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嫁给奸雄的日子 >

第57章

嫁给奸雄的日子-第57章

小说: 嫁给奸雄的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听说两人要回来,欢喜得手都不知该往哪里放,听老夫人提了一句,当即议起百岁宴的事情来。
      傅家的头一个曾孙是傅盛,但他是遗腹所出,那时傅德明受伤落疾,傅晖堂兄弟战死,田氏病倒在榻,阖府上下都难过,也没太张罗操持。如今又添曾孙,四世同堂,这百岁宴自然得隆重。
      婆媳两个商议,梅氏母女也帮着出主意,将需要筹备的事理了理,早些分派。
      攸桐在傅家待得久了,这场景也不能太置身事外,不时也商量几句。
      老夫人从前对她不冷不淡,自傅德清负伤,攸桐尽心照顾后,多少也添了好感。见沈氏屡屡提及沈月仪,猜得其意,也不露喜恶,只将目光往攸桐身上一挪,道:“魏氏嫁进府里,已有一年,虽说内宅的事我都交给你伯母管,但南楼和西楼也有不少事。回头澜音出阁,也得你多操劳,这回的百岁宴,便帮你伯母操办吧,算是跟着学学。”
      这话说出来,攸桐和沈氏同时一怔。
      ——自老夫人上了年纪后,傅家在府里设宴、往外面赴宴,一应事宜皆是沈氏做主,先前有事时,攸桐也只过去打下手应急,操办的事都是沈氏带着底下几个儿媳的。如今忽然要她协助操办,插手长房的百岁宴,着实有点古怪。
      比起先前的偏见冷淡,这颇为看重般的态度像是阴雨转为晴日,透着蹊跷。
      沈氏若有所思似的,将目光投向攸桐,尚未回话,忽听窗外传来仆妇问候傅煜的声音。
      攸桐几乎是心有灵犀般,在那声音传来的同时,扭头看向窗外。
      在看到熟悉身影的一瞬,笑容便攀上嘴角。
      ……
      傅煜离开后,攸桐着实纠结了几日。
      从前她只觉傅家如樊笼般束缚,满府之中,除了澜音之外,无可留恋,那位夫君更是鼻孔朝天,冷厉凶煞,须敬而远之。这等境况,她不愿委曲求全地曲意侍奉长辈,只能偏安一隅,等拿到和离书后出府,求个安稳度日,届时傅煜也可另娶贤妻,两全其美。
      在得知傅家密谋天下,有意逐鹿时,更是不敢趟这个浑水。
      是以那晚客栈里傅煜试探时,毫不迟疑地拒绝坦言。
      如今情势却稍有不同,傅煜态度之折转在她意料之外,傅家的情形也不像最初恶劣。
      名满齐州的傅家,固然有规矩束缚,亦有许多温馨之处,令她贪恋。譬如娇憨可亲的傅澜音,譬如嘴硬心软的傅昭,譬如宽厚慈和的傅德清。这阵子在斜阳斋里,虽然每日往来奔波,攸桐却从不觉得劳累麻烦,甚至隐隐期待去那边,哪怕跟傅澜音姐弟俩一道坐着,听傅德清讲外面的故事,也是好的。
      开个涮肉坊谋生,行止随性,不被金玉枷锁束缚住腿脚,是她所求。
      倘若可以,有温馨安适的家庭,亲友和睦,能时常欢聚和乐,也是她所求。
      搁在从前,这两者格格不入,她从没想过能有那等福气,在满是偏见的傅家体味亲情。如今却渐渐有点不舍,至少不想太武断盲目、不明不白地割舍,令她处境尴尬,亦令对她心存关怀之人失望。
      傅家的不好她清清楚楚,心里已掂量了无数遍。但傅家的另一面呢?
      她似乎始终在回避,不曾深想。
      往后何去何从,唯有摸清楚、尝试过,方能遵从本心,做出取舍。
      而对于傅煜的态度,她至少也该了解透彻再做定论。
      想通这节后,一颗心才算是安分下来。
      方才听老夫人说傅煜即将归来,她便觉得欣喜,谁知冥冥中有感应般回头,就见到了他。
      乌金冠下修眉俊目,姿貌严毅,器度豁如。那双眼睛墨玉打磨般深邃冷沉,稍带怒气时,满府仆从没人敢与之对视,此刻却带几分迫切,进门之后,恰隔窗与攸桐的目光撞到一处。葳蕤紫藤掩映的红漆门扇旁,他穿了身湖蓝色的夏裳,阔袖飘动、身姿修挺,姿态飒然。
      夫妻俩目光黏在一处,直至傅老夫人出声询问是谁,攸桐才回身道:“是夫君回来了。”
