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美利坚传奇人生 >

第599章

美利坚传奇人生-第599章

小说: 美利坚传奇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威廉,你对新的决议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哈里出示了新的股份合约,得到确认后再次问道。
  “我特么的绝不会同意。”小威廉阴着脸说。
  把赫斯特集团彻底并入另一家公司,这可是赫斯特新闻集团,属于赫斯特家族的产业。
  对方竟要让它作一家下属子公司,这是小威廉这辈子听过最荒唐、可笑的决定。
  而他也绝不会接受,让赫斯特成为其他公司的孙子。
  “威廉,我劝你再考虑一下。”查理双手搭在桌上,面带微笑语气平淡的看着他。
  “不用了,你可以带着该死的提案滚出去了,因为我决不允许你们这么做。”小威廉拍着桌子站了起来。
  身体前倾让他充满侵略性,脸上的青筋说明他的心情有多糟糕,现在他已经顾不上表面形式。
  在他看来,查理·李和哈里是图穷匕见。
  既然他们已经选择下手,就不会轻易的半途而废,无论怎样他们都会想方设法的达到目的。
  而小威廉要做的,就是不让他们得逞。
  所以。。。
  既然都这样了,翻不翻脸又有什么关系?
  小威廉不想再假惺惺的选择屈服,去恳求对方,同样他也知道那没什么用。
  不管是查理或哈里,他们都不是什么心软的好人,而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豺狼,凶狠的食肉动物。
  不幸的是,现在赫斯特成了他们嘴边的肉排,美味可口,鲜嫩多汁,充满诱惑的感觉就像天使在微笑。
  “很遗憾我们没有达成共识。”哈里遗憾的摊手看向马哈迪说:“接下来是你的了。”
  “好吧,从明天开始,我将代表查理·李先生,正式向纽交所提出私有化方案。。。你很快就会收到文件。”
  听到马哈迪这么说,小威廉变得更加愤怒,咆哮道:“你不能这么做,混蛋。”
  “实际上我当然可以。。。而且我正打算这么做。”马哈迪合上皮箱,提在手里皮笑肉不笑的点头道:“相信我,会发生的。”


第1008章 加深合作
  欧洲战局的结束对杜鲁门来说是个好消息,极大缓解了他的压力,同时也送给他一定的政绩。
  虽说是前人余荫,作为时任总统的杜鲁门算是捡了个大便宜,可谁让罗斯福时运不济。
  要是能够再坚持半个月,罗斯福的功绩薄上就能再添浓重一笔。。。对他来说也许聊胜于无。
  无论是谁,无论多久,罗斯福的伟大都是不可否认的。
  哪怕后世的美利坚人民对他的认同感并不强,认为他的新政是专权,损害了州、个人利益,加强联邦专制,偏向社会主义,造成巨额赤字消耗国家未来等等。
  相比起小罗斯福,老美们更喜欢他的亲戚,老罗斯福。
  把国家利益从北美推向拉美和太平洋,抢夺巴拿马运河,为美利坚的强权打下基础。
  他做过很多对美利坚影响深远的决定和政策,实际对老罗斯福华人也不该陌生。
  美利坚获得的庚子赔款的一半归还华国,就是老罗斯福的决定,华清学堂就是这笔款项下开办的留美预备学堂。
  好吧,话题扯远了。
  有了战胜NC的功绩,杜鲁门的本届政府有了更多话语权,也让他腾出大量时间。
  只是从内心来讲,杜鲁门对自己的前任并没有什么感激之情,罗斯福给他留了一堆烂摊子。
  这些事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造成的影响是长远的,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全力去完成它们。
  在柏林举办的投降仪式,是由苏联元帅朱可夫主持。
  实际上在7日晚,德国已经向盟军四方,美、英、法、苏递交投降书。
  但是朱可夫元帅坚持要在柏林再办一次正式的投降仪式,无可奈何的德国军方只能答应这一要求。
  9日当天,在朱可夫元帅的带领下,四国代表依次坐在面对大门的位置上。
  他们分别是;英国代表空军上将泰德、苏联代表朱可夫元帅、美利坚代表斯巴兹将军和法国代表德朗西将军。
  代表签署投降协议的是德国最高统帅部总长、元帅的凯特尔,从始至终他的表情都充满沮丧。
  正式签署协议前几小时,凯特尔曾请求把时间向后推迟24小时,但遭到冷酷的拒绝。
  协议的签署代表着大量欧洲战场的士兵即将返乡,有多少家庭会因此喜悦,又有多少家庭会整夜失眠。
  还有工作岗位,如果说先前的美利坚处于用工荒,那么随着欧洲战场的结束,政府战时部门的裁减,失业率将会如野马般狂飙而生。
  所以,杜鲁门需要大企业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收容国家退伍军人,对失业者安排再就业,这些都需要商人们的支持。
  在这点上李子涛首当其冲,因为他创造了两个新兴行业,TV和电子产业。
  这里面不仅代表着利益,也蕴含着大量的工作空缺,华府希望他名下的企业能够起个好头。
  李子涛也是这么做的,无论是LNC,还是IBM都在兴建新的工厂,同时贴出了招聘的告示。
  退伍军人优先,在告示下方用黑色字体加粗标记出来。
  这是李子涛的主意,反正他又不是政府部门,作为私人机构想用什么人是他的自由。
  何况,作为这个国家的英雄,他们理应享受优先待遇。
  如果有人找麻烦的话,李子涛相信军部和海军会主动出面帮他摆平。
  否则,要是再次发生退伍军人抗议事件,血流成河的事华府没有能力再承受一次。
  特别是在战争还未完全结束的现在。
  太平洋战役依旧胶着,小鬼子的疯狂让美军吃了大亏,那些驻守在各岛上的残兵发动着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自杀式攻击。
  联络中断,就听从现场指挥官的命令。
  没有补给,就去抢土著或敌人的,找野果、虫子、蜘蛛和老鼠来烤着吃。
  没有武器,就组织敢死队在夜里扛着刺刀冲锋,用人命去填。。。
  太平洋战区的海军还好,负责驻守岛屿和抢滩登陆的陆军却吃足了苦头。
  很多人甚至在被撤回美利坚后,患上了严重的战争创伤症,让后勤安置变得更为复杂。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美利坚涌现出了众多的精神治疗机构。
  其中,奥斯本的精神康复中心显得默默无闻。
  但它却通过了军部的审核,成为军方后勤保障部的合作商,负责接手士兵战后创伤的救治工作。
  当然,这种工作仅限纽约、加利福尼亚和伊利诺伊州。
  奥斯本正在尽全力满足三个州的需求,总计开设11家精神疗养中心。
  这些疗养中心的规格是其它机构无法比拟的,它们不仅在居住和环境上花了心思。
  还有权威的医疗团队和专家组,为病人提供全面化的私人治疗方案。
  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不同,所用的治疗方法也不相同。
  而非像其他机构一样,用所谓的电击和实验性药物进行强迫或折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奥斯本最大的改制,是所有的治疗全面透明化。
  病房拥有宽大的树脂玻璃窗,安有中央空调,房间铺着干净的地毯,还有崭新的LNC电视。
  每天固定时间开放,允许家属、个人或组织进行探视、参观等。
  疗养院拥有两英亩的操场,能够进行足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户外活动。
  后面还有一个公共露天泳池,提供给病人全身心舒适放松的疗养环境。
  无论是多么挑剔的人,在参观过奥斯本疗养院后都只会惊叹不已的喊着‘Ho,My God。’
  最初洛杉矶中心疗养院建好,作为模板开放的时候,军部甚至因为规格过高产生非议。
  要不是李子涛提出为校级以上军官提供每年2周的免费入住,长期疗养费用减免百分之50的条件,奥斯本能否顺利成为军部的合作方还是未知数。
  这些自然不会写进合同里,但在军部高层是人尽皆知的福利,任何满足条件的在职人员都能享受同等待遇。
  疗养院项目也让柏克德重新恢复订单,不过有些臃肿的分支机构,让智库计划在未来进行全面改制。
  这将触及到数千个家庭的利益,智库必须小心谨慎,找寻合适的时机再动手。
  此次配合华府的安置工作,柏克德也因此被排除在外。


