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716章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716章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事情?”容信好奇地问道。
  陈大昌笑了起来,笑得很开心。
  用着怀念的语气说道:“他仿制了一份诏书,假传圣旨。圣旨内容,是叫他致仕养老。结果这份圣旨还没制作完成,先帝就知道了。先帝气笑了,干脆如了他的愿,将他赶回家,却保留了他的官职,还不许他随意出府。”
  “这就是顾老爷子多年不出府的原因?”容信问道。
  陈大昌哈哈一笑,“是啊,这就是他常年不出府的原因。他本是个纨绔,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年纪大了,依旧不改本性。
  可是先帝却故意压着他的本性,叫他一辈子不痛快。这就是先帝允许他活着的代价。直到他死,也没能出府痛快玩一场,委屈他了。”
  陈大昌有些遗憾。遗憾顾老爷子活着的时候,竟然没能痛快活过一天。
  “是先帝下旨处死他?”容信急忙问道。
  陈大昌轻轻摇头,“先帝不需要下旨处死他。当先帝病重,顾老爷子就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他必须死在先帝前面,从一开始这一切就注定了,对此他早就做好了准备。顺便利用自己的死,换顾大人一条活路,何乐不为。”
  “你是说,顾老爷子心甘情愿赴死?”
  陈大昌点头,“是的,他是心甘情愿赴死。其实,早在开耀三年的时候,他本该死去。然而他活了下来,多活了三十几年,够本了。”
  容信嗤笑道,“多活了三十几年,却没有过过一天痛快日子。”
  陈大昌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道:“世上有几人能过痛快日子?痛快和活着,只能二选一。换你,你是选痛快一天,还是多活三十几年。”
  容信回答不出来。
  这个问题太难。
  陈大昌继续说道:“顾老爷子没有丝毫迟疑,就做出了选择。他选择活着,为自己活,为家族活,为子孙后代活。”
  容信花费了一点时间,才平复自己的情绪。
  “顾老爷子临死前,曾被先帝召见。能不能告诉我,先帝和顾老爷子说了什么?夫人她想知道。”
  陈大昌笑了起来,“就是两个老熟人闲聊,聊聊家常,聊聊孩子。当年的事情,一个字都没提起。顾老爷子同先帝之间,一直都有默契。”
  容信躬身一拜,“多谢陈公公实言相告。”
  陈大昌哈哈一笑,却不料牵动伤口,痛得他倒吸一口凉气。
  等伤口没那么痛了后,他咬牙切齿地说道:“你告诉夫人,该说的咱家都说了。没有下一次。”
  “陈公公放心,不会再有下一次。”容信郑重承诺。
  陈大昌冷哼一声,“嘴巴说得再动听都没有,咱家得看你们怎么做。”
  他看着船舱外面,一望无际的大海,波涛翻涌。
  这是他的梦想,是他人生新的起点。
  他笑了起来,“若非咱家心中还有欲念,咱家绝不会与虎谋皮。”
  容信说道:“陈公公心中既然还有欲念,那么就赶紧养好伤。等到了船厂,还需要陈公公调度指挥,将土着杀个片甲不留。”
  陈大昌冷笑一声,“不用你提醒咱家。只要咱家不死,咱家一定会将那些不听教化的野猴子杀个尸山血海,叫他们懂得畏惧,服从。”
  “祝陈公公马到功成。”
  “滚出去!”
  陈大昌直接翻脸。
  容信不以为意,起身,走出了舱房。
  他叮嘱属下,“好好守着陈公公,一应需要尽量满足。”
  “属下遵命。”
  容信回到自己的舱房,取出信纸,开始写信。
  他要将打听到的情况,及时送回京城。
  等到下一个码头,会有自家船只接应。届时,他会将信件交给妥当的人带回陆地,寄回京城。
  信件内容乍眼一看很普通,其中暗藏玄机。
  如此,才能确保信件丢失,落入其他人手中后,信件内容不会被人知晓。
  写完信件,放入信封,密封。
  他打开舱房大门,望着大海。
  已经临近十二月,此处却依旧炎热无比。
  也不知此次出海,何时才能回到江南。
  或许一年,或许两年……
  他唯一能确定的事,等到他回到江南,四海商行在江南的处境将大为改观。
  届时,四海商行将是首屈一指的大海商。
  至于那些海盗,容他们继续活着。
  驱狼吞虎,是个不错的策略。
  容信面对陆地方向,挥动手臂。
  “再见!”
  “你是担心自己回不去吗?”
  陈大昌竟然让人将他抬了出来。
  “陈公公不休息?”
  “你不是说服下保命药,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能活下来。既然死不了,咱家就没必要窝在小小的舱房内。”
  容信笑了笑,“陈公公想说什么?”
  “你在担心回不去了吗?”
  容信摇头,“只是不确定回去的时间。”
  陈大昌讥讽一笑,“果不其然,安排咱家出海,从一开始就没安好心。”
  容信说道:“陈公公别忘了,我一直陪着你。”
  陈大昌却说道:“你的命不值钱,至少不如咱家的命值钱。”
  容信呵呵一笑,“陈公公别自视太高,今非昔比,到底谁的命更值钱,你说了不算。”
  “哈哈……呼……”陈大昌明知会牵扯到伤口,依旧忍不住发笑。
  他伸出手,拍着容信的臂膀,“你说的没错。在诏夫人眼里,你的确比咱家更值钱。只可惜,我们现在在海上,远离陆地。你的命已经变得不重要。”
  容信回敬他一个轻蔑的笑。


第665章 孽障(三更)
  京城,数九寒天。
  南城门外的四海肉菜店,搞优惠大酬宾,连续三天。
  京城小民不惧寒冷,顶风冒雪出门,纷纷涌到南城门外新民县集市上的肉菜店。
  天还没亮,肉菜店已经是人山人海。
  这会快到中午,人就没见少。
  里三层外三层,肉菜店大门被挤得水泄不通。没点本事,都挤不进去。
  就连大街上,也都挤满了人。
  “让一让,让一让!”
