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狂探 >

第1572章

狂探-第1572章

小说: 狂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坏人真的太没有人性了……”
  “对,”赵玉说道,“我会让他们付出代价的!别难过了,你大风大浪都走过来了,没有什么能摧垮你……”
  “明天,”席梦娜说道,“我还想吃一只汽锅鸡压压惊,行么?”
  “……”赵玉点头,“行!这都不叫事……”
  “还有,”席梦娜又担心地问道,“今天,货车毁了停车场上那么多车,这件事该怎样处理呢?”
  “没事,没事,你别想这么多了,”赵玉说道,“跟咱们没有关系,有人会去处理的!”
  “那货车司机已经失去了老婆和孩子,”席梦娜又道,“咱们就别为难他了吧?他是无辜的……
  “如果换做别人,也会那么做的,是吧?”
  “对,他是被人要挟,”赵玉劝道,“我们会妥善处理这件事的!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查明我们的敌人,还有没有同伙……
  “嗯……嗯……”
  谁知,赵玉这样说着,脑子里却突然闪回了之前货车上掉落金属管的情形……
  铛啷啷……
  那么多的金属管从货车上抛出,变成了威力巨大的武器,将停车场上的汽车砸了一个无一幸免,车窗破裂,保险杠撞飞……
  哎?
  啧啧……
  不知想到了什么,赵玉一面抱着席梦娜,一面扭头看向了另一侧的白板。
  那面白板上画着一张靖江的地图,靖江在南云省境内蜿蜒流淌,好似一条蓄势待发的银蛇……
  那么……
  赵玉眼睛猛然雪亮,仿佛想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念头上!
  难道……这才是真正的突破口吗!?


第2533章 最新的意外
  凌晨四点,特调组办公室内,却是一片忙乱景象。
  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副超大电子地图。
  “组长,”曾可用红笔示意着地图说道,“经过调查,目前靖江沿岸,昆阳城区,还有周边的康乐,罗维等地,一共有15个拆迁项目!
  “其中,有11个地方,是居民拆迁……”
  “曾可,”赵玉提醒道,“我要的,是近期已经动工拆迁的地方,不要那些早就拆了很久,或者还没有开始拆的地方……”
  “哦……”曾可赶紧调整电脑,说道,“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只剩下了6个地方附和标准!”
  “不是说……找了一位规划局的专家吗?人呢?”赵玉问道。
  “人还在路上,”施队长说道,“他家住在新城那边,稍微有点儿远,正赶来了!”
  “老大……”崔丽珠抿着嘴唇问道,“你这么执迷于拆迁,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意外!只有意外,可以解释的通!”赵玉当即回了一句。
  “意外?”崔丽珠说道,“我们之前貌似探讨过这个问题吧?但是,我问的是拆迁啊,意外跟拆迁有什么关系呢?”
  “施队长,”然而,赵玉没有回答崔丽珠的问题,而是向施队长问道,“我让你调查的交通事故怎么样了?”
  “我已经把命令传达下去了,各地交通部门正在连夜查询,”施队长说道,“但是,靖江上游沿岸涵盖着200多公里的路段,还需要一点时间……”
  “好的,尽快吧!”
  “老大,”崔丽珠瞪大眼睛,“你的意思是,是交通意外?”
  “对!”赵玉盯着大屏幕说道,“因为尸体是从江水里漂过来的,所以我们一直纠结着船的问题!
  “总以为,冰冻女尸是从船上掉下来的!
  “可是,我们把所有的船只全都查遍了,却什么也没有查到,所以,我们得另寻一个思路了!”
  “我觉得,赵组长说得对,”施队长说道,“现在道路这么发达,采用公路运输的方法,似乎更加合理一些!”
  “你是说……”崔丽珠问道,“你怀疑,凶手在运输冰冻女尸的时候,发生了意外,那尸体……是……是从岸上——掉到江里的?”
  “对,”赵玉说道,“咱们今天乘坐游船游江的时候,我发现在靖江上游两岸都有山路,那些山路紧邻江边,如果真的出了车祸,坠入江中的概率很大啊!”
  “一辆装着冰冻尸体的汽车,从靖江上游出了车祸……”崔丽珠喃喃说道,“然后冰冻尸体掉入到了江中,然后顺流而下,漂到了靖江古寺那里……
  “这……这就是你说的——意外!?
  “这也……太那个啥了吧?”
  “你是不是想说,异想天开啊?”旁边的席梦娜插嘴说道,“我却觉得,赵组长说得有道理呢!”
  “那样的话……”崔丽珠看向了施队长,“问题不就简单了?只要找到在抛尸当晚,靖江上游哪里发生了车祸,凶手就能找到了?”
  “对呀?”赵玉说道,“我这是白天看到货车上掉下来那么多钢管,这才得到了灵感!
  “既然我们一直关注着水面无果,那为什么不能关注一下路面呢?”
  “但是……”崔丽珠好奇地问道,“你为什么又要让曾可,去调查拆迁情况呢?”
  “运输尸体,总得需要一个理由吧?”赵玉说道,“凶手把苏若华的尸体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转移呢?”
  “只有他原来的居住地发生了改变,”席梦娜接茬说道,“他迫不得已去转移尸体……”
  “哦……”崔丽珠若有所悟,“怪不得,我们之前一直解释不通凶手的目的了!”
  “对呀,”赵玉说道,“我们看不明白,凶手为什么要把尸体坠入江中,就算是意外的话,也得需要一个理由!
  “现在,既然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理由,那么当然要沿着这个理由钻研下去了?”
  “那山崖……”崔丽珠又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山崖那么高,如果尸体从上面掉下来,会不会……”
  “也许,汽车也坠了江呢?”赵玉说道,“况且,尸体是被整个冰封的,就算从高空坠落,也不会伤到尸体本身……”
  “每次都是这样,”崔丽珠抿着嘴唇说道,“老大的想法每一次都是这么奇特,而每一次,我都认为你漏洞百出,可每一次,又全都被你猜中了……”
  “我就把这当做一种恭维吧!”赵玉淡淡一笑,“我的猜测也只是一个猜测而已,我之前也试着推翻这个猜测,而且可以想到100种办法推翻,可是,案子已经困在了这里,无论如何都要尝试一下了!”
  当当当……
  就在这时,有人敲门,从外面走进来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
  “你们好,我是规划局的刘小勇,请问……”
  “对,就是你!你终于来了……”施队长赶紧上前,把刘小勇拉到了大屏幕跟前,向众人介绍道,“这位刘科长是整个昆阳最了解拆迁规划的人,没有之一!”
  “刘科长,”赵玉指着大屏幕说道,“案情紧急,咱们就不走过场了,你赶紧给我们介绍一下,最近都有那些刚刚动工的拆迁项目啊?”
  “哦……哦……”虽然还有点儿懵,但刘科长还是扶了扶眼睛,来到了大屏幕跟前,说道,“小龙屯,北湾,还有大梁区的阿尔卡迪亚项目都是刚刚动工的,现在还有钉子户呢……
  “哦,还有南陈屯,小金庄这里……也都是刚刚进行完拆迁,上个星期四,把那里的拆迁房全都推倒了……”
  在刘科长介绍的时候,赵玉的眼睛紧紧盯着大屏幕,他显然是在寻找一片最为合适的区域。
  “刘科长,”赵玉问道,“你说的这些区域,都是怎么样的情况呢?那些拆迁户们是等着盖好楼之后回来,还是被迁到了别的地方呢?”
  “嗯……”刘科长看了几眼之后说道,“大部分都是返迁,只有……只有北湾那里,是改迁!”
  “哦?为什么?”赵玉忙问。
  “北湾将建造一个大型的水上乐园,”刘科长说道,“所以那里的居民都被安排去了金领公馆,金领公馆位于昆阳市中心,又是高档小区,对拆迁户们来说,可是太划算了!”
  “北湾……呼……”赵玉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方法可能不对。
  因为北湾和金领公馆距离很近,并且不会路过靖江。
  如果凶手真的在拆迁户之中,那么他有可能去往任何地方。
  至少……凶手要找一个能把苏若华继续冷冻的地方吧?
  那么……该怎么样,才能把这个人找出来呢?


