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巨星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完结 >

第880章

巨星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完结-第880章

小说: 巨星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同于其他媒体,“纽约客”几乎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剧本身上,虽然人们都在讨论故事的浪漫唯美,在讨论电影呈现出来的爱情真谛,在讨论导演理查德的出众掌控能力,在讨论两位主角的化学反应,在讨论雨果和查理兹精彩绝伦的演出……但是“纽约客”却固执地把视线聚焦在了剧本之上。
  “电影里出现的每一段对话都是有意义的,而且前后会形成呼应。
  在电影开篇阶段,以一对夫妇的吵架开始,而男人和女人的第一个话题也就是关于婚姻的,‘夫妻到了一定年龄,就丧失了互相倾听的能力’,随后,这个话题也成为了两个人关于爱情所有讨论的争议点:爱情到底应该守护瞬间还是奢望永恒?瞬间的意义在哪里,永恒又是否真的存在?几乎他们每一个关于爱情的讨论都可以追溯到这个本源核心,从而引发激烈的争论。
  同样是在开篇,女人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害怕死前几秒的意识,你知道自己就要死了’,这句看似随意出现的话也贯穿始终,爱情从瞬间迸发转入永恒享受的过程就面临着对‘永恒与死亡’的恐惧,而两个人面临分离时错杂而纠结的情绪更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这样的细节有许多,贯穿整部电影始终。所以,这部电影适合大家静下心反复观看,细细地品味那些台词所带来的内涵和深意。
  当然,电影之所以成功还因为兰开斯特并没有通过台词来讲述大道理——虽然电影充满了哲学、生死等深奥的话题,但兰卡斯特完全是用讨论的方式展开,欢迎每一位观众和两位主角对话,思想的碰撞从电影的第一秒开始,一直延续到电影结束之后许久许久。
  所以,观看电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不仅是两位主人公在对话,同时是观众和他们在对话,也是观众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在对话。电影结束后的那种反思和回味,才是电影最大的魅力所在。”
  “纽约客”从特别的角度对电影进行了称赞,而除了电影评论之外,其他蜂拥到帕克城的记者们也对“日出之前”赞赏不已,最重要都把目光锁定在了雨果为独立电影带来的关注度上。
  目前的圣丹斯电影节是十分冷清的,一部电影上映之后,除了官方场刊之外,还能有媒体报道绝对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但是现在,“日出之前”不仅在官方场刊得到了集中关注,而且还有两位数的媒体对其进行了报道,报道数量甚至超过前两天首映所有作品叠加之和,如此声势着实是无人能敌。
  甚至有人大胆地预测,“日出之前”有希望争夺圣丹斯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
  不同于欧洲三大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的奖项设置相对简单,最高奖项就是评审团大奖,另外还会颁发评审团特别奖、电影人奖杯和观众奖。但客观来说,纵观整个圣丹斯电影节流程,评审团大奖是唯一瞩目焦点。
  今年的圣丹斯还是颇为热闹的,汤姆…迪西罗的“开麦拉狂想曲”、爱德华…伯恩斯的“麦克马伦兄弟”、詹姆斯…曼高德的“说不出的情话”都大受好评,其中就数曼高德日后成就最高,“移魂女郎(Girl,Interrupted)”、“致命ID(Identity)”、“与歌同行(Walk。The。Line)”都是他的作品。
  在如此强劲的竞争之中,宛若一杯温开水般的“日出之前”居然得到了如此追捧,的确是意料之外的情况。当然,这也不乏是媒体的刻意追捧,毕竟大部分媒体都是为了雨果前来的,而“日出之前”又有足够的质量,他们自然不介意大肆赞扬,所以其中有多少水分,还是需要由电影节的评审团来决定。
  相比于去年戛纳电影节的热闹和繁忙,雨果在圣丹斯电影节的生活反而是相对简单:因为这里的不成熟,因为缺少媒体,因为独立电影的专业和不合群,所以雨果倒是落得清净。“日出之前”首映式之后,雨果只是接受了一个下午的采访,工作就完成了,比起戛纳电影节来说,轻松太多太多。
  这让雨果空出了时间,能够好好感受一下圣丹斯的氛围,去年在戛纳,其实雨果没有太多时间去欣赏其他人的作品,但是这一次圣丹斯雨果却不想错过。原本雨果还是有些犹豫的,毕竟前几天的围堵风波还是让雨果心有余悸,现在“日出之前”首映之后,整个城市的居民又有升温的迹象。
  但还是查理兹说了一句话打动了雨果,“你打算因为这些粉丝而改变你的生活计划吗?”其实许多公众人物就是因为粉丝、因为媒体的拥堵,私生活都不得不发生改变。这就是公众人物的不得已,光鲜亮丽背后必须付出的代价。
  雨果不想这样。当然,雨果更不想错过圣丹斯,一年一度的圣丹斯,所以雨果离开了酒店,像一名普通影迷一般,走进了帕克城,走进了这个未来名扬四海的独立电影节。
  
