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642章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642章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来迟了!”
  刘诏淡漠一笑,“是李大人来早了。”
  二人面对面,席地而坐。
  屋里烧着地暖,不仅不冷,甚至还觉着热。
  红泥小炉,水已开。
  冲泡茶水,刮茶沫,倒茶,点茶……
  一套茶艺下来,行云流水,极为雅致。
  李侍中见了,哈哈大笑起来,“本官可能是第一个有幸喝到大殿下亲手冲泡的茶水。”
  刘诏一双眸子,平静无波。说出的话,犹如含了砒霜。
  “李大人不怕本殿下在茶水中下毒?”
  笑容僵在脸上,几秒钟后,李侍中脸上肌肉微微颤动,神情错愕地看着刘诏,“大殿下叫本官过来,就是为了在茶水中下毒吗?”
  刘诏笑了起来,“李大人请喝茶。”
  手往前一推,茶杯落在李侍中面前。
  茶香悠远。
  李侍中盯着放在面前的茶杯,有些心累。
  “这茶本官还能喝吗?”
  刘诏意有所指地说道:“端看李大人是否信任本殿下。”
  李侍中捏着下颌骨,“本官实在是信不过大殿下。”
  刘诏沉默地端起自己的那杯茶,一口饮下。
  李侍中见刘诏不肯多说一句话,斟酌了一下,学着对方的样子,端起茶杯轻轻吹口气,然后一饮而尽。
  “好茶!”
  刘诏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李大人不怕本殿下下毒?”
  “你我二人乃是合作关系,暂无利益冲突。殿下没有理由下毒害我。”
  刘诏却一击绝杀,“谁说我没理由杀你。看你不顺眼,不是理由吗?”
  李侍中张口结舌,满脸错愕。
  他指着刘诏,“你看本官不顺眼,本官看你还不顺眼。别忘了,本官帮了你多少忙。”
  “我也没少给你好处。南城门外那些投资,京城到洛州的水泥路,年前分红,李大人没少分钱吧。”
  李侍中龇牙,“一码归一码。你拖我的事情已经办妥了,不出意外,过了正月,诸位皇孙,还有部分宗室子弟就要进宫读书。”
  刘诏满意地点点头,“孙家可有怀疑你?”
  李侍中嗤笑道:“送上门的机会,孙家即便怀疑,也舍不得放弃。孙家人想做太傅,本官就成全他们。”
  刘诏问道:“你没问孙家要好处?”
  李侍中笑了起来,“要了三个名额。两个御史台,一个大理寺,等过了正月就开始操作这件事。”
  刘诏点点头,直接要求道:“大理寺的位置留给本殿下,本殿下要安置一个人。”
  李侍中挑眉,“给谁?”
  刘诏淡漠一笑,“正月过后,你自会知道。”
  李侍中有些不服气,只是刘诏开了口,大理寺的位置他就只能让出来。
  他咬咬牙,“据本官所知,殿下的孩子才三岁大小。这么小送入皇宫读书,不担心吗?”
  刘诏一本正经地说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话不尽不实。
  李侍中又问道:“殿下为何非要送孩子进宫读书?完全可以在王府单独开一个学堂,相信很多大儒都乐意上门教导皇孙。”
  刘诏微微摇头,一边斟茶,一边说道:“李大人可知,仁宣太子过世后,有一段时间,先帝曾想过要立赵王为储君。”
  “这不可能!”
  李侍中脸色都变了,“先帝绝不可能立赵王为储君。”
  “现在看来的确不可能。可是数年前,李大人敢确定,那个时候先帝真的没动过立赵王为储君的心思吗?”
  刘诏像是一条毒蛇,他已经盯上了李侍中。


第578章 翻脸(三更)
  “就算先帝曾动过这样的心思,大殿下为何会知道?”
  李侍中怀疑刘诏故意说一些耸人听闻的事情误导他。
  他不惮以最大恶意揣测刘诏。
  刘诏轻声一笑,“李大人忘了数年前,本殿下是什么身份吗?”