      “还真是禁不住念叨。”傅老夫人颔首,见沈氏似在出神,也未理会,只侧头道:“月仪,里屋有南楼新送来的消暑酥酪,我留了两碗给你娘儿两个,陪你母亲去尝尝吧。”声音客气,却带着久居人上、不容推拒的意味,而后朝梅氏微微一笑,“那味道清甜得很,舅夫人或许会喜欢。”
      这便是要支开两人的意思。
      沈月仪母女虽是客,论身份能耐,跟傅家差得太远。
      平素说笑陪伴,是因沈氏的面子,如今既是老夫人要让回避,哪能怠慢?
      梅氏固然觉得这态度蹊跷,却也没敢耽搁,只笑盈盈起身,道:“有劳老夫人惦记。”说话间,便由寿安堂的大丫鬟陪着,往里屋走。沈月仪听说是傅煜归来,一颗心乱撞,还没来得及整理仪容,听得如此安排,也只能起身往里走。
      待傅煜过了甬道,进屋绕进来时,母女俩的身影也恰转到里屋帘后。
      他隔窗而望时,目光尽系于攸桐身上,不曾留意沈家母女,进屋只跟祖母和伯母行礼,见攸桐身旁有空着的圈椅,便过来坐下。
      丫鬟匆忙奉茶,热气袅袅。
      傅煜走得满身正热,哪会喝茶,见小圆几上摆着切好的瓜果,便取攸桐用的竹签戳了吃。
      目光微抬,恰见沈氏瞧着攸桐,打量审视一般。
      他眸色微沉,只轻咳了声,那边沈氏似乎惊觉,迅速收回目光。
      外头老榕树上蝉声嘶鸣,屋里风轮轻响,送来阵阵凉风。
      沈氏从走神里惊醒,因想着儿子即将回齐州,暂且抛开旁的心思,只笑道:“修平这趟回来得倒快,还以为要过两日才能到。大热天的,外头晒得很,回来先赶着看老夫人,倒是有心。”
      “盛夏暑热,怕祖母身体不适,便先赶过来了。”
      傅煜就坡下驴,问老夫人身体如何。
      待老夫人说有郎中调理、身子无恙,见沈氏一双眼不时往这边打量,欲言又止的样子,猜得其意,便道:“两位堂兄跟我差不多的日子启程,只是我赶着办事,快了一步。不出明晚,他们也能陆续赶回,伯母也可转告伯父一声。”
      这着实叫沈氏喜出望外,想着该回去备点东西等两个儿子归来,便坐不住,借故要走。
      傅煜在祖母跟前话不多,枯坐无趣,既问候过,便也携攸桐出来。
      ……
      外面日头晒得正热,偶尔云翳浮过,方得片刻清凉。
      从寿安堂到南楼,途中有回廊树荫,攸桐来时撑了伞,就搁在寿安堂门口,竹骨竹柄,皂盖彩绘,有它遮阳,路上还不算煎熬。就只是傅煜身高腿长,她不好拿伞磕他的脑袋,就只能尽量举高。
      衣袖滑落,露出纤细皓白的手腕,她身上夏衫单薄,轻纱之下肌肤柔腻,吹弹可破。
      傅煜睨了两眼,看她举得吃力,随手接过来帮她撑着,“方才我去时,你们在议事?”
      “这都能猜到?”攸桐微讶,杏眼睇过来,清澈如溪泉。
      傅煜抿唇颔首,“伯母方才在留意你。”
      这还真是火眼金睛,攸桐还以为他满脑袋军政大事,不会留意女眷婆媳的暗流。
      遂解释道:“祖母听说两位堂兄要回来,很高兴,恰巧月生的百岁快到了,就想好好摆一场百岁宴,热闹些。因怕伯母忙不过来,让我帮着操持。只是刚说到这事,夫君就回来了,后面就没再提。”
      而沈氏打量她,想必也是为这“帮忙操持”。
      毕竟田氏走后,傅家便剩沈氏年盛力强,打理内宅之事。满府的账本钥匙都在她手里,旁边得力的仆妇甚多,又有三个儿媳帮忙,哪怕是办老夫人的寿宴都不缺人手,小孩子的百岁宴,哪需要她去搅和?
      攸桐猜不透老夫人如此安排的用意,却觉得沈氏未必乐意她插手,见傅煜特意提及,就势道:“夫君觉得,我当如何?”
      “伯母料理得过来,一切听她安排就是。”
      攸桐欣然应了,再走几步,又觉闷闷的,“一转眼,都入秋了。”
      “怎么?”傅煜不解。
      “整个夏天,我除了两回跟伯母赴宴,没出过府门半步,更别说出城。整日在府里,快闷得发霉了。夫君——过两日我出去进个香,可好?”她抬眸挑眉,丝毫没掩饰进香的真实意图,带几分狡黠试探,迥异于从前收敛沉稳的姿态。
      傅煜洞察她眼底的期待,唇角动了动。
      “好,我陪你去。”

