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艾玛这窗有特异功能 >

第164章

艾玛这窗有特异功能-第164章

小说: 艾玛这窗有特异功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琅在谥号和诰命定下来后,亲自去和蒋慧了说这两件大喜事,蒋慧再次感激落泪。
  ”后日礼部就会派人去庸宁道宣旨,你是否要与礼部的人同行?还是你有别的想法?尽可与孤说说。“贺琅温声说道。
  蒋慧仔细将泪拭尽,平复了一下激动之情:“臣妇想和礼部的大人们一同前往。”
  “那好,孤就派人往礼部那边递递话,到时让他们带上你。”贺琅应道。
  与蒋慧又说了几句后,贺琅回了东宫,这时邱向阳连接了视频通讯。
  “哇,贺琅,你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吗?”邱向阳一脸的震惊和八卦。
  “看到了什么?”贺琅配合的问话。
  “齐业竟然和他的小姨子抱在一起啦!就是蒋慧的妹妹。”邱向阳激动的说道。
  刚才看到了那一幕后,邱向阳对齐业的好感度一下子就降到了负数,原先她见着齐业在公事上也算尽心尽力,没想到他的私德竟然是这样的,道德败坏啊。
  “你说什么?你可是亲眼所见!”贺琅追问。
  邱向阳干脆穿了过来,递过手中的录像机,顺便点开了那个视频:“你自己看。”
  贺琅看着小屏幕上的视频,越看脸色越黑沉,最后只余咬牙切齿的神情:“该死,真该死,齐业他竟敢如此羞辱大蒋将军!”
  娶了大女儿,还来勾缠小女儿,这不是羞辱是什么?
  要是大蒋将军还活着,这厮敢如此!
  “要把这事和蒋慧说吗?”邱向阳不由得同情起蒋慧了。
  贺琅神情愣了愣,他还没想到这件事。
  “要说吗?不好吧,说了的话,她会很伤心吧。”贺琅为难了。
  “那你打算怎么处置齐业?”邱向阳不再多说,直接跳过,换了个问题。
  “这事好办,蒋家军已经是我的军队了,我自然要派人前去接收蒋家军,军中的所有事务都要交接,齐业身为代管蒋家军的人,自然不好在这个时候继续留在军中,就让他以避嫌为由,先回家休息吧。”贺琅对这套安置手法是很熟了。
  “嗯,这样也好。那大蒋将军的小女儿呢?你打算怎么处置?”邱向阳又问了一个问题。
  说起大蒋将军的小女儿,贺琅就有些头疼了,大小蒋将军已经战死,蒋夫人也已经去世,家中已经没有长辈可以管束她了,她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且为了保住大蒋将军的颜面,只要她不是闹得太过份,违背了法理人情,他也不能把她如何。
  “蒋家还有什么人?”贺琅问向阳。
  “就剩下小蒋将军的遗孀,还有一个才五岁的女儿,以及大蒋将军的小女儿。”说到这个,邱向阳忍不住心生担忧,“家里都是女子,会受人欺负吗?”
