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嫁给奸雄的日子 >

第8章

嫁给奸雄的日子-第8章

小说: 嫁给奸雄的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算做蟹圆子。”攸桐接了新出过的萝卜丝饼递给她,“夏嫂手脚麻利,过会儿就能做出来。既然来了,就尝尝?”
      傅澜音眨了眨眼睛,“好呀。”
      ……
      萝卜丝饼炸到一半,锅里焖着的酥鱼也到了火候。
      春草自盛出来,浇了焖鱼的汤汁端过去,鱼肉炸酥后煮烂,浓香扑鼻。傅澜音拿筷子送到嘴边尝过,只觉酥嫩软滑,齿颊留香,点头赞道:“味道很好。二嫂常这样做饭吃么?可真有口福。”
      “闲着无事便琢磨这些,也算是自娱。你若喜欢,有空多过来尝尝。”
      傅澜音笑而应了。
      外面蟹已醉好,夏嫂叫人切开剥干净,剔出肉来,加上蛋黄、藕粉和盐,拌匀了再浇姜汁、醋和酒,打算做成圆子。回头加上鸡汤、笋片、蘑菇脍出来,那香滑滋味,想想便让人口舌生津。
      不过这是个精细活儿,颇费功夫。
      傅澜音已尝了两道美味,哪舍得错过蟹肉圆子,遂安心等着。
      姑嫂俩闲坐无事,难免提起两人都牵扯的傅煜。攸桐在南楼住了近两月,对这屋舍家具熟悉后,也有了少夫人尽地主之谊的姿态。香茶糕点轮番摆上来,她说起傅煜过两日就要回来时,微微蹙眉,道:“今日在寿安堂,听老夫人的意思,夫君回来后府里要安排些事儿,是么?”
      美食于无形间拉近距离,傅澜音观察攸桐的言行已有许久,还算有两分信任。
      听她提及此事,便轻轻叹了口气。
      作者有话要说:  美食的诱惑是无穷滴还没收藏的仙女们,记得动动指头收藏一下哟蟹蟹breathesky2007的地雷么么哒~!