  第1076章 爱情模样
  
  圣丹斯电影节的魅力就在于,这是一个只属于电影的热土,人们可以因为一部电影争吵得面红耳赤,也可以因为一部电影成为至交好友,甚至可以因为一部电影而彻夜交谈。至少,在圣丹斯面临好莱坞的侵袭之前,这片热土是只属于电影狂热者的。
  雨果总觉得看过了很多电影,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但是来到了圣丹斯电影节,他才如此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就是井底之蛙,他居然有如此多电影依旧没有看过——而且还是不俗的电影,也许电影整体完成度不高,但是其中迸发出灵关一闪的灵感却值得深思。
  比如说雨果今天就观看了一部叫做“致命假期(Full。Time)”的英国电影,导演是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名字,保罗…华纳(Paul。Warner)。电影整体懒散而破碎,只能勉强达到及格线而已,但是电影的构思和对话却洋溢着浓郁的英国式黑色幽默,这让雨果联想到了后来风靡全球的英式电影,“僵尸肖恩(Shaun。Of。The。Dead)”、“两杆大烟枪(Lock。Stock。And。Two。Smoking。Barrels)”、“七个神经病(Seven。Psychopaths)”等等,这些电影都洋溢着浓郁的黑色冷幽默,让人领略了英伦三岛这片土地上的特有文化。
  去年上映的“四个葬礼和一个婚礼”也是其中典型代表。
  类似于这样的时刻,雨果会真心感受到,电影其实和音乐一样,这是一个没有门槛、没有界限、没有限制的艺术,只要有一颗热忱的心,就可以投身这门艺术。当然,作为爱好、作为梦想和作为谋生手段,这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保罗…华纳这名导演,玩票看看还可以,但如果要有进一步发展,就缺少了一点天赋。
  不过,这样的过程着实很有趣,因为在圣丹斯看到的电影都和好莱坞不同,如同一股清新的空气般,扑面而来。
  “雨果,雨果……”里克的声音让雨果从自己的思绪之中醒了过来,愣了愣,一脸茫然地看向了里克。站在斜对面的约瑟夫轻笑了一下,“他这两天总是这样,每次想到电影的时候,就开始走神。”
  “那天他拿着一根薯条发呆了足足二十分钟!”萨摩拉也在一旁附和地抱怨到,最后还嘟囔了一句,“薯条都发软了,不好吃了,真浪费。”
  回过神来的雨果听到了萨摩拉的这句话,扑哧一下就笑了起来,“你还不是偷偷地把我的汉堡拿去吃了,不要以为我没有注意到。”
  “嘿,我征求了你的同意!”萨摩拉立刻义正言辞地说到,但终究还是底气不足,眼神有些发虚,“而且我也给你叫了一个新的!”一句话惹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你在想什么呢?”里克随口问到,“刚才我和你提起发行版权的事,你都没有听到吗?”
  “没有,我只是见到了一个……呃,想要认识的人。”雨果迟疑地说到,他也不确定应该用什么形容词,最终说出口之后也依旧不是太确定的模样。
