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544章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544章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臣们说话越来越直接,就差没指着天子的鼻子骂昏君。
  足足一个时辰,朝臣们足足说了一个时辰,天子才施舍地睁开眼睛。
  “你们的意见,朕都知道了。朕今日就立下皇储。李侍中留下,其他人退出去。”
  “陛下,这不合规矩。至少要有三位大臣在场才行。”
  天子眯了眯眼睛,“李侍中,柱国公两位留下,其余人等退下。”
  “陛下……”
  “休要再说,不要逼着朕改变主意。”
  这?
  天子实在是太任性了。
  堂堂天子,怎么能如此任性。这是拿江山社稷开玩笑啊。
  朝臣们不甘心地退出寝宫。
  尤其是中书令大人,尚书令大人,还有孙家族长,心情犹如吃了三斤黄连那么苦。
  立传位诏书,向来都是历代孙家族长的荣耀。
  这一次,荣耀被剥夺。
  孙家族长老泪纵横。
  他估摸着,是因为太妃孙氏的原因,孙氏一族被天子迁怒。所以天子不肯再让孙家人书写传位诏书。
  多少代人的荣耀,竟然会断送在他的手中。
  孙家族长悲从中来。
  心头对太妃孙氏极为埋怨。
  都是孽债啊!
  中书令大人和尚书令大人,不忿李侍中越过他们二人,更得陛下宠幸。
  更要命的是,李侍中才四十几岁,正当壮年。还有几十年的仕途。
  而他们二人,都已经是六十出头的老人。
  年龄上,李侍中就赢了他们。
  “不甘心!”尚书令大人嚷嚷道。
  不甘心如此荣耀,被李侍中夺走。
  “姓李的何德何能,竟然能得到陛下如此信任。简直没有天理。”
  “别忘了,李侍中是由睿真崔皇后提拔上来的。”
  “真是不可思议。”
  皇后娘娘的人,竟然也能得到天子重用。李侍中是头一份。
  “睿真崔皇后和仁宣太子死后,李侍中就和楚王府断了关系。他也不怕被世人唾骂。”
  “世人唾骂,哪里比得上自家前程重要。”


第475章 立宁王为储君
  寝宫内,李侍中右手执笔,面色沉稳,只等天子说出储君名字,就开始书写传位诏书。
  此刻,他内心毫无波动。
  因为最激动的时刻早已经过去。
  这一刻,他只想发挥最佳状态,书写最华丽的传位诏书。在人生履历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柱国公伺候在天子身边,“陛下打算立哪位皇子为储君?”
  天子眼神浑浊,“朕的儿子里面,有人配做储君吗?”
  柱国公说道:“他们是皇子,就有资格做储君。”
  “只因为是皇子,就可以做储君,真是便宜了他们。”
  柱国公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这话。
  天子是有多仇恨自己的儿子啊。
  天子说道:“一个个全都是不肖子孙,狼子野心,不配为君。可是因为他们是皇子,他们就得能继承皇位。朕也只能将皇位传给他们。真让人不甘心。”
  柱国公迟疑了一下,“陛下息怒!皇子们其实都是好的,只是偶尔犯错,好好教导就成。”
  天子冷哼一声,“朕只恨没有早点宰了他们,如今让他们给朕添堵。”
  柱国公哭笑不得。
  天子是在抱怨,也是在发泄。
  天子并不乐意将皇位让出来。
  如今,当天子不得不立下储君的时候,他的情绪暴躁到了极点。
  在天子眼中,储君就是仇人,专门抢夺他的一切。
  他所拥有的一切的,都将被储君继承。
  真不甘心。
  一个不甘心的天子,自然要将人折腾得人仰马翻。
  天子赌气说道:“朕不想立储君。”
  “陛下不要开玩笑。诸位朝臣都还在外面等候着,陛下这个时候改变主意,大家又该闹起来。”
  柱国公就跟哄小孩子似的,哄着天子。
  天子双目赤红,“朕将失去一切,难道还不许朕任性一回。”
  “陛下已经任性了一回,后果有多严重,不用微臣提醒陛下也该知道。陛下不能再任性第二回,大周江山社稷经不起一而再地糟蹋。人心也经不起一而再的动荡。微臣恳请陛下,今日务必立下传位诏书。”
  柱国公不肯放任天子任性胡为。
  天子目光如刀,刺向柱国公面门。
  柱国公无所畏惧,直面天子的怒火。
  “好,好得很!”天子咬牙切齿,“朕这就立下传位诏书。朕要立宁亲王刘晃为储君。”
  果然是宁王。
  诸多皇子里面,矮个里面拔高个,也就宁王适合做储君。
  柱国公躬身一拜,“微臣替万千百姓叩谢陛下。”
  天子红了眼眶,“朕将一切都交了出去,朕成了孤家寡人,一无所有。朕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柱国公给李侍中使眼色,叫李侍中书写传位诏书,不用理会天子的牢骚。
  李侍中点点头,执笔书写。
  柱国公开始安抚天子,“这是皇位传承,不是掠夺。如同先帝将皇位传给陛下一样。陛下何必钻牛角尖。”
  天子冷哼一声,“你是事不关己,自然可以说得如此轻松。问问历代帝王,当他们立下储君那一刻的心情,是如释重负,还是心中悲戚?朕此刻十分悲凉,朕努力了几十年所攒下的一切,都将留给不孝子,真是令人很恼火。”
  “宁王虽非大才,却也堪为储君。陛下应该对宁王多一点信心。”
  天子冷冷一笑,“宁王不孝,朕说错了吗?”
  柱国公面无表情地说道:“储君不能不孝。他既然为储君,定是孝顺的。”
  天子心塞,遭受到了十万点的伤害。
  储君是他立下的,这枚苦果,只能他自己吞服。
  “立下储君一事,可以昭告天下。但是立宁王为储君一事,希望你们二位保密,先不要声张。”
  柱国公皱眉,“陛下的意思是密诏?”
