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侯府生活记事 完结+番外 >

第39章

侯府生活记事 完结+番外-第39章

小说: 侯府生活记事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娘的意思是?”不用管她?
  “她的话你姑且听着,放在心里便是了。她所说的虽然都是片面之词,但是你也可以从里头知道不少的情况。不过她的话你也不能全信,自己心里有谱才好。至于将来她若是求你办什么事,你又拿捏不好尺度,就跟沈玉宸说,他是沈玉蓉的亲哥哥,又是侯府的世子,自然知道怎么处理才是最恰当的。你可别傻的自己什么事都大包大揽的,胡乱得罪人还不知道哪来的风。”
  何况就顾氏那个性子来看,虽然霸道了点,但也不是个容不得人的。 
  作者有话要说:  


☆、第 46 章

  沈玉蓉从邓家回来,一路心情难得的好,她原先还很是忧心,不过现在却一点也不着急了,她就等着看过几个月以后,她那新嫂子进了门,怎么跟正院斗得个你死我活。至于她只看如何从中得利便可。
  她又不傻,怎么看不出邓秀清眼里的轻视,若不是看着她还有利用的价值,她非要叫邓秀清好看,看她还怎么清高怎么能耐。
  她那继母也不是省油的灯,邓秀清想从她手里抢权利,怕也不是容易的事,到时候还不知道要吃多少排头。不过那关她什么事呢,敢看不起她,吃点苦头也是应该的。
  不管是邓秀清成功抢权,还是她被正院狠削,于她都是没有什么挂碍的,最好两边水火不容,她自然就可以稳稳当当的看鹬蚌相争,得渔翁之利。
  “干什么去了?”沈玉宸坐在八仙桌前,手里捏着的是她最近临的字帖,语气很是严厉,把原本得意的沈玉蓉吓了一跳。
  他也是心血来潮,想着最近是不是太忽略了对自己妹子的教导,赶着今天先生放课早,特地过来瞧瞧她。谁知道丫头回报她一早上就出门去了。
  男女有别,到了他们这年岁,读书自然不会再是同一个先生教,也不是在同一个书房读书了,他们男子在东书房,而府里的女孩们是在北边的书房,请的自然也是女先生,女子的功课不若男子这么繁重,多数只学识字临帖,练习一些简单的对子,学一些诗书之类的。因为要学着管家,还有算数之类的功课。真正要学的是女红刺绣,为人处事的道理。所以他竟不知道自己妹子已经有好些日子都没有去过书房了。如今反倒是玉玲天天守在书房里,虚心跟先生请教功课。
  眼看着时间也不早了,他琢磨着她也该回府了,这才进了屋等她。屋里到是收拾得倒是精致,尽显女子闺阁的脂粉香气,唯独没有墨香。
  他既然起了心思要查她的功课,自然是要寻她最近临的帖子来看的。丫头战战兢兢的将她的字帖捧来,他就知道有问题,这一看可好,就墨迹来看,最近的一张字也有七八日了。
  书房也不去,字帖也好些时日没有临了,房里还多了几本话本,全是些书生小姐的戏文,感情她这一阵子的心思除了关注府里乱七八糟的事,就全都花到这上头去了。
  “大哥!”沈玉蓉没想到上午她才去的邓家,下午自家兄长下午就在房里等着她,顿时有些心虚起来。
  “我问你去哪了?”沈玉宸将手里的帖子放下,冷冷的看着她。瞧她这幅心虚的模样,定是不知道做了什么坏事了。
  “我,我去看望邓姐姐了。”沈玉蓉琢磨了一会还是说了实话。她想着就是她咬死了不说,底下人的人被兄长一问也没有敢隐瞒的,到时候还是要叫他知道,还不如自己老实交代。反正她说得大大方方的话,哥哥也不能责怪她什么,至于她去邓国公府干了什么,说了什么,身边只有飞玉那丫头在,想必飞玉是不敢多嘴告诉他的。
  沈玉宸皱眉,好端端的跑去国公府干什么?