      第63章 游玩

      时隔数月, 终于能出城散心,攸桐无疑是很高兴的。
      晨曦未明时, 她便颇兴奋地醒来,睁着眼睛躺了片刻,殊无睡意,索性起身梳妆,用完饭瞧着天色尚早, 先往北坡望云楼溜达一圈透透气,而后直奔寿安堂。
      到拐角处,果然傅煜也健步走来。
      隔着一道回廊, 攸桐瞧见他的身姿时, 目光不自觉地一顿。
      他今日显然没打算去衙署或者军营,拿玉冠将头发束得整齐, 身上穿着黛蓝交领长衫,质地极佳,簇新端贵。劲瘦的腰间,寻常悬着黑漆漆的宝剑, 或是繁琐累赘的蹀躞为饰,威仪姿态令人敬畏,今日却只束着锦带, 悬了枚玉佩。他本就生了俊眉朗目、颀长身姿,身上那股冷厉刚硬之气稍加收敛后, 倒有几分高门贵公子的峻整气质。
      只是脚下仿佛带风, 挺着身板疾行而来, 少了点闲庭信步的味道。
      攸桐抿唇一笑,驻足等他。
      待傅煜走得近了,一道去问安。
      惯常的几句客套话过后,傅老夫人也瞧出傅煜这身打扮的端倪,问道:“今日不出府吗?”
      “要出去。”傅煜在祖母跟前,仍是沉稳端毅的姿态,“澜音想去趟静安寺。”
      静安寺是傅晖之妻韩氏住的地方,离齐州城仅二十余里,里头不受百姓香火,环境颇为清幽。傅晖战死后,田氏因丧子而病倒在榻,韩氏也很伤心,强撑过丧夫之痛照顾婆母,待田氏病逝后,她身边无子又想念亡夫,说是在府里住着徒增伤心,索性搬到寺里去住,为亡夫在佛前念经进香。
      这几年,除了每年一道去金昭寺进香外,只偶尔跟傅澜音往来。
      傅德清曾允她改嫁,韩氏不愿,便也随她去了。
      老夫人虽不喜韩氏离府幽居,却觉她对孙子情意深重,也没阻拦,因听说傅昭也要同去,还叫仆妇取几样东西,让傅煜顺路带过去。
      傅煜应了,随口又道:“攸桐还没去过,我带她同去。”
      “她留在府里,还有事呢。”
      这恰是傅煜想说的。
      他微微抬眼,瞥过老夫人身后的丫鬟,轻飘飘挪过,并未接话。
      老夫人却已会意,屏退丫鬟仆妇,道:“怎么,你有话说?”
      “是为百岁宴的事。”傅煜正色,声音压低,“自母亲过世后,府里中馈向来由伯母打理,澜音和昭儿的事,伯母也没少费心,从没出过差错。这般宴席,伯母身边仆妇尽够,若忙不过来,攸桐帮忙便可,若说是协助操持,怕会令伯母多想。”
      他素来不问内宅之事,如今肃然提及,必有缘故。
      老夫人下意识看向攸桐,便见她垂眸敛袖,没半点异样。
      最先浮入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