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1042章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1042章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谈古论今,引经据典,孙家学派的人就没输过。
  MMP!
  官场因为这帮人占据多数,很多时候,真是能将人气死。
  上次,山河书院出来的学子,占据了工部四分之一的官职,御史就开始闹腾。
  归根结底,还是山头主义。
  山河书院出来的学子,同其他书院出来的学子有着明显的区别。
  更热情,更奔放,更开放更包容……
  同守旧派泾渭分明。
  仅仅只是一次工部官员的选拔,因为山河书院的学子比较出挑,就让其他学派的官员着急了。
  御史弹劾又猛烈又辛辣。
  弄得吏部上下很被动,全体大骂御史不干人事。
  学术之争,本身就和官场息息相关。
  当某个学术占据垄断地位的时候,这个学术的学生理所当然在官场占据优势地位。
  当某个学术势弱,不好意思,官场没你的份。
  强势学术以官府力量,打压弱势学术,这帮读书人玩得贼溜。
  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后,才多少年时间朝堂上已经看不到法家,墨家的影子。
  要利用法家的思想,还得披一张儒家的皮。称为外儒内法!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御史为什么着急?
  因为他们意识到山河书院终有一天会威胁到自己的学术派别。
  权利的高地,不光是人在争,各个学派同样在竞争。
  如果没有顾玖替山河书院做背书,如果一开始山河书院不是以科举为主,按照山河书院现在百家齐放的玩法,早就在幼苗时期就被人干掉了。
  为了打破学术垄断,为了占据话语权,顾玖必须插手学术这一块。
  孙家是学术界的大佬,从孙家下手,事半功倍。
  当学术山头林立,谁也奈何不了谁的时候,官场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
  文青书局接到任务,自然不敢怠慢。
  在孙家矛盾白热化的时候,出版了孙状元的书籍《学说》。
  并且动用一切资源,推广这本书。
  书是好书,内容扎实,全本干货。
  但是内容具有颠覆性,对于三观已经建立的读书人来说,可谓是歪理邪说,大逆不道。
  对于三观还在塑造的读书人来说,这本书很新奇,为大家打开了新的视野。
  还可以这样吗?
  很多人发出了疑问。
  《学说》的热度,伴随着争议,节节攀升。
  出版不过十天,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在报纸上写文章批评。
  从南到北,读书人不甘寂寞,报纸上热闹得不行。
  有批评的,自然也有夸赞的。
  任丘将稿件交给黄去病,“我的文章,必须头版头条。”
  黄去病先快速的扫了眼内容,“你的润笔费太高,付不起。”
  《大周生活秀》已经从三元公那里成功约稿,黄去病对任丘的稿件自然没那么稀罕。
  任丘眼一瞪,“这份稿件,就按照市场价,我不多要你的钱。但是你必须给我头版头条。”
  黄去病说道:“头版头条已经给了三元公,他答应给我们供稿子。”
  任丘翻了个白眼,“他是他,我是我。我和他的文章角度完全不同,当然我们的立场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支持孙状元。”
  黄去病见四下无人,悄声问道:“学术这一块,我了解得不同。请教一个问题,孙状元的《学说》当真很牛?”
  任丘哈哈一笑,“你小瞧孙状元。他潜心钻研这么多年,以前顾忌家族,不肯发表自己的学说。如今没有家族羁绊,他这本《学说》是颠覆性的。对于孙家老祖宗的学说,进行了颠覆性的批判,而且有理有据,你说牛不牛?”
  黄去病连连点头,“听你这么一说,的确很牛。只是这样做,他就不怕背上骂名?他颠覆的可是他家老祖宗的学术思想。”
  任丘说道:“孙家天天在报纸上骂他,他背负的骂名还少了吗?《学说》出版发行,至少能在部分人心目中替他正名,他并非背祖忘宗,而是学术理念不同。读书人,应该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黄去病不懂学术,但是他懂人性,懂官场。
  学术场和官场相辅相成,孙状元是任重而道远。
  任丘哈哈一笑:“简单如何,艰难又如何!大丈夫在世,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即便背负一世骂名,也该勇敢表达自己。若是能将文坛的水搅浑,足以名垂千古。”
  “是千古骂名!”
  “美誉也好,骂名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思想光辉,能否留下一字半句,影响后世人。”
  黄去病打趣他:“不知任先生何时着书立说?”
  任丘昂着头,天生骄傲,不可一世,“本官迟早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黄去病笑道:“我拭目以待!”
  任丘激昂文字,令黄去病羡慕。
  何等的自信,何等的奔放,何等的激情……
  在任丘身边,永远不会颓废迷茫。
  只有自信,永远自信。
  ……
  三元公同任丘助攻孙状元,他们二人,都是大牛人物。
  一出手,对方死伤一片片,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三元公勉强也算是一个山头,他公开支持孙状元,他的学生自然是紧随其后。
  任丘,大牛人物。虽然没有着作,但是在文坛也略有薄名。
  有了这二人支持,一时间,孙状元这边声势大震。
  大街上的阿猫阿狗,就别出来现眼,还妄想踩孙状元一脚。
  在三元公和任先生的手下,连一招都走不了。
  真要打擂台,就让真正的大牛人物出面。
  孙状元这边摆起了架势,只等对方上台出招。
  孙家那边,哑火了几天。
  紧接着,更加猛烈的攻势扑面而来。
  事关家族根本,孙家寸步不让。
  整个夏天,秋天,报纸上充斥着学术之争。
  孙家开头,其他学派也加入了战局,你来我往。
  文坛这个圈子,彻底被搅浑了。


第1047章 姑嫂和解
  裴太后突然感觉到寂寞。
  皇宫太冷清了!
