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艾玛这窗有特异功能 >

第200章

艾玛这窗有特异功能-第200章

小说: 艾玛这窗有特异功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阳很犹豫:“我其实挺想去的,算是去开开眼界,但是吧,我实在不知道申奴那边的宗教是什么样的,心里很虚。贺琅,申奴的宗教到底是什么样的啊?会不会搞什么人祭牲祭之类的?”
  向阳对于原始宗教还是有点怕怕的,原始宗教的手段还是偏向于血腥和恐怖的,对于习惯了温和式劝导式宗教的向阳来说,实在有些可怕。
  贺琅与申奴打了几十年,对于申奴的事情还是知道的挺清楚的,他为向阳做了解说。
  申奴的宗教是长生教,长生教是多神教,信奉天地万物,最高神是苍天,其下有上百神灵各司其职,长生教在地面上的信奉体系,最高者是大萨满,其下有数位长老。
  申奴对于长生教十分信仰,全民上下皆信奉,在这样的信仰情况下,大萨满和长老们甚至可以影响王权,所以选拔新任大萨满的事,对于申奴上下来说,都是头等大事。
  “长生教会进行人祭和牲祭吗?”向阳问重点。
  “会,他们会把敌人的头颅割回去献祭。”贺琅的神情变得极为难看,“我们在庸宁道战死的将士们,有很多是尸首不全的。”
  向阳震惊到说不出话。
  虽然中国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为了评定战功,会割下敌军首级以作计算,但是这些事对于向阳来说只是历史,而且是久远的历史,现在知道大燕就在发生着这样的事,这让向阳的心里有些难以接受,在她的心中,每一个保卫国家的将士都是好儿郎,他们不应该有这样的“尸骨不全”的下场。
  “我不去了,这样野蛮的宗教,野蛮的民族,我不想去。”向阳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厌恶。
  贺琅轻轻的环住向阳,他理解她的感受,前世时,还很年幼的他,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心理上也是很难受很恶心的。
  “不去就不去吧,反正我们与申奴是敌对的,不必给他们什么面子。”贺琅很无所谓的说道。
  贺琅无所谓,但是向阳却把这事挂在了心上,她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牺牲小我、服从大局,她虽然对长生教和申奴没好感,甚至是厌恶,但是她始终记挂着申奴所说的和谈,如果她前去裁判可以换得更大更好的和谈结果,她做不到为了一己之私而罔顾百姓的痛苦、将士的牺牲。
  只是考虑了一个晚上,向阳就决定去长生教当裁判了,她承受不起那些沉甸甸的人命重量。
  贺琅很惊讶,也很怜惜:“你真的不必勉强自己的。”
  向阳摇头:“让我不去想那些,才是真的勉强自己。”
  贺琅心疼她,这样好的她,让他如何不心疼不爱惜。
  申奴果然送来了国书,言辞恳切的邀请大燕的仙子前去参加长生教的萨满大典,为了让大燕的皇帝同意此事,申奴王金儿汗还寄来了和谈国书,愿意就以如今的双方实际控制区域为新国界,从此以后,申奴与大燕和平共处,不动干戈。
  在大朝会上,国书呈递上来,贺琅看后,当场就拒绝了。
  “可笑,我大燕失去的国土,我大燕的将士好儿郎会重新打回来,凡我国土,寸土必争。”贺琅如狼般的眼神盯着申奴的来使,咬牙切齿,“不必金儿汗相让。”
  这一次的国书之会不欢而散。
  大朝会之后,贺琅把金儿汗的国书转呈给嘉和帝,嘉和帝大怒,大燕的国土绝不能少,更不必敌人相让,这份国书简直就是一份屈辱之书,是对大燕的极大污辱,更是对贺氏的极大污辱。
  “难道金儿汗以为我贺氏是那种割地求和的孬种软蛋吗?祖宗打下来的基业,万千将士用鲜血打下来的大好山河,岂能沦落到异族的手中?若是如此,朕无颜面对祖宗,无颜面对百姓,朕愧为贺氏,更愧为大燕之主!”
