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科举之路(女穿男) >

第67章

科举之路(女穿男)-第67章

小说: 科举之路(女穿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中羽心中一动,似是想到了什么,但却没有开口,面上便显出了难色。
  “你想说什么?”皇帝问道。
  秦中羽犹豫了一会,还是开口问道:“微臣听陛下所言,四年多以前国师曾断言,能够揭开谜底的人已经出现了,陛下为何还要命老大人负责此事?”
  说是命令,在秦中羽看来,这简直是逼迫了。
  皇帝看着远方,回忆起那个身俱重瞳之眼的国师,那人跟随先帝打天下,几十年容颜不改,却在说完预言后,满头青丝转为白发,七窍流血而亡,皇帝长叹一声,说道:“他说的第一个预言还没有应验。”
  世人都以为国师大人临走前,只留下了一个预言,那就是平西王府长子,将会二十而亡。今年,平西王府长子,快要满二十了,满京城的人,都在等着这个预言应验。
  秦中羽从皇帝口中得知第二个预言,那是一句没头没尾的话:揭秘者已出。
  “他说已经出现,时至今日,揭秘者也不过四五岁的年纪,还不知是男是女,更不知是真是假,若是真的,朕怕是等不到那人长大了。”皇帝顿了顿,接着道:“当日老东西也在,都说他是当世第一聪明人,没有他解不开的谜团,可这么久了,还是一无所获,这个聪明人的名头,真是名不副实!”
  秦中羽对于老大人还是充满好感的,闻言帮他辩解道:“李家后人汲汲营营数百年都解不开的谜团,老大人不过接手几年,陛下就要他解出来,这实在是太为难他了。”
  “况且,若是没有老大人,这秘密还被李家后人遮掩得严严实实,也不会浮现人前。”秦中羽补充说道。
  对于这个没头没脑的秘密,秦中羽也曾私下里想了许久,但仍旧是一无所获。


