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齐妃修真记 >

第112章

[清]齐妃修真记-第112章

小说: [清]齐妃修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弘盼嘟囔着嘴,进入了雅间之后抱怨道:“把礼义廉耻都吃了。”满人是马背上夺来的天下,也就是当今圣上注重汉学,自个儿学得颇为不错,但是其他八旗子弟却并不以为然。满汉之间深深的沟壑,今日里的事情不过是一个小角,或者是一粒种子,播种在弘盼的心田,早晚有一点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这里旗人多。”李筠婷说道:“上次在西城,便没这么多人。”弘盼有些后悔,在院子里听说这里的戏唱得好,便兴冲冲拉着额娘来了。

    “下次,我们再去别的地方。”弘盼最后说道。

    李筠婷只是笑笑并没有说话。

    这样两次之后,也就过了三伏天,虽然过了三伏天,天气依旧炎热,加上又没有雨水,又是十多天不曾外出。只是这一次弘盼不若上次淡然,听得下人说着京中好玩之处,心中如同被羽毛挠过一般,带着阵阵痒意,完成了李筠婷布置下的任务,便捧着志怪小说。

    李筠婷看在眼里,尤其是孙嬷嬷的小动作还有弘盼的心不在焉,她并没有说什么。

    好不容易等到了天气凉爽下了,又缠着李筠婷让她与自己外出去教堂。这一次,李筠婷便不在肯同他出去,“我若是再去,不大妥当,初衷是来这里闭门思过的,若是你想要出去,让伍嬷嬷陪着你罢。”

    “额娘,你是担心阿玛。”弘盼一愣,“可是……”

    “我知道你是个聪慧的,个中关键之处,你自个儿想想。”李筠婷看着弘盼说道。

    弘盼如同被泼了冷水,顺风顺水惯了,猛地听到额娘说这样不妥当,弘盼心中不服气。只是看看额娘的眼神,弘盼咬着下嘴唇,不甘心地点点头,“我会想想的。”

    如同李筠婷说的那般,弘盼从李筠婷的院子里出来了,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百思不得其解,又觉得有些委屈,额娘说又不是犯错,在庄子要比京中自在,那么自己为什么不能和额娘一块儿外出?

    不知不觉,弘盼把这个问题问出了口,一个清亮的女声响起:“那是因为,若是福晋知道了,会在上面做文章。”

    说话的人正是柳梢,弘盼说道:“为什么?额娘说,做与不做,福晋都会为难的。”

    “奴婢是这样想的。”柳梢说道,“侧福晋的意思,若是要出去可以,只是不要那么频繁。若是次数不多,王爷也知道福晋是在鸡蛋里挑骨头。若是时常出去,便是把把柄送了过去。”

    “一个月的时间,总共出去了两次,若是这次出去了,才第三次。”弘盼说道。

    柳梢说道:“侧福晋与您在府中的时候,可是更少出去的。”

    “那是在府中。”弘盼说道,“已经不一样了。”

    “正是因为已经遭到了责罚,所以才更要注意。”柳梢说道,“瑞哥儿,你难道没有发现,总有人勾着想让你们出去吗?”

    “什么?”弘盼说道。

    柳梢说道:“京中既然是天子脚下,有谁不知道是热闹得,可是在王府之中,有人说过这么详细哪处好吗?”

    瞬间弘盼脑海之中有了诸多的念头,豁然开朗,猛地从凳子上站起来,若有所思地说道:“我明白了,柳梢姐姐。”说完竟是向柳梢鞠了一躬。

    柳梢连忙退让行了福礼,弘盼说道:“古人曾说礼贤下士,我今日里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多谢柳梢姐姐提点,前段时间我让额娘忧心了。”弘盼想到了自己寻得志怪小说,有些也是听人说了之后,才让人采买送进来的,“连功课都耽误了。”说完又皱起来眉头,“既然我有这么多的不是,为何额娘不对我直言。”

    “正是因为阿哥您聪慧。”柳梢说道,“所以侧福晋更想让你睁大眼睛,好好思索。今日里奴婢这些点拨的话,也是侧福晋吩咐我的,说我也不必多说,瑞哥儿你就会明白的。”

