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679章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679章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玖不知道京城有没有龙气。
  她只知道,这两年京畿百姓有钱了,当地官府也有钱了。于是将水利设施进行了修整。
  发生小规模的旱涝灾害,水利设施都能及时派上用场。将天灾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当然,这年头主要还是看天吃饭。
  所以,下一步,依旧是大力发展农业。
  同时大力推进海外殖民。争取有朝一日,能用海外的粮食,养育大周子民。
  内侍在催促。
  顾玖取下大氅,交给青竹,“在偏殿等候,不可妄动。”
  “奴婢知道。”
  顾玖跟着内侍走进大殿。
  不出意外,少府家令,少府铜丞,二位大人都在。
  文德帝见到顾玖,就跟见到财神爷似得,顿时笑了起来。
  笑得,跟个两百斤的胖子一样。
  “老大媳妇,几个月了,身体养好了吗?孩子还好吧。”
  “多谢父皇关心,儿媳身体还好,孩子也还好。”
  “母子康健,很好,很好!”
  文德帝乐呵呵的,“什么时候把孩子带进宫里给朕瞧瞧。”
  顾玖说道:“等天气暖和了,儿媳一定带孩子进宫给陛下请安。”
  文德帝眉眼抽动,真是太不识趣。
  还要等天气暖和,岂不是说要等到明年开春?
  还得好几个月啊。
  文德帝语重心长地说道:“朕年龄大了,时常觉着寂寞。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儿孙齐聚一堂。”
  少府家令,少府铜丞……
  听陛下和诏夫人聊家常,真的好吗?
  文德帝一副孤寡老人的语气,又是什么意思啊!
  糟心!
  顾玖装傻,只说道:“过年的时候,儿媳一定带着御哥儿进宫。”这么冷的天,才不要带衡哥儿出门。
  文德帝心塞。
  罢了,罢了,他就不和顾玖一般见识。
  轻咳两声,终于提到今儿的正题。
  “朕叫你来,是有要紧的事情同你说。”
  “儿媳恭听圣训。”
  顾玖姿态倒是十足的恭敬。
  这让文德帝心情好了些。
  他又咳了两声,才说道:“私铸钱币泛滥,少府和户部并无太好的办法,只能寄希望于提高官铸钱币的数量打压私铸钱币。然而,朝廷黄铜开采有限。民间私矿开采泛滥,并且大量黄铜流入私人钱庄。此事,你可有办法解决?”
  顾玖心道,果然是为了钱的事情。
  她斟酌了一番,问道:“不知陛下是要打击私铸钱币,还是要打击私矿开采?”
  “这两者有何区别?莫非你有办法,两者兼而打击?”文德帝眼睛发亮,眼中仿佛有星光闪烁、
  不!
  那不是星光!
  那是钱!
  黄橙橙的钱币,才能让文德帝的眼中闪烁星光。
  顾玖微微摇头,“儿媳能力有限,并不能两者兼而打击。只能侧重一样。”
  文德帝急忙问道:“若是侧重打击私铸钱币,该怎么做?若是侧重打击私矿开采,又该怎么做?”
  顾玖却说道:“打击私铸钱币,儿媳和诸位大人的意见一致,就是加大官铸钱币的数量。只要有足够数量的官铸钱币流入市场,粗糙滥造的私铸钱币自然没了市场。”
  文德帝皱起眉头,他总觉着顾玖没说实话。
  她一定有更好的办法,只是不肯说出来。
  文德帝脸色一沉,问道:“那打击私矿开采,你有何办法?”
  顾玖低头一笑,“这事简单。由内侍监或是少府出面,统计全天下所有私矿,摸清每家私矿规模人员大致利润。然后给他们发一张朝廷认可的开采证,并且收取一定数量的银钱。把非法私矿变成合法私矿,问题迎刃而解。”
  还能这么操作?