  嘉和帝的愤声之大,传到殿外都清晰可闻,贺琅特意带来的内阁阁臣都听到了,有些心生动摇摆,听到此言,都不敢再提异义。
  作者有话要说: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第226章 和谈协议
  申奴王金儿汗寄来的和谈国书引发了嘉和帝与贺琅的极大愤怒,大朝会不欢而散,申奴来使团也遭受了极为冷淡的待遇。
  对于大燕的反应,申奴来使团早有预料,所谓的谈判,不就是漫天开价,就地还钱么,你来我往的互相试探、慢慢协商,第一次推出的条件本来就不可能全部通过的,要经过三四轮的谈判才能最终定下协议,但是大燕如此激烈的愤怒态度,却超乎他们的预料,这让他们感觉到这次的来使目的,可能难达成了。
  此次出使,使团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和谈,而是邀请大燕这边的神灵使者去他们那边当裁判,和谈只是为了让大燕皇帝同意才提出来的附加条件,但说是条件,其实也是一种潜在威胁。
  申奴清楚大燕朝廷正在与西北义成王进行大战,一半的军力牵制在西北,如果申奴这边的东北战线也开战,对于大燕朝廷是很吃力的,所以金儿汗认为嘉和帝一定会犹豫,可谈的余地很大,就算嘉和帝不想,大燕的臣子们也会动心,大燕的臣子那么多,总有倾向和谈的,他们会劝嘉和帝同意的,所以他的和谈条件才提的那么过分,反正是谈判嘛,第一次的条件提的过分些,也没什么,嘉和帝尽可以还价。
  但是嘉和帝的反应却大大的出乎了申奴的预料,就连大燕太子,大燕的下一任皇帝,他的态度都那么的激烈,连犹豫都没有犹豫,当场就翻脸,这就让申奴使团的地位显得尴尬了,也让他们对这次来使最主要的目的产生了担忧。
  申奴来使在体会了三天的实际上的软禁待遇后,果断的呈上了第二份国书,第二份国书的和谈内容就有了明显的退让,申奴愿意后退三百里,这个距离就很接近原来的国界线了。
  第二份国书其实按照原先的顺序,应该是第三份的,真正的第二份国书内容是后退二百里,申奴使团来的时候就预先带上了四份国书,根据谈判的结果呈上不同的国书,如今嘉和帝的态度如此激烈,来使只能提前呈上了第三份国书。
  这一份国书呈上后,贺琅终于肯与申奴来使开始了谈判。
  贺琅其实对这份国书还是很不满的,申奴只提到了后退三百里,却不曾提到被他们掳掠过去的大燕子民是否交还,申奴的诚意并不像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么足。
  其实贺琅肯与申奴来使谈判,只是为了拖延时间,不使大燕两线开战,趁此良机,贺琅打算先集中精力解决西北义成王,按照贺琅的真实意愿,还是直接打灭申奴为佳,就算打不灭,也要远远的驱逐,和谈的条件定的再好,又哪里比得上申奴的投降条约来的痛快呢。
  贺琅与申奴来使慢慢的磨谈判细节,反正他不急,如今是申奴有事相求,他们着急,他占据上风,可以慢慢磨,磨到合他心意为止。
  在贺琅与申奴来使慢慢磨慢慢谈的过程中,向阳开始了考驾照的过程,考驾照很耗时间,考试的时间都是慢慢安排的,向阳才考完科目二,导游证考试就到来了。
  导游证考试对于向阳来说并不难,不就是背书嘛,不管是笔试还是面试,内容都是背书,背书对于向阳来说又是什么难事呢,所以这次的考试,向阳轻轻松松的便过去了。
  导游证考试结束后,驾照考试的科目三也马上到来了,接连的考试让向阳没有多少时间去关注贺琅那边的谈判过程,等到她拿到导游证考试的成绩单,以及驾照考试的成绩单,导游证和驾照都确定到手了,她才从贺琅口中得知,谈判结果已经达成了。
  申奴愿意退回原来的国界线,并归还大燕子民。
  “这个结果是好,还是不够好?”向阳向贺琅求解。
  “算是一般好,作为和谈协议来说,算是不吃亏了。”贺琅指着大燕全舆图,画出了原本的国界线,以及现在的实际交界线,好让向阳看得更清楚。
  “但是,申奴说是归还大燕子民,可是能归还多少呢?这些年有多少大燕子民是被折磨死的呢?幸存下来的,读过书、有手艺、身体好、长相好的,是否会被瞒报下来呢?当初申奴可是从这里一直到这里,把这一大片土地上的大燕子民给掳掠走了,掳不走的也都杀了,真正的十不存一。”贺琅在全舆图上虚划了一条长长的线,“申奴究竟能够归还多少大燕子民呢?”
