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科举之路(女穿男) >

第60章

科举之路(女穿男)-第60章

小说: 科举之路(女穿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信芳与秦中羽不过匆匆两面,就已经对这个人印象深刻,长得好看,说话却给里给气,似乎在寻找一对母子。
  叶信芳猜测,那女人疯癫之时说的话,很有可能是事实,她生的孩子确实是龙子龙孙。
  而秦大人为何要找这样的一对母子又是为何人寻找叶信芳就不得而知了。
  这些事情叶信芳也不好再去想。
  送别宋修之时,小孩子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哭过了。
  “到了京城不要再闹小孩子脾气了,渴了,饿了,冷了,热了都要跟下人讲,不要自己扛着,我知道你不喜欢别人伺候,但你又一身的奇怪脾气。”叶信芳细细叮嘱,仿佛一个为了智障儿子操碎了心的老父亲。
  “知道了,知道了。”叶信芳的话,如同车轱辘一般翻来覆去的说,宋修之烦躁之余,又觉得十分贴心,有许多不舍,却说不出口。
  “我说的你都要记住,你不要嫌烦。”叶信芳语重心长地说道。
  “快烦了。”然后宋修之就像天底下所有不爱听唠叨的儿女一样。
  “你这个人这么别扭,又不会说话,怕是再交不到什么朋友了。”叶信芳忧心忡忡地说道。
  “朋友也不需要那么多。”宋修之装作不在意的说道。
  “这个秦大人,以后可能是你师兄,你这样厉害,就算许先生不收你,也会有非常厉害的大儒收你做弟子。”他一时担心许先生跟之前的学政一样,不喜欢小孩别扭的性子怎么办?一时又觉得这样聪明伶俐的弟子,没有人会不喜欢。
  既担心他进京之后会吃苦头,又怕他困在西宁府这一个小小的地方,耽误了他,可以说是非常老父亲了。
  “我以后是要考状元的,有我做弟子是他的荣幸。”宋修之抬头挺胸,一副十分骄傲的模样。
  叶信芳直接在他头上捶了两下 ,笑着道:“你到了京城要是还这样说,怕是要被人原模原样的送回来。”
  不待宋修之开口,叶信芳就压低了声音道:“你那个师兄。不要与他走的太近。”
  “你放心,就算他是我师兄,但在我心里,你永远都是我大哥。”宋修之以为他担心地位不保,赶忙保证道。
  只是大哥吗 ?不是老父亲吗 ?
  叶信芳不知道怎么跟纯洁的宋修之说,只能暗示道:“这个人怪怪的,我怕你跟他学坏了。”
  “放心,学不坏的。”小孩不是很在意的样子。
  “我跟你说的你不要不放在心上,总之,要离这个人远一点,他不像什么好人。”叶信芳强调道。
  宋修之做出一副理解的样子,心里有些暗喜,暗想,叶哥哥都没有跟秦大人接触过,却一再说对方的坏话,说明他十分害怕,害怕自己的地位被对方取代。
  没有想到叶哥哥居然这么在意我,宋修之如此想着。
  “你不要想太多,你说的我都记住了。”宋修之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
  “记住了就好,到了京城,记得写信回来。”叶信芳嘱咐道。
  宋修之这次独自进京,也许数年都不会回来,一直要到高中之后,回乡祭祖之时,也许才能回来。
  他母亲虽然不放心他,但更放心不下抱着襁褓中的小女儿,打算等到女儿更大一点,再行进京。
  宋修之进京除了拜师求学,还要寻找他失去联系的父亲。
  宋老爷年初进京,如今已经接近年底,一直了无音信。当初同行的老乡,没有一个知道他的下落,这个人就像从人间消失了一半,没有半分消息传回。
  宋修之是跟着秦中羽的队伍上京,此时秦中羽已经接到青山县的调查结果,打量人的眼神更是耐人寻味,深深的看了叶信芳一眼,意味深长的道:“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叶信芳打了一个哆嗦,好像被什么盯上了一般,偏偏他的眼神又不带任何的欲念,不像是基情,真是令人摸不着头脑。
  秦中羽回到车里,马车里坐着一个小男孩儿,此时对方满脸警惕,黑亮亮的眼睛里全是防备,看到秦中羽就使劲把自己往角落里塞。