    弘盼点点头,“今日里很晚了,明日里,我会同额娘告罪。”

    第二日一早,弘盼便去了李筠婷那里,梦想尝试说道:“额娘,您说得是,再等等,我们在一块儿出去。”

    “想清楚了?”李筠婷原本在看书,此时合拢了书本。

    弘盼点点头,“总是听到有人说哪处好,心活泛了。就算是下次要出去,也不要被别人左右了。”有些不甘心地说道:“额娘,您这样被拘在后院,对您也太不公。”

    李筠婷摸了摸弘盼的小脑袋,“大清的女子皆是如此。你既然对西洋感兴趣,不妨多了解他们的历史。上次我选了些书,虽然读起来晦涩,却颇为有趣。”

    “那我也要看。”弘盼说道,“额娘,我年纪小,若是我做得不妥当,就像这样,您让我先想想,想不明白再点拨。”

    “原本柳梢就是个聪慧的。”李筠婷说道,此时弘盼已经赖在了她的怀中,李筠婷便放下书本,搂住了弘盼小小的身子。

    “恩。”弘盼应了一声,勾住了额娘的脖颈。

    弘盼对外出的热情一下子削减,孙嬷嬷也看了出来,想到了福晋的交代,此时正好又进入初秋时节,暖风宜人,是最适合登高外出的。便想着是不是李筠婷训斥了弘盼,才让他热情稍减。越发让院子中的下人鼓吹京城里的热闹之处。

    弘盼本就觉得庄子中常说这些不大对,此时孙嬷嬷的动作越大,越发让他发现了其中的诀窍,眼睛一转,心中有了主意。

…………2014…2…28 23:26:56|7493161…………

第128章 丫鬟(一)



    中秋前一日胤禛尚在书房里拟折子;自从李筠婷同大阿哥弘盼搬到了庄子中;雍亲王府中胤禛没有开口提到侧福晋李氏;其他人更不会自讨没趣。别的人不提,福晋总是要开口的。乌拉那拉氏说道:“是否要把大阿哥侧福晋接出来;明儿可是中秋。”手中端着托盘,炖好的是雪耳莲子。此时轻轻放下;双手端放在身前;一双手细腻柔滑,保养得十分好。

    “让下人送来便好。”胤禛把笔搁置到一边,声音平淡;听不出一点儿情绪。“福晋何必操劳。”

    乌拉那拉氏的音调依然柔软;说道:“妾身想到这段时日爷辛苦了。”也识趣不再提李筠婷的事。

    乌拉那拉氏并没有离开;等到胤禛缓慢用完了汤品;自个儿卷起宽袖,给胤禛研磨。

    白净的腕子只带了一件羊脂玉镯,在柔和的烛火下同皓腕相映成趣,胤禛的心中升腾起了一种烦闷,想到了刚刚乌拉那拉氏说的李筠婷的事情。或许是因为天气炎热,刚刚那碗甜品更增添了心头的燥热,又或者想起来了弘盼倔强的一跪,亦或者是想到了着素衣李筠婷长发洒在身后随着她向自己走来,发梢微微摆动,更有年羹尧态度的模棱两可。到后来脑海中一会儿是李筠婷巧笑嫣然,一会儿是年羹尧刚毅脸上的风轻云淡。心头越发烦闷,重重在宣纸上落下一笔,毁了这份已经写了大半的折子。

    乌拉那拉氏抬头,正看到了胤禛戾气满满的双眸,心中狂跳,竟是升腾而起从未有过的害怕和惶恐之情。胤禛见着了乌拉那拉氏的神情,甩开笔,双手背在身后,走到了窗边,背对着不去看他的福晋。胤禛也恼怒乌拉那拉氏的自作主张,平白无故赶走了李筠婷,只是之前一直没有表现出来,此时更不会让乌拉那拉氏知晓。他需要她的家世。

    胤禛的脾气喜怒不定,但是从未用那样的眼神看过她。乌拉那拉氏安慰自己或许是看错了,开口说道:“爷可是觉得烦躁?”

