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圣天子 >

第176章

圣天子-第176章

小说: 圣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开chūn以后,周文博也和金家达成了合作协议,天策府各个工坊产出的涉及到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大量生活必需品通过金家数十年来积累形成的渠道,瞬间销售到了千家万户。

周文博给商品定的价格都是极低的,然而由于是工业生产模式,因此还是有丰厚的利润。

然而这些商品却极大的打击了徐州城以至于附近各个城镇中的手工业者和匠人们。

这就是倾销的作用。

周文博凭借着初步建立起来的工业,来对抗小农经济,自然是无往不利,而他的倾销策略更是进一步加速了这个过程。

而其后果自然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进行着。

大批手工业者失业,许多地主和商人从这些贸易中获利,因此他们更是将自己所有的余财投入了买地的事业当中,这就造成了更多乡下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活路。

而这时,周文博后手准备的策略也终于开始进行,周文博开始大规模的招收人员。

忠厚老实、强壮有力的,不是进了rǔ虎军中,就是成为了做苦力活的工人,而懒散些的或者柔弱些的,还有女工,也有大量的轻工业岗位可以从事。

凭借着初步建立起来的工业的威力,周文博成功盘活了治下土地上百姓的生活,将他们一步步的全部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

天成二年九月,周文博就任武宁军节度使一年整,他的势力已经铺满了整个徐州,延伸到了附近的州郡里,然而这些都不是现在的周文博最重视的,他的孩子要诞生了!

尽管已经是秋rì,然而今年还是有些炎热,周文博为了能够让两位待产的孕妇更加舒适些,于是特意在地窖里贮存了大量的冰块,而在这一年的夏季里都用来给她们降温。

武宁军节度使府的产房中,满头大汗的符凤真已经抑制不住浑身上下的疼痛,正在痛苦的哀叫着。

两名强壮而有经验的助产妇正在帮助她舒缓情绪,一边指导着:“用力!夫人,用力!”

而周文博限于这个时代的习俗,也只能焦灼的在房外面来回转着圈走着,只能暗自里替产房中的娇妻加油。

就在这时,突然从房中传来了一声婴儿的啼哭声!

周文博大喜,生出来了!

产房中的符凤真刚刚被一旁随侍的小青姑娘擦去了额头上密密麻麻的汗珠,然而她的第一反应却是:“是男孩还是女孩?”

正在给新生儿护理的产妇往婴儿身下一看,就兴高采烈的贺喜到:“恭喜夫人!是个男孩!是个公子!”

符凤真这才满意的松了一口气。

自己终于履行了作为妻子的责任,替周家添丁进口,这样一来,任谁也不可能威胁到自己作为周文博的正妻的地位了。

这时周文博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冲了出来:“凤真你没事吧?挺过来了?真是吓坏我!”

符凤真尽管已经虚弱无力,但还是强打起了jīng神:“你就不问问生得是男孩'。 '还是女孩?”

周文博不以为意:“生男生女我都高兴!反正都是我和夫人你爱情的结晶!”

符凤真也被周文博的话给逗乐了,不过她心中却慢慢的都

是喜悦。

这时一旁的助产妇也抱着正在用洪亮的嗓音哭着的新生儿走近了周文博身边:“恭喜国公大人,喜得贵子了!”

周文博连忙小心翼翼的接过了这个柔弱的新生儿,这是自己的孩子,是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的收获!

被周文博抱在怀中的男婴好奇的伸出了小手,抓向了周文博的胡须。

周文博只能任由自己的儿子捣乱,而是在一直傻笑着。

“相公,想好取什么名字了吗?”符凤真看着床边上父子二人这温馨的一幕,心中也充满了喜悦。

周文博一边逗弄着孩子,一边回答道:“就叫周承业吧!”

符凤真一听到这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心中却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一般。

承业,承业,岂不是意味着相公已经打定主意要将将来的基业交给自家儿子了?

“好!好名字!”

她连忙感慨道。

然而节度使府另一侧的房中,已经快要临盆的李无忧在听到了符凤真生出了一个男孩,而且被周文博取了一个“周承业”的名字以后,心中却突然高兴不起来了。

仅仅是五天过后,两位助产妇又再度被周文博请到了府上,这一次却是李无忧要生了。

尽管李无忧身体娇弱,不过还是成功生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是男孩还是女孩?”李无忧圆睁着双眼,连忙追问道。

助产妇一检查,笑着说道:“恭喜夫人,生了一位千金!”

李无忧当即就好像浑身都失去了力气一般。

然而还没等她绝望,助产妇又突然叫了起来:“里面还有一个!”

过了片刻,李无忧肚中的第二个孩子也生了出来。

“恭喜夫人!是一位公子!”这次助产妇的恭喜声显然真诚了许多。

李无忧短短时间内接连生了两个孩子,情绪又大喜大落,这时终于放宽了心,一下子就昏过去了。

周文博也没有想到,李无忧竟然一下生出来了一个龙凤双胞胎,这可真是太出乎周文博的想象了。

不过两个孩子同样的可爱和漂亮,而且母子三人都健康,这让周文博也是同样的高兴。

到了傍晚,吃了点煮鸡蛋的李无忧终于有了点力气,她身边一左一右放着两个可爱的孩子,而周文博就坐在床边。

“相公,给我们的孩子取什么名字?”李无忧一边直视着周文博的双眼,一边淡淡的问道。

周文博自然早就准备好了名字:“姐姐就叫周明美,弟弟就叫周承宗吧!”