  秦中羽笑了笑,“你这是什么样子 ?防备 ?恐惧 ?总有一天你会感激我的。”
  当叶信芳被哭哭啼啼的叶玲找上门时,他正在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他终于要开始研究他穿越之后的第一个发明:方便面。
  乡试那些日子里,被各种奇怪怪的食物折磨,叶信芳就无比怀念现代的方便面,真的是好吃又扛饿,进可攻退可受。
  如今他已中举,也算是光宗耀祖,一家人地位都水涨船高,他做什么张氏都说好,杨慧也是如此,一心相夫教子。
  叶珑的婚事也终于定了下来,原本胡威武离开了之后,她很是伤心了一阵子,整日里茶饭不思端着一张死人脸。
  最后被张氏骂了一个狗血淋头,那场面叶信芳都不想回忆,“什么你哥拼死拼活考了功名就是让你嫁得好”“你却天天为了一个野男人跟家里人摆脸色”“年纪不大就想男人”云云。
  反正是怎么痛怎么戳,小姑娘的自尊心简直被张氏扒下来在脚下踩,踩了还不够还要反复的蹂躏。
  不仅叶珑被骂,叶信芳和杨慧也跟着被喷了。
  “你们两个,别打量着我老了就糊涂了,这死丫头以前天天跟个破捕头眉来眼去,你以为我不知道 ?天天一起住着,不要把我当聋子瞎子糊弄,也算是人家有自知之明,不然门不当户不对,我第一个不同意!”
  叶信芳只觉得头皮发麻,连个张氏都糊弄不了,自己在古代到底是怎么活下来的 ?
  叶信芳和杨慧都觉得张氏太过分了,叶珑被欺负得太惨了,没想到人家还就吃这一套,被变着花样骂了一整天,晚上就乖乖的吃饭了。
  叶信芳只能感叹一物降一物。
  叶珑的婚事,经过张氏再三筛选,只剩下三人:殷实之家的秀才公子,大地主家的独子,姜云明。
  看到姜云明的时候,叶信芳是很震惊的,暗想你不是大官的长孙吗,这么厉害的来头,结亲的时候这么没有排面吗 ?选一个小举人的妹妹,难道不应该是大官的孙女,这样才门当户对吗 ?
  “叶兄,我爹读书不成,我也不成,但我二叔很厉害,二甲进士,如今在西北熬资历,我家的情形,其实远没有外人看的那般风光。”说到这里,姜云明还深深的叹了口气。
  “我祖父很厉害,可我跟我爹这般不讨他喜欢,京城都不让我们待,以后我家这一支怕是要沦为商户了。”
  我信了你的邪,叶信芳心底暗骂,又装可怜。
  他祖父当年兼祧两房,娶了两位妻子,这两位不论大小,只论长幼,以妯娌身份相处,叶信芳想想都觉得这种关系充满了修罗场的味道。
  “大舅子你以后是要做官的,而我要留在西宁府,你以后出了新书能不能寄给我看 ? ”姜云明腆着张大脸。
  叶信芳感觉这混蛋纯粹是为了新书才要娶他的妹妹。
  叶信芳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
  姜云明,大官之孙,富商之子,可谓有钱有势,乍一看简直甩了另两位三条街。
  但无论是叶信芳还是张氏都不觉得靠谱,张氏的解释大抵是齐大非偶,怀疑姜云明有什么问题,怕跟之前的李家一样,害了女儿。
  李家的事,最终在青山县还是闹了起来,断袖不可怕,断袖还是被压的还对女人石更不起来就很可怕了,这件事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没有姑娘家肯嫁他家,李家那位太太也气倒了。
  张氏最终选择了那个地主家的独子,她如今心态平和,细细解释:“家境殷实,吃穿不愁,她婆婆是个和软的,以后小妹也能当家做主,不用受气。”
  这家良田千亩,在府城还有五间铺面,可以说是富豪之家了。
  对方结亲,不过是看中了叶信芳的举人身份,家中一个独子,等父母百年之后害怕他守不住万贯家财。
  叶信芳始终不能理解张氏对于土地的执拗,那种热爱甚至超过银子。
  这小妹的亲事才定好,大姐那头就起了幺蛾子。


第72章 出发
  “小弟才中举没多久,就让我发现孟琰他、他在外面养了人。养了人就算了,连女儿都生了。”叶玲哭哭啼啼地说道。
  叶信芳只觉得头大,张氏阴沉着一张脸不说话。
  杨慧想了想,问道:“姐夫是什么打算 ?”