  顾玖继续说道:“这就好比招安反贼,反贼得了招安就变成了正规军。非法私矿同样可以招安,变成合法私矿。至于后续要怎么操作,朝廷完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取措施应对。”
  少府家令听完,暗暗点头,这个办法可取。
  虽说私矿依旧是私矿,可是一个游离于朝廷之外,一个在朝廷的掌控下,性质就不同了。
  少府铜丞:“……”本官还是安静如鸡吧。
  文德帝皱眉深思,“你说收取一笔费用,然后给私矿发一张开采证,那些私矿能答应?”
  顾玖轻声一笑,“陛下,商人讲究和气生财。能合法开采矿产,谁乐意非法开采。陛下若是不放心,可以安排几个有规模的私矿,带头购买开采证。
  具体这个开采证要收多少钱,儿媳以为不宜过高。开采证费用过高,这些私矿主,就会趁机抬高铜矿,铁矿的价格,增加朝廷负担。”
  少府家令急忙问道:“要是有人不肯花钱办开采证,又该如何?”
  顾玖笑了起来,“此事更简单。以一年为期,全天下登记私矿,办开采证。一年后,凡是没有办开采证的私矿,统统属于非法。
  既然是非法,那么朝廷查封他,也是理所当然。当然,查封私矿不能由当地官府出面。此事既然是少府和内侍监主持,不如就由少府狱丞和慎刑司负责查封非法私矿。”
  常恩心中大喜,又激动。
  诏夫人好人啊!
  顾玖此举,等于是给内侍监送权又送钱。
  这么大的人情,他记下了。
  将来若有机会,定会回报一二。
  少府家令暗暗点头。
  以一年为期,是个办法。
  文德帝双手背在背后,在大殿内走来走去,“把非法私矿变为合法私矿,除了能收取一笔开采证费用,还有何好处?”
  顾玖偷偷翻了个白眼,然后才躬身说道:“儿媳以为,最大的好处是朝廷能准确掌握天下私矿规模,清楚知道每年矿产产量。每年年底做账的时候,不用估摸,不用预估。陛下身为天下之主,难道不想知道,大周到底有多少矿产资源吗?”
  文德帝连连点头,“你说的不错。还有呢?”
  顾玖说道:“官铸铜钱数量稀少,都是因为朝廷手中的黄铜太少。等非法私矿摇身一变,成为合法私矿,少府铜丞大可以出钱找合法私矿购买黄铜。如此,黄铜不足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少府家令连忙说道:“私人钱庄出的价钱更高,那些私矿主未必愿意将黄铜卖给朝廷。”
  顾玖闻言,大吃一惊。吃惊于少府一群蠢货,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她直言说道:“拼不了价格,那就拼数量吧。私人钱庄购买十万斤黄铜,少府就购买百万斤黄铜。
  我想,拼数量应该没人能拼得过少府吧。就不信那些私矿主眼睁睁看着百万斤黄铜订单不心动。既然心动,价格自然好商量。”
  “哈哈哈……”
  文德帝放声大笑起来,“老大媳妇说的没错。朝廷拼价格可能略输一筹,但是拼数量,朝廷绝不可能输。朕不相信,有哪个私人钱庄所需数量能大过少府,大过朝廷。真有这样的钱庄,那得好好查查,一查到底。”
  少府家令连连点头,“诏夫人这个办法,不仅解决了私矿开采泛滥的问题,还顺带解决了官铸钱币不足的问题。真是一举两得。”
  啪!
  文德帝拍着桌子,一脸兴奋激动,“少府要好好琢磨细节,等开了年就照着这个办法实施。以后,凡是没有开采证的私矿,统统查封。少府铜丞也要抓紧时间,尽可能多铸造钱币。一定要保质保量,保证官铸钱币是市面上最好的钱币,无可取代。”
  少府家令和少府铜丞齐声领命。
  常恩有点着急,怎么没有内侍监的事情。
  却又苦于身份,不便开口。


第622章 龙心大悦
  解决了黄铜紧缺的大难题,文德帝十分高兴。
  他看着顾玖,越看越顺眼。
  刘诏眼光好啊,竟然能在众多闺秀中,一眼相中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顾玖。
  哈哈哈……
  文德帝得意大笑。
  刘诏是他生的。
  刘诏能干,就是说他这个当老子也很能干。否则也生不出刘诏。
  文德帝捋着美须,心头爽歪歪。
  儿媳妇很能干啊!
