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莫问天 >

第31章

莫问天-第31章

小说: 莫问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硬毁了讲经台也在所不惜。老村长在雪灾中失去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这几年气候好,经过雪灾的袭击,草原上的牲畜又比较少,草原上以前常有的因为争夺草场而进行的争斗也暂时消失了;老村长带着老伴和一个儿媳一个孙子辛苦几年才攒下这几个钱,就这么全献出来,太可惜了。
  夜幕降临了,月牙升起在东边的雪山上,卡瓦轮寺内的酥油灯一盏盏亮了起来。巨大的火把插在主殿的角楼上,和帐篷区的点点灯火形成巨大的反差。
  洛桑借着黑暗的掩护,经过卡瓦轮寺的主殿,进入了白殿的院落。静谧的夜色里,白殿出奇的安静,几盏酥油灯燃起的侧殿中也不闻人声。洛桑凭着白天的记忆,从中间佛殿的左侧向后掠去;黑暗的佛殿里也是静悄悄的,但洛桑感觉到里面至少有四个喇嘛在里面安静的打坐,其中有两个人,至少有和恩扎格布大喇嘛相近的境界了。但他们还察觉不到洛桑的行动,洛桑也不想惊动他们。
  出了白殿,一条狭长的白石小道出现在面前,这就是通往密宗修道场的比经之路。小道的两侧是陡峭的山崖,黑暗里,小道也显的阴森恐怖了。顺小道走了十多里,洛桑终于来到了被白石墙包围的卡瓦轮寺的密宗修道场。
  这个小院只有百十平米的空间。一排平房坐北朝南,正中是一佛堂,佛堂的大门正对着院门,佛堂两边就是禅房了。佛堂后,是一石崖,石壁上有个洞口,里面一条幽深的石径串起了一座座小石洞,这里,就是密宗修炼者修炼的地方。
  洛桑在白石墙前停下来,神识发散出体外,四周的一切浮现在洛桑的眼前;很快,洛桑找到了扎尔额尼,他正在一间五平米大小的石洞僧房里打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信息节奏,洛桑现在能分辨出每一个和自己接触过的人的不同信息,像现在这样的找人方法洛桑已经能运用自如了。洛桑还发现在佛堂里有六个人围坐着,他们在联手运转着一种阵法,为中间的一个年轻的喇嘛护法。洛桑感觉到那年轻喇嘛就是恩扎格布大喇嘛的一个弟子,在送恩扎格布大喇嘛去天葬场的旅途上,他一直安静的跟在洛桑的身边,无悲无喜、自在从容,让洛桑当时很是惊异。现在通过这一段对藏传佛教的研究,洛桑理解到他们对于恩扎格布大喇嘛的飞升有着另一种理解,但洛桑还是对于他的表现感到吃惊,能这么年轻就参悟到透生死大道,真不容易。
  洛桑查看了一下年轻人的状况,发现他的境界在飞快的提升中,已经到了第七重境界的初始阶段;凭洛桑对密宗心法的了解,他应该是如今卡瓦轮寺内最年轻的一个达到此境界的喇嘛了。刚才洛桑在穿越整个卡瓦轮寺和寻找扎尔额尼大喇嘛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对感受到的每一个人进行了考量,这个年轻人应该是卡瓦轮寺最年轻的高手了。不算白殿内的人,卡瓦轮寺到此境界的只有五个喇嘛,其中包括扎尔额尼大喇嘛。就连他身边为他护法的六个寺中长老也不过才第六重境界。
  洛桑不知道,这个年轻的喇嘛,是恩扎格布大喇嘛的两个弟子之一;年纪虽不大,但辈分却高的惊人。他是恩扎格布大喇嘛十年前云游归来带入寺内的,一直负责着照顾恩扎格布大喇嘛的起居,恩扎格布大喇嘛的字迹只有他能准确无误的分辨出来。
  在寺庙内,真正能读经的人为数不多,大多从事杂务活动、建筑、刻经印经、绘画雕塑、念咒、降神、打卦等。
