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640章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640章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谁敢欺负我闺女是新媳妇,就敢立规矩,甩脸子,下绊子,拿孝道压人,玩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欺我姑娘面生,本宫就要她的命。
  当年,陈家上百口人给我湖阳陪葬。如今本宫不介意拿你们顾家二十颗人头换我闺女日子舒坦顺心。谁要是不相信,大可以试试看,看看本宫有没有办法叫你们全家去死,菜市场狗头铡上面的鲜血还没干透。”
  湖阳直接放言威胁,这哪里是相亲,这分明是强迫婚嫁啊。
  郡主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顾家人都看着顾喻,就不信顾喻受得了这样的气。
  顾喻轻咳一声,说道:“郡主娘娘的闺女,自然尊贵。若有幸娶了陈姑娘,定然不能叫她受半点委屈。下官在此承诺,三朝回门一过,下官就带着她去衙门单独过小日子。不叫任何人在她面前胡言乱语。”
  “怎么行!新媳妇,理应在公婆面前立规矩。”
  顾喻娘嚷嚷起来。
  湖阳郡主眼一瞪,“你说什么?你敢叫我女儿立规矩?”
  啪!
  湖阳一巴掌拍在桌上,吓得顾喻娘魂飞魄散。
  “谁敢叫我女儿立规矩,给我女儿半点委屈,就是和我湖阳过不去。我湖阳的名声,在座的都知道。到时候别怪我砸了你们一家子。我看谁敢管。”
  顾家老少,齐齐变色。
  唯有顾喻,低头偷笑。
  湖阳郡主身份摆在那里,结了亲,她就是亲家。亲家替闺女出气,天经地义,官府都管不了。
  由湖阳出面收拾自家老娘,顾喻觉着很满意。
  这么多年,总算有个人能真正治住自己亲娘。
  顾喻终于明白,当初刘诏为何说湖阳对别人是负担,对他却是助力。
  婚事定下,交换了庚帖,接下来就是走程序。
  陈敏就露了一面,回到马车上等候湖阳郡主。
  母女二人见面,湖阳喜笑颜开,“婚事给你定下来了,这是顾喻的庚帖,我替你收着。”
  “哦!”
  陈敏不喜不怒。
  湖阳眼一瞪,“你这是什么表情?难不成不满意?”
  “没有不满意。”
  纯粹就是茫然,好像一直回不过神来,一切都是一场虚幻的梦。
  谁能想到,短短几天,她就定亲了。
  湖阳笑开了,“满意就好。随本宫进宫,告诉太后这个好消息。”
  ……
  文德帝得知陈敏的婚事解决了,不过许配的人不是苏政,而是顾喻,懵了一下。
  “之前不是说看中了苏政,如今怎么又换成了顾喻?”
  湖阳郡主眉开眼笑地说道:“苏政读书读愚了,和敏敏不合适。还是顾喻合适,务实。”
  文德帝给气笑了,“这才几天,主意变得这么快。就连敏敏的婚事都给定下来了。”
  “皇兄,我这是着急啊!遇见合适的人选,自然要抓住。”
  文德帝懒得和湖阳说道理,因为说不通。
  他对身边的内侍说道:“去,将苏政顾喻二人都叫来,朕要亲自考察。另外,把顾玖也叫来。”
  远在王府的顾玖:关本夫人屁事啊!
  皇帝想见苏政顾喻二人,能理解。
  叫上顾玖,这是何意。
  萧太后就问他,“为何叫顾玖进宫?”
  文德帝笑了笑,“湖阳先是看中苏政,接着又相中顾喻,全都是冲着顾玖去的。朕自然要问问顾玖,她心中作何感想。”
  萧太后朝湖阳看去,“湖阳,你怎么说?”