  数年前的刘诏,自然是皇孙。
  皇孙?
  李侍中琢磨起这件事。
  刘诏轻描淡写地说道:“李大人不必追问此事本殿下如何知晓。本殿下只想告诉李大人,皇子有皇子的活法,皇孙有皇孙的活法。”
  李侍中眯起眼睛,“先帝既然动了立赵王为储君的心思,后来为何会改变主意?”
  刘诏笑了笑,“当然是因为皇孙。”
  李侍中恍然。
  刘诏又给了他一个线索,“当年,差不多是夏天,赵王嫡长子当街行凶,致使三名无辜百姓身亡,数十人受伤。此事被压了下来,不许朝堂讨论。你猜,当时先帝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压下此事?”
  李侍中表情扭曲了一下。
  刘诏继续说道:“过了半年,赵王三子在青楼争风吃醋,打死了某功勋家的幼子。这门官司,李大人不可能忘记吧。本殿下要是没记错的话,李大人当时上本请先帝严惩赵王三子。”
  李侍中的表情越发扭曲,“这些事都是你暗中动的手脚?”
  刘诏给他斟茶,“李大人别急。既然开了头,本殿下自然会给替你解惑。
  当年赵王身为皇子,毛病不少,优点也挺多。加上背后有薛家支持,风头强劲,朝中不少官员都看好赵王。
  就连先帝也一度动了心思,想立赵王为储君。为何后来会改变主意?光是皇子成器还不够,还得看皇孙。
  赵王妻妾成群,嫡子庶子加起来十几个,可惜毛病都不少。一次街头行凶,一次青楼打死人,后面接连又闹出各种是非。你猜,那时候先帝是何种心情看待赵王?”
  刘诏冲李侍中笑着,笑得意味深长,不怀好意。
  李侍中心头一激灵,冷汗直冒,“连子女都教养不好,怎配为君。”
  刘诏连连点头,“李大人不愧是最懂先帝心思的人。”
  李侍中自嘲一笑,讥讽道:“不!本官根本不懂先帝想法。真正猜中先帝心思的人,只有二人。一人是当今天子,另一人则是殿下。你们父子二人,才是揣摩人心的大师。本官不过是拾人牙慧,枉做小人。”
  刘诏哈哈一笑,“李大人不必自谦,你的能力有目共睹,没人能否定。”
  “本官自我否定,殿下不必相劝。”
  此刻,李侍中没有得知真相后的如释重负,更谈不上惊喜。他唯一的感觉就是恐惧。
  此时此刻,他竟然对刘诏生出了深深的恐惧。
  “你笃定先帝观皇孙定储君,所以接连算计赵王数子?赵王可怜,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丢掉了储君之位。”
  刘诏摇摇头,“李大人说错了。”
  李侍中不服气,“本官哪里错了?”
  刘诏轻轻一笑,“你弄错了顺序。”
  李侍中先是一愣,接着恍然大悟。
  “你,你……你故意算计赵王数子,根本目的是要将先帝往观皇孙定储君的道路上引导。你,你……”
  心思奸诈,深沉,无耻之尤。却又觉着好过瘾。
  连威严赫赫的先帝,竟然也被刘诏和文德帝给算计了。
  哈哈,真是太快人心。
  大块人心之后,李侍中的后脊梁又冒出了一串冷汗。
  太可怕了。
  李侍中看着刘诏的目光都变了。
  文德帝能登基做皇帝,这里面运气成分太多了。
  毕竟一开始,文德帝胜算真的不多。
  连燕王都比文德帝要强两分。
  李侍中回过神来,“你把孩子送到宫里读书,是想复制这条路?想让陛下也走观皇孙定储君的路吗?陛下会吃你这一套?”
  刘诏哈哈一笑,“李大人未免将本殿下想得太过简单。”
  “你到底想做什么?”
