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香港回归十年志(10卷选载) >

第11章

香港回归十年志(10卷选载)-第11章

小说: 香港回归十年志(10卷选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列队举持国旗和区旗行进时,国旗应在区旗之前。平列悬挂国旗和区旗时,国旗在右,区旗在左。
  第三条不得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区旗、区徽。
  第四条区旗、区徽及其图案不得用作商标和广告。
  第五条区旗、区徽必须按照制作说明制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使用暂行办法》附有两个重要附件,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制作说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制作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制作说明》内容是:
  区旗的形状、颜色两面相同,旗上紫荆花两面相对。为便利计,本件仅以旗杆在左之一面为说明之标准。对于旗杆在右之一面,均应对应制作。
  一、旗面为红色,其色度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红为标准。旗面呈长方形,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中绘有一朵白色动态五瓣紫荆花,其外圆直径为旗高的3/5。各花瓣围绕旗面中心点顺时针平均排列,在每片花瓣中均有一颗红色五角星及一条红色花蕊,紫荆花中心点位于旗面中心,旗杆套为白色。区旗图案(见一版)。
  二、区旗旗面通用尺寸定为如下八种:
  1号.长288厘米,高192厘米。车旗.长30厘米,高20厘米。
  2号.长240厘米,高160厘米。签字旗.长21厘米,高14厘米。
  3号.长192厘米,高128厘米。桌旗.长15厘米,高10厘米。
  4号.长144厘米,高96厘米。
  5号.长96厘米,高64厘米。
  因特殊需要制作不同尺寸区旗时,均按通用尺寸成比例地放大或缩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制作说明》的内容是:
  一、区徽呈圆形,徽面由红色环形窄边、文字区外圈、红色内圆及五星花蕊动态紫荆花图案所组成。
  二、位于徽面内圆中央的动态紫荆花图案为白色,由五片花瓣组成,每片花瓣中均有一颗红色五角星及一条红色花蕊镶在其间。各片花瓣环绕徽面中心点顺时针均匀排列。紫荆花中心点位于徽面的中心点。
  三、文字区外圈位于红色环形窄边与红色内圆之间,为白底红字。外圈上方均匀排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文繁体区徽标准字样。字下端朝向徽面中心点。外圈下方均匀排列着英文“香港”区徽标准字样,字母上端朝向徽面中心点。中英文字样之间分别镶有一颗红色五角星。五角星的一个角尖朝向徽面中心点。中英文字样和五角星均以徽面的中轴线为准对称分布。
  四、徽面中红色的色度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红为其标准。
  五、区徽徽面通用尺寸定为如下三种:
  1号.直径100厘米。
  2号.直径80厘米。
  3号.直径60厘米。
  因特殊需要制作不同尺寸区徽时,均按通用尺寸成比例地放大或缩小。
  六、区徽徽面定位图
  1.环形窄边的宽度为区徽直径的1%。
  2.文字区外圈的宽度为区徽直径的1/10。
  3.紫荆花外辅助圆直径为区徽直径的6/10。
  4.中文字区夹角为220度。中文字高为文字区外圈宽度的7/10。
  5.英文字区夹角为80度。英文字高为文字区外圈宽度的6/10。
  6.五角星区夹角分别为30度。其外圆直径与紫荆花内五角星一致。
  七、区徽徽面中英文标准字样
  二、区旗、区徽强制性标准颁布实施
  1997年2月18日,受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委托、由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制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国家标准颁布实施。这为规范区旗、区徽的生产制作、监督检验和使用提供了技术保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制定的香港区旗、区徽国家标准,科学地规定了区旗、区徽各项技术要求,并对其内在质量作了详尽的规定。两项国家标准的显著特点是,区旗、区徽的颜色(白色除外)、规格系列和材质与国旗、国徽完全相同,目的在于区旗、区徽与国旗、国徽并列悬挂使用时,达到完全一致的视觉效果。鉴于区旗、区徽是一种特殊产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这两项标准确定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香港区旗国家标准,规定了区旗的八种规格和尺寸允许误差、使用面料、颜色值及允许误差;旗杆套的颜色和色差;旗上悬挂装置的形式、颜色;旗布染色牢度的级别;旗面表面质量判定原则;以及上述技术内容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香港区徽国家标准,规定了区徽的三种规格及尺寸允许误差、徽面红色色度及色差、徽面漆膜性能要求;材质及强度要求;徽面表面质量评定及各项技术内容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等。这两项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使不同厂家或不同批次生产制作的区旗、区徽,规格、质量完全一致。同时也为供应、使用区旗、区徽的监督检查工作提供了检验依据,并防止不规范的区旗、区徽的生产制作、供应和使用,以维护区旗、区徽的尊严。
  区旗、区徽详细标准
  绘制香港特区区旗的定位图如下:《区旗及区徽条例》订明了香港区旗的绘画方式。旗帜长宽比例为2:3,矩形,所有旗帜必须以只定比例及定位绘画,方算符合规格。
  法例订明区旗旗面的通用尺寸如下:
  式号1号2号3号4号5号车旗签字旗桌旗
  长度×高度(cm)288×192240×160192×128144×9696×6430×2021×1415×10
  以下是区旗用色的大概标准,分别以HTMLRGB16进位代码网页颜色模式、印刷四分色模式(CMYK)、染料颜色、HSL颜色模式、以及Pantone色板号数表示:
  颜色HTMLCMYK染料颜色HSLPantone红色#FF00000…87…99…0Chinesered0°;100%;50%186白色#FFFFFF0…0…0…0White0°;100%;100%三、为什么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使用区旗、区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是一面中间配有五星花蕊的紫荆花红旗。红旗代表祖国,白色紫荆花代表香港,紫荆花红旗寓意香港是祖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并将在祖国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上的五星象征香港同胞热爱祖国,花、旗分别采用红、白不同颜色,象征“一国两制”。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呈圆形,周围写有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英文“香港”,中间图案也是红底白色五星花蕊,寓意与区旗相同。
  允许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别于内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区旗、区徽,是“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具体表现之一,同时也是为方便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对外交往。
  香港回归祖国后,成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域,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力,继续保持其国际经济大都市的特色。根据基本法,中央人民政府授权香港自行处理的对外事务十分广泛。例如,特别行政区政府代表可以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由中央人民政府进行的与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谈判;可以在经济、贸易、金融、航运、通讯、旅游、文化、体育等领域,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单独同各国、各地区及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签订和履行有关协议;经中央人民政府授权可与各国或各地区缔结互免签证协议;可在外国设立官方或半官方经贸机构,等等(详见基本法第七章)。不难想象,如果特别行政区没有区旗、区徽,在行使中央政府授予处理对外事务权力,开展上述活动时将会带来许多不便。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资料链接香港区花是哪种“紫荆”最近许多期刊发表了香港区花、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等内容的文章,这些文章往往将香港区花统称为“紫荆花”。其实,这是不完全的。从严格意义上说,香港区花的中文学名叫红花羊蹄甲,香港俗称“洋紫荆”,香港区徽图案也是由这种花变化而成的。
  关于香港区花的准确称谓,笔者日前曾在港岛特意询问了香港市政总署负责绿化的高级参事张耀辉先生,此外还专程到香港《文汇报》社资料室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得到的答案皆是:1965年,香港人公认“洋紫荆”为美丽壮观之花卉,遂将其选定为“市花”(见《香港年鉴》1966年第一篇?大事写真)。
  在植物学上,紫荆和洋紫荆是两种不同属的植物,且产地、分布也不相同,恰如洋葱与大葱,洋槐与国槐,绝不能混为一谈。
  紫荆:学名为CerCisChinensis,又名满堂红。苏木科,紫荆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4米,叶呈心形,假蝶形花冠,紫红色,簇生于老枝。主要产于我国黄河流域。
  洋紫荆:学名为Bauhiniablakeana,中文名叫红花羊蹄甲,香港俗称“洋紫荆”。苏木科,羊蹄甲属,常绿小乔木,高约8米,叶圆形或宽心形,花芳香,粉红色,状似兰花。主要产于我国华南地区,北方不适宜生长。“洋紫荆”树形端丽,花大芬芳,是极具观赏价值的树种。她不但是绿化、美化香港市容的重要角色,更是600万港民心目中的绚丽之花。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香港各界沉痛悼念邓小平(1)

