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杨柳细腰 [金推] >

第85章

杨柳细腰 [金推]-第85章

小说: 杨柳细腰 [金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子琰微微弯腰,垂下头轻轻啄了啄她的唇,随即扬起眉毛,闷笑道:“还说没醋,我都尝到了酸味。”
  赵芯儿的小脸瞬间便红了,她横了袁子琰一眼,“没个正行。”
  小姑娘面色羞红,水润的眸子含着秋波扫过来。
  袁子琰搂着她,也忍不住心猿意马了起来。
  这些日子一直很是忙碌,已经有许多天没碰过她了。袁子琰喉咙发干,有些想了。
  袁子琰声音低沉道:“那些姑娘,我一个都不想要,再漂亮的也不及怀中这个。待会儿,便叫李威将人统统送回去,日后再有人送来,便直接退回去,便说是我说的。”
  说完话,他便拉下了床幔,搂着小姑娘的腰又亲了上去。
  帷幔中隐隐约约传来小姑娘娇气的声音:“唔……你干什么呀!现在还是白天呢……”
  男人的声音低沉的厉害:“无碍。”
  …
  翌日,赵芯儿就给明太妃娘娘递了折子。
  这次,太妃娘娘倒是没再拒绝,差人将她迎进宫了。
  赵芯儿进了殿里之后,规规矩矩的行了个礼:“臣妇见过娘娘。”
  “起吧。”明太妃看了赵芯儿一眼,语气淡淡的道:“如今,你已经是摄政王的王妃,不必这般多礼了。”
  赵芯儿抿了抿唇,笑了笑:“娘娘严重了,臣妇无论是何人,到了娘娘面前,都是个小辈儿,要行礼的。”
  “你倒是个乖巧的。”明太妃看了赵芯儿一眼,语气平淡的道。
  不知为何,明太妃的神情虽说平淡,但赵芯儿觉着她此时心情是不错的。
  同明太妃在宫中说了会儿话,赵芯儿才回去。
  临走前,明太妃对她道:“闲了,便多来宫中看看哀家,一个人在宫中,也怪乏味的。”
  “是,娘娘。”
  赵芯儿离开后,觉着娘娘待自己与先前好似不同了,但仔细想,又觉着没什么不一样的。
  娘娘仍旧性子淡淡的,与她闲聊之时,也没露出什么笑模样来,瞧着与她并不亲近。但今日,娘娘叫小厨房送来了许多吃食,听说是御宅房近日研制的新样式,她离宫之时,娘娘还给她捎上了一盒点心。
  赵芯儿并未再细想,便拎着东西回去了。
  昨儿个,李程将各个府中送来的姑娘都送了回去,还同他们都递了袁子琰的意思,今日府中倒是清静许多,没人敢再送美人过来了。
  说起来,先前赵芯儿同于娘子认了亲后,便将自己的身世同袁子琰说了。
  袁子琰听说这事儿后,面上当时还挺古怪的,大概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当时他夸下海口,要砍了的前朝将军,竟是他的岳父。
  想到在茶馆中那荒唐事儿,袁子琰的面上就微微有些挂不住。
  他轻咳一声,嘱咐赵芯儿:“这事儿,告诉我便好了,莫要再同别人说。”
  赵芯儿点了点头,“我省的。”
  前朝之事,本就敏。感,若是叫有心之人知晓,她是前朝将军之女,她自己受到影响不说,许是也会连累夫君。
  她想了想又道:“夫君,能不能帮我找一找,父亲的墓地在何处?等空闲下来,我想过去祭拜一下。”
  袁子琰点了点头:“好,我帮你查一查。”
  正巧这日,袁子琰也查到了前朝那位将军的墓地。
  前朝那位将军死后,有我朝将士敬佩那位将军的为人,所以在附近,找了个空地,将这位将军埋葬,并立了一个墓碑。
  就是地方远一些,在岭南呢,从京城过去,大概要一个月的路程。
  当下是脱不开身的,只能等日后空闲了,再过去了。