  湖阳先是心虚,紧接着扬眉一笑,“大侄子媳妇眼光独到,她看中的人,自然是人中龙凤。无论是苏政,还是顾喻,都是极好的。不过顾喻更适合我家敏敏。”
  萧太后哼了一声,不满湖阳明晃晃地夸奖顾玖。而且还是在明知道她不喜欢顾玖的前提下。
  萧太后问站在角落里,存在感极低的陈敏,“敏敏,你告诉哀家,这门婚事你欢喜吗?若是有所不满,哀家替你做主,推了这门婚事就是。”
  “母后,敏敏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您老人家就别添乱了好吗?”湖阳和自家亲娘说话,是半点不客气。
  萧太后脸都气绿了,“混账,竟然敢嫌弃哀家添乱。”
  文德帝也板着脸,“湖阳,还不道歉。”
  湖阳心有不甘,然而文德帝动了真怒,她只能委委屈屈地道歉,“母后,女儿错了。您原谅女儿,下次再也不敢。”
  文德帝凶湖阳,原本被湖阳气狠的萧太后又心疼了。
  萧太后暗叹一声,儿女都是债。
  接着,她便说道:“罢了,这次哀家不和你计较。再有下次,叫你皇兄捶你。”
  湖阳眉开眼笑,挽着萧太后的手臂,“母后对我最好了。”
  文德帝轻咳一声,“母后,既然湖阳把敏敏的婚事给定了,那就先看看人。要是看着不顺眼,再退了这门婚事也不迟。”
  萧太后颔首同意。
  说着话的时候,裴皇后,沈贤妃,罗德妃都来了。
  三人得知陈敏婚事定了,纷纷赶到慈宁宫恭喜陈敏。
  陈敏仿佛此刻才回过神来,找到了真实感。
  被人连着恭喜,已经让她羞红了脸。
  她羞得没办法,萧太后就让她去隔壁躲着。等会人来了,还能偷偷看。
  陈敏得了吩咐,捂着脸就跑了。
  湖阳见女儿害羞,哈哈大笑起来,“这丫头,到现在才知道害羞。母后,我同你说,那个顾喻长得真好,比苏政还要长得好。就是读书不行,只是举人。”
  “不是说他是新民县县令吗?一个举人,也能做县令?”
  萧太后目光瞥向文德帝。
  文德帝笑了起来,“顾喻出任新民县县令,是父皇亲自定的,朕也同意。”
  萧太后微蹙眉头,“政事哀家不好过问。只是朝廷规矩就在哪里摆着,这个顾喻,不合规矩啊。莫非老大媳妇送了先帝什么好东西?”
  文德帝哈哈一笑,“老大媳妇替朝廷安置几万流民,功劳甚大。区区一个新民县县令,她要,便给她,不妨事。而且这个顾喻,读书虽不行,能力没得说。任新民县县令以来,一直勤勤恳恳,把新民县打造得越来越好。这个县令,他做得。”
  湖阳也说道:“母后,您该去新民县看看,变化太大了,女儿都吃了一惊。过去挤满了流民的地方,全都盖了新房子,一排排整齐得很,可漂亮了。
  那些快要饿死的流民,如今都能穿金戴银,太了不起。顾喻是有真本事的人,他给女儿做女婿,女儿满意。”
  “行了,行了。瞧你们夸的,哀家先不嫌弃他,可以了吧。”
  湖阳郡主得意一笑,“母后一定要相信女儿的眼光。”
  啊呸!
  还相信她的眼光,小心被带到沟里面。裴皇后偷偷吐槽湖阳。
  顾喻这人裴皇后也知道。
  和顾玖相关的重要人物,想不知道都难。
  顾喻是好,却没好到湖阳说的那样。
  而且顾喻的母亲,其奇葩行径,她当初在王府也有耳闻。
  不过裴皇后很识趣,她没提这茬。
  她犯不着在这种小事上面怼湖阳。
  湖阳和顾家结亲,某方面来说,裴皇后也是受益者。
  毕竟儿子要靠她,她也要靠儿子。
  母凭子贵,子凭母贵,相辅相成。
  顾玖先于顾喻,苏政二人进宫。毕竟她住得近,又熟门熟路。
  到了慈宁宫,一看,妈呀,都是人。
  该来的都来了,不该来的也都来了。
  她是晚辈,在座的都是长辈。
  没办法,先一个个请安吧。
  请了安,萧太后就直言问道:“湖阳郡主同顾氏偏支三房定了亲事,你可知道?”