  长安宫那边,每天人进人出,就跟衙门一样。
  反观未央宫,除了初一十五宗室命妇们进宫请安,其他时候宫门口连只蚊子都没有。
  裴太后不舒服,不高兴,心情郁闷。
  如果刘诏肯广开后宫,未央宫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后宫嫔妃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来到未央宫请安,为了讨好她各种勾心斗角。
  光是想想这个场面,裴太后就乐了!
  可是刘诏没有广开后宫,裴太后也失去了快乐的源泉。
  至于宗室那边,刘诏出手将宗室的男人,孩子全都管了起来,宗室内部情况好转了不少。
  鸡毛蒜皮的事情,大家不会拿来麻烦裴太后,找萧琴儿就能解决,而且还方便。
  重大事情,萧琴儿解决不了,自有皇后娘娘。
  裴太后无形中,似乎被架空了。
  当初,顾玖让裴太后和萧琴儿一起管理宗室内务的初衷是互相制衡。
  主要是裴太后制衡萧琴儿。
  也是给裴太后找点事情做,免得她无聊找茬。
  然而,萧琴儿利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更方便接触宗室人员,抢过了裴太后的差事。
  时日一长,大家也都形成了惯性思维,有事找萧琴儿。
  萧琴儿解决不了,就进宫找皇后娘娘。
  于是乎,裴太后又无聊了。
  人一旦没事干,就爱胡思乱想。
  加之裴太后老了,老小孩老小孩,更爱折腾。
  住未央宫,嫌未央宫冷清。
  住慈宁宫,嫌慈宁宫死气沉沉。
  去御花园玩,同样嫌冷清。
  叫萧琴儿进宫陪她说话,一开始萧琴儿还算殷勤。
  次数多了,萧琴儿懒得听裴太后叨叨叨,就干脆找借口不进宫。
  萧琴儿不进宫,裴太后就折腾刘诏和顾玖。
  今儿头痛,明儿肚子痛,后日手脚痛……
  她这边叫痛,做儿子儿媳妇肯定要去看望。
  裴太后拉着顾玖的手,哭哭啼啼,“本宫可怜啊!老了,身边连个说话解闷的人都没有。”
  顾玖不动声色的挣脱开裴太后的手,“母后好生保养身体,切忌多思多虑。”
  裴太后这么容易就能被打发吗?
  当然不能。
  她抽噎道:“本宫孤零零一人住在未央宫,活着没意思啊!不如让本宫死了算了,到下面去找先帝。也不知先帝有没有在半路上等着本宫。你们放心,本宫见了先帝,保证不告状。你们就是忙了些,没时间来看望本宫,本宫都能理解。”
  顾玖嘴角抽抽。
  拿个死人威胁她和刘诏?
  她想笑,却笑不出来。
  她可以不在乎裴太后的威胁,全是无稽之谈。
  刘诏做儿子的,不能不在乎。
  顾玖只能耐着性子安慰她:“母后想找人陪着说话,此事儿媳来解决,定不叫母后孤单寂寞。”
  裴太阳眼巴巴地看着她,“让汝阳陪着本宫吧。”
  顾玖摇头,“汝阳要读书,而且她年龄小,缺少耐性,坐不住,会吵着母后,加重母后的病情。儿媳另外给母后找人,保证让母后满意。”
  裴太后不乐意,“别找萧琴儿!本宫算是看透她。”
  萧琴儿的敷衍,让裴太后怒火难消。
  顾玖抿唇一笑,点头答应下来,“我答应母后,不找四弟妹。”
  “那你找谁?”
  “改明儿母后就知道了,先留个惊喜。”
  “本宫就拭目以待,等着你的惊喜。”
  裴太后如今也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没过多折腾顾玖。
  等顾玖离去,裴太后从床上坐起来。
  她叹了一声,同文公公唠叨起来,“要是湖阳还活着,虽说她不爱进宫,但有她这么一个人值得本宫惦记,本宫这日子啊,过得也是有滋有味。哪像现在,湖阳不在了,本宫竟然连个惦记唠叨的人都没有。”
  这算不算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湖阳公主泉下有知,知道太后惦记着她,怕是会高兴得跳起来。”
  “哼!她才不会高兴。她只会讥讽本宫,说本宫猫哭耗子假慈悲,顺便骂本宫一句活该。”
  不得不说,裴太后太了解湖阳。
  湖阳活着的时候,她嫌弃湖阳,各种看不顺眼。
  湖阳吃瘪,她比谁都高兴。
  可如今湖阳不在了,她又开始惆怅。
  连那个让她惦记咒骂的人都不在了,生活仿佛一下子失去了色彩。从五彩斑斓变成了黑白灰,人生都变得暗沉。
  裴太后又一次叹息。
  她替自己哀叹。
  “哪里想到湖阳竟然是个短命的,才五十出头人就没了。本宫还盼着她多活几年,我们姑嫂你来我往,这日子也是有滋有味。谁能想到,她倒是个情种,过了这么多年还惦记着无望那个秃驴。”
  裴太后越说越气。
  老来伴,老来伴。
  虽然裴太后嘴里头对湖阳各种嫌弃,但是心里头是将湖阳当做了老来伴。
  姑嫂二人斗了一辈子,老了,不妨继续斗下去。
  吵吵闹闹的日子,那才叫日子。
  结果湖阳因为无望秃驴,搞什么绝食。硬生生糟蹋自己的身体,最后把自己糟蹋死了。
  湖阳刚死那会,裴太后没这么深的感觉。
  那时候她还幸灾乐祸,说了一句:“她终于将自己折腾死了!”
  随着时间一点点滑过,裴太后越来越想念湖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