  没几日,赵芯儿便收到了祝芷桐的信。
  前些日子,祝芷桐便成了亲,赵芯儿托人捎了些贺礼回去,并询问她嫁人后如何。
  祝芷桐回信说,她收到了她的贺礼,很喜欢,夫君与婆母待她都不错,叫赵芯儿不必担心。
  崔兰宜也定了亲,定的是一位姓许的公子,这位许公子恰巧是今年秋闱的状元郎,家室与学问都不错,人长得也端正,崔二夫人与崔兰宜都很满意这门亲事,崔兰宜比赵芯儿小一些,成亲的日子定在了来年的春天。
  袁子琰其实同左相赵大人没什么交情,不过因为当今的圣上,袁府与赵府来往倒是渐渐多了起来。
  祝得毅在二人的提拔下,如今在户部已经有了一定的权利,已经隐隐约约算的上是一把手了。
  近日来,除了袁子琰近日忙碌一些外,赵芯儿的日子倒也平淡。
  平时便在府中,或是去侯府与崔兰宜说说话,闲了便来一趟宫中,拜见一番明太妃。
  日子便这般不紧不慢的过着,眨眼间,一月有余。
  随着天气渐凉之时,西北方也开始了战事。
  匈奴人此次进攻异常凶猛,西北大军节节败退,最近一直在向京中求助,如今,已经丢了两座城池。
  陆卓派了几名大将过去,但奈何都不是那群匈奴人的对手,军中死伤无数,眼瞅着,西北部便要失守。
  这日,早朝之上。
  皇帝一党的官员跪在地上,请求摄政王出山,领军前去西北,击退匈奴人,夺回城池。
  若是论起来行军打仗,朝中所有的将军,都不及袁子琰。
  西北战事告急,匈奴人欺人太甚,袁子琰不日将领兵前往西北。
  袁子琰临走前一日,没去上朝,便在府中收拾东西。
  赵芯儿一边给袁子琰收拾东西,一边忧心忡忡的看着他:“夫君,你此次行军在外,一定要多加小心。”行军打仗凶险万分,她忍不住想起,说书先生口中的亲生父亲来,此时心中更是担忧。
  袁子琰摸了摸她的发顶,轻声说,“放心,我定会平安归来的。”
  家中有个弱不禁风的小姑娘,且周围豺狼虎豹虎视眈眈的,他不敢死在外头。
  赵芯儿抿着唇,“若是遇着危险,便多想想京中,还有我与老侯爷,都盼着你回来呢。”
  袁子琰点头:“不必担心,我定不会有事。”比起他,袁子琰此时更为担心留在京中的小姑娘,他顺了顺她额间的碎发,“倒是你,在京中一定要注意安全,若是遇着难事,便去寻太妃娘娘,或是老侯爷。”
  此次行军打仗不同于上次剿匪,袁子琰纵使心中担忧,也没法将小姑娘带去西北。
  赵芯儿点了点头,“我省的。”
  袁子琰思及如今的皇帝,忍不住眯起了眸子,眸光微冷,“进宫之时,定要带上包子,遇着陆卓,便远着些。”
  陆卓如今,虽说已经是收敛了许多,但袁子琰不敢赌,狼在未露出獠牙之前,谁也不知道它的危险程度。
  “好,我记着了。”赵芯儿乖巧的点点头。
  说着话,她的手仍旧抓着袁子琰的衣服袖摆。她仰头看着他,眸间尽是不舍。
  “乖,我很快便能回来了。”袁子琰低声道。
  赵芯儿小幅度的点了点头,她眼眶有些发酸,但不想叫夫君放心不下,强忍着没哭出来。
  袁子琰亲了亲她的眼角,将她轻轻揽入了怀中,“等我回来,我便告假一段时日,带你去一趟岭南,祭拜岳父。”
  赵芯儿声音听起来有些闷闷的:“好。”
  这夜,袁子琰与她早早的便上了榻。
  他要的次数有些多,似是要将接下来的几个月都要补齐一般,将小姑娘欺负的眼睛都哭肿了,嗓子微微也有些发哑,方才作罢。
  第二日,他走之时,赵芯儿都没能起的来。
  她悠悠转醒之时,天色已经大亮。
  赵芯儿身子酸软的厉害,唤来了春暖,“夫君何时走的?”
  春暖:“回夫人的话,王爷天还未亮之时,便出发了。”
  赵芯儿皱眉:“怎的没叫我?”