      第9章 同乘

      屋里的氛围虽不像今晨般骤然冷淡,但傅澜音眼底的光芒却收敛了许多。
      攸桐心弦微紧,轻轻按住她手背。
      傅澜音勾起一丝笑意,摇了摇头,道:“无妨。每年十月初一,父亲都会带咱们兄妹几个去金昭寺进香,除非军情十万火急,否则绝不会耽搁。二哥这次也是日夜兼程,为这事儿赶着回来。”
      寻常去寺里进香,当然无需这般隆重。
      攸桐试探着道:“是去祈福么?”
      “也算祈福,不过——”傅澜音迟疑了下,想着攸桐既已嫁入傅家当了儿媳,这事儿总要参与的,遂低声道:“十月初一,是我娘亲的忌辰。她生前礼佛向善,在金昭寺供了菩萨,从前大哥在时,她每年还会去还愿。如今娘亲不在,父亲便记着这事,一日不错。”
      她说完,垂目瞧着手里的帕子,像是怀念感伤。
      攸桐想安慰,傅澜音却在一瞬感伤后抬起头,眼底已然敛尽悲意,只剩清明,“已经过去六年,没事了。二嫂,那蟹肉圆子听着别致,是怎么做的?回头我也叫人试着做做。”
      这显然是有意扯开话题。
      攸桐不好再提她的伤心事,遂将这几道菜的详细做法说了。
      傅澜音也不是沉溺旧事的人,听她说得繁琐,还跑去厨房看了两遭。
      待夏嫂麻利地做完,圆子熟了出锅,便见一粒粒圆子整齐摆在盘中,上面盖着沾着汤汁的笋片蘑菇,蟹肉浓香中夹杂点鸡汤的香味,色泽诱人。趁热舀一粒送到口中,只觉松嫩细软,恨不得连舌头一块咬烂了吞下去似的。
      姑嫂俩都极爱美食,对坐在桌边,争相下筷。
      吃罢美食,再喝碗清淡的笋汤去腻,便心满意足。
      傅澜音生于高门,尝遍满城珍馐,也常在老夫人的寿安堂那边蹭到些美味,但跑到素来清冷自持的二哥院里享用美味,还是头一回。她难免觉得新鲜,瞧着院里新添的烟火滋味,也觉欣慰,对攸桐更增几分亲近。
      外面天朗气爽,站在南楼廊下,庭中木叶半凋,竹篱上爬满的地锦枯藤横斜。
      再往远处,天蓝得跟湖水洗过一般,深秋尚存几分绿意的高树参差掩映,疏阔明朗。
      傅澜音心随境转,脸上也添几分朗然笑意,跟攸桐到矮丘漫步走了一阵,临行时眉眼弯弯,“说实话,二嫂刚嫁进来时,我是很好奇的。如今看来,你跟她们说得很不一样。”清澈眼底藏几分打趣,她性情颇为憨爽,言语间并不遮掩粉饰旁人嚼舌根的事。
      攸桐莞尔,“耳听为虚。一个人性情如何,总还得长远相处才知道。”
      “有道理!”傅澜音翘着唇角,“回头嘴馋了,还来二嫂这儿。”
      “好,随时扫径恭候二姑娘。”攸桐揶揄。
      ……
      送走傅澜音,攸桐回到屋里,便从书箱中挑了本佛经出来,沐浴焚香,慢抄经书。
      自七月底嫁入傅家至今,这两月间除了周姑为人热心,时常帮衬,南楼内外,大多数人对她都是冷淡避着的。攸桐固然无意融入这府邸,碰见傅澜音这般直率娇憨的姑娘,仍觉喜欢。而金昭寺的事,也颇让她意外。
      傅家满门骁勇善战,傅德清手握重权,也算是当朝名将。
      却未料悍勇表象下,会藏有那般细腻绵长的情意——
      与发妻相守二十载,虽位高权重、姿貌端正,身边却不纳半个姬妾,膝下儿女双全,对傅澜音姐弟也颇有慈父爱护之态。如今四十余岁的年纪,搁在武将中,正是身强力健、功成名就,在田氏过世后,原本可续娶纳妾,这六年间他却毫无动静,身边只让发妻留下的几位仆妇伺候,连丫鬟都没留几个。
      傅德清性情并不古怪,这般守身自持,自是因惦记亡妻的缘故。
      他膝下儿女中,长子早亡,攸桐不曾见过。龙凤胎里,傅昭多半时间在书楼,心性还不知如何,但傅澜音性情爽直,身上不见高门千金的骄矜做派,教养颇好,提起亡故的母亲,拳拳怀念之意也溢于言表。而傅煜虽性情冷厉,待她淡漠,却能在繁忙军务中快马加鞭地赶回来进香,足见对田氏的孝心。
      夫君儿女皆如此怀念,可见田氏在世时,二房一家子必是极为融洽。
      亦可见田氏颇得人心。
      攸桐跟婆母素未谋面,到了忌辰,却不能两手空空,遂连夜抄份经书,拿上等绸缎裹好。
      次日等了一天,也没听见傅煜回府的消息,到傍晚时,却有寿安堂的仆妇过来传话,说明日要去金昭寺进香,叫她今晚别碰荤腥,明日跟着同去。
      攸桐应了,当晚便只备些素菜来吃。
      翌日早起,却觉得浑身凉飕飕的,周遭天光也比平常昏暗,让她脑袋里都昏昏沉沉。