第2534章 拆迁
  清晨六点半,赵玉等人还在认真地进行着分析。
  “刘科长,”赵玉对规划局的刘小勇说道,“在这些拆迁区域内,最有可能,家里安装有冷库的,是哪几片呢?”
  来了这么久,刘科长早已明白了警方的任务,当即站到大屏幕前,认真地回忆着说道:
  “如果装有冷库,那么至少不是普通楼房,所以北湾基本可以排除,那里都是70年代建造的4层小楼,平房很少……
  “南陈屯……那里都是平房,倒是……”
  “南陈屯距离昆阳太远,”赵玉说道,“暂时往后放一放……”
  “哦,”刘科长想了想,点头说道,“南陈屯原来是个镇,2010年因为北部大开发这才划归到开发区的,的确……那里的居民,基本都是土生土长的村民……
  “那么……小龙屯和南陈屯一北一西,情况基本差不多……
  “如此看来,也只有小金庄和大梁区阿尔卡迪亚项目了……”
  “说说这两个区域的情况吧!”赵玉说道,“我需要知道这两个区域的历史……”
  “小金庄在西山区,紧邻花卉市场,”刘科长介绍道,“那里要建造一座第五代大型海洋馆,因为都是平房和种花卉的大棚,拆迁起来比较方便,已经拆了一个多月了吧!”
  “花卉市场?”崔丽珠张大嘴巴,“那不是窦漫音被害的地方吗?”
  “对,”刘科长点头说道,“前几天,那里的确出了一桩命案,一名女主播在直播中被人杀害了,不过,那里距离小金庄还有两三公里的距离……”
  “不,”赵玉摇头说道,“不是这里!一个多月以前已经拆了,和我们要找的冷冻杀手不符!”
  “那……”施队长忙问,“还有大梁区呢?那个地方我知道,好像工厂居多吧?”
  嗯?
  施队长这么一说,赵玉顿时亮了一下眼睛。
  “对,对,”刘科长赶紧说道,“那里过去是昆阳电器厂的厂区,后来厂子黄了之后,被很多小型的私人企业承包,但后来又黄了不少……”
  “哦?”赵玉扬起眉毛问道,“那里住着的,都是什么人?”
  说话间,赵玉迈步来到地图跟前,开始寻找大梁区拆迁区域的位置。
  施队长赶紧上前示意,结果,就在施队长示意之后,几个人的眼睛全都直了!
  因为,他们在不经意之间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地方,这块拆迁区域和当年的南云师范学院近得简直不能再近,几乎是一墙之隔!
  “有点儿复杂,”刘科长介绍道,“那里居住的,早先大多都是老电器厂的员工!
  “当年,昆阳电器厂可是全国有名的大厂,工人有5000多人,无线电技术也是全国领先,还有德生牌录音机,也是该厂生产的……
  “但是,后来厂子黄了,很多工人转业或者下岗,企业也被分割得四分五裂,转给了很多小厂子!
  “所以,那里的情况相当复杂,既有原来电器厂的员工,又有后来这些小企业的经营者和工人。
  “他们有的居住在最早的厂区宿舍楼,有的在那里盖起了平房,还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