  “听说了。”顾玖小声回答。
  萧太后皱起眉头,“这事你是怎么想的?可是你撺掇湖阳同顾家定亲?”
  “母后,您误会了。”
  萧太后怒斥:“闭嘴!”


第576章 铁板钉钉
  湖阳很委屈。
  她不说话,就用委屈的小眼神看着萧太后。
  萧太后没搭理她,始终盯着顾玖。
  顾玖也委屈,这事和她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顾喻和湖阳一切都谈妥了,才找到顾玖,说要迎娶陈敏。
  当时顾玖的心情,只能说是一言难尽。
  她猜想了许多,唯独没想到顾喻会娶陈敏。
  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竟然凑成一对夫妻,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
  既然顾喻心甘情愿,顾玖自然没道理反对。
  要娶就娶吧。
  只是为什么萧太后要质问她。
  这事关她屁事啊!
  顾玖委屈道:“启禀太后娘娘,孙媳进宫之前才得到消息。事先完全不知情。”
  萧太后不相信,“顾喻是你们顾家人,又管着新民县,他的事情你能不知情?”
  顾玖特别郑重地说道:“孙媳不敢欺瞒太后娘娘,顾喻虽然是我的族兄,但是我们只谈公事,从不提私事。他的婚事,我更是从不过问。”
  萧太后半信半疑。
  湖阳急了,“母后,你就这么不相信我的眼光吗?替敏敏相看婚事,我肯定会十分慎重。”
  “你慎重……个屁!”
  萧太后忍不住发火骂脏话,“这才几天,你就把敏敏的婚事定下来,这也叫慎重?从相看到做决定,有十天吗?”
  的确没十天。
  湖阳有点心虚。
  她这不是着急嘛。
  男人到三十岁成亲也没关系。
  女孩子拖到三十岁不成亲试试看。
  别说三十岁,拖到二十岁都会叫人戳脊梁骨。
  陈敏虚岁已经十七,即将十八。没多少时间可以拖下去。
  湖阳郡主一心想和顾玖结亲,又担心过了这个村没哪个店,所以才会急匆匆定下亲事。
  正在此时,宫人禀报,苏政和顾喻到了,就在外面候着。
  这解了湖阳的围。
  湖阳大松一口气,又嘚瑟地同萧太后说道:“母后一会仔细瞧瞧,女儿绝对没有说谎。顾喻除了读书差点,别的都好。”
  萧太后不置可否。
  苏政和顾喻被请进大殿。
  二人皆是第一次走进后宫,第一次面对这么多后宫娘娘,紧张是正常的。
  好在二人都在官场上历练多年,面对诸多娘娘,以及文德帝,表现得还算沉稳。
  二人先是躬身行礼,请安。
  然后站在大殿中央,安静如鸡,等着上位者问话。
  这种场面,自然由文德帝出面。
  文德帝打量两个年轻的官员,出口就是考察二人的学问。
  苏政堪堪而谈,顾喻也能说到点子上。
  文德帝点点头,又问起民政。
  今有一老妇状告儿媳克死儿子,要将儿媳赶出去,不给一文钱家资,还要求儿媳将嫁妆留下。
  儿媳育有一子,但是脾气凶恶,素有不敬长辈的传闻。
  身为父母官,此案要如何审?
  苏政没干过基层工作,面对这个问题有些抓瞎。
  顾玖听着他回答,发现苏政对大周律也不能熟练运用。
  将律令背诵下来,同熟练掌握判案,中间还隔着三五个顾大人。
  好在苏政还算聪明,知道从民风民俗说起,也不算错。
  等到顾喻,一条条律法,张口就来。
  在这个案子中,要用到哪款哪条律法,没有丝毫迟疑。一看就知道基层工作经验十分丰富。
  看似简单的案子,涉及到民约,婚约,别资,财产继承等等。
  顾喻将一条条列出来,条理清晰,经验丰富。看来类似的案子没少接触。
  别人还没怎么样,苏政先出了一头冷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