  包子在一旁给她摁着身子:“公子吩咐,叫我们不要吵醒您。”
  赵芯儿想到他已经离开,且这一仗,不知道要打多久,心情便忍不住低落下来。
  前些天,她才同崔兰宜说了西北战事,听说那群匈奴人凶猛的很,我朝大军不敌,已经有好几位将领,命丧他们手上了。
  赵芯儿穿戴整齐后,吩咐春暖:“将李程喊来。”
  “是。”
  没多久,李程便来了。
  “夫人,您喊我?”
  赵芯儿点了点头,“差人多关注西北战事,尤其是你家王爷的,一有消息,便立即禀告给我。”
  “是,夫人。”
  她摆了摆手,示意李程退下。
  今个儿一整日,赵芯儿有都些提不起精神来,饭也没吃多少,包子春暖等人在旁瞅着,也跟着有些揪心。
  将军今日临走前,才吩咐了她们,要好好照顾夫人,若是知道今日他一走,夫人便没怎么吃东西,回来定会罚她们。
  包子挠了挠头,道:“夫人,可是府中的饭菜不合胃口?若不然,我们便去干娘的食肆吃涮锅子如何?”
  春暖也点头道:“夫人许久未过去了呢,于娘子想必也想您了。”
  齐嬷嬷瞧着自家小姐这般闷闷不乐的,心中也有些担忧,应和道:“小姐,便过去瞧瞧吧。”
  赵芯儿点了点头:“也好,便过去瞧一瞧吧。”
  备好了马车后,赵芯儿便领着包子春暖去了食肆。
  于娘子了结了一桩心病,如今身子已经大好了,见到赵芯儿过来,面上便露出了笑意:“王妃,您来了。”
  说着话,便将赵芯儿迎进了包厢中。
  赵芯儿摆了摆手,没叫她上菜:“于娘子,不必忙活了,我不饿,你坐下同我说说话吧。”
  于娘子笑了笑,坐在了旁边。
  赵芯儿问:“于娘子,你同我说说我娘吧。”先前在茶馆听书,她听到了不少关于爹爹的事情,但是对于娘亲,却一无所知。


第七十八章 荒唐   陆卓将她拦在了宫里……
  于娘子听了赵芯儿的话以后; 微微便是一怔,半晌后,面上突然露出个笑来; “王妃怎么突然问起这些了。”
  赵芯儿也笑了笑道:“就是,想了解一些关于娘亲的事情。”
  于娘子想起前些天收到的那封信; 半晌后,才叹了口气,道:“将军去了夫人伤心欲绝,没多久; 便拖垮了身子; 也跟着去了。夫人同王妃生的并不是很像,王妃其实更像将军一些; 但面上隐约也能瞧出夫人的影子来,所以我那日一瞧见,便觉得您会是小姐。说起来,夫人不同于其他的闺阁女子……奴婢生平最敬佩之人,便是夫人,夫人实乃女中豪杰,虽不懂武功; 但头脑很好,熟读孙子兵法; 常年随将军一同行军打仗; 将军生前胜仗无数,也皆因有夫人在侧。”
  赵芯儿听到这; 眸光露出几分向往来:“我若是能有娘这般厉害便好了。”
  若是她有娘亲一半厉害,便可以同夫君共同作战,一起去西北了; 而不是留在家中干着急。
  于娘子笑了笑,“王妃如今便很好,夫人与将军泉下有知,定也会为您高兴。”
  赵芯儿点了点头,又问:“那,我娘亲的墓在哪处?我想闲了,过去祭拜一下娘亲。”正巧等夫君回来后,便可以一同去祭拜爹爹与娘亲。
  于娘子听到这儿,迟疑了片刻,方才跪在道:“王妃,您知道的,前朝战败后,我们的日子并不好过,一直在逃亡之中,夫人便是那个时候去的,当时也不知道是在什么地界,如今过去这般多年,夫人当年的墓在何处,奴婢也记不太清了,还请王妃恕罪。”
  赵芯儿神情颇为遗憾,但还是连忙将于娘子扶了起来。
  “于娘子不必自责,你们兄妹二人,当年为了保护我与娘亲,定付出了许多,这并不怪你们。”
  同于娘子聊了会儿后,赵芯儿的心情稍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