第1009章 抢人行动
  “政府机构必须进行整顿。。。大规模的整顿,特别是战时机构,我们竟然拥有165个临时的战争机构,
  光是传递情报的部门就有30多个,近8万人……”
  “现在有人能告诉我,这8万人都在传递什么情报,属于陆军部、海军的情报部门难道是摆设吗?”
  “还有后勤保障部,名下的供应、统计等部门有18个,每个月要花费政府50万。”
  嘭,比字典还厚的报告摔在桌上,杜鲁门双手叉腰怒气冲冲的问道:“谁能告诉我,他们的职责是什么?”
  将星云集的办公室里静悄悄的,好像所有人都变成了蜡像,不言不语的保持姿态。
  “总统先生,有关裁减战时机构,国会非常赞同你的意见,这些部门正在浪费政府有限的资金,
  我们应避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战争消耗太多国力,我想是时候结束了。”多数党党魁义正言辞的说。
  战争期间军部的权利扩张到极限,两会议员们早就受够了他们的鸟气。
  政客们都在等着合适的时机,现在是该让这些莽夫付出代价了……该死的野蛮人。
  “很好,看来我们达成协议。。。希望众议院也是如此!”杜鲁门对参议院的态度非常满意。
  在请幕僚长送走党魁后,杜鲁门再次看向在座的将军们,低声问道:“计划已经开始了吗?”
  “总统先生,特别行动队已经出发,他们会以最快速度带回名单上的人。”马歇尔亲自回答这一问题。
  “很好,务必确保计划顺利,那些人对美利坚的未来很重要……他们才是强大的关键。”
  杜鲁门的话为这次见面画上句号,实际上在党魁来之前,他已经和军方达成协议。
  在撤销战时临时机构的同时,军费方面不会受到任何形式的克扣或消减。
  也就是说近几年里杜鲁门政府不会消减军费开支,这是对军方的补偿和妥协。
  否则,涉及到165个机构的大动作,军方怎么可能听之任之,坐视它们全都被关停。
  但是,杜鲁门不会知道在他结束讲话时,同样的对话也发生在纽约曼哈顿。
  李氏公寓,今天迎来了一位少见的黄皮肤壮汉。
  王大狗带着大妞拜访公寓,他们来纽约是为了旅游散心。
  但实际上,神盾局远东海参崴分部,有800余人运用各种渠道向西出发,他们收到了一项绝密任务。
  抢人。
  在德国境内,包括苏、英占领区内大规模抢人。
  这些人同样携带着一份名单,里面记录了1500名顶级科学家,他们皆是在各行业里有非凡成就的人才。
  要是两支队伍碰到一起,相互对应自己手中的名单,就会发现他们的目标几乎完全一样。
  里面着重标记的人才,是德国的导弹之父,冯·布劳恩。
  他和他的导弹团队,绝对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想要得到的。
  只不过在苏联和英国着手于德国的赔偿上时,美利坚和神盾局已经开始行动。
  对于华府的行动,神盾局自然是察觉到的。
  实际上,海参崴分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