承宗,继承宗室,似乎也是一个极好的名字。

李无忧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

短短五天之内,周文博接连有了三个子嗣,这可真是让他喜出望外。

难得从后宅脱了身,周文博终于有机会处理一下最近以来挤压的政务。

“禀报主公,今年我军徐州所部新募将士五千三百人,汴州新募七千人,许州新募三千二百人,宋州新募四千三百人!共计一万九千八百人!我rǔ虎军的总兵额,已经突破了五万大关!”

周文博听到以后,也是心中大震。

自己当初看中了这四镇之地,并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势力分散扩展到了这几个节度使镇,而一年过后,自己的辛苦果然没有白费!

短短一年时间,自己麾下的部队就从仅有两万rǔ虎军扩展到了四镇共计五万大军!

尽管这五万大军中仅有当初的一万rǔ虎军最为jīng锐,不过新兵将士们也在以飞快的速度进步着,最迟一年过后,就能形成战力!

而这一年,rǔ虎军中的花青、周晋康、宋天彪、符定海、宇文贺等军将随着扩军而水涨船高,都升任了指挥使,跨进了将军的行列中。

而洛京朝廷中,有符彦卿和郭威两人坐镇,再加上符凤凰也是一个极为有政治天赋的太后,因此朝中局势也相当的稳定。

不但周围许多原本观望的节度使已经向洛京表达了臣服的一员,而且河北方面,符彦卿和郭威已经建立起了一支强军,同盘踞在河北数州之地的石敬瑭对垒着。

三大臣执政一年以来,后唐的江山终于难得的平静了下来。

周文博坐在书房中,看着一副自己亲自研制的中国地图,这幅地图上,不但有后唐和南边的吴、吴越、楚等国,而且更远些的北边的契丹、南边的rì后的台湾岛等地也都包含在内!

周文博用手指在淮河南岸的这一片大好的土地上轻轻点点了,待明年备战完毕,自己经过两年的种田之后,也到了率大军南下的时间了!

第九十七章南唐代吴起风波

时间飞速流逝,很快就到了天成二年的六月间。

周文博的三个孩子也已经都**个月大了,已经会在地上爬了。

而这一年,rǔ虎军的状态更是已经到了一个巅峰,再加上今年又有了一次难得的大丰收,当真是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已经到了用兵的时候了!

就在这时,突然却从南方传来了一个震惊的消息!

就在吴天祚三年六月,唐天成二年六月,吴国权臣徐知诰废黜吴帝杨溥,改姓名为李昪,登基为帝。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

国“上下顺从,人无异意”,“国中夷然无易姓之戚”。

然后以金陵为国都,以原来的杨吴都城扬州为东都,在金陵称帝,建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李昪,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人,五代时期南唐建立者。本为孤儿,为杨行密于争战中所掳,并以为养子,而杨行密诸子不能容,遂将其给予徐温,并改名徐知浩。

不过等到他登基为帝之后,自然就改回了自己的原名。

在原本的历史上,李昪此人还是不愧是一代明君的。

他重视教育。

李昪对教育的重视也为后世称道,除在京师秦淮河畔设“国子监”,兴办太学、小学,培养国子博士和四门博士外,还在庐山五老峰下白鹿洞建置学馆,号曰:“庐山国学”或“白鹿国”,以国学大师李善进为白鹿洞主掌教,置学田,聚徒授业,从学者数百,著名诗人江为、伍乔、刘洞等人曾在此求学。流风所及,应者众多,境内各州县亦争相效仿,兴办官学施教,私家书院和村舍私学也蔚为大观,南唐成为文化教育的重镇。

唐得国后,唐烈祖李昪以保境安民为其基本国策,休兵罢战,敦睦邻国,与毗邻诸国保持了较为平和的关系。同时结好契丹以牵制中原政权。江南地区于是保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社会生产逐渐复苏并迅速发展。同时,zhèngfǔ轻徭薄赋,劝课农桑,鼓励商业。商人以茶、丝与中原交换羊、马,又经海上与契丹贸易。在手工业方面,南唐的纺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茶、造纸、晒盐、造船、金银陶瓷、文具制造等,均有突出成就。不仅产量高,而且工艺jīng细,涌现出许多名产上品。

周文博没想到的是,在原本历史上十年之后才会出现的南唐代吴事件,居然提前上演了!

更关键的是,要知道,后唐可是还一直存在着!

这个天下,竟然同时出现了两个国号为唐的国家!

而且更不能让后唐容忍的是,李昪此人竟然敢称帝!

要知道五代十国之所以被称之为五代十国,就是因为只有五代的帝王才能称帝,而其他十国的国君就只能称王。

在原本历史上,南唐的皇帝僭越称帝,却被后周世宗柴荣给打的一败涂地,丢掉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被迫向后周政权称臣求和,削去了帝位。

在这种情况下,后唐政权和南唐政权就是天然的不死不休了!

无论如何,后唐政权必须干掉敢于僭越称帝并且同样使用“唐”为国号的南唐,来为自己正名!

时机到了!

周文博本来就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如今还不等自己动手,这江南却先自己乱了!

简直就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在这种情况下,周文博也必须回京一趟了!

他必须先在洛京协调好朝中的力量和资源,好让自己能够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全力南下,一举灭掉后唐政权!

周文博连忙写了数封书信,分别交给在许州的忠武军节度使李慕唐、汴州的宣武军节度使李旭烈和宋州的归德军节度使诸葛羽!

养兵千rì用兵一时,在后唐朝廷中做出旨意以前,周文博就先一步调度起自己麾下的大军!

周文博有足够的掌控力来保证对南唐的讨伐诏令的成功下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