  就是现代社会都有欺负孤儿寡母的,更何况是在古代社会。
  贺琅轻叹一声:“难说,人走茶凉,树倒猢狲散,这种事谁说的准呢?如今大小蒋将军才故去四年,余威尚在,再过几年就难说了。”
  贺琅是个男人,更是个皇帝,对这种家务事实在是感到不耐烦和头疼,也不知要如何处理,以前他可不用操心这些事,下了追封的旨意就算完了。
  “你有什么主意吗?”贺琅问向阳。
  “哦,那能不能把她们召到宫中,由皇家来荣养她们呢?”邱向阳想到了她看过的还珠格格,剧中的晴格格就是在宫中长大的。
  贺琅细想了想:“这也是个法子,大蒋将军将蒋家军献予了我,我理所当然的就要照顾好他的后人,将她们召入宫中荣养起来,算是最好的照顾法子了。”而且还可以隔绝齐业与大蒋将军小女儿的纠缠,一举两得。
  贺琅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马上又去坤灵宫见了蒋慧。
  蒋慧没想到太子竟然会去而复返,十分惊讶。
  不仅蒋慧惊讶,王皇后也十分惊讶。
  贺琅先把他的想法与蒋慧说了说:“蒋氏,你觉得如此可好?你们一家可在宫中团聚,你也不必再千里迢迢回庸宁道了。”
  蒋慧十分犹豫,她可没想过要在宫中长住,在她想来,把兵册钥匙献给予太子后,她就完成了父亲的所托,就可以回庸宁道了,后来是因为皇帝要追封父兄,她才留了下来,但她可没想过要长留宫中,结果如今太子竟然和她说要把大嫂侄女和妹妹都接到宫中来,还有她也继续留下,这就让她有些难以接受了。
  “多谢殿下的好意,殿下想把大嫂和侄女,还有妹妹,都接到宫中来住,这是殿下对蒋家的大恩,臣妇感激于心,可是臣妇已为人妇,嫁到齐家就是齐家的人了,臣妇应归齐家才是。”蒋慧婉拒。
  “是孤大意了,还一直想着你是蒋家女,是大蒋将军的大女儿,忘了你已出嫁。”贺琅大方认错。
  蒋慧起身行了一大礼:“臣妇感激殿下的照顾与恩情。”
  贺琅摆摆手:“好了,既然如此,你就先回去吧,到时孤会派人把你大嫂和侄女,还有你妹妹,都接到宫中来。”
  贺琅看向王皇后:“母后,蒋将军家人的安置,就请您多多费心了。”
  王皇后微微颔首:“放心吧,本宫会照顾好她们的。”
  两天后,礼部一行人出发前往庸宁道了,带去了两道圣旨。
  一道是追封大小蒋将军的圣旨,一道是蒋慧的诰命册封圣旨。
  蒋慧和她的一双儿女随同前往,这回他们所享受的车乘待遇,就比来京的时候好上好几级了。
  与礼部一同前往的,还有肖甲三,他也带去了两份太子政令。
  一份是宣告大蒋将军已经把蒋家军的兵册献予了太子,以后蒋家军就是太子的直属军队了,另外,保留蒋家军的军号和旗帜,不作改变。
  另一份是指令林楼为蒋家军的主将,肖甲三为副将。
  不提两份圣旨到达庸宁道后,蒋家军诸将士的欢天喜地、欢欣鼓舞,由地方军升格为太子直属军队,这对他们来说可是大大的好事喜事,不提前程,单看太子的出手豪迈,还没正式接过蒋家军,米粮兵饷就一车一车的运来,以往他们向户部伸手要饷之时,那可是拖上三月半年的都不奇怪。
  但这道政令对于齐业、杜明,甚至林楼,就不是那么欢喜了,他们的神情都十分的严肃。
  齐业一下被收去了军权,肖甲三还提醒他要避嫌,军务交接之后要主动的归家休息,等待新的任用调令,这不得不使他的心情十分沉重。
  杜明谋划、威逼了这么久,各方面都布置到一半了,结果一下子蒋家军归予了太子,他谋划了这么久,却白白算计了一场,竹篮打水一场空,心情自然十分阴郁。
  林楼的心情也十分低落,虽然太子殿下任命他为蒋家军的主将了,但也任命肖甲三为副将了,太子殿下这是既要用他,但又要限他的权啊。
  林楼还没想通为什么,肖甲三在宣布政令之后,又悄悄给了他一封信,是太子殿下的亲笔书信。
  在信中,太子殿下呵斥了林楼的知情不报,言明不管庸宁道发生了什么事,蒋家军发生了什么事,他都应该主动上报,不报就是失察失职。
  若不是这次太子殿下派了肖甲三来送粮送饷,蒋慧又主动找上了肖甲三,太子殿下如何能得知大蒋将军献上蒋家军之事?
  再提蒋慧一事,为何林楼来了金汤关这么久,蒋慧都不来找他,反倒找上了初初来过一次的肖甲三,太子殿下严令林楼反省自身,写一份检讨寄回来。
  看着太子的斥责之言,再看太子在信中的用辞,极其严厉,令林楼面红耳赤、羞愧难当。
  “肖校尉,不,肖副将,你和我透露一下,殿下是不是对我很失望?”林楼垂头丧气的问肖甲三。
  肖甲三梗直的反驳:“殿下要是真失望了,还会让你当主将?”