  有马车经过,结果被堵在路口,动弹不得。
  想掉头,回头一看,马车后面也堵住了。
  这可怎么办?
  好在集市管理处,及时派人疏导交通,引导车马穿街走巷,从别的道路前往集市。
  王小喜在煤店卸下驴车。
  煤厂为了方便广大用户,特意在集市租赁了一个铺面。
  煤厂的伙计,如今都习惯来店里。这边热闹,又暖和,还能看稀奇。
  王小喜自从应聘到煤厂做工,承包了京畿乡下两个乡镇的煤球煤炉供销,日子就越过越有滋味。
  煤店掌柜还记得,第一次见王小喜,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缩着脖子,战战兢兢的模样。
  而今的王小喜,已经穿上了绸布衣衫,任何时候都挺直了腰背,说话爽朗,还在二期买了一栋独门独户带水井的宅院。
  家里兄弟跟着沾光,也在新民县找到了活干。
  过去,王小喜是家里最不受重视的孩子。
  现在,王小喜是家中最受重要的成员。
  掌柜问他,“今儿还出门吗?”
  王小喜搓着手,“今天不出门。打算休两天,后天再出门。年前再出两趟,就差不多了。”
  “那行!”
  煤厂下乡的伙计,时间安排都很随意,只要完成销售任务就成。
  掌柜在账本上做登记,有些艳羡地说道:“你这个月业绩很好啊!赶得上前面几个月的总量。”
  王小喜嘿嘿一笑,“现在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用煤量大增。这个月,我还增加了十几家新客户。如今乡下人有钱,烧得起煤。瞧着吧,等到明年,烧煤的人越来越多。”
  掌柜点点头,“现在的乡下人,和以前大不一样啊。养猪养鸡,种红薯,种菜,搓麻绳,什么都能卖钱。咦,这个是大客户啊。”
  王小喜凑过去瞧了眼,笑了起来,“这家做食铺,以前都是烧柴,今年才改成烧煤。用量的确不小。我还在这家食铺吃过饭,味道不错。尤其是老板的闺女,长得水灵水灵,听说还没定亲。”
  掌柜打趣王小喜,“哎呀,这是看上人家老板的闺女了。你也老大不小,是时候娶个媳妇。真要看上了,我替你找当地大户上门说媒。”
  “不不不……”
  王小喜连连摆手。
  掌柜笑着问他,“怎么着,没看上?”
  王小喜嘿嘿一笑,“这不是我家里兄弟多,上面还有两个哥哥没娶。再等等吧。”
  “再等下去,好姑娘都被人娶走了。”
  王小喜抓抓头,有些愁闷,“我家里乱得很。”
  王小喜家里兄弟姐妹多,矛盾自然不少。他说自家乱,勉强算是实话。
  掌柜却有不同的想法,“正因为你家里乱,更应该娶一个厉害的女子帮你持家。食铺老板的女子,自小接触三教九流,想来是个泼辣厉害的姑娘。王小喜,你可要想好了,错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
  王小喜皱眉深思。
  掌柜也不催促他,埋头继续登记账本。
  “万一不是个泼辣厉害的,而是个温柔贤惠的女子,嫁给我岂不是受苦。”
  王小喜一脸愁眉苦脸。
  掌柜哈哈大笑起来,“原来你担心这个啊!你把食铺的地址给我,我派人帮你打听。”
  “不,不用了,我自己打听。”
  “真的要自己打听?”
  王小喜重重点头。
  掌柜笑着说道:“这样也好。找机会多接触接触,打听清楚对方的品性,没坏处。”
  王小喜放下心事,看着路口的肉菜店,“够热闹的啊!刚回来的时候,被堵在路口,急死人了。”
  掌柜平静无波地说道:“优惠酬宾持续三天。今天才第二天,明天还要热闹一天。不过肉菜店这么一搞,这条街上的商铺都跟着是沾光。这两天,大家的生意明显要好些。”
  王小喜嘿嘿笑起来,“照这么说,最好天天搞那个什么优惠大酬宾。这样一来,大家天天都跟着沾光。”
  “那可不行!天天搞,哪还能叫优惠大酬宾。”
  “掌柜有见地。”
  掌柜合上账本,学王小喜一样,站在门口打望。
  他告诉王小喜,“放心吧,到大年三十,集市每天都会这么热闹。等肉菜店搞完了优惠大酬宾,棉布店也会搞三天优惠大酬宾,后面还有粮油店,家具店,杂货店……”
  王小喜一听,大喜过望,“掌柜消息够灵通啊。”
  掌柜笑了起来,“前段时间你下乡,所以不清楚。商行总部开会,我们都得了消息,叫我们做好准备迎接接下来人流量暴增的
  情况。”
  “还是东家有办法。区区一点让利,就吸引了这么多人。京城那些店铺,怕是要气死了。”
  “气什么气,高兴还来不及。大冷天,这么多人出来,多少都要买一点。没听人说吗,这两天京城那些铺子,生意明显好了些。都是托东家的福。”
  人都有自己的脾性。
  有的人凑热闹,听说南城门外肉菜店优惠大酬宾,就一窝蜂地跑出来。
  走到半路,嫌弃人多,路远,又省不了几个钱。
  这些人理所当然不去城外,直接就在城里花钱购物。
  类似的人可不少。
  积少成多,城里的铺子自然都跟着沾了光。
  要知道,大冷天,大家都不乐意出门。
  一场优惠大酬宾,就叫这些人走出家门,大功一件啊。
  难得出门一趟,自然是买买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