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科举之路(女穿男) >

第95章

科举之路(女穿男)-第95章

小说: 科举之路(女穿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信芳看着四本书,《广陵散残篇》《梅华问答编》《林间录》《平水韵部》,内容分别是乐曲、气功内丹术、见闻、汉字音韵,让人根本找不到其中的联系。
  “这些书,当真是杂乱,内容上似乎也没有什么联系,也不知李太祖为何要将它们凑在一起。”其中一个找书的人不解的说道。
  “李太祖做事不会这般杂乱,这些书之间一定是有关联的。”许廷和皱着眉头说道。
  叶信芳看着那本《梅华问答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他翻看其中的内容,瞬间就明白了哪里不对,这本书跟他看过的《梅华问答编》似乎有些不一样,他从前的研究方向是古代文学,这种略有名气的古籍,他都曾经研究过,还曾经想过按照书中记载的修炼内功。
  《梅华问答编》不是成书于清代吗?为何会提前这么多年问世?他突然发现了哪里不对劲,而一看手中这本书的作者,并非是清代薛阳桂,而是丘处机。
  丘处机并非金庸虚构出来的人物,而是中国道教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历史上丘处机是在元建成后第二十二年离世,享年八十岁,在古代算是十分长寿了,而这个时空的丘处机如何,叶信芳还真不清楚。
  他看着书籍序言部分,写着:“吾师承重阳子……造化不教当大路,为嫌人世苦腥,今受神机所启,故成此书。”
  重阳子,道教北宗首领王喆,号重阳子,他还是全真道派的创始人。而这书中所提的受神机所启,这个神机,应该不是指别人,而是太祖李元齐,字神机。
  叶信芳觉得这其中肯定是藏了什么秘密,李元齐难道是个气功爱好者?不然为何要让这本书提前面世,他到底在暗示什么?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宋修之突然出声,念出这首词。
  叶信芳和许廷和看向他,只见宋修之接着说道:“第一句第一字残,第二句第二字梅,第四句第四字间,第六句第六字平。”
  “那么还有没找的,是第三句第三字人,第五句第五字泪,第七句‘纳兰词赠佳人静姝’,静。”
  叶信芳将词中字的位置和书名中字的位置对照,开口道:“一四,二一,四二,六一。李太祖是个很严谨的人,鄙人认为,应该将所有的线索往深处挖掘,毕竟这是一个四百多年都没有解开的难题。”
  宋修之和许廷和均是十分认真的点了点头。
  先从《林间录》开始,叶信芳一共在其中找到了八页有涂画的部分,而这些部分,全部都只有一笔,叶信芳最开始还是按照书籍页面中的位置临摹下来,最后他看着自己得到的一个斗大的“口”字陷入了沉思。
  口?这是在暗示什么?吃的吗?还是说跟嘴巴有关系,叶信芳这般想着。
  “修之可知道,李太祖有没有什么与吃食有关或者说嘴巴有关的记载?”叶信芳问道。
  宋修之皱眉思索,许久才道:“倒是有一本民间话本记载,京城有一家老何馄饨,曾经得到过李太祖的赞赏,不过这只是民间传说,不知真假。”
  “民间传说有时候比史官记载还要可靠。”叶信芳顿了顿,接着问道:“那家老何馄饨,如今也不知是否还开着?修之,还有其他记载吗?”
  宋修之皱眉想着,叹了口气,“其他的相关记载,都是什么如同‘一骑红尘妃子笑’之类的故事,应该不是指这种。”
  叶信芳简直把宋修之当任性搜索引擎用,“你将那些,都与我说一遍可好?”
  听完了李元齐的这些风流故事,叶信芳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些故事放在现代,那就是一个标准的“天凉王破”了,不过这个王破的对象有点多,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么多女人凑在一起,怎么可能会相安无事,后宫风平浪静亲如姐妹那只活在男频种马文里,而真实的宫廷,永远是充满了阴谋与算计。
  不过这些故事还真的不像与“口”有关,更像是与“色”有关。
  “李太祖年间,倒是发生了一个祸从口出的故事。”宋修之缓缓开口。
  原是思故五年,丞相羊修协同二皇子密谋大位,却因行事不谨,羊修对着自己的姬妾说了一句“神机老狗,鸟尽弓藏,黄袍迟早落入他人之手”,而那个姬妾似乎是李元齐派的间谍,很快,李元齐便以羊修“藐视皇位”之罪,将他拿下。
  而后又从羊修府中搜出藏匿的黄袍和他与二皇子之间的书信往来,这些罪名就落实了,羊修这个跟随李元齐戎马半生的老臣,最后落得了一个灭门的下场。
  这两个故事,似乎都像是李元齐的暗示,可尽管如此,叶信芳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好像自己忘掉了什么一般。