  学经的僧人称“贝恰娃”,所能考取的最高学位是“格西”。获得格西资格的僧人可出任僧官、收授门徒、担任寺庙里的职务等,还可以升入密宗修道场修炼密宗心法。这个年轻僧人入寺五年就考取了“阿然巴格西”学位,(阿然巴格西,是学僧在各大寺院的密宗学院中通过对密宗理论的研习以及实践修炼而获得的一种格西学位。一般而言,进入密宗学院修学的条件比较严格,其学僧必须先经过在闻思学院研读藏传佛教五部大论的阶段,并在此获得毕业后才有可能升入密宗学院深造;或被选派或推荐到密宗学院研修,最后取得阿然巴格西学位。)但并没有在卡瓦轮寺内担任任何职位;他一直守在恩扎格布大喇嘛的身边,寺里的僧众也是在最近才知道,这个平时不怎么显眼的年轻人已经有了如此高深的修为。这次他在修炼时,全身火热,颤动不已;没办法了,六个负责密宗修道场的长老排出了金刚伏魔阵,来驱逐他的心魔,护持他挺过难关。
  金刚伏魔阵具有屏除外魔,清心静气的功能,六个大喇嘛同时发动,功效更是惊人;但是年轻的僧人现在需要的不是静心,而是祛除心魔。洛桑察觉到在青年人修炼的密宗“三脉七轮”的内息里,一股庞大的真气在脐轮、心轮、喉轮之间冲撞着,寻找着通向顶轮的通道,年轻的僧人的喉轮处被冲击的阵阵抖动,他已经不能控制自己的真气了;一旦这股真气不能一气冲过喉轮、眉间轮到达顶轮,他的修为就将毁于一旦。可怜的年轻人,他现在只有两条路了,一是自己再控制住真气,二是有外力来镇压疏导那股真气;过了这一关,青年就能立地成佛,进入光明圆满之境界,也就是洛桑的第九重境界。为了可怜又可敬的恩扎格布大喇嘛,洛桑决定救救他的弟子。
  洛桑知道自己不能贸然出手帮助那年轻的僧人,他只要在这隐秘的密宗修道场一现身,肯定会先遭到金刚伏魔阵的攻击。洛桑虽然不太在乎被六个六重境界的喇嘛操纵的金刚伏魔阵,但没了金刚伏魔阵的护持,恩扎格布大喇嘛的弟子肯定会立即走火入魔。
  分一丝神识,洛桑惊动了入定中的扎尔额尼。扎尔额尼大喇嘛缓缓的睁开了眼睛,一缕惊喜的笑容浮现在他的脸上;没怎么停顿,扎尔额尼大喇嘛就走出了禅房;一会儿,出现在了佛堂中。六个长老看到扎尔额尼大喇嘛,心里的石头放下了一半;扎尔额尼大喇嘛是卡瓦轮寺里现在最具权威的喇嘛了,有他在,即使这个卡瓦轮寺百年未见的少年天才出什么意外,也好交代些。
  可是扎尔额尼大喇嘛却没在佛堂停留,走下佛堂的十六级台阶,走到紧闭的道场大门旁,恭敬的打开大门;一个年轻的青年人手握佛珠出现在门口,他和扎尔额尼大喇嘛相视一笑,在扎尔额尼大喇嘛的陪伴下来到了佛堂里。到此时,六个长老才发现青年手里把持的竟是恩扎格布大喇嘛所有的那串佛珠。
  青年和扎尔额尼大喇嘛都没有讲话,六个长老在扎尔额尼大喇嘛示意下放缓了金刚伏魔阵的阵法运转。青年两手虚心合掌,两手大指和小指各相并,其余三指微开,如八叶莲花形,这是顶礼莲花部诸尊的手印,称为莲花合掌。在六长老的惊异中,青年完成了这个在他们看来十分普通的莲花合掌手印,但不普通的是,就凭着这个普通的手印护持,青年轻轻一步跨入了正在运转的金刚伏魔阵阵中,似乎他原本就是金刚伏魔阵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样;青年右手握拳,朝内,拇指压食指;左手握拳,朝外,食指压拇指置于胸前,此为金刚萨锤大手印;这个手印就不普通了,此为修炼到极高境界的金刚心菩萨法手印,历来是降妖伏魔的最高大法印;不同的是,青年的双手之间还握着那条佛珠。金刚伏魔阵在六个长老的运转下,聚集了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只一瞬间就从六个长老的掌握中消失了。
  一时间,青年金刚萨锤大手印间的佛珠,光华四射,如活物般扭曲跳跃着;哦而,那串佛珠中的黑色扳指上,射出一道紫光,罩向金刚伏魔阵中的青年僧人;僧人剧烈颤抖起来,一道道紫光不断射入他的海底轮、生殖轮、脐轮、心轮、喉轮、眉间轮和顶轮穴道内,青年的僧衣渐渐破碎了;一道道黑色的汗水从他体内流出来,又马上被新的汗水冲刷掉,随着汗水从黑到黄到红最后转为无色,青年僧人的躯体慢慢变化着,原本瘦弱苍白的皮肤变的晶莹光泽了。
  六个长老和扎尔额尼大喇嘛惊异的看着这一切,他们知道青年僧人正经历着传说中的才有的最高灌顶大法:聚意灌的洗礼,能进行这种“聚意灌”的,他们知道的只有把佛教传如西藏的莲花生活佛,那是个传说中的人物啊!