  天子点头。
  柱国公当即反对,“不妥。人心惶惶之际,不能留密诏,恐引起变乱。既然立了宁王为储君,就该昭告天下,以此稳定人心。”
  天子恼怒,“朕的话,你也不听吗?”
  “臣是在为大周的江山社稷着想。而且储君也需要时间,为日后处理朝政做准备。立密诏,不利于储君接管朝政。”
  柱国公理直气壮地反驳,绝不容许天子任性胡为。
  “诏书书写完毕,请陛下过目。”李侍中放下手中毛笔,对这份传位诏书,十分满意。
  他来到床前,展开诏书,方便天子过目。
  天子瞪大了眼睛,逐字逐句将诏书看完,然后“嗯”了一声。
  遣词用句极好,精炼却不失华丽。
  果然比孙家那个老东西更适合书写传位诏书。
  天子点点头,“用印吧。”
  陈大昌得令,捧来天子印玺,以及传国玉玺,在传位诏书上盖上印章。
  从此刻开始,宁王就是法礼上的储君。
  除非天子再下一道废储君的诏书,否则无人能够撼动宁王的地位。
  陈大昌心中感慨,那么多人争夺皇位,却没想到宁王会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当初,宁王夺嫡的条件并不突出,母族也不如薛家给力。
  其实赵王的实力是很强的。
  只可惜,他非得作死,搞什么逼宫造反。结果把自己给搞死了。
  当然赵王现在还没死,不过离着死已经不远了。
  将传位诏书收起来,放在匣子里,安放在天子的枕头边。
  天子哼哼两声,十分嫌弃。
  储君已立,就算贵为天子,也不能想废储君就能废掉。朝臣的意见还是要尊重的。
  故此,天子才会如此嫌弃。
  宁王从此刻开始,荣升天子最讨厌的人,没有之一。
  柱国公说道:“臣这就昭告天下,安定人心。”
  “不能密诏?”天子眯着眼睛问道。
  柱国公摇头,“不能密诏,也没必要密诏。陛下现在不能理事,朝堂政务繁多,正好让宁王出面学着监国,处理朝政。”
  天子怒目而视,“你们就如此迫不及待让储君取代朕的位置,改明儿是不是直接一杯毒药毒死朕。”
  柱国公偷偷翻了个白眼,说道:“陛下多虑了。陛下好好调养身体,不要胡思乱想,没有毒酒,没人会毒死陛下。大家都盼着陛下长命百岁。
  宫里修缮三大殿,银钱如同流水一般花出去。户部也在闹饥荒。这个时候可没钱给陛下办后事。”
  “你,你这个贼子。”天子怒骂柱国公。
  柱国公面目清淡,一本正经地说道:“微臣只是实话实说。没人希望陛下这个时候出现意外。陛下服用汤药,可比操办后事便宜多了。
  而且宫中一应开销,大部分都由少府承担。陛下的后事,却要户部出钱,户部堂官怕是要哭死在金銮殿上。”
  这些话,放在平日里说,可谓是大逆不道。什么死不死,后事不后事的,简直是胆大包天。
  然而现在说出来,却再正常不过。
  天子哼哼两声,表示不满,脸上神色却平静下来,心情竟然转怒为喜。
  天子同柱国公说道:“朕不和你一般计较。你叫户部准备银钱,朕的后事一定要大肆操办。”
  柱国公垂下眼眸,“陛下应该克制勤俭,怎能要求朝堂大肆操办后事。”
  稍微节俭一点,天子的丧事都需要二三十万两。
  大肆操办丧事,没有五六十万两白银,不可能办得下来。
  五六十万两,能解决多少事情啊。
  天子生前享受了天下富贵,死后还要折腾,真是讨厌得很。
  干脆再多活两年,让户部多攒点钱。
  天子哼了一声,“朕快要死了,朕就是要大肆操办后事。此事没得商量,除非留下密诏。”
  柱国公一脸无奈,“罢了,罢了,此事就依着陛下。陛下的后事,一定大肆操办。若是户部没钱,就找少府借贷。”
  天子皱眉,“少府也没钱。”
  柱国公不留情面地拆穿天子的谎言,“如果少府都没钱,天下就全都是穷光蛋,无人敢说自己有钱。陛下,金银财宝,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何必执着。”
  天子气坏了,“那都是朕的私房银子,没有朕的旨意,谁都不准动朕的私房银子。”
  柱国公面无表情地说道:“只是借贷,有借有还。”
  “户部穷得仓库里跑耗子,借了钱,只怕一二十年都还不了。朕亏大了。”
  柱国公很想提醒天子,一二十年后,他早就死得不能再死。
  哎!
  遇上一个贪财的天子,身为臣子的他很心塞啊。
  “陛下还是安心调养身体吧。”
  柱国公不想和天子聊下去,心累。
  李侍中见机,出了寝宫,宣布传位诏书已立,立宁亲王刘晃为储君。
  群臣们互相交换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相似的内容:果然是宁王。
  那么多皇子相争,宁王是矮个里面拔高个,勉强还算合适。
  天子和大家想到了一处。
  当然,也有人不服气。
  宁王何德何能,竟然能被立为储君。
  “李侍中,陛下果真立宁王为储君?”
  “本官亲自书写诏书,亲自用印,还能有假?你们信不过本官,总信得过柱国公他老人家吧。”
  “柱国公为何没出来。”
  “柱国公正陪着陛下说话,叫户部存银子。陛下要大肆操办后事。”
  户部尚书一听,就觉气血上涌,快要晕倒。
  “陛下果真要大肆操办后事?”
  “大人这会就可以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