,可徐家军却宛如他们的天敌,尤其是徐元基,那是徐承弼手下猛将,光是听到他的声音,便有许多突厥人心神不稳。
  徐绍及时道:“冷静!没什么可怕的!现在已经没有徐家军了!徐元基带来的人肯定不多,你们怕什么!大梁朝廷都不管他们,如今又是天灾频发,突厥才是天命,你们都是勇士,还怕什么!”
  可随即便有人连滚带爬的闯进来:“狼!狼!狼来了!”
  徐绍见他如此慌张,心中愈发烦躁,踹了他一脚,将来人狠狠踹翻了几个跟头:“怕什么!那有什么狼!这又不是草原!”
  “狼群!徐家军带来了狼群!”
  “什么?!”
  徐绍坐不住了,他立刻出去查看,只见徐元基肩扛大刀,正大笑着看着他:“徐绍狗贼!还是男人吗!是男人就出来堂堂正正痛痛快快打一场!”
  徐绍太了解徐家军,也太了解大梁了,他必须死。
  徐绍不敢置信地看着围绕着徐家军的狼群,一匹匹油光发亮毛色浓密,这些巨狼足足有成年男人胸口高,看着可怕极了!
  “诸位兄弟!”徐元基大吼,他本就是个大嗓门,数万人的战场上,他的声音也能清晰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你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大梁人!有些还曾是俺徐家军的一员!今日你们当真要背叛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百姓!自己的亲人!还有自己的荣耀!抛弃徐家军的威名!抛弃做人的尊严!沦为突厥走狗吗!”
  “突厥人与俺大梁人是死敌!他们永远不会将你们当成兄弟!俺知道你们许多人当时碍于徐绍被迫投敌!现在!只要你们冲过来!你们就还是俺们的兄弟!是不是啊兄弟们!”
  跟随在徐元基身后的将士们大声吼叫:“兄弟!回来兄弟!回来兄弟!”
  喊声震天,徐绍叛国是为了富贵荣华,可许多将士即便追随他而去也仍然是普通将士,他们吃不惯腥膻的羊肉,觉得马奶酒不好喝,也不喜欢昼夜温差过大的草原。他们想念故土,想念亲人,想要堂堂正正作为大梁人活着!
  不得不说,徐元基的话太有感染力,也太过真诚,不知道是谁先带的头,反正有了第一个冲向徐家军这边的人,剩下的,徐绍便再也阻挡不了了。
  他想要拔刀斩杀叛徒以威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