  忽然,正在给僧人“聚意灌”的青年手印又变,两手无名指相背立,两手中指平伸相叉,两手小指平伸相叉,又以两手食指钩两中指,以两手大拇指按两手小指之端,为跏趺坐端坐在青年僧人身后,口念:“唵、麻呢、叭咪、吽”。
  随着这句藏传佛教最普通的六字真言被青年一字字念出,整个修道场被一层层的音波震动了。所有在这里修炼的僧人都被从修炼中唤醒,向着佛堂赶来,到了佛堂,他们看到了一个奇异的场景:一个呈跏趺坐的青年藏民,手持恩扎格布大喇嘛留下的佛珠,端坐在佛堂正中;佛珠正射出红、白、黄、蓝、绿五种光华,把佛堂映照的宛若仙境;六个长老和扎尔额尼大喇嘛赤裸着上身围坐在他的周围,一道道光华射向他们;而青年的身边是白天练功出状况的恩扎格布大喇嘛的徒弟,他的身上简直是一丝不挂。
  有悟性好的僧人意识到:有奇迹在这里发生。随即也脱下僧衣,步入佛堂坐下默念本身佛,手捏法印,开始修炼;马上就感觉到有决大的能量从七轮所在灌入体内,自己从前所接受的灌顶从没这么强烈过。没多久,在修道场修炼的僧人都褪下外衣,打坐在佛堂里了,一个空前盛大的集体灌顶仪式就这么在卡瓦轮寺的密宗修道场内开始了。
  作为主角的洛桑,也没想到自己的一时作为,会引发这么大的威仪。刚开始,他只是想借助被六个密宗长老运转的金刚伏魔阵聚集起的强大能量,和恩扎格布大喇嘛留给自己的佛珠,为恩扎格布大喇嘛的弟子做点好事。但在按照密宗灌顶仪式为恩扎格布大喇嘛的年轻弟子灌顶期间,洛桑对这个聚集了这么多纯净能量的金刚伏魔阵产生了兴趣;他在灌顶的间歇里,以恩扎格布大喇嘛的佛珠为媒介,推动被自己从六个长老那里强行接收过来的金刚伏魔阵。不可思议的事情又一次被佛珠引发了:佛珠的红、白、绿、黄、蓝五色珠子以黑色扳指为阵眼,自动运转起了金刚伏魔阵;但是,由于又洛桑的意识存在,里面似乎又加入了五行阵的一些东西。激荡的能量被从草原、从雪山、从这离天最近的高原上圈聚了过来;洛桑感受到,似乎点点的星辰和皎洁的月牙,都被这陌生的奇阵剥夺了一些光彩,那光彩也化做能量汇聚到了这里。
  恩扎格布大喇嘛留下的佛珠,是一件流传久远的圣器。当初佛教传人莲花生从印度翻越喜马拉亚山到西藏传教时,就手持着这串佛珠。只不过当时只是仅仅只有那三十五颗由历代印度高僧坐化后留下的舍利子琢磨而成佛珠,还没有那颗最大的黑色扳指状佛珠;而且,也不像现在这样为五色。经过一千多年来不知多少代高僧活佛的修炼,佛珠渐渐分出了不同颜色。
  藏传佛教认为,人体由五大组成,骨肉是地大,液体是水大,体温是火大,气体是风大,灵息是空大。气息也有地、水、火、风、空五种,功夫到家,可见五气之色及其远近。地气黄色,水气白色,火气红色,风气绿色,空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