  儿子将就看得过去。虽然有时候真的恨不得将刘诏塞回他娘的肚子里,让他回炉重造。
  得赏赐点什么才行。
  有功不赏,那就是赏罚不明,难以服众。
  以后下面的人都会消极怠工,不肯出力。
  只是赏什么才好?
  赏赐得讲究些。
  还不能叫人知道开采证这主意是顾玖提出的。
  女子干涉朝政,容易引起非议。
  常恩不愧是文德帝身边第一心腹。
  他悄声提醒文德帝,“陛下,红薯!”
  对对对,红薯。
  去年顾玖献上红薯,当初文德帝承诺会有重赏。
  但因为事关民生口粮,红薯一事必须慎重,故此文德帝决定亲眼确定红薯的产量后,再说赏赐的事情。
  只是后来太忙,又没人提醒,这事就给忘了。
  今年种在皇庄的红薯大丰收。
  平均亩产达到了七百五十斤。
  有良田亩产达到了九百斤,离着顾玖所说的亩产千斤只差一百斤。
  想来种子继续改良,亩产千斤也不是不可能。
  就算是最贫瘠的土地,红薯亩产也达到了五百斤以上。
  这是天赐神粮啊!
  而且红薯方便储存,可以一直存到来年夏收。
  有了高产红薯,遇到天灾人祸,饥荒年间,红薯就能救命啊!
  老百姓是很容易满足的。
  只要能吃饱,他们就不会落草为寇,也不会跟着那些野心家造反。
  不夸张的说,有了红薯这个天赐神粮,民间反贼能少一半。
  文德帝大笑起来,“哈哈哈……朕犹记得,去年你献上红薯种,说亩产能达八百斤。然而,你显然低估红薯的产量。今年皇庄有良田,红薯亩产达到九百斤,朕亲眼所见。户部和少府都说,继续培育良种,过得几年,亩产千斤绝不是问题。”
  少府家令心领神会,“陛下说的极是,红薯真乃天赐神粮。诏夫人献上红薯种子,为朝廷曾一高产农作物,此乃大功一件。”
  文德帝指着顾玖,大笑说道:“朕要重重赏你。”
  顾玖:“……”真不容易啊,吝啬如文德帝,也舍得给她赏赐。难得难得!
  文德帝难得大方一回,会赏赐她什么呢?
  文德帝问顾玖,“你想要什么赏赐?”
  顾玖躬身说道:“儿媳一时间也想不出该要什么赏赐。不如一切都由父皇做主。”
  规矩她是懂的,哪能直白的说要什么。尤其是面前还是吝啬的文德帝。
  她真要开口要赏赐,文德帝恐怕又不高兴了。
  对于掌控欲强烈,又爱记仇的人,有些时候,一个小细节,一句话都能叫对方记恨上。
  区区赏赐,顾玖真没放在心上。
  文德帝乐呵呵的,“既然你没主意,那朕就替你做主。你的赏赐,不如就……”
  众人都竖起耳朵,想知道吝啬的文德帝会给顾玖什么赏赐。
  然而文德帝话锋一转,哈哈一笑,说道:“朕就先卖个关子,改日直接命人将赏赐送到王府!”
  切!
  玩什么故弄玄虚,一点意思都没有。
  顾玖内心,深刻地鄙视文德帝。吝啬的毛病,一如既往。看来就算将来户部收支平衡,也别指望文德帝能大方起来。
  文德帝似乎也有点不好意思。
  他是真没想好,该赏赐顾玖什么。
  如果换做刘诏,文德帝就没这么为难。
  亲儿子,不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