  (2月19日—24日)
  邓小平因病于19日21时0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消息传到香港,香港社会深感悲痛。
  新华社香港分社,香港特区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等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向邓小平治丧委员会发出唁电、唁函,沉痛哀悼邓小平同志逝世,表示要化悲痛为力量,为香港的平稳过渡和长期繁荣稳定而奋斗。许多中资企业也通过新华社香港分社向邓小平同志治丧委员会发出唁电、唁函。
  新华社香港分社下半旗志哀,港英政府所有建筑物也在中午12点下半旗致哀。2月20日下午3时至24日,新华社香港分社在新华社香港分社大楼内设灵堂,每天上午9时30分至下午5时接待香港各界人士和在港外国友人的吊唁。以表达对邓小平的无比崇敬和深切悼念之情。
  全国政协副主席安子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灵堂开门不久抵达这里,悼念邓小平并向在邓小平遗像三鞠躬。香港特区临时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4时许前来吊唁。香港总督彭定康、布政司陈方安生、财政司曾荫权及港英政府部分官员也来志哀。到下午5时,香港的港事顾问、筹委会委员、推委会委员、有关商会会员、有关党派负责人及各界人士和外国友人近1000人前来吊唁,近150个团体和个人送来花圈。
  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发表谈话,对邓小平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他呼吁香港同胞化悲痛为力量,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全面落实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现香港的平稳过渡,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表示,邓小平的逝世使中国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袖。他说,在悲痛之余,可以告慰的是,在邓小平的理论指导之下,中国的发展成就很大,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1世纪的中国必定更加富强,香港一定会更加繁荣稳定,祖国统一的愿望一定会实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