  “邓姐姐还有几个月就要当我嫂子了,我去找她玩,跟未来嫂子套套近乎呀。都说长嫂如母,将来也好让邓姐姐多多照拂我这个小姑子才是呢。”
  沈玉蓉腆着脸笑着说。开玩笑,她怎么会敢说她是去挑拨的,兄长还不打断她的腿才怪。
  “但愿如此。”沈玉宸挑眉,并不太担心她能翻出什么浪来,到底邓秀清将来是要嫁进来的,不是他看不起自己的妹子,就以她这点小聪明,能玩出多大的花样来。何况有他在,也不会允许她们两个在府里胡闹。不过,这并不是今天他过来的重点。
  “听说你好些天没去书房了?”
  沈玉蓉闻言顿时傻了,她怎么也没想到是为了这茬。平素她懒散惯了,兄长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管束她的功课,加上又在不同的书房念书,顶多初一十五抽查一番而已。
  今天既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怎么这个时候就来查她的功课了?明明这一阵子,大家的目光不都在正院和沈玉明身上么,怎么大哥竟还惦记起她的功课来了,难不成是女先生跟哥哥告状了不成?
  “哼!”沈玉宸冷哼,都不用她回答了,看她这表情也知道了,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要不是今天先生放课早,我想着很久没有过问过你的功课,也不会去问女先生你的情况。”沈玉宸“啪”的一掌拍在桌上,怒道:
  “你好大的胆子!”
  沈玉宸的一声怒喝,吓得沈玉蓉一阵哆嗦,多少年她没有见到兄长发过这么大的火了。
  “我,哥,我错了。”沈玉蓉哆嗦着说道。她自幼没有母亲,父侯多是关注兄长和几个弟弟,对女儿的管教不甚上心,不然也不会有沈玉玲母女被寄翠欺压得抬不起头这样的事情发生。
  可以说,她的功课和起居自幼便是由兄长过问看顾,也正是因为有兄长这样的看顾,她才得以在府中过得自在,不被人欺压。
  所以,她对如长父一般的兄长,心中的畏惧甚至更比父侯。大哥从来没有对她发过这样大的怒气,她几乎是听到兄长的大喝的同时,就已经跪下去了。
  “我竟到今天才知道,你那些功课都是做给我看的。若是我不检查你的功课,你是不是连面子功夫都不做了?”
  最叫他恼怒的是,若只是不学功课便罢了,女子即便是功课差一点也无妨,偏她竟连女子该学的女红管家,也没有一样是能拿出手的。偏偏竟还这般不虚心。
  他都不敢想象,就她这个样子下去,今后怎么找一个好婆家。别看他们家如今是势大,可谁又能保证以后能一直这样势大下去,从顾家继母进府之后,他就已经有了隐约的感觉,今上该是忌惮起沈赵两家了。
  他都不敢说以后一定能护住玉蓉,偏偏她自己还这般不争气,哪家的高门大户能看上她这样,挑个一无是处的女子来做当家主母的。若是一般的门楣,别说她自己不乐意嫁,就是嫁了,将来侯府若是真有个万一,又怎么能护得住她。
  他们兄妹没有了亲娘,即便是母族赵家,又有几个是真心真意的为他们打算的。若是自己还不争气点,谁也帮不了她。而唯一能帮她的父候,呵呵。
  他一直以为他是世子,是侯府的继承人,理所应当的是父候最重视的儿子,这么多年下来,父候的表现,兄弟们的羡慕嫉妒,都让他认定了这一点,若不是这一次沈玉明冲撞了正院继母,他还会一直这样以为下去。
  当继母嫁入沈家,推翻了父候的提议,选择了玉轩的时候,似乎就慢慢的开始打破他从前的认知。
  玉轩有了更好的身份,他其实是打从心里感到高兴欣慰的,他一直记得当年三人逃课,只有他一人挨了打,那时玉轩的眼神,像是看进了他的心里,让他深刻的领会到了嫡子和庶子的区别。从那以后玉轩就跟他们疏远了,不论他如何相邀,怎么想方设法想要拉近兄弟几个的距离,都没有用。