    胤禛的眼睛闭上再睁开,他何必迁怒乌拉那拉氏,福晋出手略惩侧福晋,算不得什么大事。更何况满京里谁人不知道他的福晋是贤惠的。说话平心气和,“天气热,刚刚用的甜点,身上燥热烦闷。”

    乌拉那拉氏浅笑,或许刚刚她确实看错了,此时开口说道:“晚上夜风凉爽,今夜里的月儿虽不及明日,也是圆满,爷若是热了,不妨在院子中走走。”

    “走吧。”胤禛说道,走到了门口,背对着福晋,“福晋一道。”

    霎时间,乌拉那拉氏心中狂喜,最后的那点不自在也不见了,想到了房中的弘晖,若是能一直这般该有多好。脸上带着甜蜜的微笑,脸颊也浮现了淡淡的红晕,给她清秀的面貌多了一份妩媚色彩。

    胤禛同乌拉那拉氏在院子中行走,伺候的下人很识趣的远远跟在身后,只能隐约听到两人说话的只言片语,胤禛开口说道:“若是,想要与人交好,福晋会如何去做。”

    乌拉那拉氏略一沉吟,说道:“人与人的交往贵在真诚。”蓦然想到了当时和李筠婷的交好,心中一痛,略过了真诚,继续说道:“妾身以为首先要以平常心对待,了解对方经历家世,言谈不触碰对方的痛脚,让其与自己相处愉快;第二若是对方有不好解决的事由,能帮忙则尽量帮忙。这两点大约便可相交,如果想要维系这份友谊,让其长久,也是需要细心经营的。”

    胤禛想着乌拉那拉氏的这段话,一时无言,而乌拉那拉氏想到了当日里和李筠婷的交好,而她亲手斩断了两人的友情,一时也是怅然无语,两人静静在院子中走着,都是无话。

    苏培盛沉默地跟着两人的身后,虽然胤禛没有发作在福晋面前,可私底下脾气越发暴躁了。苏培盛知道这全然是因为李筠婷的因素,若是福晋一直这般,也不知道王爷能容忍到何时?

    胤禛回到了书房,今晚上欲是歇在书房中的,乌拉那拉氏回到了屋子,见着钱嬷嬷脸上带着笑,乌拉那拉氏叹一口气,“明儿一早劳烦嬷嬷走一趟,给庄子上送点月饼。”

    “这是王爷的意思?”钱嬷嬷一惊,脑海之中第一个念头便是如此,愤恨地皱起来眉头,“都到了庄子上了,还能勾着人!真是个祸害。”

    乌拉那拉氏幽幽说道:“只是我的心意,总归是过节。在庄子上冷冷清清的,也怪可怜。刚刚给也说接她和弘盼回来,也没有说话,我也不曾多问了。”

    钱嬷嬷大惊,“福晋,您心软了。这可使不得,您同李氏已经是势同水火,她看上去似乎没什么不同,但是您把她送到庄子里,加上原本应当留在府中的弘盼也跟着去了,她一定恨您,只是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乌拉那拉氏摆摆手,“钱嬷嬷,你说的这些我都懂。”乌拉那拉氏拍了拍钱嬷嬷的手背,“刚刚和爷走在一处,说了会儿话,让我有些怅然罢了。我同李氏现在这番,也无昔日的情分可言。对她,我不会手下留情。她恨我也是应当的。昔日我们曾经在闺中相交。”

    钱嬷嬷说道:“刚刚看着福晋的样子,我还真担心福晋又心软了。昔日的闺中手帕交,反目成仇的多了去,更何况您对她已经仁至义尽。”

    乌拉那拉氏摇摇头,“还是我对不住她,只是我也不会心软,我把她赶到了庄子上,就表示昔日情分已尽,明日里送月饼,也不过是做好福晋的本分,不落人口实。”

    钱嬷嬷心中着急,恨不得立即想办法把李筠婷千刀万剐。也不知道雍亲王同福晋说了什么,又让福晋顾念起了旧情。

    乌拉那拉氏说道:“对了,孙嬷嬷那里如何说的?统共才出去了两次,次数还是太少了。”

    钱嬷嬷说道:“天气热得很,福晋你瞧着看好了,大阿哥到底是小孩子,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