  有可能是因为殿下无人可用啊。林楼丧气的想着。
  “反正殿下还肯让你当主将,就是肯给你一个机会,你好好做,让殿下知道你还是很得用的就行了。”肖甲三也不会说什么安慰人的话,在他的脑子里,就只有好好做事这四个字。
  林楼叹了一声,他已经觉得自己的脑筋太直了,没想到还有比他的脑筋更直的人。
  林楼抹了一把脸,抹下了一手的冷汗,算了,多想也无用,还是先把军务交接好吧。
  “对了,我这里还有一份手令,是殿下亲笔写的,要接大小蒋将军的家人入京的手令,是你去宣,还是我去宣?”肖甲三又拿出一纸公文来。
  “接蒋家人入京?所有蒋家人?”林楼心头一惊。
  “不是,就是大小蒋将军家的,你自己看吧。”肖甲三把手令递给了林楼。
  林楼接过一看,原来是接小蒋将军的妻女,以及大蒋将军的小女儿入京。
  “殿下怎么会想到把蒋家人接入宫中?”林楼忍不住又开始想七想八。
  “当然是为了照顾蒋家的孤儿寡母啊,一家子全是女的,在外头还不被旁人给欺负了去?”肖甲三满脸骄傲,只觉得自家殿下大仁大义,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林楼看着肖甲三的一脸理所当然,心中再叹,算了算了,不多想了,就像他这样的也挺好,而且说不定殿下更喜欢这样的。
  “我和你一起去吧,这样才显得太子殿下对蒋家人的看重。”
  林楼和肖甲三去了镇北将军府,今天才刚宣读了追封的圣旨,“忠毅公府”和“勇毅公府”的匾额还没制作,挂的还是镇北将军府的匾额。
  林楼宣读了太子的手令,客气的请三位蒋家女眷收拾行李,准备上京的事宜。
  小蒋将军的遗孀是喜忧参半,既喜皇家对自家的照顾,又忧入了宫后无自由。
  蒋雪则是满心满口的苦涩,入了宫后,她就再也见不到齐业了。
  不管两人怎么想,反正都拒绝不了太子的旨意,只能入宫。
  半个月后,肖甲三护送蒋家女眷上了燕京。


第187章 田青
  “终于到燕京了。”乌山寨的大哥抹了一把额头和眼皮上的汗花,再次看了一眼那座高大的城门,极高大,极雄伟,这是他一路走来看到的最为壮观的城门了。
  “大哥,那就是京城吗?”有小弟遥指着城门问道。
  大哥点点头:“应该就是了。”
  自从和仙子分别后,大哥先安排了几个兄弟护送柱子回乌山寨养伤,然后他就带着兄弟们,领着三百奴藉人往燕京走,这一路全靠着两条腿走来,终于走到了啊。
  大哥寻了一块石头,踩在上面,看向身后跟随的队伍:“兄弟们,我们马上到燕京了,先停下来休息一会儿,该喝水的喝水,该撒尿的撒尿,弄完了我们再进城。”
  三百多人呼啦啦的坐了一地,走了快一个月,这些人都彼此熟悉了,尤其是奴籍人,不再像刚开始时那么拘紧了,那时候他们听到大哥说休息也不敢随便坐,如今是一听到可以休息,就直接坐下来了。
  从畿北道走到燕京,路途可不是一点儿半点儿,那是千里迢迢,奴籍人本来就是穷困潦倒才自卖自身的,一个个都瘦干干的,身体底子不好,中途就有一些人生病了,所以也耽搁了些日子。
  大哥解下水囊,咕咚咕咚的连喝了三大口,喝完了水,大哥交代兄弟们看守好祁老狗,他先过去问一问路,去问问守城兵知不知道太子府怎么走。
  燕京是一国首都,入城的检查自然很严,大哥一跑到城门前,立马就有两个守城兵持着长矛对准了他。
  “停下,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