  刘诏轻描淡写地说道:“急什么。孩子那么小,离着长大还有十几二十年。如果李大人能活到那一天,不妨看看今日布局,在十几年后会结下什么样的果。”
  李侍中直言道:“无非就是你倒霉了,或是你立于不败之地。”
  “没有谁是真的立于不败之地,李大人不用高看我,当然也不要小看我。你替本殿下办成此事,本殿下承你的情。若是侍中大人愿意将孙子送到宫里做伴读,本殿下乐意之至。”
  李侍中:“呵!免了!李家儿孙个个愚钝,不配进宫做伴读。”
  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刘诏的提议。
  不欲同刘诏为谋。
  二人只能合作,无法信任。更不可能将身家性命托付于对方。
  狼子野心,当心引火自焚。
  刘诏知道李侍中心头肯定不会说他好话,他也不介意。
  他说道:“李大人太谦虚了。不愿意送孙子进宫做伴读也无妨,不过李大人的幼弟,学问一流,可否去书院教书?”
  “就诏夫人办的那个书院?”李侍中话语中是毫不掩饰的轻蔑。
  刘诏点头,“正是内子所办的书院。”
  李侍中毫无诚意地说道:“多谢殿下看得起幼弟,改日我给他去信一封,问问他的意见。”
  “希望能听到李大人的好消息。”
  呵!
  李侍中有种被玩弄的愤怒感,还有深深的忌惮。
  他以为赵王败于宫变,却没想到老早老早赵王就注定了败亡。
  不知道赵王得知了真相后,棺材板还盖不盖得住。
  李侍中语气冷了三分,“若是殿下没别的事情,本官就此告辞。”
  “李大人对本殿下不满?”刘诏似笑非笑地看着对方。
  李侍中哈哈一笑,“殿下说笑了。你我二人合作多次,彼此熟悉,怎会生出不满。殿下不要多心。”
  刘诏了然一笑,“多心的人是李大人吧。你怀疑本殿下在算计你,是吗?”
  李侍中沉默,面容严肃。
  刘诏端起茶杯,嘴角微动,笑了起来,“你防备本殿下是对的,本殿下的确是在算计你。”
  “你?”
  李侍中本要质问,话一出口,瞬间冷静下来。
  他放声一笑,“殿下不妨说说,本官有什么地方值得算计?”
  刘诏打量对方,似是在评估,“李大人向来脚踩多条船,哪边出事,你都能全身而退。
  就如当年那般,睿真崔皇后没了,仁宣太子没了,其他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唯有你不动如山,朝堂上依旧有你的位置。
  甚至先帝还对你信任有加,将书写传位诏书的荣耀给了你。如今,李大人又想故技重施,脚踩多条船。
  但是,本殿下最讨厌脚踩多条船的人。李大人,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做?”
  李侍中阴沉着一张脸,“殿下是要翻脸吗?”
  刘诏微微摇头,“你误会了。本殿下是要砍断你的腿,叫你再也不能脚踩多条船。”
  砰!
  李侍中直接掀了案几,站了起来,指着刘诏,“你做了什么?”
  茶水溅落在刘诏脚边。
  他仿若未见,反而笑了起来,“本殿下什么都没做。”
  “你以为本官会信你?刘诏,你给本官等着。”
  李侍中急匆匆离开茶室。
  刘诏努努嘴,紧接着隐藏于暗处的暗卫悄无声息地跟上李侍中。
  林书平从外面走进来,“启禀殿下,一切都准备好了。殿下要去见那人吗?”
  刘诏掸了掸身上的烟尘,“走吧,前面带路。”
  ……
  闲人居隔壁,同样是一栋三进宅院。
  来往于闲人居的人,却很少留意过这栋常年不开门也见不到人的宅院。
  这是一栋明明存在,看着也还好的宅院,存在感却出人意料的低。
  若是有懂风水装修的人经过,便明白这是利用了人们的视线错觉。
  刘诏直接从闲人居后院,穿过后门,来到隔壁宅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