  比起子女们而言,父候更看重的是利益权势。就好比他,是正房嫡长子,背后还站着赵家,父候自然不会对他如何,而玉祺兄弟两身后站着的是父候的宠妾寄翠姨娘,所以父候也对他们俩多有看顾,而玉祺才是父候真正最疼爱的小儿子,所以为了护着他,父候甚至不惜设套给正院。
  而府里的女儿们,看看玉玲在归到正院名下之前过的是什么日子,再看看玉蓉,哪家的县主会让府里的嬷嬷来教导,就算是没有了生母,不得已只能让嬷嬷教导,也该是去请宫里教养规矩的嬷嬷回来,就像继母一样。继母当年也是年幼失母,顾老将军就是从宫里请了一位专门训诫宫规的教养嬷嬷回来教导女儿的。那嬷嬷还是顾老将军拖了太后的脸面,从慈恩宫出来的。谁敢说一句继母顾氏不懂礼数?那就是打太后的脸,说太后的宫人不懂礼数。
  顾老将军一个粗人尚且能想到女儿家的名声重要,他沈家是武勋世家,家大族大,父候又岂会想不到。他不过是懒得管而已,横竖当着他的面没人敢说,背地里议论再多,只要沈家屹立不倒,别人也无可奈何。
  只是时移世易,如今今上开始猜忌沈赵两家,将顾家当成钉子一样打了进来,要搅合一滩池水,又岂会允许沈家一直这么屹立不倒下去。等哪天侯府没落下去了,且不说他们这几个男子,沈家的女儿若没有一个好名声,该如何生存。
  即便侯府倒了,顾家是忠实的保皇党,旁人轻易不敢动顾家的女儿,莫说动,便是闲话都不敢多说,玉玲做了正院的嫡女,有了顾氏撑腰,自然也没有人敢怠慢。可他这傻妹子,不但没人撑腰,自己还什么都不出众,也没有个好名声,那时的处境可想而知。
  他不说让玉蓉去讨好正院,抱那边的大腿,最少也不要轻易得罪。虽然事态也许并没有他想的那么严重,但是,玉蓉是他嫡亲的妹子,他总要多为她考虑一些才是。
  沈玉蓉见兄长黑着一张脸,也不知道究竟在想什么,但是不难看出他今天确实是怒了,自然是老老实实的不敢多话。
  “从明天开始,你给我老老实实的去书房,我每天晚膳之前会抽空过来检查你的功课。”沈玉宸瞪着沈玉蓉道,“还有,明天我会去正院,请顾氏母亲给你派两个教养嬷嬷来,好好训练你的女红规矩,你若是敢不好好学着,或是对嬷嬷不敬,别怪我学父候一样,拿鞭子狠狠抽你,我可不会手下留情。”
  他决计不会再放任玉蓉这么无所事事下去,只但愿他现在开始严格的管教她还没有太迟。
  作者有话要说:  


 第47章

    “什么;你想叫平阳县主过来跟玉玲一块学规矩;”顾靖薇捧着茶碗看沈玉宸,沈玉蓉昨天出府了一趟,今天世子就求到她这里来了,可真有意思。

    “还请母亲费心。”沈玉宸作揖,他是见识过继母j□j玉玲的成果的。前些天在廊子里碰到了玉玲;看她说话言行举止;进退得宜;跟从前简直是判若两人。

    他前日去问玉蓉的功课的时候,也顺便看了一下她的功课,虽然是半路出家;但是那字已经练得有几分火候了,可见平日是下了功夫的,尤其是听先生说,她平素学习刻苦,有上进心还肯扎实的练习,自然进步很快。

    如今随便在府里拉住一个下人,问起玉玲,必定是待人谦和,威严温和并重,活脱脱一副大家闺秀的样子。反过来若是问的是玉蓉,下人多半要吱唔个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其实那哪里是说不出来,根本就是不知道怎么说。没有好的给人说,又不能说坏的,可不是只能吱吱唔唔么。

    顾靖薇想了片刻才道:“世子跟县主说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