第115章 佛道
  人多力量大; 陆陆续续又找出三本书; 分别是:《灵宝度人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和《红裳泪》 。两本道家学说,和一本风月话本; 除了“人”、“静”、“泪”这三个确实是与那首词有关联,叶信芳也不知这三本书之间的关联。
  这七本书的线索; 都比较好找; 按照涂画痕迹拼接; 最后显示的七条线索分别是:胖“A”、“蕙兰图”、瘦“A”、“口”、“P”、“N”、“W”。
  这样一比较; 后一个“A”更像是A; 而前一个更胖的,倒像是宋修之说的双层塔。
  APNW,这好像不是单词,叶信芳重新排列; 只有PAWN,是个常见的单词。pawn; 是小卒、小兵、典当之意。
  他也不知这些字母到底是组合成单词,还是单独都有意义的。
  盛放木牌子的暗格放在一楼; 木牌子上的话; 就像是对于后人的忠告一般; 叶信芳倾向于认为,如果说这个谜是一本书,那这个盛放木牌的木盒子,就是整个谜题的总纲,所有的线索都与它相关。
  从这首词中就得到了大量的线索; 这些线索的载体,七本书,虽然类型众多,但总的来说,能看出与道教相关所占的比重很大。
  叶信芳看着这七条线索,再看这个“口”字,突然想到,既然四页纸的惠兰图需要变化才能拼凑在一起,那这个“口”字会不会也是如此。
  如今画出的这个字甚至不像是个“口”,更像是一个规规矩矩的正方形,而若是将笔画变换一下位置呢。
  叶信芳看着得到的这个“卍”,这是佛教的一种咒,这个图案或者说字被印在佛祖如来的胸口,被教徒认为是吉祥的象征,而后唐代武则天将卍定为右旋,定音为“万”,义为“吉祥万德之所集”,因为之前这个符形是随意用卐或卍。
  除了这些,这个符号,还是纳粹的党旗。
  叶信芳弄不明白这样的变化之后呈现的这个符号,到底代表着什么,他其实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代表着佛教。
  “叶哥,是有什么问题吗?”宋修之看叶信芳满脸都是纠结的模样。
  “我不知道自己想的是不是对的,修之,你可记得,李太祖跟佛道两教有什么交集?” 叶信芳没有将心中的猜想说出来,他总觉得这思故高塔之中,应该还有更多的线索。
  宋修之的小脑袋如同高速运转的CPU,很快就得到了结论,“李太祖似乎甚是推崇道家,他出资修缮的道观有京城的白云观、终南山全真观、苏州玄妙观,还在安庆府的司空原修建了一所三清观。”
  “安庆府?”叶信芳问道,这座府城听到过,那里的知府曾经给李太祖进献了一株蕙兰花王。
  “司空山被称为禅宗圣地,又称中原禅宗第一山,二祖慧可禅师的道场所在,三祖僧璨也是在此地接受慧可禅师的衣钵。”宋修之就像一本百科全书一般,什么都知道。
  “司空山?司空原?”叶信芳不解的问道。
  叶信芳也想不明白,为何李元齐要跑到人家禅宗圣地去修建一所道观,挑拨佛道关系吗?
  宋修之解释道:“不知为何,东朝以前,都是称司空原,东朝以后,都是称呼司空山。”
  叶信芳被宋修之的知识储备震惊,这种东西都知道。
  “我曾经读过一本游记,上面是如此记载的,那游记的作者也不明白为何要改换称呼。”宋修之也有些不解。
  “原,广平曰原,而山,有名山宝刹之意,大抵是因为此地为禅宗圣地,故而要改换称呼。”许廷和细细解释道。
  见二人均看向自己,许廷和又开口说道:“司空山,老夫十年前曾经游访过,北周武帝灭佛,在禅宗面临灭宗灭派的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禅宗二祖神光慧可受达摩心法,护经像南下舒州隐居此山,建刹说法,而后同样是在那里,传授衣钵给三祖僧璨。”
  许廷和脸上露出回忆的神色,继续说道:“太白先生还曾到此山避难,留下传世名篇,唐时玄宗也曾遣人到此山中寻访长生不老药。”
  “长生不老药?他找到了吗?”叶信芳心中想着,真的是个皇帝都想长生不老。
  “天宝三年,唐玄宗遣中史杨庭光来此山采长生不老药长春藤,经司空山住持慧能大师弟子本净禅师指点,方获此药。玄宗大喜,召本净大师入京,于白莲寺安置,与名僧硕学相过从,阐扬佛理,词辩倾注;得玄宗及四众称善,即赐号“大晓”,拜国师还山。玄宗赐银赖建‘无相禅寺’,造僧房五千余间,下设九庵四寺。顿时间司空山名扬海宇;僧尼云集,香客盈门,盛况空前。”
  “难道长生不老药是真的存在?”叶信芳问道。
  “最后证明,他找到的,并非正真的不老药,只是一味药草而已。”许廷和叹了口气,想到了当今的圣上。
  “那先生可知,司空山有什么与兵卒相关之物?”叶信芳想到了那个单词pawn,英语单词往往一词多意,他觉得很有可能是指小卒,而非典当之意。
  许廷和想了想,说道:“司空山上倒是建了一座神兵池。”
  “神兵池,这是何来历?”叶信芳不解的问道。
  “这神兵池,就建在三清观之内,据传其内藏有神兵,但几百年来,也没有人真的见到过。”许廷和解释道。
  叶信芳很是庆幸宋修之和许廷和也参与了这件事,二人一个是人形搜索引擎,另一人是资深旅游达人,若是没有他们,自己光是找资料怕都要找瞎眼睛。
  他隐隐能够感觉到,在司空山,一定是藏了什么东西,这个谜底,似乎离解开之日不远了。
  “先生,修之,似乎许多线索都指向了司空山。”叶信芳神色郑重的看向二人,说道:“我认为有必要,亲自去一趟司空山。”
  许廷和点了点头,说道:“虽然不知你是如何得出,这谜底与道教,与司空山有关联,但是既然你是国师预言之人,想必是有你的理由,老夫也不会追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们去一趟也好,也许会有大收获。”
  叶信芳听着他这意思,似乎是不会与他们同行,恭敬问道:“先生您不去吗?”
  许廷和摇头叹气,“年迈体衰,不是所有人都能跟孙茂行那个老家伙一般,一把年纪还能活蹦乱跳,黄沙之地都能活着回来。”
  “黄沙之地?”叶信芳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上一次还是从平西王口中说出来的。
  “你不知道?也对,你毕竟才参与此事,许多线索都不清楚。”许廷和和宋修之也是最近才参与这件事,但是他们有足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