第80章 会试(上)
  会试程序与乡试大同小异,同样考三场,同样一场三天,同样紧凑的日程安排,今次会试时间安排是,第一场在初九日,第二场在十二日,第三场在十五日。
  与乡试不同的是,开始搜检进考场的时间是寅时(凌晨三点)。
  虽然有过一次乡试考试的经验,叶信芳等人还是在初八这日白天,睡了个足,大晚上的方才爬起来提着考篮跟那些举子一起在贡院外等候。
  贡院前的那条街道上,两边都站着衣冠整齐的军士,个个身形挺拔,人人佩刀,军士手中举着火把,身旁一左一右都点着火盆,将漆黑的夜照得甚是明亮。
  三月的夜晚还是十分寒冷,会试不允许身着夹衣,叶信芳等人一共穿了五层单衣,整个人都显得有些臃肿。
  举子们都挤在贡院前的街道上,孤僻的自己找了个角落等着,搞小团体的三五成群候在一起高谈阔论,人太多了,叶信芳也很难找到其他熟人。
  寅时刚至,叶信芳踩着小板凳上往前看,就见到前方贡院的三道大门缓缓打开,三声礼炮齐鸣,每逢考试都有考官出来致辞,但叶信芳离得远,也听不清楚那个考官在说些什么,只看见那将近五十岁的考官嘴巴一张一合,叶信芳猜测应该是在说着考试规定之类的内容,那考官说了一刻钟左右,叶信芳终于见他住嘴了。
  他排的队伍也开始缓慢的往前行进,此次一共派遣两千名士兵进行搜检工作,每个人至少要经过两个士兵的检查。
  几人等了大半个时辰,终于轮到他们了,叶信芳刚要上前检查,就看到隔壁的队伍里爆发出来一阵骚动。
  “这不是我的东西!这不是我的东西!大人明鉴!”那书生看着考篮里搜检出来的小抄,整个人都是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脸色惨白着努力的解释:“定是别人陷害我!是他们塞进去的,与学生无关啊大人!”
  那小抄大概成人小拇指长、中指宽,上面写满了细密的文字,从叶信芳的方向看过去,密密麻麻的全是米粒大小的文字,叶信芳暗自腹诽,真是难为他们费心尽力的写出来。
  叶信芳先前见到的致辞的那个考官,此时面容严肃,被身后众人簇拥着,看了那考生一眼,冷淡的说道:“拖出去,革去功名,仗一百。”
  不顾那考生呼天抢地,那考官往一旁的队伍走过去。
  叶信芳不知道这人是真作弊还是被陷害,但想来这么容易被抄检出来的,很大可能是被人陷害的。恰巧此时,他的余光看到,旁边一个考生从自己的考篮中掏出了什么,然后装作打哈欠的样子,直接将东西塞进了自己的嘴巴里。
  “你,磨蹭什么呢?” 叶信芳身前的军士恶狠狠的问道。
  叶信芳赶忙上前,第一道是检查随身携带的东西,那士兵从叶信芳的考篮中将东西一样一样的拿出来,待看到用干净的白布包裹着的一块块方便面面饼,整个人都有些呆愣,“这是何物?”
  “一种面食,可以直接食用,不用经过蒸煮。”叶信芳解释着,见那军士还有迷茫,“你若是不放心,可以切开查看,其中绝无小抄。”
  自上次乡试过后,叶信芳花了很长时间才鼓捣出方便面这一伟大研究,冰冰凉凉的糕点和肉脯他是不想再吃的,他研究出来的方便面虽然卖相不如现代那样齐齐整整,但是口感已经相差无几了,考场上是可以买热水的,叶信芳还带了杯碗筷子以及调料,若是干吃觉得腻味了,就泡着吃,方便面真是居家旅行必备之良器,叶信芳心中再三感谢发明方便面的那个人。
  那军士拿出小刀,小心翼翼的切在方便面上,他觉得自己也没怎么用力,手上的东西就碎了,依法炮制后面的数十快方便面。
  叶信芳身后就是宋修之和刘俊彦,那军士看到二人如出一辙的方便面,心中还猜测这许是哪家食肆新出的吃食,专供科考考生食用的。
  第一道检查就这么过去了,后面还有一道更加严格的,叶信芳被带进了一个小棚子中,被逼着散开头发,脱光衣服。
  这是彻彻底底的脱光衣服,甚至连里衣都没有留下,叶信芳被那没他高的小士兵上三路下三路的打量,他被小士兵打量的目光看得头皮发麻,一开始他只觉得光溜溜的很凉,等到那小士兵踮着脚,将手穿插进他头发中摸摸搞搞之后,又在他的耳朵里面掏了掏,再逼着他张开嘴巴,也不怕熏着,小士兵凑近后仔仔细细的往嘴巴里面打量,然后就打算将在头发里面乱摸的手指往他嘴巴里面塞。
  “手!手!”叶信芳这个不讲究的人都急了。
  那小士兵翻了个白眼,道:“就你们这些书生讲究多。”
  话虽这么说,但还是从一旁的一桶水中,掬了一把清水搓了搓手。
  士兵的手指在他嘴里摸索了一番便拿了出来,在叶信芳的逼视之下,那小士兵又掬起一捧清水洗了洗。
  洗完后士兵将湿手在身上随便的擦了擦,绕到叶信芳身后,半蹲下身子,伸出双手一边一只搭在他的屁股瓣上。!!!
  冰凉的触感惊得叶信芳浑身一个哆嗦,他往前跑了两步,面上带着震惊,问道:“你要做什么?”
  古代搜检潜规则?难道自己真的要清白不保了吗?叶信芳心里胡思乱想着,看见那士兵腰间佩戴的长刀,人家有武器,叶信芳顿时满心绝望。
  那士兵皱眉,质问道:“你抖什么?是不是在里面藏了小抄?”
  叶信芳:???
  是他想的那个意思吗,在那个里面藏小抄,古代人这么虎的吗?
  “不查行吗?怪不好意思的,我也怕熏着小军爷。”叶信芳讪讪的说道,看着人家小士兵纯净无辜的眼神,想到自己刚才瞎想的,顿时脸上有些羞赧。
  “必须查!”小士兵满脸正气,眼带怀疑的看着叶信芳,问道:“你老实说,是不是藏了小抄?”
  “没藏……”叶信芳解释道。
  小士兵义正言辞的道,“你说了不算,查了才算数,前面就有人被查出来藏东西,要是让你在我手上糊弄过去了,我要倒大霉的!”
  叶信芳最终还是强忍着羞耻感,被小士兵扒拉开屁股瓣检查,看着人家那么认真的小模样,他止不住的想,会试这么严格,要是谁在接受这样检查的,不小心放屁,更甚至,崩出……来,那该有多酸爽啊。
  小士兵兢兢业业的检查,他恐怕怎么也想不到,叶信芳面上看着正正经经的,一副君子端方的模样,此时脑洞里已经在给搜检人员喂翔了。
  会试检查如此严格,叶信芳可以肯定,什么女状元、女驸马全是戏文里瞎写,就这样脱光了衣服检查,那些妹子过得去吗?
  等到检查完毕,叶信芳穿衣服的时候,小士兵还喋喋不休的说着话,“你既然没有藏东西,紧张什么?”
  “第一次被这样检查,有点慌。”叶信芳都不知道自己该摆什么表情了。
  那小士兵却眼睛睁得大大的,鄙视的看了他一眼,“我第一次检查都不慌,你还是举人老爷呢,这么没出息!”
  叶信芳简直被这个二愣子打败了,这两个第一次是一样的吗?
  “搜检能说这么多话?”叶信芳不想跟他说话了。
  叶信芳就看着小士兵拿掰过自己屁股还没洗的手捂住嘴,疯狂的摇头。
  “你们头目,肯定说过不要跟考生有太多交流。”叶信芳猜测道。
  小士兵忙不迭的点头。
  叶信芳想到排在他后头的是宋修之,多说了一句:“我后面那个举子,爱干净,你碰他一回,就要洗一次手,他师兄是大官,你要是不洗手,回头他的大官师兄肯定要收拾你,一定要洗手,记住了吗?”
  小士兵头点如捣蒜。
  修之啊,你叶哥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叶信芳心中如此想着。