      攸桐抱着锦被坐了会儿,见春草手里拿着件添了薄绒的披风,便先裹在身上,起身趿着软鞋往内室走,随口道:“什么时辰了?似乎比平常早些。”
      “时辰不早了。只是外头下雨,屋里格外昏暗些。”春草伺候她洗面,见攸桐无精打采的,觉得担心,“少夫人瞧着精神不好,是着凉了么?这会儿请郎中不便,徐嫂就在外头,叫她进来瞧瞧吧?”
      “不必,只是没睡够。早点用饭去寿安堂,可不能叫旁人空等。”
      春草应了,留烟波木香伺候她穿衣梳妆,她去小厨房催夏嫂快些盛粥菜。
      待攸桐梳妆罢,清单可口的饭菜也恰好备齐。
      攸桐今日特意挑素净的衣衫首饰,许是睡得不足的缘故,也没胃口,吃了半碗粥便懒怠再碰,遂命春草取了抄好的经书,往寿安堂赶。
      秋深冬初的时节,碰见夜雨后气温骤降,格外寒凉。
      攸桐身上罩着暖热的羽纱披风,掀帘出门,碰上裹着雨丝的风,还是忍不住打个寒噤。
      许婆婆心细,怕山寺更冷,赶着往紫金手炉里添些银炭,拿出来塞在攸桐怀里。攸桐贪恋暖意,将锦缎裹着的手炉抱紧,一抬头,就见苏若兰撑着把伞走了出来。见着攸桐,只随意行个礼,而后向周姑道:“老夫人前儿命我做些针线,今早天冷,怕她要用,赶着送过去。”
      说完,将怀里的包袱袒给周姑看。
      周姑瞧她一眼,没再言语,倒是攸桐忍不住瞥了她两眼。
      先前傅煜不在,苏若兰虽上蹿下跳地拨弄是非,打扮却还算本分。今日留心再瞧,却已跟寻常不同了。身上虽不是桃红柳绿的衣裳,却是成色簇新,质地裁剪上佳,面敷细粉,唇涂口脂,两弯细眉翠描,颇有秀丽之姿。
      果真是特意打扮过的。
      攸桐一瞥即止,躲寒般缩到披风里,出了南楼,照旧往寿安堂赶。
      经过游廊拐角时,却忽然顿住脚步,瞧着廊下负手站着的男人,迟疑道:“夫君?”
      背对着他的男人似被这声音惊醒,淡漠回头,目光落在她身上。
      ……
      傅煜是昨晚半夜回来的。
      永宁节度使麾下统辖数州,如今外面正逢乱世,傅家要镇守边境,还需防备周遭虎视眈眈的别处军马,在军务上便格外留心。他这回外出巡查,将各处要紧关隘烽台都走了一遍,事无巨细,亲自查过,鼓舞将士之外,亦严辞敲打,命各处务必戒备留心,不许有半点松懈。
      一圈绕下来,着实耽误了许多功夫,待巡查完已是月底。
      日夜兼程地赶回来,昨晚深夜入府,歇在书房,今晨出门后,想起他已娶了位妻子摆在南楼,又懒得回去,便在此处等她,就着雨声思索军务。
      那一声“夫君”入耳,倒是柔和婉转。
      回过身,便见美人站在廊下,身上一袭绣了荼蘼的羽纱缎面披风,双手藏在袖笼中,隐约可见腰间系着栀子带。青丝结了凌虚髻,点缀一朵薄如蝉翼的素色宫花,斜挑的珠钗垂至耳稍,底下点缀光华内蕴的珍珠耳坠。
      廊庑楼阁尽数掩在秋雨里,清晨朦胧天光下,她的眉目也像远山黛色含烟,添几分柔润慵懒之意。望着他时,面露诧异,容貌妖娆娇艳,眼波却收敛内蕴,亦如那声“夫君”撞进耳中眼底,叫他无端想起旧时的温柔记忆。
      傅煜跟粗豪汉子相处得太久,长夜梦醒,不期然落入这秋雨温柔,微微一怔。
      ……
      算起来,攸桐见着傅煜的次数极有限。
      新婚夜匆匆一瞥,他便回了书房,次晚他在南楼歇了一宿,而后便出城巡边,消失了两个月。仅有的照面中,傅煜给她的印象,便是待人淡漠冷硬,姿容却挺拔精神,眉目奕奕含采,有骁勇端然之姿。
      此刻,他站在雨幕廊庑下,楝色圆领长袍磊落,面容却憔悴了许多。
      那双眼睛深邃如旧,不像先前淡漠傲然,却似星月收敛光辉,深不可测。
      哪怕名闻朝野、所向披靡,在亡母忌辰,他想必是藏着难过的。
      两人目光相触,各自顿了一瞬,才若无其事的挪开。待傅煜抬步过来,攸桐便抱紧暖炉,跟在他身旁。这回傅煜走得不算快,双目平视前方,虽没给她分半点余光,却像照顾着她步伐似的。
      攸桐没话找话,“夫君昨夜回来得晚吧?”
      “嗯。”傅煜应了声,侧头觑她一眼,“天冷,穿这么单薄。”
      “里头有绒,不怕冷的。”攸桐忽然想起一事,“先前跟周姑收拾箱笼,找到些不错的缎子,想着天气渐冷,也给夫君做两件冬衣,已叫人送到两书阁去了。夫君若是得空,不妨试试。若有不合身的,可早点改改。”
      傅煜颔首,“费心了。”
      夫妻久别的生疏消融,攸桐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