  “他什么打算,当然是打算把人接进来。”
  “那你公公婆婆什么打算? ”叶信芳虎着脸问道。
  叶玲哭哭啼啼的,闻言将手帕狠狠的掷在地上:“他们什么打算 ?说是没有孙女,若是能接进府里也是极好的。所以,现在想把赔钱货接进来。天天哄着我生儿子,现在儿子多了就不值钱了,倒稀罕起孙女来了。”
  说起这一点,叶玲满脸都是气愤。
  “姐夫说要将外室带回来吗?”叶信芳问道。
  “他倒不敢当面这样说,若不是被我发现了,人还只怕养在外面。”叶玲这样说着,脸上竟然浮现出得意之色。
  叶信芳也不知道她有什么好得意的,得意自己戴了绿帽子吗 ?
  “那女人跟了姐夫多久 ?孩子多大了 ? ”叶信芳问道。
  “那孩子刚出生没多久。那女子却是二十出头,正是青春年华,据说十五六岁就跟了他。”叶玲提起这事就觉得糟心,家里小儿子也就三四岁,外面他又生了一个。
  叶信芳想着那女子,恐怕是因为有了孩子才急着出头,前几年一直按住不发,可能是因为没有孩子底气不足,“那女子是良家出身?”
  “不是,听说是个清倌人,被你姐夫赎身的。”叶玲说话间,又拿出一方帕子,拧得死死的。
  “那你现在要怎样?将人接进府里,还是就在外面养着 或者我与姐夫谈谈,将那女子送走。再或者,与他和离 ”叶信芳问道,他心中却明白,和离的可能性不大。
  “怎么可能和离 ?夫妻真要分开了,让你大姐怎么做人,你那五个外甥怎么做人 将那女子赶走就是,他们夫妻的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张氏如此说道。
  “让他将那女子送走,那个孩子,我也不允许她进门。”叶玲认同的点点头,恶狠狠的说道。
  “那女子的事我去谈,孩子的话,能往哪送?他家里人怕是不愿意。”叶信芳不担心女子的事,只不过这孩子恐怕还是要落到叶玲头上来。
  “打哪来的往哪送,她不是从勾栏院里面出来的吗,生了个女儿,再给她送回去!”叶玲脸上满是狠意。
  叶信芳:……
  厉害了我的大姐,你心这么狠吗 ?
  “亲家对那女子,是何看法? ”张氏问道。
  “公公自然说要把那女子送走。”叶玲答道。
  张氏放下心来,“那你还怕什么 ?往常我不好说,如今你弟弟出息了,你的日子只有更好的。”
  叶玲扭捏了一会,脸上出现挣扎的神色,许久方才吞吞吐吐的开口说道:“相公跟婆婆说,想纳那女子进门,说她跟着他好几年,一直不求名分,很是心疼她。”
  “你婆婆怎么答的? ”张氏皱眉问道。
  “当时婆婆说,想要问问我的意见,但看她的神色,似乎有些动容。相公在一旁蛊惑着,说那女子没名没份的跟了他多年,不求名利不要钱财,一片痴心。希望婆婆能够成全。”叶玲脸上满是不忿,讥讽道:“说得像是个不争不闹的女子一般。我呸,只看得到人家不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