第81章 会试(中)
  叶信芳提着考篮,被人指引着往前走,如同深入魔窟救公主的勇士一般,一关关的往前闯,等待叶信芳的还有最后一道关卡。
  再一次被监考官质疑替考时,叶信芳已经顾不上感伤如今的自己又胖了,他十分淡定的扒拉开衣服,给考官看自己的胸有大痣。
  如此轻松的闯过最后一关。
  考棚与乡试时大同小异,依旧是吃喝拉撒都住在里面,叶信芳号房的位置在中间位置,他也不知道这排序是按照什么顺序的。
  进了考棚之后,伸手在桌子上摸了一下,只有少许的灰尘,应该是提前打扫过了,叶信芳又细细的擦拭了一遍,这才将毡毯铺好,哪怕此时不睡,自己坐着也会舒服很多。
  巳时(上午九点)刚至,又伴随着一阵猛烈的鼓点,贡院的门才真正的关上了,外面的人不得进入,里面的人不得出去,无论是洪水还是火灾、抑或者考生突发恶疾,一直到考试结束才能出去。
  此时有军士抬着一摞摞的试卷过来,会试不比草台班子一般的乡试,不再是衙役抬着题目牌跑来跑去,而是正正经经的试卷,试卷依旧与答卷分开,答卷仍然是红格子宣纸,另有草纸数张,除了试卷,还有三根蜡烛。
  会试考题与乡试题目类型相同,不过题量更多,题目也更加刁钻,第一场试卷,四书义四道,五经义三道。
  万事开头难,三场考试一般最难的就是第一场,最重要的也是第一场,第一场的八股文若是做得惊才绝艳,后头两场的试卷考官匆匆阅过就能判考生过。
  叶信芳看到题目,整个人愣了三分钟,出题人真的是蒂花之秀,四书题是:“宝珠”、“礼云玉”、“千里惟民”、“及其广大草”。五经题是:“家有塾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