  向阳沉默了。
  “还有,大燕的附属国,”贺琅在地图东北方向的一个半岛画了一个圈,“被申奴实际占领的土地,申奴也没有提及,作为宗主国,大燕如何面对附属国的国主及子民?”
  贺琅转身面对向阳,语气深沉:“所以,这份和谈协议只是权宜之计,真正要让申奴把吃下的都吐出来,只能够打服他们,甚至打灭他们,让他们献上投降协议才是真正的痛快。”
  向阳看着大燕全舆图,久久不语。
  沉默了很久,向阳才开口:“其实,除了战争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可以收服敌人。”
  “哦,什么办法?”贺琅好奇。
  “文化输出,思想引导,经济控制。”向阳提出了三点,这是她从网上论坛看到的。
  早在2007年,网上就已经产生了对美国文化入侵的对抗苗头,虽然直到现在还是小部分,虽然经常被人嘲笑是五毛党、自干五,但是这些人仍然顽强的存在,并逐渐壮大,五毛党对美国文化侵略进行了简练概括,概括了好几点,其实美国还有金融和货币这两种办法,但是不适用于大燕这边的位面,因为经济体系完全不一样。
  向阳对贺琅做了简单的举例说明,两个世界的差距太大,她只能够做大概的讲述,有很多细节是不适用的,比如美国一直强调的人权、平等,这在大燕简直就是犯上作乱。
  但是就算向阳做的是简略版和阉割版的讲述,贺琅还是听懂了其中的精髓,他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原来还能这么玩。
  “向阳,你真是我的福星。”贺琅激动的握紧向阳的手,“多谢你给我指明了一条宽阔大道。”
  向阳却觉得很惭愧:“我也是突然想到的,其实我要是早点想到的话,我们可以早点用在成贼上,不必打这么多场仗,死伤这么多的将士,毕竟双方都是大燕人,同根同源,不管死的是哪一方,都是大燕的损失。”
  贺琅摇了摇头:“不,这种手段其实更适合用在外族人身上,都是大燕人,谁还不了解谁,大燕也的确贪腐过甚,根子烂的太深,成贼中有一大半的人都深受其害,怨气颇深,所以朝廷若是不狠狠的杀一批人,就正不了本,也清不了源,对付成贼,更实用的是另一种手段。”
  “什么手段?”向阳追问。
  贺琅无奈的笑笑,这个手段有点阴毒,他不愿说,却又不愿意敷衍向阳:“西北干旱之地,劳作一年,收获未必填得饱一家人的肚子,只要把成贼困住,不让他们深入中原腹地,耗都能耗死他们,他们的存粮不可能让他们支撑太久,顶多两年,绝对不会更长了,等到那时,他们自己就先乱起来了,要是有脑袋清楚,胆子又够大的人,他们会直接杀了义成王,献上他的头颅向大燕投降。”
  向阳听呆了,这是要活生生的困死西北的人。
  贺琅怕向阳心软,又补充说道:“成贼说白了,就是在以战养战,西北的天时地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