  “如果想认识,就直接上去好了,犹豫什么。”约瑟夫开口说到,“还是说,这个是一个女人?”这句话自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暗示雨果想要和某个女人约会的意思,“放心吧,卡梅隆不会知道的。”
  “狗仔队会告诉她的。”查理兹坐在旁边一脸无语的表情翻了一个白眼。
  “嘿,嘿!不要把你的想法放在我身上,好吧?”雨果无奈地辩解到,“虽然那的确是一个女人……但,总之,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雨果所说的女人是丽贝卡…米勒,他刚才看到了丽贝卡…米勒,而站在她身边的赫然是丹尼尔…戴…刘易斯。
  丽贝卡作为大文豪阿瑟…米勒的女儿,这一次带着自编自导的作品“天使”来到了帕克城,可谓是备受瞩目。独立电影领域大多都是初出茅庐的无名小卒,所以像丽贝卡这样背景过硬的“富二代”很容易就成为焦点,“天使”自然也得到了诸多讨论,相对也会苛刻许多。虽然目前对“天使”的评论是毁誉参半,但客观来说,作为丽贝卡的导演处女作,表现还是不俗的。
  雨果知道丽贝卡在帕克城,但他却没有任何特别的想法,一直到他看到丹尼尔出现在丽贝卡身边,一脸温柔体贴地呵护着她。
  要知道,如今丹尼尔已经贵为奥斯卡影帝,虽然他接电影的速度又慢又挑剔,所以算不上一线巨星,但在帕克城这座小城里依旧是绝对的话题人物。丹尼尔亲自来到帕克城,在他没有任何作品放映的情况下,毫无疑问就是为了支持丽贝卡前来的。
  雨果看到丽贝卡时,丹尼尔双手拿着爆米花朝站在电影院门口的丽贝卡走去,丹尼尔走到丽贝卡面前时,丽贝卡顺手接过了一桶爆米花,然后丹尼尔亲吻了丽贝卡的额头一下,把丽贝卡揽在了怀里,两个人嘴角都带着幸福的笑容,朝电影院走去。
  仅仅只是最简单的一幕,却也是情侣之间最幸福最美好的一幕。在别人眼中,自然是男才女貌、幸福美满。但是在雨果眼中,却是一个抛弃了妻子的丈夫和小三在一起温存的模样。
  雨果想起了伊莎贝尔…阿佳妮。
  雨果并不熟悉伊莎贝尔,也仅仅只是在戛纳有过一面之缘而已,同样,雨果也不认识丽贝卡和丹尼尔,所以,雨果没有办法评判他们之间三角关系的对错。在后世,许多人都在批评丹尼尔的负心和丽贝卡的第三者插足,同情伊莎贝尔;但反过来,也有许多人认为丽贝卡是无辜的,为她鸣不平,认为丹尼尔和伊莎贝尔爱情的灾难不能责怪到丽贝卡身上。
  爱情,没有对与错,只有爱与不爱。如果丹尼尔还爱着伊莎贝尔,那么他就不会爱上丽贝卡。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段三角关系没有对错,只是有一个结局:伊莎贝尔带着丹尼尔的孩子孤身一人,而丹尼尔则和丽贝卡开启了另外一段幸福美满的生活——至少在雨果穿越之前,丹尼尔的这段婚姻依旧稳定。
  但是客观地说,丹尼尔没有和伊莎贝尔整理清楚,在伊莎贝尔怀孕时期,逃离欧洲来到美国,与丽贝卡坠入爱河。这件事本身就不是爱情的正确解释。
  看着丹尼尔和丽贝卡幸福温存的模样,雨果就想起伊莎贝尔坐在沙滩椅上沉静安逸的面容。这着实是一个讽刺,伊莎贝尔此时正在欧洲养胎,孕育着她和丹尼尔的孩子,而丹尼尔此时却在丽贝卡的温柔乡里乐不思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